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她授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談到父母在教育子女常常會陷入的誤區時說道:「孩子在小的時候,吃得苦越多,他的承受能力就越好,尤其對於男孩來說,一定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不孝子,都是寵出來的」。
在節目中李玫瑾教授還曾經舉過這樣一個例子,非常的貼切:
我有一個朋友,她家裡面有一小孩子,從小脾氣就特別的暴躁,一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大喊大叫,發脾氣,我朋友一開始總覺得孩子還小,不用怎麼管,以後自然就好了,一家人更是對孩子寵愛有加,孩子開始變得無法無天,目無尊長。
等到孩子上了初中,不僅沒有改正,更加的變本加厲,在學校頂撞老師,不遵守學校的規矩,甚至還逃學不上課,這個時候家裡面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是想要孩子徹底改正已經很難了。
俗話常說3歲看80,孩子的性格特點在3歲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基本的形成,而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父母要用良好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性格,健康的成長。
孩子3-6歲的時候,大腦處於發育時期,對外界一切無知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慾很強,也漸漸地開始擁有自我意識,這個時候如果家長用錯了教育方式,就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
李玫瑾教授:孩子要是有這4個行為,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很難改正
1、胡亂發脾氣、大喊大叫
小孩子在擁有了自我意識的時候會進入一個初期叛逆,這個時候的孩子會摔東西、胡亂發脾氣,但也許並不是因為一種生氣或者是不滿,也可能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還沒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只好用動作來表示自己的想法。
這個時期家長不要用打罵的方式,要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再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
最重要的是告訴孩子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而不是使用大喊大叫的方式。
但是當孩子大一點之後,如果還是有這種情況發生,就要嚴加管教了。
2、滿足不了自己想要的就威脅家長
孩子很會看眼色,也很聰明,知道家長們都是疼愛自己的,不捨得自己哭,這個時期他們會採用威脅的方式來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對於孩子一些合理的要求,家長可以滿足,但是對於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學會拒絕,不可以一味的妥協。
我們經常在商場看在這樣的一幕,孩子想要買什麼玩具,家長不同意,孩子就賴著不走,還會大喊大叫,有的孩子甚至會躺在地上,家長怎麼拉都不走。
這個時候家長往往會因為太多人看選擇妥協,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這樣就被孩子發現了軟肋,知道自己這樣鬧家長就會滿足,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還會故技重施。
家長在面對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一定要嚴肅的告訴孩子,你使用這樣的方式我是不可能答應你的,只要孩子明白這種方式沒有用,就不會再使用第二次了。
3、不尊重人
現在有很多小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大的,我們都知道,隔輩親,老人們生怕孩子受到委屈,對孩子以為的溺愛、呵護,孩子想要什麼都會給買。
但是這種情況時間長了,就會養成孩子驕縱的性格,認為自己在家中可以呼風喚雨,想要什麼就做什麼,甚至在不順心的時候還會打人。
如果孩子有這樣不尊重人的行為發生,家長一定要該打就打,不要姑息
4、不守規矩
我們中國千百年來都是利益大國,講究的是遵守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孩子出現不遵守規矩的不良行為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
比如有的孩子在家中會敲碗筷,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這種行為時極其不禮貌的,家長要進行引導和教育,負責等到孩子長大之後,在學校頂撞老師,在家中不聽父母的勸導,先要在教育改正就困難了。
若是你家的孩子出現以上4種行為時,一定要立刻糾正,適當的時候,也要打,只有糾正「壞習慣」,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孩子的一些壞毛病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而孩子會長成什麼樣,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壞習慣都與父母的培養教育脫離不了關係,因此,儘早給孩子立規矩,以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
在教育孩子講規矩時,父母一定要利用好繪本這個教育孩子的好助手。近幾年,繪本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認可接受。
通過對繪本的學習,孩子體驗到了生活中的恐懼、焦慮、擔心、羨慕、生氣、沮喪、無助等負性情緒。也學習到了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的處理辦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所以李玟謹教授給大家推薦《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中英雙語繪本,一共10冊裡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地去教育孩子。
和大家一樣,我也曾擔心過孩子自卑、懦弱或者脾氣大的問題,這些毛病和缺點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最關鍵的是看爸爸媽媽怎麼處理。
我們也當過小孩,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對自己惡言相向,所以我選擇這套繪本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裡面的主題都非常貼近生活,而且主人公小腳鴨的做法就是我們想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
一共分為10個主題,分別是《我能保護自己》、《勇敢做自己》、《媽媽我能行》、《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好孩子懂禮貌》、《我們都是好朋友》、《分享讓我快樂》、《做最棒的自己》、《養成好習慣》。
色彩鮮豔的圖畫,簡單又非常容易理解的故事,讓孩子體會並理解各種美好的事物。
爸爸媽媽給孩子樹立觀念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用自己的態度、行為示範給孩子樹立一種榜樣,這些都是心理的撫養。
很多家長恰恰把這個最關鍵的部分交給了別人,每個人的養法都不一樣,目的是讓孩子不出問題、不受傷害、不走丟,但是怎麼教育、教育過程中要強調什麼,這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
還有一個推薦給大家的理由是,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是2頓早餐左右的錢,甚至還有跟便宜,這樣培養男孩子品格的繪本,裡面蘊含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快點擊這裡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