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科:想上「師範大學」這一科必選,高一家長學生需要注意

2021-01-15 跳跳媽媽談教育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

關於新高考模式3+1+2一直有很多說法,不同老師不同看法,推薦的選科組合也不同,這讓很多家長和學生感到困惑。

畢竟新高考模式下不再是從高二開始選科了,而是高一開始,剛上高中對各科的了解還不算透徹,不知道自己適合哪些學科,擅長哪些學科。

新高考模式3+1+2的具體分值情況如下圖所示,其實較於之前的3+3模式,3+1+2也算是有文理區分了,選了歷史就相當於選了文科,選了物理局相當於選了理科,不過不同於以往的文理分科只有2種選擇,選文科就是數語外+政史地,選了理科就是數語外+物化生。

新高考模式下一共有12中組合模式,具體如下圖所示,選擇多了就更不知道該怎麼選了,這讓高一的家長和學生感到困惑。

而在新高考模式下,選科除了關係到高考成績外,還關係到日後報考的學校和專業。

師範類高校近年來一直是高考生的前幾位選擇,主要是因為師範高校畢業學生好找工作,且工作穩定薪資待遇高,那麼有人會問了,高考想報考師範類大學,日後想當老師,新高考選科有什麼特定要求嗎?

想上師範大學「新高考選科」怎麼選?

根據想學的學科去選新高考模式下,物理和歷史任選其一,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任選其二,如果想考師範類大學,要先想好之後學什麼專業。

比如說你對物理專業情有獨鍾,那物理肯定是必選得了,其次根據關聯性交叉選擇化學和生物,如果你覺得純理科的組合學起來難度太大,可以物理和化學不同時選擇,配套選生物和地理,學起來可能會更順手。

以三大主課為主其實如果你高考想考師範日後想當老師,最好所學專業以三大主課為主,畢竟三大主課受眾廣泛,人才缺口也比較大,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都是必學的,這樣今後找工作可能更容易,將來回老家進編制內小學也相對簡單。

而選三大主課專業,在新高選科情況下,也別忘了要關聯其他學科,英語語文幾乎不限制學科,為更好地發展還是推薦搭配政治歷史來選擇。

政治是必選的為什麼說「政治」是必選學科呢?這主要是跟日後的考研掛鈎,現在好一點的高中招聘教師的要求都是研究生以上學歷,那麼就需要師範生考下來研究生才能進到好學校,而政治是研究生考試必考科目,為了之後的長遠打算,新高考選科模式下,想要考師範當高中老師,是需要選政治的。

分析:

高一就開始選科讓很多學生家長感到恐慌,因此很多家長會為孩子做決定,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決定之前一定要徵求孩子的意見,畢竟這關乎這三年的學習情況,家長不要一意孤行。

好比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選物理,今後在報考專業的時候選擇性更多,畢竟選了物理後96%以上的專業都可選擇,但是孩子如果就是對物理一竅不通,選了物理後成績非常差,高考的時候只能成為絆腳石,連高考這關都過不了,還談什麼選專業。

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應該如何學習?

實行「走班制」

新高考模式下一共有12種組合模式,如果真的實現12種組合都有學生選,教師和師資肯定不夠,對於這個問題學校和教育部早已想出解決辦法,那就是實行「走班制」,也就是學生不固定在一個班級內,流動性的學習,這種學習制度有好處也有壞處,會導致學生學習心思散漫,這就需要老師去引導了。

主攻三大主課

不管高考模式怎麼變,三大主課的地位是不變的,所以在新高考模式下,一定要保證三大主課的成績,搞好數語外的學習再去琢磨其他學科,這個是高考得分的基礎。

利用好優勢學科的賦分模式

賦分模式下是與所有學這科的學生進行比較,包括偏文或偏理的學生,都是在一起的,那麼就需要你把優勢學科發揮出來,在賦分上佔優勢,當然劣勢學科也不能拖後腿,畢竟是跟所有學生放在一起比較。

總結: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即將上高一的家長和學生也不用恐慌,謹慎選擇,千萬不要選錯,集合學生的特點和長處選,效果會更好。

