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傷離別,柳永代表作《雨霖鈴》

2021-03-05 薩培喇

離別感傷,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六朝的江淹,一句「黯然銷魂」讓無數人感同身受。每一個人都喜歡與朋友相聚,害怕孤獨自處,但很多時候不得不面對離別的場面。

宋代著名婉約派詞人柳永,把離別寫出了新高度。他的一首《雨霖鈴》千古傳誦。有人說,這首《雨霖鈴》就是宋代的《別賦》。

這首詞一出,遇到朋友分離的時候,都會吟誦「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還有人說,這首詞代表著北宋婉約派詞人的最高成就,這首詞一出,其他吟誦離別的詞都變得黯然失色。

《雨霖鈴》描寫的場景發生在汴梁城外,分別的兩個人有人說是好友,還有人說是戀人。通過最後一句「千種風情」,兩人是戀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想像一下,如果這兩個人一個是柳永本人,另一個是愛慕柳永的歌姬,不用翻譯就能秒懂這首詞的意思。

柳永是一個失意文人,他到了汴梁之後沉迷於溫柔鄉中。雖然他也參加了科舉,但他名聲實在不好。最終只落得個「奉旨填詞」。

這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他人生失去方向後,只能靠自我麻痺紓解心結。這時候,他還要和相愛的人分離。

時間,深秋的傍晚;地點,京郊汴河旁邊;人物,一對戀人。秋天,天氣開始轉涼,這個時候很容易讓人產生愁緒,於是就有了「悲秋」。

柳永通過環境描寫,一步步過渡到人物描寫;從烘託氣氛到抒發感情。「執手相看淚眼」,手拉著手,流下眼淚。

就這樣互相看著,一眼萬年,說什麼都成了多餘的了,只想把對戀人的記憶永遠烙在心裡。想到了,千裡之外,山水相隔,人生的無奈感油然而生。

讀到這裡的時候,就能發現,柳永的詞中很有鏡頭感。他先搖一個慢鏡頭,再把鏡頭推進到人物給個特寫。之後再來一個空鏡頭。

如果那個時代有電影,柳永一定會成為一個導演或者一個攝影師。

詞的下闋把離別的傷感推向了高潮。柳永通過一系列情景交融的鋪陳,讓讀這首詞的人把視覺感受轉換為心情感受。悽美之情,讓柳永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一個婉約派詞人,柳永寫詞始終忘不了一個「美」字,哪怕寫傷感落淚也要美美的。這種手法常常會產生一種不真實的迷離感。

