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現在中餐在國外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物,但一些老外依然對中國菜有著錯誤的認識。比如有老外認為中國菜不擅長燒烤,還有老外認為中國菜都很油膩,中國人什麼都吃等等。
在國外的一篇文章中,就有外國網民盤點了五件能改變老外對中餐食品看法的事。文章的標題《五件改變你對中國食品看法的事》現在我們就來瞧瞧這位老外都盤點了哪五件事?
這位外國網民開篇說道:你喜歡中國菜嗎?在愛爾蘭經營中餐館的60多年裡,中餐已成為該國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
他還用愛情來對比中國菜說道:你可以說這是一段長久的愛情,我們大多數人都不記得對方的手機號碼,但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記住當地中餐館的聯繫方式,手機號碼。但你對我們的第二道美食了解多少呢?這裡有五件改變你對中國食品看法的事。
接著這位外國網民盤點了改變老外對中國食物看法的第一件事「五種口味」。這位外國網民說道:甜的、酸的、鹹的、苦的和辣的聽起來像是辣妹組合的另一種選擇,但實際上這是中國食物的五種主要口味。根據中國的傳統,食物可以分為這五個關鍵的好處,必須適當平衡,以達到最佳的味道和營養。它比支撐傳統愛爾蘭食物的五種主要食材:土豆、肉、蔬菜、肉汁和土豆要高級好多。
第二件改變老外對中國菜看法的事「冰激凌」。這位外國網民說道:似乎中國人發現了茶還不夠了不起(我們永遠也不可能正確地感謝中國人),早在七世紀,中國人就發明了冰淇淋。當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四分五裂時,中國人卻在大吃冰激凌。在此之前,不快樂的歐洲青少年大概只能站在一個並不存在的冰箱門前,尋找一種沒有發明出來的甜點。
接著這位外國網民盤點了第三件能改變老外對中國食品看法的事「陰和陽」。這位外國網民說道:中國菜認為,一頓飯應該在陰(涼、溼)和陽(暖、幹)之間取得平衡。保持健康和找到平衡的最好方法是把這些不同種類的食物等量地組合起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將冷啤酒和熱堅果一起食用
然後這位外國網民有分享了第四件事:中國傳統的飲食方式是吃到飽。這是因為中餐通常結合了富含纖維蔬菜、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傳統飲食避免含糖、無營養的食物所含的熱量。西方食物通常是高糖、高脂肪和精製碳水化合物的危險組合,所以你的身體直到為時已晚才知道已經吃飽了。然後自我厭惡開始了……
最後這位外國網民盤點了第五件改變老外對中國食品看法的事「中國食物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食物之一」他說道:正宗的中國菜不需要使用乳脂成分,如奶油或黃油。中國烹飪用的是新鮮的魚,肉,當然還有各種奇怪而奇妙的蔬菜,越新鮮越好。他們比其他亞洲菜系使用更少的油,肉和香料。總的來說,正宗的中國菜在不犧牲口味的前提下,熱量低。讓你的中餐體驗更上一層樓,這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