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跳跳媽媽談教育
關於新高考模式3+1+2一直有很多說法,不同老師不同看法,推薦的選科組合也不同,這讓很多家長和學生感到困惑。
畢竟新高考模式下不再是從高二開始選科了,而是高一開始,剛上高中對各科的了解還不算透徹,不知道自己適合哪些學科,擅長哪些學科。
新高考模式3+1+2的具體分值情況如下圖所示,其實較於之前的3+3模式,3+1+2也算是有文理區分了,選了歷史就相當於選了文科,選了物理局相當於選了理科,不過不同於以往的文理分科只有2種選擇,選文科就是數語外+政史地,選了理科就是數語外+物化生。
新高考模式下一共有12中組合模式,具體如下圖所示,選擇多了就更不知道該怎麼選了,這讓高一的家長和學生感到困惑。
而在新高考模式下,選科除了關係到高考成績外,還關係到日後報考的學校和專業。
師範類高校近年來一直是高考生的前幾位選擇,主要是因為師範高校畢業學生好找工作,且工作穩定薪資待遇高,那麼有人會問了,高考想報考師範類大學,日後想當老師,新高考選科有什麼特定要求嗎?
想上師範大學「新高考選科」怎麼選?
根據想學的學科去選新高考模式下,物理和歷史任選其一,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任選其二,如果想考師範類大學,要先想好之後學什麼專業。
比如說你對物理專業情有獨鍾,那物理肯定是必選得了,其次根據關聯性交叉選擇化學和生物,如果你覺得純理科的組合學起來難度太大,可以物理和化學不同時選擇,配套選生物和地理,學起來可能會更順手。
以三大主課為主其實如果你高考想考師範日後想當老師,最好所學專業以三大主課為主,畢竟三大主課受眾廣泛,人才缺口也比較大,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都是必學的,這樣今後找工作可能更容易,將來回老家進編制內小學也相對簡單。
而選三大主課專業,在新高選科情況下,也別忘了要關聯其他學科,英語語文幾乎不限制學科,為更好地發展還是推薦搭配政治歷史來選擇。
政治是必選的為什麼說「政治」是必選學科呢?這主要是跟日後的考研掛鈎,現在好一點的高中招聘教師的要求都是研究生以上學歷,那麼就需要師範生考下來研究生才能進到好學校,而政治是研究生考試必考科目,為了之後的長遠打算,新高考選科模式下,想要考師範當高中老師,是需要選政治的。
分析:
高一就開始選科讓很多學生家長感到恐慌,因此很多家長會為孩子做決定,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決定之前一定要徵求孩子的意見,畢竟這關乎這三年的學習情況,家長不要一意孤行。
好比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選物理,今後在報考專業的時候選擇性更多,畢竟選了物理後96%以上的專業都可選擇,但是孩子如果就是對物理一竅不通,選了物理後成績非常差,高考的時候只能成為絆腳石,連高考這關都過不了,還談什麼選專業。
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應該如何學習?
實行「走班制」
新高考模式下一共有12種組合模式,如果真的實現12種組合都有學生選,教師和師資肯定不夠,對於這個問題學校和教育部早已想出解決辦法,那就是實行「走班制」,也就是學生不固定在一個班級內,流動性的學習,這種學習制度有好處也有壞處,會導致學生學習心思散漫,這就需要老師去引導了。
主攻三大主課
不管高考模式怎麼變,三大主課的地位是不變的,所以在新高考模式下,一定要保證三大主課的成績,搞好數語外的學習再去琢磨其他學科,這個是高考得分的基礎。
利用好優勢學科的賦分模式
賦分模式下是與所有學這科的學生進行比較,包括偏文或偏理的學生,都是在一起的,那麼就需要你把優勢學科發揮出來,在賦分上佔優勢,當然劣勢學科也不能拖後腿,畢竟是跟所有學生放在一起比較。
總結: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即將上高一的家長和學生也不用恐慌,謹慎選擇,千萬不要選錯,集合學生的特點和長處選,效果會更好。
新高考模式下,你是怎麼選擇的?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