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老師詳解:高一學生未來想學電子類專業,新高考該如何選科?

2020-12-16 花小妹談教育

引子:

新高考「3+1+2」模式在湖北、河北、江蘇等地實行,高一學生會在高一面臨著選科,選科可不是盲目的,而是要結合自身+個人未來報考專業進行選科,就像「蝴蝶效應」一樣,看似簡單的蝴蝶振動翅膀,卻對地球另一端引起狂風暴雨,選科就是這樣,高一時不重視選科,未來報考專業可能遇到極大麻煩,這不,有位高中家長向老師諮詢:「孩子想報考電子類專業,新高考該如何選科」?

確實如此,新高考選科是學生和家長比較操心的一件事,因為選科不僅關係到學生的高考,更是關係到孩子未來的報考專業,甚至關係到就業;老師通過四個部分來詳細解答這個問題。

電子類專業介紹電子類院校介紹學生該如何選科哪類學生更適合報考電子類專業

1、電子類專業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類產品的興起,電子類人才市場需求非常大,尤其隨著機器人、人工智慧產品的出現,電子類專業變得更加熾手可熱,在2019年高考專業報考中,電子類專業成為高考生最喜歡的專業,未來5年甚至10年,電子類專業會依然火熱,發展前景比較好。

電子類專業說白一點就是與「電」有關,它是一門模擬電子軟體、設計軟體應用及開發等程序控制的學科,並且分為電子信息類、電子科學與技術類、電子信息類型與技術類三大類專業,需要學習機械製圖、電工基礎、數學和基本應用技能、計算機應用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電機與電氣控制等基礎課程,是一門地地道道的工科專業。

電子類專業一般包括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電子密碼、電波傳播與天線、電信工程與管理等工科專業,需要學生們紮實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

2、電子類院校

根據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獲得A檔學科的院校有11所,分別是A+學科的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A學科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A-學科的北京郵電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獲得B+學科的院校有10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吉林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空軍工程大學,這21所高校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是全國公認的實力最強的學科,學霸們可以報考。

而且電子類院校有代表性的高校,它們是「兩電一郵」:985高校電子科技大學、211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11北京郵電大學,實力在電子類專業領域是非常強的,更受企業認可和喜歡;其次像南京郵電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重慶郵電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郵電大學等院校都是電子類院校,實力在電子領域是認可的;這些高校「兩電一郵」招生分數比較高,今年在使用全國卷的省份錄取分數在630分左右,相比2018年招生分數排名不降反而上升1000名左右,更加證實了電子類院校的火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郵電大學招生分數較中等,中等生可報考。

3、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上面兩點詳細介紹了電子類專業和電子類院校,接下來就講解下學生面對新高考「3+1+2」模式該如何選科?

講電子類專業時老師提到了電子類專業與「電」有關,而在選科時,與「電」有關的學科就是物理,因此在高考「3+1+2」學科時,「1」的選擇肯定是物理了,這一點各位學生和家長應該很清楚了吧,想學電子類專業,物理就是基礎學科,然後「3+1+2」選科就從12種組合變成了6種組合,在物理+化學+生物、物理+化學+地理、物理+化學+政治、物理+生物+地理、物理+生物+政治、物理+地理+政治這6種組合選擇適合自己的並不難。

首先我們知道「物理+化學+生物」是純理科學科,「物理+化學+地理」是報考專業最多的組合,這兩種組合是非常受考生喜歡的;但在選科時,拋卻物理不談,從政治、化學、生物、地理四門學科選擇兩門,一定要根據兩點來選擇。

第一點:根據最優成績來選

在選科前,每個學校都會進行一次摸底考試,這次考試成績就是為了學生選科參考的數據,因為未來報考電子類專業,所以物理、歷史成績不需要看了,那就從剩下4門學科選擇出哪兩門成績較好的學科就行了,這一點非常簡單吧,成績好代表著考高分的可能,但大家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各省的賦分情況,比如化學考100分,高考賦分是60分,而地理考100分,高考賦分70分,選擇適合賦分較為合理的學科才最好,畢竟高考志願報考時也要看高考分數。

第二點:不要盲目跟從選科

選科最忌諱盲目跟從,因為別人喜歡的學科不一定適合你來學習,而且有時別人學科是看重了提分點,比如同學選擇了化學,但他的化學成績只考了40分,40分可能是發揮失常的成績,可能同學並沒有努力學習而導致的結果,同學會把化學當成提分點來選擇;而你呢?化學成績考了38分,你是對化學完全一竅不通,卻還是跟從同學選擇化學,這就是盲目跟從,會對你未來的學習形成阻擾的,所以選科不要盲目跟從,選擇對學習有利的學科就好。

4、哪類高中生更適合學習電子類專業

美國心理學家及教育學家布盧姆曾說過「學習最大的動力,是對學習資料的興趣」 ;報考電子類專業,並不是每位學生都適合學習電子類專業,我們需要看孩子對電子類專業有沒有興趣,而不是看著電子類專業火熱或就業前景好才去報考,否則學習了電子類專業也有可能畢業不了,那麼哪些高中生更適合學習電子類專業呢?

