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劉雷波教授是我們的帶班教授,也是我的導師。對我來說,劉老師的課特別親切。他給我們準備了170頁的ppt,對我們真的是傾囊相授。為照顧到同學們不同專業背景的差異,他從最基本的概念講起,幾個小時裡細細講述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性、技術水平、發展狀況。他對這項事業充滿感情,講起我國目前集成電路產業在全球所處的位置、面臨的挑戰、今後的任務時,有嘆息有驕傲,實事求是又充滿希望。更是對我們在座的各位充滿期待,囑咐我們任重而道遠,肩負使命,創新領軍,真正為集成電路事業開創一番天地。
一,什麼是集成電路?
目前集成電路晶片量產最先進位程已縮至5nm,真可謂是「一沙一世界」了。
集成電路是把電晶體、電阻、電容、電感、集合在一起,封裝好引線接出來的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型器件。
電晶體原理:水壩、閘門開關;電子管之後,可以用電控制電。
閘門開關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性能。(MOS管的開關時間)
MOSFET: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Field Effect 就是指電壓控制下的開關特性)
開關區分0 和1;這一原理的應用自1947年以來支撐信息領域的發展。
二戰的大炮射程表推動自動計算的發展(電子計算機),1946年ENIAC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面世(電子管為基本單元)
電子管:陰極發射電子到陽極被捕獲
1947年肖克利:電晶體發明,與電子管相比,所有都是優點。
1954年第一臺電晶體計算機TRADIC,為了攻克同流層堡壘。
1958年TI的Jack kilby提出了理論模型。
1959年BobNoyce 製作出了掩膜曝光刻蝕方法,發明了集成電路技術。
矽谷八叛逆(Shockley的八個學生)實際是八個天才。
發現與發明;科學與技術
諾貝爾獎獎勵科學從無到有。
1964年IBM360集成電流計算機,50億美金研發。
1971 Intel4004,第一款晶片,2300個電晶體—> 一個CPU.
1980 IBM PC 5105,第一臺個人電腦。
2016神威太湖之光(56所)超級計算機奪冠。目前最快是日本富士通公司的。
二,如何理解集成電路使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
信息產業最近二十年平均GDP 65.1萬億,是前面31年的3.6倍。
移動網際網路促進了全球經濟的大發展。
集成電路:近15年GDP 2901億美元,是前面的2.9倍。
集成電路產業和全球GDP的曲線相關性很強。特別是進入本世紀以來。
消失的膠捲:CIS (CMOS image sensor) 電子成像技術,CCD電荷耦合器件,1969年發明。利用了1921年愛因斯坦諾貝爾獎的光電效應。
純粹的微電子技術: 感光,存儲電荷。
鐘錶作為計時工具已被顛覆:CMOS Electronic Wristwatch Motolora, ISSCC,1971.
磁存儲被電存儲替代:RCA 1966,ISSCC。
NEC 1966, 6T SRAM; ISSCC。
許多產品被手機APP替代。
手機:顯示屏,電池,攝像頭,耳機,麥克風,集成電路,無源器件,軟體等集大成者。
NASA, 1969年的計算力,把人送上了月球。我們現在多少倍的計算力,也就是打個遊戲?
人到底在追求什麼?
三,摩爾定律說明了什麼?
摩爾定律:18個月翻一番。
迪納德定律:performance, power, area都在縮小,存儲器和處理器同時shrink。如何實現器件倍增的方法:等比例縮小。
其他產業和微電子的對比,例如汽車行業。
集成電路魔咒:要麼跟隨摩爾定律,要麼死
四,今天的集成電路技術:
延續摩爾定律:MOS –> FINFET -> GAAFET 環繞柵的技術演進。
拓展摩爾定律:Multi chip IC; MCO IC in production. 異質器件系統(大平層轉小高層)
後MOS時代:分子級電晶體。
後MOS時代:二維半導體,厚度6A;MESO 磁電旋轉。
物理極限:1A 、40fsec; 一個原子的直徑。功耗極限 1千瓦/平方釐米。
工藝極限:需要革命性的材料或器件創新。
經濟極限:製造和開發費用急劇上升。
功耗已經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功耗主要由漏電導致。
冷卻方法:150W, 風扇;300w, 水冷;350以上,液氮。
漏電是核心原因之一。(subthreshold voltage)
HITRON取代胃鏡加腸鏡。(LED閃光拍照,CCD傳出圖像,放出到硬碟)
7~45小時排出體外,圖像拼接。(電池爆炸問題,不能卡進去出不來,功耗要能持續)
血管裡:血管鏡。
雷達通過血管壁發射回來,計算介電常數。功耗是最大的問題。在流體裡,電池是個最大的問題。
物聯網,也需要低功耗。
胡正明教授組:鐵電材料做Gate,可以極大的降低漏電。
工藝難度越來越大:
工藝中使用的元素越來越多,mask layer越來越多。
設計複雜度快速提升。利用率在不斷降低。(電晶體不能都在用,很多是關掉的,否則功耗吃不消)
可復用電路的開發。
設計複雜度越來越高。
晶片軟體也越來越複雜。系統級軟體。
I/O INT timer etc, Core,drivers, RTOS, API, applications .
