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傷離別」,一首《雨霖鈴》唱盡多少悲歡離合

2020-12-25 小七文史閣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州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多情自古傷離別

情侶之間的離別,朋友之間的離別,親人之間的離別,無論是哪一種離別,都述說著那種不舍與離愁。正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名三變,字景莊,宋詞革新者,婉約派代表人物之一,以慢詞而聞名遐邇,詞中多以「白衣卿相」自居。柳永可以說是一位極為複雜的人物,參加科舉屢試不第因而終日留戀花叢,一心填詞,但他還是忘不了功名,希望做一位文人雅士,但又擺脫不掉對世俗和情愛的眷戀。

白衣卿相柳三變

這首《雨霖鈴》是柳永從汴京南下是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詞的上闋寫一對戀人踐行時的難分難捨,但又沒有刻意的對景去描寫,而是通過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言別意。時值秋季,寒蟬,暮靄,長亭,驟雨初歇,無處不透漏出一種蕭瑟和悽涼之感。使離別更加惆悵。「都門帳飲無緒」,戀人為他擺下酒宴為他送別,然而他對此卻毫無興趣,「留戀處,蘭舟催發」可見此時他滿眼只有戀人,那種留戀之情竟「無語凝噎」。

楊柳岸,曉風殘月

下闋開篇一句「多情自古傷離別」,道盡了多少離別的愁緒,通俗的話語卻感人沁脾。「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冷落悽涼的秋季,離別之情又更勝與往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酒醉人醒,只見曉風吹拂著楊柳,殘月掛於樹梢,更添一股悽涼,整個畫面充滿了悽清的氣氛。一派蕭索與孤意流連與畫面之中。此時的柳永心中那種孤獨與愁緒已經難以言表。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此去經年」後面這四句與上面的景和情相呼應,相聚的時候總是充滿歡娛,別後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相見,縱然有良辰美景也沒興趣欣賞,只能徒增惆悵而已。結尾「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亦是表達出一種無處話悽涼的感覺,離愁之深,感情之真溢於言表。

