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許久未見的閨蜜喝下午茶時,她談論起家中的那個小霸王,她說,自己可能是兒子前世的敵人,否則,為什麼兒子總是能準確地找到她的憤怒點。當媽媽的時候,每天都會生氣,有無數的時刻,都有著想踢他們一腳的衝動,可又捨不得。
現在有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是,無限的寵溺孩子,容易導致他們一切都以自己為中心,這對孩子有並沒有好處。
中國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說,一個人年輕時受過的苦難卻多,他的抵禦攻擊的能力就越強。尤其是家裡有兒子,父母一定不能溺愛他們。如果不在孩子小的時候定規矩,長大後會更加失控。
李教授說:孩子三四歲,會用到什麼樣的方式呢?最嚴重的就是在地上打滾耍花樣。但是如果沒有合理的管教他,關心他,當他14歲的時候,他所用到的方式就會比較極端,一是離家出走,二是自殺。
很多父母根本就不懂得應該怎樣管教孩子,總是把握不了時機,在不該管的時候開始管理,這在現實中也有很多例子。孩子小的時候脾氣不好,不滿意的時候會吵鬧,有些持續到長大也見怪不怪。
父母總是說孩子還小,長大之後就會改的,但這孩子長大後真的會改變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會,當他們長大了,只會變得更加叛逆和不服從紀律。
而在這個時候再想管教孩子。已經太晚了。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在這期間要注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品德,引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若是出現這些壞習慣,家長應當及時制止。
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時,家長要及時管教
不尊重長者
許多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的孩子,可以說從小就在長輩的溺愛之中長大,不管是什麼無理的要求,老一輩人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他們得到。
久而久之,經常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會變得無法無天。在他們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甚至會對著老人發火,拳腳相加。
對他們的付出覺得理所當然,根本不會尊重長輩。若是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將這苗頭給滅掉,避免其燎原。
得不到想要的,就威脅父母
有些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寵壞了,他們的父母從不吝嗇自己想要什麼。因此,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養成了這樣的壞習慣。
一旦有事達不到,就乾脆趴在地上撒潑打滾,讓父母妥協。當父母屈服時,他們會變得更得寸進尺。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不及時糾正,他們就無法再控制孩子反叛時的無理行為。
家長可以採取冷處理,只要看著孩子哭就不理他,直至他冷靜下來。當孩子知道這樣做是沒有用的,他就不會再用這樣的方式了。
發脾氣喜歡亂摔東西
在孩子兩歲左右,就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在這個時期,整天大喊大叫、發脾氣、亂扔東西是很常見的。
由於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他們只能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這樣,不是打就是罵。但事實上,這對孩子的心靈是非常有害的。首先要靜下心來,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清楚地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
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也會影響孩子性格的發展。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寶貝能夠成為溫文爾雅,受人歡迎的好孩子。但有些家長苦惱於孩子對枯燥說教的厭煩和排斥,很難讓他們聽從自己的引導。
其實年幼的孩子,自我成長的最好方法,是讓他們自行領悟。家長可以給孩子看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
繪本中的故事都以孩子喜歡的可愛動物為主角,講述了各種孩子成長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性格問題,像是愛發脾氣、撒謊、沒禮貌,不愛分享等性格。不需要家長過多說教,孩子在各種故事中,也能感受到好性格帶來的快樂。
更有中英雙語,給孩子朗讀的同時,也能提前讓他們接觸英語的口語和表達,兩全其美的事情!
整套繪本原價150元,現在書店做活動,只要69.9元!只要幾袋零食的錢,就能夠給孩子一套」性格培養好夥伴「!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結語:對於以上行為,家長確實應該有所行動,否則以後很難改變。但是,家長應該把握好紀律的標準。
如果孩子自己不服氣、不反省,管教的目的不但達不到,還會傷害到彼此的親子關係。
養育子女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這需要父母提供優質的陪伴,也需要建立一個明確的獎懲準則。一旦孩子犯規,該打就得打,但也要注意科學的毆打,把握好尺度,使毆打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