新高考模式下,你是怎麼選擇的?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廣東高一學生開啟「新高考」選科
    最近高一年級學生開始選科,預約學生發展指導中心的人很多。」最近,廣州中學教師李青在忙著給學生選科做輔導。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之一,廣東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
  • 講座回顧 |《賦分制度下的新高考選科及規劃》
    上周六(10月31日)上午,由淘高考@廈門小蜜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電信廈門分公司聯合主辦的【新高考公益講座系列】第一期《賦分制度下的新高考選科及規劃》在濱北電信會議廳舉辦。為了幫助更多學生在新高考背景下科學選科,蔣嫦娥老師與吳煜斐老師聯袂授課,用生動的案例和詳細全面的數據解讀新高考,讓到場的家長和學生更加認識到選科與規劃的重要性。
  • 又有一所部屬警校公布新高考選科要求,請家長和考生注意下
    有很多人都在關注著部屬警校公安專業新高考選科要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已經公布了2021年新高考選科要求。但是,剩下的部屬警校選科要求是怎麼樣的呢?這不,又有一所部屬警校公布2021年新高考選科要求,請家長和考生留意。
  • 高一高二參考,新高考選科的要素和誤區,你需要知道!
    現階段說到新高考就是選科,選科對於高中生來說,無疑是一場博弈。新高考選科是一個複雜的選擇過程,並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本文整理了選科要考慮的因素和誤區,希望幫助大家理清選科思路!僅供參考~ 選科時要考慮哪些因考生的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選科時至少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 滬上高一學生青睞"全科補習" 培訓機構高一生增量明顯
    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高考將從「標配」時代進入「自選」時代。前不久,上海高校又公布2017年高考選科要求,在這樣幾重背景下,高一學生的寒假補課風向也在發生變化。記者調查發現,「6選3」後,不少學生更青睞「全科補習」,培訓機構高一學生增量明顯,受物理大熱影響,文科學生也選擇加補物理。
  • 新高考選科必須遵循的6大關鍵因素
    關於新高考,很多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都是&39;,不知道該如何才是對未來最好的選擇。那麼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是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還是便於填志願的科目?究其本質,我們得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了解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未來要讀什麼專業,與選科關係緊密!由於缺乏經驗,很多學生和家長不知該如何決策。其實,新高考選科只要能夠正確認知自我(通過高中生專業測評等方式),並且綜合考慮以下六大因素,便能做出正確合理的選擇。
  • 「簡單粗暴」的4點選科策略,弄清了選科不迷惘!附985院校專業選科...
    新高考改革下,選科成了關乎考生專業和職業規劃的重要選擇,高校專業對考生的選考科目也有要求。 不少學校在高一下學期要決定選科了,早選科對學力一般的學生是好事,起碼不用九科全學,有所側重會輕鬆不少。
  • 新高考選科要注意這6點!很多考生家長都不知道
    新高考來了!很多家長和學生一片茫然。新高考靈活性強,和以往大不相同,沒有任何的數據和經驗可以參考。該注意什麼?新高考的總原則其實就是:考慮個人興趣、家庭實力、高校選科要求、個人能力。新高考決定高一的時候就要選科,剛經歷過中考還來不及想太多的考生和家長,往往會犯一些小錯誤。或者是根本不知道怎麼選。
  • 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
    導語: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匆匆之中,高一第一學期已經臨近尾聲了,新高考的選科問題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如何選科,是令學生、家長很頭痛的事,但是必須要選。作為高中老教師,我深感選科是門大學問,涉及的方方面面實在太多,也非一篇文章就能講得清。今天藉此問題,來關注高一學霸的選科問題。女生、年級至少前十,這是典型的學霸,加之還不偏科,高考絕對是霸主型選手。
  • 新高考選科:想上師範,以後當老師,應該怎麼選科?老師這麼建議
    站在家長的角度,很多家長更是把教師這份工作當成首選,所以就有很多家長諮詢我:新高一選科,如果想上師範,當老師,應該怎麼選科?其實,選科主要涉及專業的問題,當然對學校也有一定的影響,那麼,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答案呢?聽聽「贏在高三」老師怎麼分析。
  • 新高考選科:想上師範,以後當老師,應該怎麼選科?老師這麼建議
    站在家長的角度,很多家長更是把教師這份工作當成首選,所以就有很多家長諮詢我:新高一選科,如果想上師範,當老師,應該怎麼選科?現在的教師招聘,也並非全是「逢進必考」,有多種模式,一種是「公費師範生」,分為部屬和省屬高校兩種類型,這類學生享受國家的「三免一補」政策, 不僅上大學不用花錢,而且還有比較高的補貼,最關鍵的畢業後可以帶著編制安排工作,一般部屬高校,都會進入市裡不錯的重點學校,而省屬高校的公費師範生,一般進入鄉鎮工作,但是對於一些不錯的城市,鄉鎮中學待遇也是非常高的。
