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

2020-12-25 一隻蜥蜴吱吱吱

最早初識柳永,是源自課本上的詩,《雨霖鈴》和《望海潮》。當時影響最深的是「東南形勝,三吳都會」,「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悽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裡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悽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柳永,字景莊,北宋詞人。他一生仕途坎坷,生活潦倒。

據歷史記載, 柳永作新樂府,為時人傳誦;仁宗洞曉音律,早年亦頗好其詞。但柳永好作豔詞,仁宗即位後留意儒雅,對此頗為不滿。及進士放榜時,仁宗就引用柳永詞「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鶴沖天·黃金榜上》)說:「既然想要『淺斟低唱』,何必在意虛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宋人嚴有翼亦載有此事,說有人向仁宗推薦柳永,仁宗回復「且去填詞」,並說自此後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館酒樓,自號「奉聖旨填詞柳三變」。

柳永科舉考試屢屢落第,他失去信心了,不再追求功名而是轉身沉溺於繁華的都市生活。他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

柳永出身在奉儒守官之家,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希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然而,他一旦出入「秦樓楚館」,接觸到「競賭新聲」,他骨子裡的浪漫和放蕩不羈就顯現出來了。因此,青樓成了他常去之處。他科舉考試屢屢落第,他失去信心了,不再追求功名而是轉身沉溺於煙花巷陌,都市的繁華、歌伎的多情,使柳永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活。他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

他一生結識了許多青樓名妓,歌妓們都傾慕他的才華,都以唱他寫的詞為榮。當時,東京城裡妓界流傳這樣的口號: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不願君王招,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中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柳永晚年窮困潦倒,一貧如洗,謝玉英,陳師師等名妓念他的才學和痴情,為他湊錢替其安葬,出殯時,滿城妓女都來了,半城縞素,一片哀聲。每年清明節,歌妓們都會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相沿成習,史上稱之「眾名妓春風吊柳七」。

鹹平五年,柳永進京參加禮部考試。由錢塘入杭州,一路山河美好,風景秀麗,到了杭州更是都市繁華,遂隨心而走,滯留杭州。杭州的山水,杭州的富庶與美麗給了他無限的靈感。

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這首詩朗朗上口,給人們展示了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同時也描寫了杭州的繁華和壯麗。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

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

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

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明代李攀龍《草堂詩餘雋》中評價柳永詩詞:「千裡煙波」,惜別之情已騁;「千種風情」,相期之願又賒。真所謂善傳神者。