第一類:對物理有極大興趣的學生

愛迪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物理可以說是一切工科的基礎,更是電子類專業的基礎,如果孩子對物理學科不感興趣,那麼不建議報考電子類專業,因為高中課程物理就會涉及到電、電場、磁場等與電子類專業相關的知識點,在大學裡學習電子類專業更是與「電」打交道,如果物理成績不好,那你在高二、高三的學習將會變得更艱難,而且電子類專業畢竟是熱門專業,高考報考人數肯定會很多,你可能在志願報考中並不佔優勢,這一點各位學生、家長要清楚。

第二類: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逐漸增多,我們應該用過電子產品,也「解剖」過電子產品吧,看電子產品的構造,電板、線路、細小的配件,這都需要較強的動手能力,而且電子類專業,在大學裡更是做電子實驗較多,大到電元配件,小到紋路電線都需要親手去做,所以電子類專業對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更適合。

第三類:計算能力較強、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學生

電路密密麻麻,數字錯一位小數點可能實驗就不成功,因此電子類專業需要較強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電子類專業未來發展更趨向於科研,就是做技術研發方面工作,就更需要計算能力和邏輯能力了,所以高一學生未來想報考電子類專業,在現在學習中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拓展訓練,這樣才能更好的為未來專業做準備。

高一學生想報考電子類專業,這個想法是非常好的;在新高考下選科也是十分簡單的,最難的是要認識自己,看看自己適不適合這個專業,我們往往在選科會時盲目,不能認清自己的興趣和未來想從事的行業,希望老師的文章能讓學生和家長豁然開朗,給大家帶來幫助。(老師專注於高中學習、高考志願報考、喜歡我的文章可關注我,定期分享教育類文章)

