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就要選科?高一的家長很著急怎麼辦?這些組合可以考慮

2020-12-17 騰訊網

目前,實行新高考改革的地區越來越多,今年有江蘇等好多省市第一次實行新高考模式,也就說原來傳統的文理分科要退出歷史舞臺了。那麼,第一次一般都會不那麼順利,無論是最早的浙江省新高考,還是後來的山東省新高考,都出現過一些問題,那麼對於考生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選科了。

究竟孩子選什麼好?選什麼學科組合對自己最有利?選科如果不慎重會有哪些不好的後果?父母在孩子選科過程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老師應該不應該給予學生一些選科指導?下面李老師就著這些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一、明確學科組合情況

不同地區實行新高考改革的策略是不一樣的,比如江蘇省是3+1+2模式,山東省是3+3模式,山東省有20種組合,江蘇省有12種組合,這是考生和家長朋友首先要明確的。

其次,每個地方學校估計採取的對策也是不一樣的,李老師以山東省為例,同樣是一個省份的高中,有的學校就給學生三種組合供選擇,有的學校給20種,有的給5種,甚至有的還是給文理分科那種最簡單粗暴的。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每個地方的具體情況是不一樣的,師資力量,班級數量,教材設備等等,很多相對落後的地區是開不齊這些所有組合的,但是如果可以開齊組合,但是學校認為限制組合數,為了學校方便,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二、什麼樣的組合最好?

李老師認為,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沒有哪個組合是最好的。傳統的理化生絕對是學霸必須考慮的組合,當然,學霸依然可以考慮其它組合比如物化地等,但是傳統思維導致很多學霸依然選擇物化生。

對於程度一般的孩子來說,避開化學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高一新生也許覺得高一化學很簡單,考試都可以考90分,但是這是一個假象,到了高二很多選了化學的考生開始後悔。

高二化學出奇的難,甚至有的化學老師都覺得變態,尤其是有機化學,化學平衡那部分簡直是讓很多考生頭疼的要命。江蘇省上一級考生避開化學的非常多,原因估計就是這個。

對於程度很一般的學生來說,選擇偏文的組合更好一些,比如生政史等,當然李老師覺得如果孩子物理可以,必須選,哪怕不太好也考慮選,畢竟這個學科對未來專業填報影響太大了。

三、父母可以為孩子做主嗎?

不可以。李老師強烈建議考生家長朋友不要盲目地給孩子確定選擇什麼組合,因為我身邊就有這樣慘痛的教訓。李老師一個學生家長非常強勢,孩子物理化學平時成績都不及格但是父母覺得有人,高校有老師同學,而且暫時不好不代表孩子將來也差。

可是目前已經是高三了,孩子考試物理每次還不到40分,化學也不到50分,家長找了好幾個老師補課效果也不好,我認為這個孩子本身就不適合學理科,建議家長考慮文科組合,但是家長一開始無論如何都不聽。

孩子現在學習積極性很差,班級墊底,父母的責任不可推卸。我不知道這樣的父母有多少,但是肯定有,因為很多父母還是老思維,覺得物化生好就業,政史地不好就業等等。

當然,如果孩子實在是那種沒有主見的,父母可以幫著參考,看看孩子適合學什麼?哪些學科有相對優勢,但是不建議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就給孩子做主。

