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2020-09-03 湖南周老師

改革前:採取文理分科,考試科目共四科,包含語文、數學、外語、理綜(物理、化學、生物)或文綜(歷史、地理、政治)。

改革後:採取「3+3」的考試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限選三科進行考試,成績計入高考;並取消文理科考試區別。

高考改革後,高考總成績將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6月份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其中,外語科目聽力考試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可選其中最高分計入總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等級性考試成績,由各省份自主命題。考試科目有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考生只需根據高校提前發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選擇其中3科進行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學生在選擇考試科目時,只有依據自己的優勢與興趣,選出一個自己感興趣,又能發揮自身優勢的組合,才能達到優化組合的目的。今天,我們就參考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高中教育大數據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蔣承教授的最新調研成果,看看全國各地(尤其是高考改革省份)的重點高中資優生如何進行選科組合,以及對馬上步入新高考省份的高一新生有哪些借鑑意義。

2017年12月17日,來自全國26個省份265所優質高中的18618名資優學生參加了北京大學蔣承教授團隊組織的測試和問卷調查。在抽樣的265所優質高中學校中:位於直轄市或省會城市的佔15.85%,位於地級市的佔40.85%,位於縣城或縣級市的佔40.24%,位於鄉鎮及以下的佔3.05%;公辦學校佔89.63%,民辦學校佔10.37%。這些抽樣學校近年來一本上線率平均為61.2%,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教師佔24.4%,師生比平均為1∶15.3,基本可以代表目前我國優質的高中學校。

資優學生是根據學生在校內成績的綜合排名由高到低選取,在抽樣的18618 名學生中:95%以上的為高三應屆畢業生;理科生佔63.52%,文科生佔21.91%,文理綜合學生佔2.41%,實行新高考省份的學生佔12.16%;有71.56%的學生在校內年級排名前5%,有85.62%的學生在校內年級排名前10%。參與抽樣調查的學生群體資優特徵明顯,樣本在全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在上圖中,我們將傳統的三門理科標記為藍色,傳統的文科標記為紅色。每一個選課結果都能形成一個三角形,通過三角形裡紅藍顏色的對比,能看出你的選科組合是偏文還是偏理,比如: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一般是三理純理,三文純文,兩文一理偏文,兩理一文偏理,不過,這裡有兩個特殊情況: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我們看到,當出現歷史+化學+生物以及物理+政治+地理時,明明是二理一文,顏色卻是紅色多,明明是二文一理,顏色卻是藍色多。因為物理和歷史分別是理科和文科裡的強科,所以搭配其他兩門普科時,仍然表現出強烈的理科性和文科性。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選考物理人最多,選考政治人最少

樣本數據中有2264名學生來自實施新高考的省份。在這些學生中,選考物理的有1876人,選考化學的有1716 人,選考生物的有1098 人,選考政治的有482人,選考歷史的有595人,選考地理的有705人,見下圖。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在3門選考科目中,如果某位學生選考了理科或者文科中的2門,就認為該生具有理科或者文科的特徵;進一步,我們通過學生是否選考理科或者文科當中的第3門,來衡量該學生對於該門科目的偏好程度。

例如,某學生選擇了生物和化學2門科目,我們就認為他具有偏好學習理科的特徵,如果他同時選擇了物理,那麼就認為這個理科特徵的學生偏好物理。

在2264個樣本數據中,具有理科特徵的學生選考物理的人數比例高達98.76%,選考化學的比例為81.35%,選考生物的比例為55.68%;具有文科特徵的學生選考歷史的比例為81.67%,選考政治的比例為59.27%,選考地理的比例為45.65%(見下圖)。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由於地理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性質,對於具有理科特徵的學生選擇地理的情況進行統計,發現具有理科特徵的學生中選考地理的佔31.14%。

以上數據顯示,具有理科特徵的資優高中生選擇物理的比例明顯較高,相比之下,選考生物的比例則要低很多。具有文科特徵的資優高中生對於文科的偏好程度相對理科來看並不高,分別只有50%左右的具有文科特徵的資優高中生選擇政治和地理。