晶片封裝技術走向系統集成
Chiplet integration, 通過bump連接。
通過復用降低成本,提高靈活性:模塊化。
Lakefield:compute/chipset/package substrate
成本持續攀升
28nm是單位電晶體成本的谷底,之後IC成本持續上升。
走向工藝極限,複雜度大幅提升。
多次曝光和多次刻蝕,降低了利用率。
設計費用大幅上升。5nm設計一款晶片的費用高達 4.7億美金。
五,全球集成電路目前的水平:
2019,半導體Revenue4121億美金。
Memory壟斷地位,增長具有起伏性。
通信和computer佔了大頭。汽車電子也非常重要。
六: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在全球的位置:
中國電子產品產量佔比都在80%到90%。
集成電路逐步增長,遠遠高於全球的增長率。複合增長率19.2%,在國內L型增長背景下尤其值得關注。
集成電路產業在中國三業分離:設計+製造+封裝
設計:應用產品導向;創新密集;人才密集;知識密集;智慧財產權密集;
製造:規模化製造;設備密集;資金密集;人才密集;專利技術密集;
封裝:規模化生產導向;設備密集;勞動密集;投資密集;品控密集。
全球半導體排名:中國企業沒了。前五名Intel/Samsung/TSMC/Hynix/Micron (有四個是IDM, 有三個做存儲器)
各個環節規模和增速:第一是設計,28%增加。
製造:年複合增長率24%
全球封測業一半的產能在中國.
設計也是全球第二大設計業聚集地。
設計、製造、封測幾乎都集中於長三角地區。
高端:
國產通用CPU, 很大程度可用,目標是從專用領域轉到通用領域。
嵌入式CPU與國外產品同臺競爭:中天微。
3D NAND , DRAM量產(長江存儲,合肥長鑫),技術接近國際水平。
國產FPGA晶片全面進入通信和整機市場:(國微)紫光同創
EDA:華大九天(單點工具),但綜合布局布線和仿真還要進一步提升。
80年代,曾經集所有牛人於一體開發EDA:PANDA。做完之後產業化還是有問題,不穩定等。最後失敗了。
晶片市場全球市佔率穩步提升,仍然有龐大的發展空間。
率先走出新冠給了我們先手機會。
七,中國集成電流面臨的挑戰:
1, 產品結構和需求失配
民用領域:MPU, MCU,FPGA,DSP, application processor, communicationprocessor, embedded mcu, embedded DSP, DRAM, NAND, Display driver 幾乎是零。(國產晶片佔有率)
CIS, NOR, MCU (低端) ,高端都沒有。
進出口貿易逆差2000億美金,超過了石油,鋼鐵,糧食的總和。
處理器、存儲器,模擬晶片進口都在增加。
2, 資源錯配:兩頭在外;
設計在國外生產(主要使用海外資源),國內的foundry接國外的單子(為海外客戶服務)。
封測:為全球客戶服務。
3, 製造能力和設計能力失配
製造產能嚴重不足,滿足50%後,還需要100萬片,目前只有15萬片。
EDA是別人的,流程是別人的。設計主要依靠工藝技術的進步。嚴重依賴具備成熟IP核的資源平臺。
4, 設計業能力需要發展
國產基礎軟體差距巨大。
100萬小時平均故障率;而國產是2000小時。
如何提高可靠性,是一個系統工程。
高端晶片,基礎軟體七國八制
投資欠帳太多(投資喜歡網際網路行業)
2014大基金開始,才慢慢開始上漲。
5, 集成電路投資欠帳
6, 生產線建設,雷聲大,雨點小
生產線新增佔全球42%,而光刻機只有7% (ASML)。到底在幹嘛。
晶片項目爛尾。
尊重產業規律,克服急功近利。12寸:28條;8寸,35條。
7, 代工模式的深刻影響。
學了大量的臺灣模式,沒有規模的IDM。一個遺憾。
中國大陸作為世界上最大產業縱深的國家應具備IDM的全產業鏈能力。
目前:長江存儲、合肥長鑫在走這條路。
8, 人才團隊:嚴重短缺
從業人員40萬人,缺口30萬人。畢業只有兩萬人。流入加流出。
沒有基礎研發,只是引進不夠,不培養不行。
9, 結構性失衡,產教脫節、研發投入嚴重不足,全國一年的研發投入不到intel一家公司的一半。
供需失配。
10,外部環境不斷惡化,美反全球化進程,制裁力度加大。
全球半導體大幅下降。
八,晶片產業發展的艱巨:
1, 非常貴的投資(製造)
2, 以產品為中心重新審視五大板塊的發展策略
3, 戰略指導下的技術,資本雙輪驅動。
4, 準確定位IDM.美國,日本,歐盟,韓國是IDM ;我們應該走哪條路?
5, 人才:得人者興,失人者崩。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極度稀缺。
6, 標題黨橫行。(吸引眼球,非0即1)
Fact v.s. opinion
九,集成電路產業還能成長多少年?
Products that can replace CPUand semiconductor memory have not come into the world. (胡志明)
5G移動通信
新媒體:全息圖。
物聯網:萬物互聯
工業網際網路只能讓效率提升1%,效益也是巨大的。
超高清晰度電視餘光視場
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
人工智慧帶來新機遇,關鍵點:
哪些應用需要AI
希望解決什麼問題
什麼是殺手級應用
自動駕駛是信息技術的集大成者,已經不是汽車了,是行走的物聯網。
類腦計算機與智能晶片:類腦計算的快速發展
十,晶片的硬體安全與抗量子攻擊密碼晶片:
現有安全防禦體系的問題:內核不可控導致體系安全風險
晶片安全問題無法單獨通過軟體方法解決。
不能保證晶片安全,其他任何形式的安全都無從談起。
目前尚無有效手段防止木馬或後門的植入
目前尚無有效手段防止硬體前門,硬體漏洞被惡意利用。
技術手段是確保晶片安全的唯一可靠途徑:自主研發不自動意味著安全
同態加密晶片:實現大數據、雲存儲下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一項密碼技術。
當前:雲服務商對用戶數據完全可見,用戶只能選擇信任雲服務商。
用戶使用同態加密晶片:加密使得雲端無法獲得數據內容,同時全同態加密使得雲端可以對加密數據進行任意計算。雲端只負責計算,對輸入數據、計算結果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