高中選科關乎未來高考成敗,這一點很多人可能意識不到,建議家長和考生要三思而後行,慎重選擇。

相關焦點

  • 選科就是選未來!新高一學生開學前必看
    新高考實行後,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新晉的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如今新高考改革正逐漸在各省市進行,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能感受到周圍的變化,政策規則、選考機制、升學途徑等等。而應對這些變化,勢必需要提前做好生涯規劃的準備。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學生選擇未來人生發展方向的關鍵期。
  • 選科就是選未來 新高一學生開學前必看
    新高考實行後,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新晉的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如今新高考改革正逐漸在各省市進行,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能感受到周圍的變化,政策規則、選考機制、升學途徑等等。而應對這些變化,勢必需要提前做好生涯規劃的準備。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學生選擇未來人生發展方向的關鍵期。
  • 有中學強制學生更換選科,這些選科組合要被淘汰了?
    來源:知乎@甘北但是也有人認為:既然學校有意拆班,就證明這些選科組合是對學生不利的。該學生還表示自己選擇了歷生化,但是這個選科組合既選不了生物化學相關的專業,又在賦分中沒有什麼優勢。新高考選科,不僅影響孩子整個高中的學習方向,而且與高考後的志願填報也息息相關,而這些都關係著孩子的未來發展。但是,無論是選科還是志願填報,都需要系統地學習相關政策和分析近年的錄取數據,才可做出合理的判斷。孩子學習任務已經很重,這些學習以外的事情就需要家長們多多操心了。
  • 高中選科難?新高考選科不會怎麼辦?
    隨著全國新高考制度的執行,新高一們也即將面臨選科。對於2021屆學生來說,雖然學選考分離後,不再如17-19屆學生一樣,一旦確定並考掉後不得更改。我個人認為,高一學考最多選擇三門,首先得將不選考的科目考掉,以免高二時還拖著學考複習,增加負擔。所以,在確定學考報名時,也基本就要確定將來的選考科目了。
  • 高一高二宿舍和教室被徵用,何時開學?家長著急,聽聽老師怎麼說
    目前還有不少地方的高一、高二的學生還沒有開學,而有些地方幾乎所有年級都已經開學了,這反映了各個地方政策的相對獨立性。都說高三、初三的學生比較著急,可是高一、高二、初一、初二、甚至小學生們的家長其實也是比較著急的。
  • 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
    導語: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匆匆之中,高一第一學期已經臨近尾聲了,新高考的選科問題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如何選科,是令學生、家長很頭痛的事,但是必須要選。新高考的3+1+2雖然將選科由兩種增加到12種,但是大家通過查看選科與大學專業對照表,就會發現物理是絕大多數熱門優勢專業的必選。先選擇物理,確定選科的大方向,這是毫不含糊的。因為這類學生有能力學好物理,將來在賦分時也能佔得先機。當然就高中物理來說,高一內容真的很基礎,真正的挑戰在高二,要想成為物理學霸,難度不小。
  • 高一選科分班時,為什麼有的學校更願意讓學生選偏文的組合
    寒假期間,筆者遇到不少孩子正在上高一的家長朋友,見面坐下肯定離不了一個話題——下學期孩子就要「6選3」選科分班了,到底「選科」應該怎樣選?「選擇物理」好還是「棄學物理」好?他們有很多都在痛苦艱難的搖擺之中。本文試著把一些有關新高考的常識性問題、以及本人的一些思考匯總於此,供高一學生以及對新高考還很少有研究的家長們參考。
  • 什麼選科組合更容易上名校?這些選科「潛規則」必須了解!
    開學兩個月,對於新高一的同學和家長來說,僅次於志願填報、關乎孩子未來院校選擇和專業方向的重大選擇——「選科」,就在眼前了。01新高考選科,你了解嗎?了解選科「潛規則」之前,先來了解一下這些關於新高考選科的基本常識!
  • 高一學生該如何選科?
    這幾年,浙江省高考「7選3」,選到家長頭大,孩子手麻,校長膽顫,老師心傷,但無論如何,該選的還是要選。又到暑假,高一升高二的口子上,孩子又要選科了,有幾點想法,寫出來,也許只是嘮叨,但是幾年的心思,也是幾年的心病。
  • 新高考「6選3」如何選?山東17地市高一開始模擬選科(附流程)
    齊魯網6月12日訊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做好普通高中2017級學生選課走班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市依託模擬選科平臺,指導高一學生做好選課走班工作。從今天起到6月30日,高一學生可根據學校統一安排,登錄省雲平臺,進行六選三選科。
  • 女兒今年高一,選的是物化政如何?這些人可選,其它人可能會哭