理科生的優勢科目與興趣科目更匹配

經統計(見下圖),資優高中生的優勢科目按照人數從高到低依次為數學、外語、物理、語文、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和地理;資優高中生的興趣科目按照人數從高到低依次為數學、物理、外語、語文、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和政治。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以上數據說明,對於語文和化學,資優高中生的優勢和興趣較為一致;數學、政治、地理、物理和生物存在一定的分離程度,其中對於數學和政治,資優高中生的優勢和興趣出現了相對較低程度上的分離,2門科目都是優勢科目的人數高於興趣科目的人數,而對於地理、物理和生物,資優高中生的優勢和興趣科目有一定程度的分離,這3門都是興趣科目的人數高於優勢科目的人數;對於外語和歷史,資優高中生的優勢和興趣科目分離程度很大。其中,外語是優勢科目的人數高於興趣科目的人數,而歷史是興趣科目的人數高於優勢科目的人數。

在文理分科的抽樣學生中(見下表),文科生對於語文、政治科目所具有的優勢和感興趣程度基本一致,理科生對於語文、化學科目所具有的優勢和感興趣程度基本一致;文科生對於外語具有優勢和興趣的人數比例高於數學,理科生對於數學具有優勢和興趣的人數比例高於外語;文科生對於數學的優勢和興趣的分離程度要高於理科生,對於英語的優勢和興趣的分離程度要低於理科生。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選擇哪些科目需要付出更多學習時間?

在抽樣樣本中,資優高中生平均每天在校學習時間為9.54小時,校外學習時間為1.28小時,課外閱讀時間為0.52 小時,上網時間為0.25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為0.52小時,與他人交流時間為1.45小時,上學交通時間為0.8小時,其他時間(如休息吃飯)為9.64小時,見下圖。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對於實施新高考省份的學生,選考不同科目的學生每周學習時間差異不大,每周校內學習時間均為60小時左右,校外學習時間均為10小時左右。進一步分析發現,選擇政治和歷史的資優高中生,其學習時間整體略高於選擇物理、化學和生物的資優高中生;選擇地理的資優高中生每周校內學習時間要低於選擇其他科目的學生,而校外學習時間要高於選擇其他科目的學生,總體學習時間要低於選擇其他科目的學生;選考物理、化學和生物的學習時間大體相似。見下表。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選考不同科目學生的學習壓力

對於實施新高考省份的學生,選考不同科目的資優高中生感受到的學習壓力略有不同。

選考地理的資優高中生感受壓力非常大的比例最高,其次為選考物理和化學的學生,選考歷史、生物和政治的資優高中生感受壓力非常大的比例相對較低;資優高中生認為所受壓力較大的科目中,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文理科差別,學生在物理、化學和生物感受到的壓力要高於地理、政治和歷史。

統計所受壓力非常大和較大的情況,物理為44.6%、化學為45.28%、生物為44.47%、地理為43.36%、政治為38.22%、歷史為40.26%,學生感受到的壓力理科高於文科,其中政治和歷史的壓力小於其他科目。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對於實施新高考省份的學生,選考不同科目的學生對於自己目前所學知識有用性的評價也出現了一些差異。在選擇「自己所學知識非常沒用」的學生中:選考物理、化學和生物的選擇比例分別是0.9%、0.98%和0.9%,均低於平均值1.06%;而政治、地理和歷史的選擇比例分別是1.42%、1.68%和1.82%,均高於平均值1.06%。由此可以看出,在資優學生的認知中,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有用性可能會略高於政治、地理和歷史。

類似的是,這些學生中對於學習所感受到的枯燥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學科差異。在選擇「自己想學習但感到學習非常枯燥」的學生中:選考物理、化學和生物的選擇比例分別是1.26%、1.27%和1.08%,均低於平均值1.46%;而政治、地理和歷史的選擇比例分別是1.83%、1.96%和1.82%,均高於平均值1.46%。

據此分析,可能存在政治、地理和歷史等文科比物理、化學和生物等理科更容易引起資優高中生厭煩的傾向,這與「文科科目可能更吸引人」的普遍看法存在一定出入,分析其原因可能與文科在高中教學更注重「死記硬背」而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關。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對高一年級的啟示