  • 高中老師詳解:高一學生未來想學電子類專業,新高考該如何選科?
    引子:新高考「3+1+2」模式在湖北、河北、江蘇等地實行,高一學生會在高一面臨著選科,選科可不是盲目的,而是要結合自身+個人未來報考專業進行選科,就像「蝴蝶效應」一樣,看似簡單的蝴蝶振動翅膀,卻對地球另一端引起狂風暴雨,選科就是這樣,高一時不重視選科,未來報考專業可能遇到極大麻煩,這不,有位高中家長向老師諮詢:「孩子想報考電子類專業
  • 選錯科目後悔一生,新高考如何選科指導
    02新高考選科模式傳統的文理分科:理化生和政史地,高中生只需要二選一。與以往傳統的文理分科不同,新高考取消文理科,實行「6選3「(浙江「7選3」)或「2選1+4選2」等模式。「6選3「(浙江「7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浙江多一門「技術」)。這意味著,將有20種不同的組合供學生選擇。
  • 新高一學生怎麼選科?家長提前規劃很重要,實用建議來了
    ,大家也只是很機械性地選擇擅長佔比更多的那種,甚至有些學子心裡想選文,迫於外界的聲音-&34;所影響,選擇自己不太喜歡的理科……所以高考教育改革,相對於來說更加人性化,新高考六選三從此應運而生,把選擇的主動權交到了學生和家長手裡。
  • 新高考:新高一選科經典案例分析,建議家長和學生收藏!
    目前,大部分省市都進行了高考改革,主要包括考試模式和招生錄取模式的改革兩部分,更加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發展。以前高考實行「3+1」模式,簡單地進行文理分科,根本不用考慮選科的問題。新高考改革之後,文理不再分科,改為「3+3」模式(3+1+2模式暫不討論),語文、數學、外語必選,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鐘任選3門。由於選科直接關係到未來高考成績和高考志願的填報問題,所以新高考選科要格外慎重。新高考的核心可以總結為「兩依據一參考」,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
  • 遼寧新高考「3+1+2」模式,高一選科的六大選科要素
    又是一年升學季,對於即將升入高一的學子馬上即將面臨——新高考選科。新高考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未來要讀什麼專業,與選科關係緊密。王老師整理了以下六大選科要素,希望能夠給予大家一些幫助。比如一名學生喜歡物理,平時也會花更多時間在物理學習上,但這並不能表明他的興趣傾向在物理上,很有可能是他在物理上有一定的優勢,能夠經常考高分或受老師表揚,才會更專注於物理。
  • 開學後就要選科?高一的家長很著急怎麼辦?這些組合可以考慮
    目前,實行新高考改革的地區越來越多,今年有江蘇等好多省市第一次實行新高考模式,也就說原來傳統的文理分科要退出歷史舞臺了。那麼,第一次一般都會不那麼順利,無論是最早的浙江省新高考,還是後來的山東省新高考,都出現過一些問題,那麼對於考生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選科了。 究竟孩子選什麼好?
  • 選科就是選未來!新高一學生開學前必看
    新高考實行後,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新晉的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如今新高考改革正逐漸在各省市進行,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能感受到周圍的變化,政策規則、選考機制、升學途徑等等。而應對這些變化,勢必需要提前做好生涯規劃的準備。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學生選擇未來人生發展方向的關鍵期。
  • 選科就是選未來 新高一學生開學前必看
    新高考實行後,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新晉的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如今新高考改革正逐漸在各省市進行,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能感受到周圍的變化,政策規則、選考機制、升學途徑等等。而應對這些變化,勢必需要提前做好生涯規劃的準備。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學生選擇未來人生發展方向的關鍵期。
  • 高一選科||新高考選科建議,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原來「6選3」選科的20種組合,銳減成為12種組合,物理、歷史分道揚鑣。對於高一的學生和家長來說,由20種選擇變成12種選擇,難度顯著降低,但是根據已經實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經驗來看,12種組合全部開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在進行預選科的時候,避免成為小眾選科組合而被迫重新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1)能力:按自己最擅長的科目選擇;(2)興趣:根據個人興趣,選擇最喜歡、最適合自己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