相關焦點

  • 多情自古傷離別,是和誰離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柳永抒發離情別緒,情人離別,很是傷感。那詞人是和誰離別呢?
  • 「多情自古傷離別」,一首《雨霖鈴》唱盡多少悲歡離合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情侶之間的離別,朋友之間的離別,親人之間的離別,無論是哪一種離別,都述說著那種不舍與離愁。正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多情自古傷離別|學詩計劃
    柳永代表著宋詞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在他之前,詞大抵只是一些抒發一時感興的小令。一直到了年紀輕輕就精通音律、雅擅填詞的柳永手裡,這才極大地促進了長調的成熟,開拓和豐富了詞作的種類,使詞的精神與內涵愈加富於變化。他還創造了以白描見長、鋪敘層次分明、細緻而又直露的藝術表現手法。
  • 【跟著公號學詩詞】多情自古傷離別
    柳永代表著宋詞發展的一個新階段一直到了年紀輕輕就精通音律、雅擅填詞的柳永手裡,這才極大地促進了長調的成熟,開拓和豐富了詞作的種類,使詞的精神與內涵愈加富於變化。就整個作品而言,過片二句承擔了全詞之「轉」的功能,詞人由具體的別離寫到自古皆然的別情。的確,真正的離別該是在送行之後,獨自面對周遭蕭瑟的落木、冷落的季節,心中那份驀然而生的沉重緩慢湧上心頭。
  • 才子佳人傷離別——柳永《雨霖鈴》
    才子佳人傷離別——柳永《雨霖鈴》明刊本《詩餘畫譜》繪《雨霖鈴》詞意
  • 自古多情傷離別:他筆下的詞,每一句都讓人回味無窮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他才華橫溢,為後世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當時號稱「有井水處,皆歌柳詞」。他筆下這些膾炙人口的詞,你又會背幾首?
  • 多情自古傷離別,柳永代表作《雨霖鈴》
    離別感傷,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六朝的江淹,一句「黯然銷魂」讓無數人感同身受。
  • 多情自古傷離別!他只活在我的記憶裡-《鐵達尼號》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首傳唱百年的歌曲,以憂傷平和的曲調為我們勾勒出一副悽美的送別景象,輕輕地訴說著肝腸寸斷的離別之情。你,有沒有在想念誰?你,是否也送別過誰?欲語,淚先流。枯葉岸邊的身影漸漸模糊,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裡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淚水不由的又一次打溼青衫,舉起殘酒,想要在酒的麻醉中沉睡過去,他喃喃自道著: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4—8年級學生閱讀)
    既有柳永的「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也有徐志摩的「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還有張學友的「傷離別,離別雖然在眼前。說再見,再見不會太遙遠。」那麼,為什麼「別離」總是傷感的呢?我們先來認識一個與「別」相關的字「冎(guǎ)」。 冎(guǎ):象形字。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此生不相見
    01離別的時候總帶著些許的傷感,生命的時光太短,一不小心就到站,人來人往,又有幾人懂你內心之悲喜。那些命中注定的人,像是停留在生活的逗號,放緩了你的節奏,溫暖了一段歲月,殘缺的人生變得圓滿,卻又不想看到句號。
  • 多情自古傷離別,寫出了與相愛之人分手時的無限依戀和悵惘
    離別是人世間的憾事,也是詩詞中一個常見的題材。而由於離別的情事和場景千差萬別,感受因人而異,寫作角度因人而異,作品的情思內涵、藝術特色也隨之而異,它就又是一個常寫常新的題材。其中的一些名作,由於具有多層意蘊、巨大魅力,對於讀者來說,則又是常讀常新的篇什,例如宋詞中那首古今傳誦的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
  • 多情自古傷離別.
    是在後來我才明白,離別不僅僅是生離,也有死別。於是這首《雨霖鈴》開場用的是《往生咒》,以奠定情感基調。頭幾句十三唱得著實令人肝腸寸斷,直到中間那一段急促的《心經》響起。《心經》主張五蘊皆空,作為過渡,才有了這之後明快的節奏,情緒轉而豁達通透。 古人送別到灞橋到長亭,所以有李白的「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所以有柳永的「寒蟬悽切,對長亭晚」。而現代人呢?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婉約詞十首,唱出了誰的...
    楊柳岸,曉風殘月,旖旎深情、委婉柔膩的婉約詞,無疑是文化大觀園裡的一陣枯風、一縷思雨,極盡離別之緒。「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婉約詞十首,唱出了誰的心傷?婉約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 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90句多情古詩詞
    何必多情,何必痴情。花若多情,早已凋零。情意濃,愛意濃,怎知紅絲錯千重,路同歸不同。歡亦憂,樂亦憂,踏雪尋梅方始休,回首天盡頭。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凡多情者都有無情時刻,有時負人,有時負己。90句多情古詩詞,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開闢了宋詞的一代江山 01 ▲《繡櫳曉鏡圖》宋 王詵《雨霖鈴》【宋】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 離別的車站,離別的行人,都不及離別的無語
    正是大名鼎鼎的《雨霖鈴》,來自同樣大名鼎鼎的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史上最經典的離別詞,堪稱婉約派的神作!
    如柳永、晏殊、歐陽修、李清照、秦觀、姜夔等等都堪稱婉約派一代詞宗!他們也分別有代表作被選入高中課本!而我們今天所要講的便是宋詞中第一位婉約詞宗——柳永的經典之作,婉約派最為經典的神作《雨霖鈴》,同時也是高考名句背寫的必考題!
  • 最哀怨的十首古詩詞,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雨霖鈴·寒蟬悽切宋代-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讀浪漫詞人柳永的《雨霖鈴》
    《雨霖鈴》作者:柳永 宋代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是宋代的浪漫詞人,他一生混跡於樂工歌妓間。
  • 柳永最經典的愛情名句,句句感人肺腑,勝過千言萬語!
    柳永是婉約派代表人物,因仕途不順而淪落歌樓酒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職業詞人,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因長期生活於民間,所以他的詞多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感情,因此有著「情詩王子」的稱號,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他的愛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