恐怕現在每個高一學生和家長,都在糾結6選3的事情!根據2017級學生的情況來看,差不多在高一下學期、最遲高二上學期就會開始進行選科。

選科會對後續的高考分數、志願選擇都會有很直接的影響!!那麼如何選擇,才能讓自己在未來的等級性考試中拿到更高的分數,又能保證今後在填志願的時候有足夠的選擇範圍,最好這三門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這絕對是件不容易的事。

關於6選3選科的問題,下面的原則,供大家參考↓↓

6選3選科原則

☑ 考慮自身成績是第一位的。這決定了後續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是最基準的原則!

☑ 最好文理兼備,不建議全文或全理,如果實在不喜歡物化,至少選一門生物。數據證明,全文理的選擇人數也不是最多的。

☑ 物理科目報考範圍廣,但不建議單純出於「報考範圍廣」的目的選擇物理。畢竟即使不選物理,也有足夠的可選範圍。

☑ 如果想考頂尖名校,最好還是選個物理吧。

☑ 政史地在報考範圍上沒太大區別,選一到二門自己喜歡的,之前上海的數據顯示,政治是選擇人數最少的。

對高一階段的學生來說,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

高一階段在家長多多關注選科的信息時,同學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認真學習好每一科的必修內容,以確保之後順利通過合格性考試,並通過學習感受各科在高中的學習特點,各科的壓力情況,通過排名進行綜合比較,從而找到自己的優勢學科。這對後續的選科也是很重要的!

對高二年級的啟示

對高二的學生來說,選科確定之後,高二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搞定合格考,全力以赴準備等級考了!

根據各省市已發布的政策來看幾乎是高一第二學期末開始的每學期末就會開始合格性考試,等級性考試安排在夏季高考後!

所以,如果能在高一、高二儘早多考掉幾門合格性考試,那就能為高考預留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衝刺複習,備戰高考!

