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2021-02-13 國畫家藝術研究院

公元978年,一杯「牽機」讓李煜魂歸黃泉

只留下了「問君能有幾多愁?」的拷問

自此後,太多的文人都試圖為他做出解答

有人說他

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有人說他

其所作之詞,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有人說他

後主目重瞳子,樂府為宋人一代開山

是的,他雖做不好皇帝,卻是一個好詞人

他以一己之力,開闢了宋詞的一代江山

 01 


▲《繡櫳曉鏡圖》宋 王詵


《雨霖鈴》

【宋】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蝶戀花》

【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從柳三變到柳永

從科場考子到白衣卿相

他將詞從朝堂官家寫進市井巷陌

以213首詞,133種詞調,一百多種首創詞牌

為以後的詞人留下了一座詞調的高山和寶庫


 02 

▲《五馬圖》宋 李公麟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宋】晏幾道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自古英雄出少年,晏殊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了

14歲就中舉授官,一生都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在政壇上他是人生贏家

養個兒子卻有點任性——

十幾歲就中進士的晏幾道

偏偏走上了有點「離經叛道」的路

他尤擅寫小令,語言清麗,感情又真摯

生活過得有些聲色犬馬,中年落魄

卻也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


 03 


▲《槐蔭消夏圖》 宋 佚名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宋】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垂楊紫陌洛城東

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公元1030年,24歲的歐陽修成了進士

或許大部分對他的印象

還停留在那篇《醉翁亭記》


除此之外,歐陽修詩詞一樣寫的很溜

有婉約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有豪邁的「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

他將民歌的寫法融入詞,變得更加活潑


 04 


▲《村醫圖》李唐

《桂枝香·金陵懷古》

【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裡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公元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

他一生有記錄的詞僅有29首,詩文反而較多

僅有的幾十首詩詞,境界高遠,人所不及

雖然他與蘇軾是政治上的對頭

但在文學的道路上卻互相欽佩,互相進步

宋代的文壇的包容性極大,政見不合可以

但不上升到對其人品和文學才能的攻擊


 05 


▲《妝靚仕女圖》宋 蘇漢臣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

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是蘇軾,首度開創了豪放派詞作的先河

他雖是豪放派代表,卻也能寫出讓人落淚的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他詩詞、書法無所不精,既能登朝堂治大國

又能入俗世,一份「東坡肉」讓他更鮮活

一生顛沛流離,遊走在大江南北之中

帶著宋詞走上更輝煌的路

 06 

▲《雜技戲孩圖》宋 蘇漢臣

《鵲橋仙·纖雲弄巧》

【北宋】秦觀

纖雲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滿庭芳》

【宋代】秦觀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

沒有沿襲老師蘇軾的豪放詞風

卻成為了婉約派的掌門人

蘇軾拿他與宋玉、屈原做對比

稱他有「屈宋之才」

一首《滿庭芳》

讓他有了「山抹微雲學士」的美稱

 07 

▲《羅漢圖》宋 劉松年

《青玉案》

【宋】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

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閒情都幾許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蘇軾與秦觀師生二人相繼過世後