為了破除這種感覺,突出真感情,柳永在詞的最後筆鋒一轉,強調了一下,這種感受實在是無人可訴。

一首《雨霖鈴》既有世俗之情,也有哀婉心事,把複雜的感情寫得真實細膩。

這首詞誕生之後,文人在寫離別之詞,都要先想想能否超過柳永的作品。頗有點「眼前有景道不得,早有崔顥在上頭」的味道。

拓展閱讀

相關焦點

  • 「多情自古傷離別」,一首《雨霖鈴》唱盡多少悲歡離合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情侶之間的離別,朋友之間的離別,親人之間的離別,無論是哪一種離別,都述說著那種不舍與離愁。正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
    最早初識柳永,是源自課本上的詩,《雨霖鈴》和《望海潮》。當時影響最深的是「東南形勝,三吳都會」,「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才子佳人傷離別——柳永《雨霖鈴》
    才子佳人傷離別——柳永《雨霖鈴》明刊本《詩餘畫譜》繪《雨霖鈴》詞意
  • 多情自古傷離別|學詩計劃
    柳永代表著宋詞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在他之前,詞大抵只是一些抒發一時感興的小令。一直到了年紀輕輕就精通音律、雅擅填詞的柳永手裡,這才極大地促進了長調的成熟,開拓和豐富了詞作的種類,使詞的精神與內涵愈加富於變化。他還創造了以白描見長、鋪敘層次分明、細緻而又直露的藝術表現手法。
  • 【跟著公號學詩詞】多情自古傷離別
    柳永代表著宋詞發展的一個新階段一直到了年紀輕輕就精通音律、雅擅填詞的柳永手裡,這才極大地促進了長調的成熟,開拓和豐富了詞作的種類,使詞的精神與內涵愈加富於變化。他的這首《雨霖鈴》就是北宋早期非常成熟的長調,也是柳詞和有宋一代婉約詞的代表作。
  • 多情自古傷離別,是和誰離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柳永抒發離情別緒,情人離別,很是傷感。那詞人是和誰離別呢?
  •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讀浪漫詞人柳永的《雨霖鈴》
    《雨霖鈴》作者:柳永 宋代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是宋代的浪漫詞人,他一生混跡於樂工歌妓間。
  • 古詩詞文賞析之宋詞《雨霖鈴·寒蟬悽切》柳永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詩詞品讀|柳永《雨霖鈴》
    >文|柳永  誦|清荷《雨霖鈴·寒蟬悽切》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此詞當為柳永從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
  • 多情自古傷離別!他只活在我的記憶裡-《鐵達尼號》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首傳唱百年的歌曲,以憂傷平和的曲調為我們勾勒出一副悽美的送別景象,輕輕地訴說著肝腸寸斷的離別之情。你,有沒有在想念誰?你,是否也送別過誰?欲語,淚先流。枯葉岸邊的身影漸漸模糊,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裡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淚水不由的又一次打溼青衫,舉起殘酒,想要在酒的麻醉中沉睡過去,他喃喃自道著: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4—8年級學生閱讀)
    既有柳永的「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也有徐志摩的「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還有張學友的「傷離別,離別雖然在眼前。說再見,再見不會太遙遠。」那麼,為什麼「別離」總是傷感的呢?我們先來認識一個與「別」相關的字「冎(guǎ)」。 冎(guǎ):象形字。
  • 柳永:雨霖鈴
    《雨霖鈴》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這首詞是詞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離京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時寫的,是表現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這首詞寫離情別緒,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詞的主要內容是以冷落悽涼的秋景作為襯託來表達和情人難以割捨的離情。宦途的失意和與戀人的離別,兩種痛苦交織在一起,使詞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全詞分上下兩闋。
  • 多情自古傷離別.
    以前我一直不知道十三為什麼要在《雨霖鈴》裡念誦《往生咒》和《心經》。
  • 宋詞 | 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及其賞析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的詞大都是在「偎紅倚翠」生活中「淺斟低唱」的產物。前人說他「工於羈旅行役」(《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這是他的詞在題材內容上不同於前人的一個重要方面。
  • 古詩詞賞析:柳永《雨霖鈴》
    楊柳依依,晨風微涼,殘月暗淡……詞人柳永在《雨霖鈴》中用這些悽冷的意象襯託出一對熱戀之人的別離之苦。
  • 英雄兒女各千秋:柳永《雨霖鈴》與蘇軾《念奴嬌》|說詩文
    英雄兒女各千秋柳永《雨霖鈴》與蘇軾《念奴嬌》之比較 南宋時期的俞文豹在筆記集《吹劍錄》中記載了北宋詞壇的一件趣事: 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 自古多情傷離別:他筆下的詞,每一句都讓人回味無窮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他才華橫溢,為後世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當時號稱「有井水處,皆歌柳詞」。他筆下這些膾炙人口的詞,你又會背幾首?
  • 【解讀詩詞】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悽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
  • 柳永《雨霖鈴》,看那寒蟬悽切,看那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的名篇《雨霖鈴》開頭三句,既非專門敘事,也非刻意寫景,而是作者有意在醞釀一種足以打動人心的、充滿著離情別緒的環境氣氛。「寒蟬」點出季節,是在秋天。「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禮記·月令》)。「長亭晚」,指明地點、時間。「驟雨初歇」,表明天氣情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別賦》)。這是古代許多知識分子的心理狀況。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婉約詞十首,唱出了誰的...
    楊柳岸,曉風殘月,旖旎深情、委婉柔膩的婉約詞,無疑是文化大觀園裡的一陣枯風、一縷思雨,極盡離別之緒。「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婉約詞十首,唱出了誰的心傷?婉約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