相關焦點

  • 新高考大局已定!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今天,我們就參考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高中教育大數據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蔣承教授的最新調研成果,看看全國各地(尤其是高考改革省份)的重點高中資優生如何進行選科組合,以及對馬上步入新高考省份的高一新生有哪些借鑑意義。2017年12月17日,來自全國26個省份265所優質高中的18618名資優學生參加了北京大學蔣承教授團隊組織的測試和問卷調查。
  • 新高考:3+3的模式中,河北的高一考生該如何進行選科?
    新高考:3+3的模式中,河北的高一考生該如何進行選科?對於不太清楚學科的同學和家長來說,可以把握三個原則進行選課即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科目,這三個原則就是「學得好的、我要學的、競爭小的」。舉個例子,如果你所在的高中是一所普通高中,你的物理考了70分,這在班級可能算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但是這個分數在重點高中,可能只是一個墊底的分數,那麼你選擇這個所謂的「優勢」學科,就會給那些尖子生當了「炮灰」,在高考賦分制度下,很可能會賦分比較低,實際賦分會遠遠低於這個成績。
  • 新高考女生選科困境,英語優勢政治差,如何規劃高中學習生活?
    這種情況如何規劃高中學習比較適宜?關於新高考選科,12種組合,很多家長與考生都會糾結,選擇起來患得患失,尤其是女生,思維偏感性,多為文科思維,擔心學不好物理,所以面臨更大的選科困境。那家長與學生們該如何進行新高考選科呢?高中又該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呢?
  • 中考過後,是去普通高中當「尖子生」,還是去重點高中當「鳳尾」
    接下來要聊一下大家最常討論的問題,那就是中考過後,是去普通高中當「尖子生」,還是去重點高中當 「鳳尾」?早上很早就起來學習,晚上很晚才回宿舍,典型的早出晚歸。尤其是在晚自習的時間,所有人都在安靜學習,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也能聽到,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還有誰敢偷懶呢?重點高中時常邀請一些很厲害的畢業生回來演講,這些師兄師姐都是各個領域的佼佼者,通過他們的演講,來激發現在正在奮鬥的學弟學妹,你看了是不是也很感動。
  • 重點高中新高一分班情況及特色班型,附新高考選科後分班情況
    即將邁入高中的新高一學生家長們,對於入讀的高中有多少清北班、重點班、實驗班、平行班?具體分班情況怎麼樣?這些班型有什麼特點?這些你都了解清楚了嗎?由於高考裸分進清北太難,所以在競賽中拿到保送或者降分便成為進名校的絕佳輔助。創新班:西附的最好的班型,一般有四個,有本校生和外校生組成,每年8月底西附會組織創新班考試。一般考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 新高考如何選科?樂學高考特邀張雪峰傳授選科秘笈!
    而對新高一、新高二的學生來說,或許讓人煩惱的還不止這些。隨著全國各地的高考改革陸續啟動,「3+3」的全新選科模式,讓許多學生喜大普奔。大多數都在慶祝自己終於不用學討厭的學科了,但是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嗎?8月17日,高中選科指導專家張雪峰老師,做客樂學高考直播間,為學生們帶來了最全面、專業的「高中選科指導特輯」。「各個省份該如何選科?」「什麼學科能有更廣的專業選擇範圍?」
  • 孩子是在一個普通高中當尖子生好,還是在重點高中當個普通生好
    ——蘇霍姆林斯基個人認為這要依孩子的個性來定——如果孩子基礎好,又自覺,心理素質又好,建議在重點高中當普通生;而如果孩子基礎還好,可是心理素質不夠好,又不夠自信,那麼建議在一個普通高中當尖子生好。同事的孩子小海中考畢業,面臨著擇校。
  • 新高考選科 你準備好了嗎|新高一高二學生必看
    在「3+3」模式下,形成了20種不同的選考組合。面對這種相對陌生的高考新機制,如何選科?如何備考?如何抉擇?即將選科的新高一高二學生一定要引起重視,提前做好準備。從以往各省選考數據來看,學霸選考物化的概率很高,考高分不易,而成績略差一點的考生可能會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科目,這樣就導致了在等級賦分制下,大家的總分越來越集中,除了極少數尖子生不受影響,剩餘中上遊學霸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通常,重點高中的尖子生大都會選擇傳統的「化學+物理」。所以,新高考的賦分制度之下,本校競爭也更加激烈。
  • 高校冬令營「瞄準」高中尖子生
    1冬令營招生「瞄準」尖子生今年,廈門大學經濟學科優秀中學生冬令營首次轉戰線上,並分為兩期舉行,但要招募的營員條件基本沒變,要求必須是各地優秀中學高中學生、學習成績優秀、英語水平良好等。實際上,廈大並非今年高校冬令營「招生戰」中打響頭炮的大學,此前,南方科技大學科技創新體驗營已如期舉辦,該營的報名條件更直白,除了得是「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潛質、批判性思維、有志於從事科學技術學習和研究,品學兼優、數理見長、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外,還明確「獲得五大學科競賽省一等獎及以上獎項的學生,同等條件下優先入營」。
