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子宮肌瘤(也稱為子宮平滑肌瘤)是子宮肌層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在女性中患病率> 70%,子宮肌瘤的增長明確取決於性激素。這通常與經期大量月經出血(導致痛經;即骨盆疼痛和壓力以及貧血)有關。儘管有大量女性患有平滑肌瘤的風險(約20-50%的育齡婦女),但臨床可用的治療選擇卻十分有限。子宮肌瘤相關疼痛的對症治療(止痛藥)和主要控制(嚴重)出血症狀的藥物通常為口服避孕藥或hGnRH-R I功能性拮抗劑,而後者被廣泛用於控制雌激素依賴性惡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生長。但是,考慮到更年期症狀的誘發和對骨礦化的影響,目前使用的hGnRH-R阻滯劑還不完全適合長期治療。因為該受體在促性腺激素LH和FSH的產生中起著核心作用,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hGnRH-R信號的完全拮抗作用會導致雌激素的產生被完全阻斷,從而導致雄激素的過量轉化。所以,早期的治療方案通常需要雌激素補充治療,以在治療患者時充分控制和預防更年期副作用
針對子宮肌瘤,現在已有兩種小分子 GnRH-R拮抗劑上市,即瑞格列克(TAK-385,武田)和Elagolix(NBI- 56418 Na)。此外,elagolix(AbbVie)正在II期臨床試驗中,用於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下圖是它們的化學結構,以及一些已報導的特性。迄今報導的這些化合物以較高劑量給藥時,都需要使用雌激素加回療法(ABT),這最可能的原因是化合物的實際PK / PD特性。因此,這些藥物仍不能完全滿足醫學需求,減少抑制雌二醇(E2)水平(即LH水平)的hGnRH-R拮抗劑是研發這類新藥的重點。
通過對拜耳化合物資料庫進行細胞活性高通量篩選,研究者們首先獲得了一類具有高親脂性和低溶解度性質外消旋體hit化合物15,通過對其拆分,得到了化合物1a,進一步對其靶點研究確證了其on-target作用。為了提升化合物1a的活性,研究者們引入了QPCR特有的優選結構,得到先導化合物2b。基於化合物2b,研究者們為了獲得一個口服有效的且對LH抑制較弱的候選化合物,研究者們進行了詳細構效關係研究。
這一構效關係主要集中於研3,3-二甲基二氫吲哚母核的N-1,C-2和C-5位置,研究結果如下。
最終研究者們得到了化合物5a,5a的藥代動力學性質,安全性均較好,生物利用度達到48%,符合口服給藥的要求。
5a對LH水平影響較小,在20mg/kg劑量下,24h仍能到到正常水平。
同時,進一步的安全性評價表明,化合物5a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在六名絕經後婦女中分別使用了5mg,20mg,60mg,150mg,300mg和450mg的5a自微乳化藥物遞送系統(SMEDDS)製劑。研究者發現5a的AUC的藥代動力學變異性低(AUC的平均CV:約29%)。根據一項交叉研究比較,這比先前報導的Elagolix的AUC變異性好得多(〜40%; p = 0.03)。在服用300 mg劑量的血漿中,LH水平的抑制最大降低了約49%。而在450mg的較高劑量下沒有觀察到進一步的抑制效果。
總結
參考文獻
[1]Olaf PankninDiscovery andCharacterization of BAY 1214784, an Orally Available Spiroindoline DerivativeActing as a Potent and Selective Antagonist of the Human 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 Receptor as Proven in a First-in-Human Stud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J.Med. Chem. 2020. ( DOI: 110.1021/acs.jmedchem.0c0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