大宋的詞壇忽然就變得安靜起來

直到賀鑄的這首《青玉案》橫空出世

賀鑄這人,其詞內容、風格較為豐富多樣

還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

而當他寫春花秋月之景時,意境高曠

他還喜歡給詞牌名做更改

喜歡「凌波不過橫探路」

就將《青玉案》改成了《橫塘路》

雖然最後流傳下來的都是那些經典的

但他也為後人提供了許多有趣的詞牌名

 08 


▲《博古圖》宋 劉松年

《蘭陵王·柳》

【宋代】周邦彥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

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悽惻,恨堆積

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他寫的詞既有溫庭筠的穠麗,韋莊的清豔

又有馮延巳的纏綿、李後主的深婉

也有晏殊的蘊藉和歐陽修的秀逸

這首《蘭陵王》的詞牌名是

歌頌高長恭的《蘭陵王入陣曲》

周邦彥這首卻是寫離別之情

最終卻預示著大宋朝即將離開繁華的汴京

 09 


▲《大士像》 宋 賈師古

《眼兒媚》

【宋】趙佶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裡帝王家

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

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提到皇帝趙佶,印象裡的他和李煜一樣

可憐生在帝王家

他是那個時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

後世對他的評價是

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被金人俘虜而走的趙佶,在公元1135年

逝於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

徒留一聲嘆息

 10 


▲《踏歌圖》 宋 馬遠

《如夢令》

【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聲聲慢》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若不是北宋的滅亡,李清照顛沛流離、背井離鄉

她可能一輩子都是那個寫著風花雪月的女詞人

那年隨著皇家的南遷,她捨棄金銀細軟

帶上了與丈夫多年以來收藏的書畫古物

開始了後半輩子悽苦的一生

也寫出了太多婉約中透著看透世事的滄桑的詞

 11 


▲《秋江漁隱圖》 宋 馬遠

《滿江紅·怒髮衝冠》

【宋】嶽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每每看到這首《滿江紅》

就想到一代名將嶽飛的冤死

十二道「金字牌」,打碎了中原父老的夢

自此,金人沒了可怕的對手「嶽家軍」

公元1142年的臘月尾

39歲的嶽飛永遠離開了他守護多年的南宋

 12 


▲《夏禹王像》宋 馬麟

《釵頭鳳》

【宋】陸遊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閒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莫、莫、莫

《訴衷情》

【宋】陸遊

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陸遊,初入考場就遇到秦檜的孫子

直到秦檜死後方才入仕

他與嶽飛一樣,力主抗金

奈何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南宋的人民流離失所

他不愛婉約細膩的詞

他愛著的是鐵馬冰河的邊塞風光

只可棲居在秦淮河畔、脂粉堆裡

風雨飄搖的南宋給不了這些豪邁

 13 


▲《潑墨仙人圖》宋 梁楷

《六州歌頭》

【宋】張孝祥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

徵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

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羶腥

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

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

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

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

幹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

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

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有個人,上承蘇軾,下啟辛棄疾

他以蘇軾為榜樣,詞寫的豪情萬丈

他是寫下了《六州歌頭》的張孝祥

這首詞讓抗金名將張浚,為之罷席

公元1154年,年僅22歲的他

以絕對的優勢擠下秦檜之孫

奪得了當年的狀元

但天妒英才,他在37歲那年去世

 14 

▲《六祖截竹圖》 宋 梁揩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一個在戰場上廝殺過的詞人

23歲的辛棄疾,率領幾十人孤軍奮戰

活捉首領,千裡歸宋

一句「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

讓人震撼不已,有著氣吞山河的豪邁雄壯

但南宋是個早已失去鬥志的王朝

辛棄疾的驚採絕豔沒有得到重視

人生幾十年

他都在這樣讓人絕望的環境中苦苦掙扎

 15 

▲《溪山行旅圖》北宋 範寬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宋】劉過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繫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

