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州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情侶之間的離別,朋友之間的離別,親人之間的離別,無論是哪一種離別,都述說著那種不舍與離愁。正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名三變,字景莊,宋詞革新者,婉約派代表人物之一,以慢詞而聞名遐邇,詞中多以「白衣卿相」自居。柳永可以說是一位極為複雜的人物,參加科舉屢試不第因而終日留戀花叢,一心填詞,但他還是忘不了功名,希望做一位文人雅士,但又擺脫不掉對世俗和情愛的眷戀。
這首《雨霖鈴》是柳永從汴京南下是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詞的上闋寫一對戀人踐行時的難分難捨,但又沒有刻意的對景去描寫,而是通過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言別意。時值秋季,寒蟬,暮靄,長亭,驟雨初歇,無處不透漏出一種蕭瑟和悽涼之感。使離別更加惆悵。「都門帳飲無緒」,戀人為他擺下酒宴為他送別,然而他對此卻毫無興趣,「留戀處,蘭舟催發」可見此時他滿眼只有戀人,那種留戀之情竟「無語凝噎」。
下闋開篇一句「多情自古傷離別」,道盡了多少離別的愁緒,通俗的話語卻感人沁脾。「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冷落悽涼的秋季,離別之情又更勝與往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酒醉人醒,只見曉風吹拂著楊柳,殘月掛於樹梢,更添一股悽涼,整個畫面充滿了悽清的氣氛。一派蕭索與孤意流連與畫面之中。此時的柳永心中那種孤獨與愁緒已經難以言表。
「此去經年」後面這四句與上面的景和情相呼應,相聚的時候總是充滿歡娛,別後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相見,縱然有良辰美景也沒興趣欣賞,只能徒增惆悵而已。結尾「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亦是表達出一種無處話悽涼的感覺,離愁之深,感情之真溢於言表。
相見亦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可見自古離別最是傷人斷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