相見亦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可見自古離別最是傷人斷腸啊。

相關焦點

  • 才子佳人傷離別——柳永《雨霖鈴》
    才子佳人傷離別——柳永《雨霖鈴》明刊本《詩餘畫譜》繪《雨霖鈴》詞意
  • 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
    最早初識柳永,是源自課本上的詩,《雨霖鈴》和《望海潮》。當時影響最深的是「東南形勝,三吳都會」,「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多情自古傷離別|學詩計劃
    長調本就宜於鋪敘,因此柳詞往往曲盡形容,淋漓盡致,雖不求含蓄,但講究結構嚴謹、層次清楚、首尾完整、點染工致,把抒情詩中融情於景的傳統與賦體敘事鋪寫的特點結合起來,又時有一二優美警句在篇中生色。他的這首《雨霖鈴》就是北宋早期非常成熟的長調,也是柳詞和有宋一代婉約詞的代表作。 此詞乃詞人離開汴京與情人惜別之作。全詞起伏跌宕,聲情雙繪,將離情別緒抒寫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
  • 多情自古傷離別,柳永代表作《雨霖鈴》
    離別感傷,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六朝的江淹,一句「黯然銷魂」讓無數人感同身受。
  • 【跟著公號學詩詞】多情自古傷離別
    長調本就宜於鋪敘,因此柳詞往往曲盡形容,淋漓盡致,雖不求含蓄,但講究結構嚴謹、層次清楚、首尾完整、點染工致,把抒情詩中融情於景的傳統與賦體敘事鋪寫的特點結合起來,又時有一二優美警句在篇中生色。他的這首《雨霖鈴》就是北宋早期非常成熟的長調,也是柳詞和有宋一代婉約詞的代表作。
  • 多情自古傷離別!他只活在我的記憶裡-《鐵達尼號》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首傳唱百年的歌曲,以憂傷平和的曲調為我們勾勒出一副悽美的送別景象,輕輕地訴說著肝腸寸斷的離別之情。你,有沒有在想念誰?你,是否也送別過誰?欲語,淚先流。枯葉岸邊的身影漸漸模糊,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裡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淚水不由的又一次打溼青衫,舉起殘酒,想要在酒的麻醉中沉睡過去,他喃喃自道著: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
  • 柳永一首離別詩,戀戀不捨,堪稱情人分別時的千古絕唱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生離死別,在所難免。不管是父母、兒女,還是愛人、摯友,因為各種原因總會有離別的那天。文人墨客更是用他們細膩的筆觸寫出了一場場「離別的宴席」。這首《雨霖鈴》就非常有名,當中「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更成為千古名句,為世人傳唱,堪為情人分別時的千古絕唱。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婉約詞十首,唱出了誰的...
    楊柳岸,曉風殘月,旖旎深情、委婉柔膩的婉約詞,無疑是文化大觀園裡的一陣枯風、一縷思雨,極盡離別之緒。「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婉約詞十首,唱出了誰的心傷?婉約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 多情自古傷離別.
    以前我一直不知道十三為什麼要在《雨霖鈴》裡念誦《往生咒》和《心經》。
  • 多情自古傷離別,是和誰離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柳永抒發離情別緒,情人離別,很是傷感。那詞人是和誰離別呢?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此生不相見
    多情的人在離別時越發捨不得,投入了太多感情,一時無法適應,未來難料,一句珍重太沉重,一句再見又渺茫。你還能陪伴父母多長時間?有時候總覺得時間還長,卻發現沒那麼多來日方長,你還有多少個知己散落在天涯海角,什麼時候才有空見一面。
  • 八首離別詩,道盡離別時,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歡迎大家來到閒耍堂,我是堂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自古以來朋友之間、戀人之間、親人之間大多聚少離多。回去看望外公外婆,在老家住上幾天,離別時覺得不舍。遂摸著牆,望著天井,同他們對話。那時候天真,而今卻不會如此了,長大了便覺得如此做派很是矯情。我們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對於分離都覺悲傷,更遑論是古時那個離別或許就是永別的時代了。他們或許更加討厭離別,討厭品嘗那種讓人肝腸寸斷的情緒。
  •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卻是一個好詞人他以一己之力,開闢了宋詞的一代江山 01 ▲《繡櫳曉鏡圖》宋 王詵《雨霖鈴》【宋】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
  • 離別的車站,離別的行人,都不及離別的無語
    許多年以後,吳奇隆在《祝你一路順風》中這樣唱道:那一天知道你要走我們一句話也沒有說吳奇隆也許沒有留意,他飽含著淡淡憂傷的歌詞,其實在不知不覺間回應了歷史上的另外一首詞作。正是大名鼎鼎的《雨霖鈴》,來自同樣大名鼎鼎的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4—8年級學生閱讀)
    還有張學友的「傷離別,離別雖然在眼前。說再見,再見不會太遙遠。」那麼,為什麼「別離」總是傷感的呢?我們先來認識一個與「別」相關的字「冎(guǎ)」。 冎(guǎ):象形字。「冎」本像骨架形,後加肉旁(月)即今「骨」字。《說文解字》釋為「剔人肉置其骨也」,即「分解人肉,存置其骨頭」。也就是現在的「剮」字的意思,說明「剮」也是「冎」的同源分化字。
  • 多情自古傷離別,寫出了與相愛之人分手時的無限依戀和悵惘
    離別是人世間的憾事,也是詩詞中一個常見的題材。而由於離別的情事和場景千差萬別,感受因人而異,寫作角度因人而異,作品的情思內涵、藝術特色也隨之而異,它就又是一個常寫常新的題材。其中的一些名作,由於具有多層意蘊、巨大魅力,對於讀者來說,則又是常讀常新的篇什,例如宋詞中那首古今傳誦的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
  • 史上最經典的離別詞,堪稱婉約派的神作!
    今天暫且講一首高考大綱必考的宋詞。宋詞大致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不包括五代詞、花間派),婉約派誕生較早,名家也多。如柳永、晏殊、歐陽修、李清照、秦觀、姜夔等等都堪稱婉約派一代詞宗!他們也分別有代表作被選入高中課本!
  • 柳永的《雨霖鈴》被人翻譯成了方言,還唱了出來,聽完笑死了!
    《雨霖鈴》這個詞牌,據說和唐明皇李隆基有關。當年安史之亂,唐明皇帶著一幫小弟匆忙出逃。在馬嵬坡這個地方遇到了兵變,造反的將士們逼著皇上賜死了楊貴妃。後來在四川,有段時間連日陰雨,唐明皇又聽到了雨中的鈴聲,這悽風冷雨的,孤家寡人的,於是他就把這思念著哀愁寫成了曲子,這就是後來的《雨霖鈴》。可以說這本就是一首哀傷的曲子。
  • 柳永式離別,相看淚眼,無語凝噎,難捨難分,寫不盡的悽涼
    人生最苦悶是離別,如同風霜雪雨摧殘,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四季輪迴,花開花謝,何況人生。聚散本常見,離別不要心碎,可舉頭望月千裡嬋娟,也可細水長流,慣看春風秋月。詩人們面對離別,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快意人生,蘇東坡有「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哲學意蘊,也有柳永那「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兒女情長,風花雪月。《雨霖鈴·寒蟬悽切》是唐詩宋詞關於離別最經典的一首,情景交融,難捨難分,寫不盡的悽涼。今天小編推薦這首詞與大家共賞。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讀浪漫詞人柳永的《雨霖鈴》
    《雨霖鈴》作者:柳永 宋代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是宋代的浪漫詞人,他一生混跡於樂工歌妓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