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劉過,第一次為人所知是在公元1203年

他給辛棄疾寫了首詞作,只用了114個字

寫出了一個有名士、對話的神奇場景

深得辛棄疾的賞識


雖然劉過一生都未入仕,卻有太多名人朋友

陸遊、陳亮、姜夔等都是他的圈中好友

他也曾有過憂國之情

卻被那個漸老的王朝湮滅了

 16 


▲《萬壑松風圖》宋 李唐

《揚州慢》

【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踏莎行》

【宋】姜夔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姜夔,一個既能填詞又能譜曲的詞人

他的《白石道人歌曲》中,有17首自帶工尺譜

於今人而言,是絕佳的史料

他不僅多才,還多情

愛著支離破碎的河山、深愛清麗的詞曲

卻命運多舛,杭州城的一場大火焚去他的期望

17 

▲《秋窗讀書圖》宋 劉松年

《唐多令》

【宋】吳文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

燕辭歸、客尚淹留

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大宋朝,有個詞人被稱作「詞家李商隱」

他就是吳文英

寫了宋詞裡最長的詞牌名《黃鶯序》

全詞共四片,240字,而他一生寫了三首

他寫的詞有一種朦朧的美,讀來還不知其意

但許多詩句至今日也不過時,雖有古意卻不死板

而這首《唐多令》卻是難得的直白


▲《寒江獨釣圖》 宋 馬遠

《虞美人·聽雨》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公元1271年,蒙古人建立了元朝

八年後,崖山失守

陸秀夫與他的小皇帝跳海自盡

幾百年的大宋王朝,自此慘澹謝幕

當年的奉旨填詞的詞人們,今日卻靠寫字餬口

作為往昔「櫻桃進士」的蔣捷,再也無法支撐下去

只能以詞抒情,對故國的懷念

山河痛失的悲慟,對人生的再三思索

三百餘年的宋朝和宋詞

有繁華旖旎,有蕭瑟悽冷

如今,只剩下絲絲入骨的寒涼

及至雨停,那場屬於宋詞的夢也不得不醒來

感謝大家支持,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國國畫家藝術研究院」

「集賢書畫研修院」

瘦金體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顛峰時期誕生的頂極藝術,不僅楷書體,其行草書同樣登峰造極獨樹一幟,是一個完整的藝術體系!傳承與發揚瘦金體書法藝術已刻不容緩。集賢書畫研修院開設《瘦金體書法大講堂》,讓人們從零基礎學習、掌握迷人的瘦金體書法藝術!

「版權聲明」版權來自網絡,轉載需說明

「藝術熱線」13911002220

「藝術微信」ssbw978005168

「分享帖子」點擊右上角[...]發送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獲取更多瘦金體書法教程請長按以下二維碼識別關注:

