柳永式離別,相看淚眼,無語凝噎,難捨難分,寫不盡的悽涼

2020-12-20 千斌詩詞

人生最苦悶是離別,如同風霜雪雨摧殘,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四季輪迴,花開花謝,何況人生。聚散本常見,離別不要心碎,可舉頭望月千裡嬋娟,也可細水長流,慣看春風秋月。詩人們面對離別,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快意人生,蘇東坡有「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哲學意蘊,也有柳永那「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兒女情長,風花雪月。《雨霖鈴·寒蟬悽切》是唐詩宋詞關於離別最經典的一首,情景交融,難捨難分,寫不盡的悽涼。今天小編推薦這首詞與大家共賞。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首詞的寫作背景是詞人仕途失意,貶離汴京,此時深秋,雨冷風涼,樹木蕭瑟,一派悽切,此時與戀人離別,難以割捨。詞人在宦途與愛情皆不利的雙重觸發下真情而作。

上闕一開始「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描寫景物表明蕭瑟悽冷的秋天,雨後黃昏,汴京長亭,渲染出戀人離別的悽涼心情,字字含情。「都門帳飲」仕途失意,宴別戀人,內心很亂,沒有歡愉的情調,只有內心的掙扎與矛盾,不忍別離又不得不離的惆悵,難分難捨之際,船家遍遍「催發」,寫透了無奈、無情和無語。情人執手,四目相對,淚眼摩挲,無言以對,淋漓盡致傳遞出彼此痛苦、眷戀、無奈。千裡煙波,暮靄深沉有多遠,一去有多長時間,何日再見,更增添了離愁別恨。

下闋抒情升級,「多情自古傷離別」,情多而心傷,更何況在「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這樣的時候,感情進一步的強化與輸出,此去漂泊萬裡,何以安身,「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間接表達難再見之意,悽楚惆悵、孤獨憂傷,躍然紙上。最後表達了沒有你的日子裡,縱有良辰好景,也無人共賞,更沒有人去傾訴,再次升級了孤獨和離別之憤恨。

相聚總是太短,離別卻總是很長,不要悲傷,來日方長。全詞寫離別傷離別,情實感真,情景交融,層層升級,行雲流水,經典一篇。

相關焦點

  • 每天學點國學: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品文】人間最苦是情種, 「離別」是導致「最苦」的直接原因。柳永在汴京同戀人分手時的離愁別恨,送別愛人,欲留不得,欲飲無緒,矛盾至極。 蘭舟還催得緊。手拉著手面對依依惜別的戀人,淚眼對著淚眼,縱有千言萬語,因悲痛氣塞而一句也說不出來。莫說寫詞人,就是讀詞人到此處也不忍再細讀。
  • 《宋詞》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出自他手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那更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是柳永最負盛名的一首詞,甚至可以說是他古往今來最成功的傷別詞,無人能出其右。
  • 漫說宋詞1柳永《雨霖鈴》:愛到無語只好永別,執手相看淚眼凝噎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許多戀愛的男女讀到《雨霖鈴》中這兩句時,已不勝唏噓,禁不住情涔涔而淚潸潸了。其實執手是因為不舍,無語卻是因為無話可說 (說歷史的女人——第1358期)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 史上最經典的離別詞,堪稱婉約派的神作!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而後數句則直寫離別情景:「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精煉而寫實地表現出情人間的難分難捨!一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情感真摯、纏綿悱惻,寥寥數字仿佛有千鈞之重!上闋收尾一句再次轉入寫景,「千裡煙波」、「暮靄沉沉」寄託出一派愁情別緒!
  • 柳永《雨霖鈴》,看那寒蟬悽切,看那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寫文章講究「氛圍」「烘託」,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襯託出特定環境下的特殊境界,會給人強烈的藝術感染。
  • 離別的車站,離別的行人,都不及離別的無語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滄海桑田,千年的時光在歷史面前,也是彈指一揮間,然而,離別的車站會變,離別的行人會變,離別的哀愁與無語,卻是跨越千年,如出一轍。
  • 別離 ︱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世上本沒有故鄉的, 只是因為有了他鄉;世上本沒有思念的, 只是因為有了離別。春節過完了,該踏上返程的行程,8首訣別詩詞,一起讀懂離別背後的悲歡。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是真的,只因感情到了最深處。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第一次讀這句詞的時候是在高一,當時並沒有什麼感覺,甚至不相信,戀人在分別的時候怎麼不沒話說呢?那時候不懂,現在懂了,親身經歷了,才覺得這句詞寫的是多麼有真情實感,真的,不經歷永遠都不會理解這句詞的含義。
  • 「多情自古傷離別」,一首《雨霖鈴》唱盡多少悲歡離合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情侶之間的離別,朋友之間的離別,親人之間的離別,無論是哪一種離別,都述說著那種不舍與離愁。正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柳永「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被拍成了電影
    柳永詞風主要為婉約悲傷風格,他那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讓人感到離別的不舍之情。
  •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讀柳永《雨霖鈴》體會分別之痛
    我一直記得那個場景,舟上的人已經開始催促,他還依依不捨地同她執手相看,無語凝噎,不知這一別,再見又是何年何月。深秋是個離別的季節,悽楚荒涼,微冷的風自臉頰吹過,仿佛要一直吹到他們心底去,沒有人能夠預料未來到底會是什麼樣子,也沒有人知道此去經年何時還能見面,他們只希望能夠再多看對方一眼,能夠讓時間走得再慢一些。
  • 老衲竟無語凝噎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2007年為回帖是引用。
  • 柳永一首離別詩,戀戀不捨,堪稱情人分別時的千古絕唱
    不管是父母、兒女,還是愛人、摯友,因為各種原因總會有離別的那天。文人墨客更是用他們細膩的筆觸寫出了一場場「離別的宴席」。這首《雨霖鈴》就非常有名,當中「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更成為千古名句,為世人傳唱,堪為情人分別時的千古絕唱。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與戀人惜別後,柳永寫下人生最悽涼的詞,開篇12字便讓人熱淚盈眶
    譬如,王勃的《別薛華》:「悲涼千裡道,悽斷百年身」、宋之問的《送別杜審言》:「臥病人事絕,嗟君萬裡行」、柳宗元的《重別夢得》:「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等,就是充滿了悽涼傷感的情調,讀後感人至深,甚至是讓人熱淚盈眶。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雨霖鈴》,便是宋詞中很悽涼的一首離別詞,也是抒寫離別的千古名篇。
  • 才子佳人傷離別——柳永《雨霖鈴》
    寫離別的詩詞可謂多如牛毛,而柳永的《雨霖鈴》自是恆河沙數中獨樹一幟的一首——寫才子佳人之間的傷離別。《雨霖鈴·寒蟬悽切》是柳詞和婉約詞的代表作,全詞遣詞造句真切自然,從心而發,場面生動,起承轉合雍容有致,情景相生,虛實相濟,情真意切,悽婉動人,堪稱寫離情不朽名篇。
  • 與而話別,自此天涯孤旅,歸來無期!幾首詞寫盡離別之苦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近現代:王國維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 八首離別詩,道盡離別時,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回去看望外公外婆,在老家住上幾天,離別時覺得不舍。遂摸著牆,望著天井,同他們對話。那時候天真,而今卻不會如此了,長大了便覺得如此做派很是矯情。我們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對於分離都覺悲傷,更遑論是古時那個離別或許就是永別的時代了。他們或許更加討厭離別,討厭品嘗那種讓人肝腸寸斷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