  • 初中的尖子生,如何才能蛻變成為高中的尖子生?
    上一篇我談了初中的尖子生,上了高中以後為什麼會有強烈的挫敗感和失落感!接下來,我沿著這個話題,談一談如何克服困難,在高中階段脫穎而出!作為尖子生,在初中階段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很多優秀的學習方法。但是,上了高中以後,不能再照搬初中的學習方法,必須對原有的學習方法進行優化,使之能夠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不同的學習階段,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墨守成規者,必定是不適應的。第二,調整心態。
  • 新高考選科未雨綢繆,英語優勢政治差,高中職業生涯如何規劃?
    這種情況如何規劃高中學習比較適宜?關於新高考選科,12種組合,很多家長與考生都會糾結,選擇起來患得患失,尤其是女生,思維偏感性,多為文科思維,擔心學不好物理,所以面臨更大的選科困境。那家長與學生們該如何進行新高考選科呢?高中又該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呢?
  • 新高考選科,學校如何安排選科工作?學校:這樣選科家長放心
    隨著將近5月底的到來,全國大部分省份已經完成了高中階段的開學安排!隨著高三學子高考的臨近,眾多新高考省份,高一的孩子也已經開始面臨新高考的最終等級考試的3個科目的選科敲定!今天跟隨我愛我校老師,一起來看一下我們如何利用數據系統與綜合服務完成新高考選科的,希望能夠對眾多家長和學校有所幫助,歡迎私信我愛我校!如何快速完成幾千人的選科報選與統計?利用新高考選科系統,通過手機端3秒內完成網上填報,快捷、簡單、又高效!
  • 新高考改革如何選科?這篇文章不看會耽誤你的一生
    而對新高一、新高二的學生來說,或許讓人煩惱的還不止這些。隨著全國各地的高考改革陸續啟動,「3+3」的全新選科模式,讓許多學生喜大普奔。大多數都在慶祝自己終於不用學討厭的學科了,但是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嗎?8月17日,高中選科指導專家張雪峰老師,做客樂學高考直播間,為學生們帶來了最全面、專業的「高中選科指導特輯」。「各個省份該如何選科?」
  • 新高考如何選科選專業選學校?高考志願填報工具書來了!
    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科學填報志願成為家長們重點關注。近日,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高考志願填報金典》正式面市,本書由10多位不同專業背景的高校教授、專家參與編寫,集工具性、實用性於一體,是目前重慶本地唯一一本新高考志願填報指導的工具書,將幫助今年新高考考生與家長從容應對高考志願填報。
  • 新高考:高一的女兒成績不好,在6選3的模式下,如何選科?
    新高考:高一的女兒成績不好,在6選3的模式下,如何選科?新高考在即,也是急壞了很多的家長和考生。成績到底好不好,需要同學去真實的感受,最後再做一個定奪。不搞清楚這個問題,很難給說合理的建議。如果確定是真不好,首先建議選政治、歷史、地理的組合,也就是大文科!一、怎樣判斷成績是真不好還是假不好?1、看學校的檔次:如果是重點高中,成績不好的也不一定是真不好,有可能是「鳳尾」而已;如果在一般高中,在班裡成績墊底,那就去真不好了。
  • 新高考模式下,選考科目該如何選?
    導讀 隨著高考試點改革的推進,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省份相繼開始實行新高考政策。新高考選科也成為考生和家長們關注的焦點。那麼如何選科才能讓考生發揮到最好,才對生涯規劃有利呢?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目前已有14個省市啟動了「新高考」,「新高考」也必然會成為全國高考的全面發展趨勢,「新高考」取消文理科,所有新高考考生都將首要面臨「選科」這一大問題,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科目組合就有12種,那麼如何選科最為合理?
  • 新高考政策,高中生該如何選科成重點,班主任:3個學科值得關注
    明年高考又將增加幾個省份實行新的政策,很多學生和家長在面對這個新政策的時候,開始慌亂了,尤其是對於高一的學生來講,將不會再有文理分科這一說,而是改成了3+1+2的模式,很多學生和家長在面對如何選科的時候犯了愁。
  • 高中老師詳解:高一學生未來想學電子類專業,新高考該如何選科?
    引子:新高考「3+1+2」模式在湖北、河北、江蘇等地實行,高一學生會在高一面臨著選科,選科可不是盲目的,而是要結合自身+個人未來報考專業進行選科,就像「蝴蝶效應」一樣,看似簡單的蝴蝶振動翅膀,卻對地球另一端引起狂風暴雨,選科就是這樣,高一時不重視選科,未來報考專業可能遇到極大麻煩,這不,有位高中家長向老師諮詢:「孩子想報考電子類專業
  • 高中選科難?新高考選科不會怎麼辦?
    隨著全國新高考制度的執行,新高一們也即將面臨選科。對於2021屆學生來說,雖然學選考分離後,不再如17-19屆學生一樣,一旦確定並考掉後不得更改。我個人認為,高一學考最多選擇三門,首先得將不選考的科目考掉,以免高二時還拖著學考複習,增加負擔。所以,在確定學考報名時,也基本就要確定將來的選考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