集賢書畫研修院

孰有帝王坐千古 唯有瘦金傳萬世

相關焦點

  • 最哀怨的十首古詩詞,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白話譯文: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悽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婉約詞十首,唱出了誰的...
    楊柳岸,曉風殘月,旖旎深情、委婉柔膩的婉約詞,無疑是文化大觀園裡的一陣枯風、一縷思雨,極盡離別之緒。「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婉約詞十首,唱出了誰的心傷?婉約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4—8年級學生閱讀)
    還有張學友的「傷離別,離別雖然在眼前。說再見,再見不會太遙遠。」那麼,為什麼「別離」總是傷感的呢?我們先來認識一個與「別」相關的字「冎(guǎ)」。 冎(guǎ):象形字。「冎」本像骨架形,後加肉旁(月)即今「骨」字。《說文解字》釋為「剔人肉置其骨也」,即「分解人肉,存置其骨頭」。也就是現在的「剮」字的意思,說明「剮」也是「冎」的同源分化字。
  • 自古多情傷離別:他筆下的詞,每一句都讓人回味無窮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3.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自古多情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4.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5.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6.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此生不相見
    01離別的時候總帶著些許的傷感,生命的時光太短,一不小心就到站,人來人往,又有幾人懂你內心之悲喜。那些命中注定的人,像是停留在生活的逗號,放緩了你的節奏,溫暖了一段歲月,殘缺的人生變得圓滿,卻又不想看到句號。
  • 「多情自古傷離別」,一首《雨霖鈴》唱盡多少悲歡離合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情侶之間的離別,朋友之間的離別,親人之間的離別,無論是哪一種離別,都述說著那種不舍與離愁。正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 多情自古傷離別,是和誰離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柳永抒發離情別緒,情人離別,很是傷感。那詞人是和誰離別呢?
  • 多情自古傷離別|學詩計劃
    上片從日暮雨歇、送別城外、設帳餞行到蘭舟催發,淚眼相對,執手告別,半句一轉,層層敘述離別場面,以清秋暮景渲染別離的況味和留戀的深情,寫出複雜微妙的內心活動,悽婉蘊藉,感情深摯。「都門帳飲」,語本江淹《別賦》:「帳飲東都,送客金谷。」而從章法上看,有說其仿照的乃是近體詩起承轉合的結構:「寒蟬悽切。
  • 【跟著公號學詩詞】多情自古傷離別
    ,以清秋暮景渲染別離的況味和留戀的深情,寫出複雜微妙的內心活動,悽婉蘊藉,感情深摯。就整個作品而言,過片二句承擔了全詞之「轉」的功能,詞人由具體的別離寫到自古皆然的別情。的確,真正的離別該是在送行之後,獨自面對周遭蕭瑟的落木、冷落的季節,心中那份驀然而生的沉重緩慢湧上心頭。
  • 多情自古傷離別!他只活在我的記憶裡-《鐵達尼號》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首傳唱百年的歌曲,以憂傷平和的曲調為我們勾勒出一副悽美的送別景象,輕輕地訴說著肝腸寸斷的離別之情。你,有沒有在想念誰?你,是否也送別過誰?欲語,淚先流。枯葉岸邊的身影漸漸模糊,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裡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淚水不由的又一次打溼青衫,舉起殘酒,想要在酒的麻醉中沉睡過去,他喃喃自道著: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
  • 多情自古傷離別,寫出了與相愛之人分手時的無限依戀和悵惘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首詞抒寫作者離開汴京、與相愛之人分手時的無限依戀和悵惘。就內容而言,上片前八句描述離別之際的情景,是實寫;從「念去去」句起直到篇終,設想分別之後的情景,是虛寫。
  • 柳永式離別,相看淚眼,無語凝噎,難捨難分,寫不盡的悽涼
    人生最苦悶是離別,如同風霜雪雨摧殘,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四季輪迴,花開花謝,何況人生。聚散本常見,離別不要心碎,可舉頭望月千裡嬋娟,也可細水長流,慣看春風秋月。詩人們面對離別,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快意人生,蘇東坡有「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哲學意蘊,也有柳永那「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兒女情長,風花雪月。《雨霖鈴·寒蟬悽切》是唐詩宋詞關於離別最經典的一首,情景交融,難捨難分,寫不盡的悽涼。今天小編推薦這首詞與大家共賞。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宋詞讀冷落:冷落酒醒,何時夢冰,情意滿腹,何必叮嚀
    自古離別,清秋傷刑。冷落酒醒,何時夢冰。柳岸曉風,相別風影。情意滿腹,何必叮嚀。品味清秋月,「冷落」看《宋詞》探尋「冷落」,我們看看古籍怎麼說。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來源於《雨霖鈴》柳永。 全文如下: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解釋如下:(和詩)《冷落》秋蟬悽涼,夜雨長亭。黃昏餞行,飲者亂情。
  • 多情自古傷離別.
    是在後來我才明白,離別不僅僅是生離,也有死別。於是這首《雨霖鈴》開場用的是《往生咒》,以奠定情感基調。頭幾句十三唱得著實令人肝腸寸斷,直到中間那一段急促的《心經》響起。《心經》主張五蘊皆空,作為過渡,才有了這之後明快的節奏,情緒轉而豁達通透。 古人送別到灞橋到長亭,所以有李白的「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所以有柳永的「寒蟬悽切,對長亭晚」。而現代人呢?
  • 史上最經典的離別詞,堪稱婉約派的神作!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雨霖鈴》這個詞牌本是唐代舊曲,相傳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中逃亡蜀地,在山間棧道上雨中聞鈴音,思念已逝的楊貴妃,才譜寫了《雨霖鈴》曲,其聲哀怨悽惻,極為動情。
  • 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90句多情古詩詞
    何必多情,何必痴情。花若多情,早已凋零。情意濃,愛意濃,怎知紅絲錯千重,路同歸不同。歡亦憂,樂亦憂,踏雪尋梅方始休,回首天盡頭。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凡多情者都有無情時刻,有時負人,有時負己。90句多情古詩詞,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 才子佳人傷離別——柳永《雨霖鈴》
    才子佳人傷離別——柳永《雨霖鈴》明刊本《詩餘畫譜》繪《雨霖鈴》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