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3的模式中,河北的高一考生該如何進行選科?
對於不太清楚學科的同學和家長來說,可以把握三個原則進行選課即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科目,這三個原則就是「學得好的、我要學的、競爭小的」。
一、學得好的:
這個很好理解,選擇自己最有優勢的三科進行組合,當然,自己有優勢的還應該是學校的優勢學科,而且還是競爭比較小的學科。
舉個例子,如果你所在的高中是一所普通高中,你的物理考了70分,這在班級可能算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但是這個分數在重點高中,可能只是一個墊底的分數,那麼你選擇這個所謂的「優勢」學科,就會給那些尖子生當了「炮灰」,在高考賦分制度下,很可能會賦分比較低,實際賦分會遠遠低於這個成績。
學得好的,應該是自己有能力學的,不能橫向比較成績,不是說化學成績比歷史成績高,你就選擇化學,要看這兩科的排名,這個排名範圍越廣,就越有參考價值,比如全市統考的參考價值大於縣區統考,更大於學校的統考。正常情況下,在選課之前,各地都會進行幾次這樣的統考,為選課提供參考數據。
二、我要學的:
這個涉及以後的專業選擇和職業規劃,非常重要!各省在選課之前,省招生考試院都會公布各個大學擬在本省選課要求,考生務必要多看幾所大學的要求,以免後悔,也不要隨大流去選課。
比如,你打算學習醫學,並不一定要選生物,而化學可能更重要。同樣是臨床醫學,首都醫科大學的要求是必須選擇物理和化學學科。
而天津醫科大學則要求必須選考化學和生物學科。這樣的話,你至少要選擇其中的兩科,最好選擇理化生三科,才能滿足臨床醫學的要求,當然,前提是你的物理不能學的太差,否則上不了好的醫科大學。
三、競爭小的:
選課人數多的學科競爭小還是選課人數少的學科競爭小?我個人認為,選課人數多的和選課人數少的都不太容易賦高分,這些學科偶然性比較大,沒有多大的把握。
如下圖,從上海選課數據看,學霸更喜歡選擇物理、化學、地理這些學科,如果你在這些學科上沒有優勢,選擇這些學科,賦分自然會比原始成績下降。還有一個特殊的學科,就是地理。可以看出,無論哪個層次的學生都喜歡選擇地理,導致地理成了各地選課人數最多的學科,這樣的話,地理賦分可能會比較客觀,學霸就是來拿高分的,學渣就是來墊底的,雖然你覺著地理相對好學,但是在學霸眼裡,地理就是給他們提分的學科,所以在這個競爭中,一些中等的學生也未必有利。
選課確實是比較麻煩的事情,對於河北這樣即將實行新高考的地區,家長和考生可能一無所知,需要不斷學習,加深理解,才能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組合,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那麼大家認為該如何進行選擇呢?歡迎分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