相關焦點

  • 新高考如何選科?樂學高考特邀張雪峰傳授選科秘笈!
    大多數都在慶祝自己終於不用學討厭的學科了,但是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嗎?8月17日,高中選科指導專家張雪峰老師,做客樂學高考直播間,為學生們帶來了最全面、專業的「高中選科指導特輯」。「各個省份該如何選科?」「什麼學科能有更廣的專業選擇範圍?」「物理到底該不該選?」等等學生關心的問題,直播課中都有解答,或許聽完課的你會對選科這件事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新高考如何選科選專業選學校?高考志願填報工具書來了!
    本輪新高考改革一反過去以課程改革為主的做法,而是直面考試招生制度。從不分文理科到走班教學,從選科報考到招生錄取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各個批次合併,志願填報模式也由傳統的「院校+專業(類)」改為「專業(類)+院校」』或「院校專業組」。重慶實行「專業(類)+院校」,其中本科提前批B段和本科批都採取專業平行志願,填報數量分別是60個、96個。
  • 新高考模式 學生如何科學選科
    □本報記者 安迪  2021年高考,是「3+1+2」模式(俗稱「新高考」)在我省落地實施的第一年。12月29日,《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實施方案》不僅為2021屆高三考生、家長詳細解讀了「新高考」怎麼考、志願怎麼填報等問題,也為高一學生即將面臨的科目選擇提供借鑑。高一學生選科在即,究竟如何科學選科?
  • 新高考3+1+2模式下,新高一學生該如何選科?
    分析及建議物化生這個組合可以說是純理科組合了,一般理科很強的學生,都會直接選擇這個組合,這樣的選擇可能會違背了新課改全面發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選科還是要以學生的個人意願為先,按照興趣愛好為準。一般選擇物化生的學生,要麼是理科特別好的,要麼是文科特別差的。
  • 高一學生該如何選科?
    這幾年,浙江省高考「7選3」,選到家長頭大,孩子手麻,校長膽顫,老師心傷,但無論如何,該選的還是要選。又到暑假,高一升高二的口子上,孩子又要選科了,有幾點想法,寫出來,也許只是嘮叨,但是幾年的心思,也是幾年的心病。
  • 廣東高一學生開啟「新高考」選科
    最近高一年級學生開始選科,預約學生發展指導中心的人很多。」最近,廣州中學教師李青在忙著給學生選科做輔導。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之一,廣東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
  • 新高考:在6選3的模式下,高一新生該如何進行選科?
    新高考:在6選3的模式下,高一新生該如何進行選科?回想自己上學時,面對文理分科,沒有任何人給予指導,只因為班主任是政治老師,就選了文科。其實,人生的軌跡從這個時候真正發生了改變。現在新高考的選課更加複雜,除了選專業、選職業還得選競爭對手,這對於高一新生來說,無疑是三頭兩緒,如果再遇見什麼都不懂的家長,更是雪上加霜。據我所知,即便是重點高中的學生,對於選課也是一知半解,很多學生由於盲目選擇或者從眾選擇而陷入困境,導致高二進行了一個學期了還要求重新選課。
  • 新高考選科:想上「師範大學」這一科必選,高一家長學生需要注意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關於新高考模式3+1+2一直有很多說法,不同老師不同看法,推薦的選科組合也不同,這讓很多家長和學生感到困惑。畢竟新高考模式下不再是從高二開始選科了,而是高一開始,剛上高中對各科的了解還不算透徹,不知道自己適合哪些學科,擅長哪些學科。
  • 新高考改革如何選科?這篇文章不看會耽誤你的一生
    大多數都在慶祝自己終於不用學討厭的學科了,但是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嗎?8月17日,高中選科指導專家張雪峰老師,做客樂學高考直播間,為學生們帶來了最全面、專業的「高中選科指導特輯」。「各個省份該如何選科?」「什麼學科能有更廣的專業選擇範圍?」「物理到底該不該選?」
  • 選科就是選未來!新高一學生開學前必看
    新高考實行後,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新晉的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如今新高考改革正逐漸在各省市進行,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能感受到周圍的變化,政策規則、選考機制、升學途徑等等。而應對這些變化,勢必需要提前做好生涯規劃的準備。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學生選擇未來人生發展方向的關鍵期。
  • 選科就是選未來 新高一學生開學前必看
    新高考實行後,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新晉的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如今新高考改革正逐漸在各省市進行,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能感受到周圍的變化,政策規則、選考機制、升學途徑等等。而應對這些變化,勢必需要提前做好生涯規劃的準備。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學生選擇未來人生發展方向的關鍵期。
  • 新高考選科 你準備好了嗎|新高一高二學生必看
    高中選科應遵循的思維路徑新高考之幕雖落,但新高考給後來者帶來的啟示卻正當時。從2021年開始,將有更多的省市採用新高考模式,那新高考給學生選科帶來的最大改變是什麼?這種改變對學生有著怎樣的影響呢?北京心智棟梁研究院吳東老師介紹說,首師大附中的王同學曾帶著選擇專業的迷茫和困惑前來求助。通過對其潛能優勢的全面分析和評估,吳老師為其推薦了圖書館學及考古學等十大專業。這些專業讓她有些驚訝,原來自己的潛能優勢是在這些專業方面。但是在高一選科時,僅僅因為不喜歡背誦,王同學就隨意選擇了「6選3」的科目,完全沒有考慮今後專業發展的問題。
  • 新高一提前了解: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分析及建議 物化生這個組合可以說是純理科組合了,一般理科很強的學生,都會直接選擇這個組合,這樣的選擇可能會違背了新課改全面發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選科還是要以學生的個人意願為先,按照興趣愛好為準。
  • 新高考選科 高中各科目對應大學專業要求比例(組圖)
    隨著施行新高考的範圍擴大,越來越多的同學接觸到了新高考,與原來高考制度明顯區別的環節就是高中選科環節,而高中選科更關乎同學們大學的專業。在新高考中如何選科?又有什麼事項是需要注意的呢?
  • 高一學生應如何選科?新高考選科組合優劣勢分析,深度解讀!
    面對新高考選科,不少高一家長一籌莫展,是選我所愛?還是選我所長?
  • 關於選科的那些事兒: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湖南作為第三批進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之一,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新高考,2021年各高校將按照新的高考制度進行招生和錄取。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 新高考下,選科不知道如何選,主要原因是對專業的不了解
    如今新高考改革正逐漸在各省市進行,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能感受到周圍的變化:政策規則、選考機制、升學途徑等等...而應對這些變化,勢必需要提前做好生涯規劃的準備。「新高考」中,專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將來想要選擇什麼樣的專業會對學生的高考選科以及志願填報產生更加重要的影響。
  • 新高一學生怎麼選科?家長提前規劃很重要,實用建議來了
    ,大家也只是很機械性地選擇擅長佔比更多的那種,甚至有些學子心裡想選文,迫於外界的聲音-&34;所影響,選擇自己不太喜歡的理科……所以高考教育改革,相對於來說更加人性化,新高考六選三從此應運而生,把選擇的主動權交到了學生和家長手裡。
  • 遼寧新高考「3+1+2」模式,高一選科的六大選科要素
    又是一年升學季,對於即將升入高一的學子馬上即將面臨——新高考選科。新高考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未來要讀什麼專業,與選科關係緊密。王老師整理了以下六大選科要素,希望能夠給予大家一些幫助。四、大學要求對於新高考改革實施地區,各大學會發布各專業關於科目選擇的要求,唯有按照要求選擇了必選科目,高考時才能填報該專業。這是學生和家長必須了解的。
  • 高一選科||新高考選科建議,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3)專業傾向:按目標專業對學科的要求來選;或根據專業覆蓋面積,選擇路徑較寬的學科選科前必然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其實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願選擇提前到高一來考慮了。因為高校錄取專業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現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選科並不是任意選擇的,因為高校在錄取不同的專業時,是有專業必選的科目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