    下面我談談學生選擇物化政的利弊,什麼樣的學生比較適合選擇物化政組合,目前一些選擇物化政的同學都存在哪些問題。一、高一選課的誤區現在很多學校都很著急似的,高一還沒有結束就進行選課走班,這一點李老師感覺是很不妥的,而且對不少學生來說容易誤了終身大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 新高考選科「6選3」,新高一如何從20種組合選擇最合適自己的?
    新高考「6選3」跟傳統高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語數外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的成績構成。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個科目中選擇。
  • 高一選科,「化學+歷史+地理」這個組合怎麼樣?
    除了這8個省市以外,其他各省市區將陸續實施高考「3+3」模式,總分750分,不分文理科,後一個「3」,即理化生政史地六科選三科作為選修科目,以賦分制形式,計入高考總成績;截止到2019年秋季入學,全國已經開始確定實施高考「3+3」模式的省份共有15個: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川、貴州、山西、內蒙古
  • 新高考選科,學校如何安排選科工作?學校:這樣選科家長放心
    隨著將近5月底的到來,全國大部分省份已經完成了高中階段的開學安排!隨著高三學子高考的臨近,眾多新高考省份,高一的孩子也已經開始面臨新高考的最終等級考試的3個科目的選科敲定!今天跟隨我愛我校老師,一起來看一下我們如何利用數據系統與綜合服務完成新高考選科的,希望能夠對眾多家長和學校有所幫助,歡迎私信我愛我校!如何快速完成幾千人的選科報選與統計?利用新高考選科系統,通過手機端3秒內完成網上填報,快捷、簡單、又高效!
  • 孩子高一馬上選科,怎麼選最好?3個誤區要規避,3點建議要記牢
    高一的孩子馬上就要進行選科了,很多學生和家長不懂怎麼選,干著急。這個春節假期很漫長,其實家長和孩子宅在家裡也完全可以好好思考這個問題,但是礙於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去想,所以,今天李老師就告訴各位家長和孩子如何選科才是最好的方式。
  • 新高一的同學們,高一下學期就要選科,送你一個實用的選科公式
    有家長諮詢:孩子高二選科,選的物理生物化學,有什麼優缺點?孩子化學成績不太好?在新高考選科中,沒有最好的組合,只有最適合的組合,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不要去跟風選科。2、最適合的組合,其次是選專業受限少的組合。教育部頒布選科指引中,要求16個理工科專業和1個管理類專業必選物理,不選物理,這些專業都無法選,分數再高,選擇面窄,競爭也會更激烈。換言之,選擇了物理,就像你去銀行辦業務時,選擇了VIP通道,雖然排名靠後,但是有優先辦業務的權利。3、最適合的組合,最後時最有利於你發展的組合。
  • 新高考選科:高一選科「物歷地」全面解讀,這個選科組合成為新高考的贏家?
    (添加時一定要註明新高考選科)要想加入高考志願填報諮詢群的家長和考生,長按下方二維碼加瑩瑩老師微信號18516978225,將由瑩瑩老師拉您進群。(添加時一定要註明高考志願填報)請各位家長按照想選擇的招生方式來添加微信,請勿重複添加浪費資源。若有添加不上的情況,請及時在微信後臺聯繫選科高報君,選科高報君將在第一時間內為您解決。
  • 新高考3+1+2模式下如何選科?從高一開始就要做好這3個規劃
    從2021年開始,部分高考改革省份開始實行新高考,新高考即「3+1+2模式」,語數外三科必考,物理、歷史作為首選必修科目二選一,剩餘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個再選科目,一共有12種組合方式。新高考實行後,帶來的一個現象是,學生和家長們從高一開始就要思考到底如何選科,一些省份以往的文理科分科,文科就是政史地,理科就是理化生,選擇的餘地很小,決策成本也很低。但是在新高考模式下,決策成本是很高的,你現在選的科將直接影響以後大學的選擇和職業選擇。
  • 新高一學生怎麼選科?家長提前規劃很重要,實用建議來了
    ,大家也只是很機械性地選擇擅長佔比更多的那種,甚至有些學子心裡想選文,迫於外界的聲音-&34;所影響,選擇自己不太喜歡的理科……所以高考教育改革,相對於來說更加人性化,新高考六選三從此應運而生,把選擇的主動權交到了學生和家長手裡。
  • 女兒高一,期中試後就要選課了,3+1+2模式下,是我還是她選?
    女兒高一,期中考試過後就要選課了,3+1+2模式下,我該讓她自己選還是我給她選?3+1+2模式語數外三門必考,物理和歷史兩門中必須選一門,化學,政治,地理和生物這四門學科當中選出兩門作為高考考試科目,總分還是750分,語數外各150分,其他三門各100分。由於3+1+2模式的高考不但關乎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牽扯到孩子高考後選什麼專業,將來就業的問題,因此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商量的情況下選擇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