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己吃飯的娃多招人愛,追著餵飯,殊不知越餵娃越不愛進食

2020-07-30 浩一媽媽

相信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對家長來說,寶寶都是家中最重要的寶貝,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於寶寶的珍貴程度更是越來越高。

我們做母嬰知識科普其實更明白,隨著時代的發展,寶媽寶爸們是越來越重視科學養寶。

能自己吃飯的娃多招人愛,追著餵飯,殊不知越餵娃越不愛進食

我們寶媽們都很希望可以一直伴隨著寶寶的成長,但是,我們往往在生活的面前屈服,見過了太多因為工作不得不忍痛把寶寶交給老人帶。

並不是盲目的反對「老一代」帶孩子,與之相反,我認可老人們的細心和有經驗。但是,奶奶、姥姥的不科學的觀點,往往會產生一些問題。

餵孩子吃飯餵出壞毛病

同事小白,去年休了產假,降下大寶,雖然初為人母,但是因為工作之益對於科學育兒的知識相當了解,所以雖然自己帶孩子,但是也把孩子呵護的很不錯。

能自己吃飯的娃多招人愛,追著餵飯,殊不知越餵娃越不愛進食

後來孩子也大了一些,小白也到了該回來工作的時間,而且婆婆很喜歡寶寶,自告奮勇的要幫小白帶孩子,小白也就安心的把孩子交給了婆婆帶。

可是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小白髮現大寶吃飯添了毛病,吃飯的的時候特別容易溜號,問題就在於之前一直是讓寶寶自主吃飯,婆婆帶孩子以後就變成了餵飯,因此孩子就養成了壞習慣。

能自己吃飯的娃多招人愛,追著餵飯,殊不知越餵娃越不愛進食

不科學的餵飯方式典型

1.嘴對嘴餵飯

還記得上學時老師總說,都把知識給你嚼爛了,你都不知道咽,其實從科學上來講,這樣嚼爛了再給孩子吃的方式危害很大。

首先說這樣的餵食方式讓孩子的咀嚼和消化能力得不到鍛鍊,進而不能讓嬰兒的消化系統健康的成長。

而且咀嚼是鍛鍊發音的重要方式,這樣餵食最後很可能導致孩子說話吐字不清、口吃、比同齡人說話晚的結果。

更重要的影響在於,嘴對嘴餵食很容易傳染細菌和疾病,影響孩子的健康。成年人體內存在多種細菌,這些細菌在成年人身體內不會構成健康威脅,甚至有益於健康。

但是對於孩子脆弱的身體來說,這些細菌都是致病的,例如「胃炎、胃潰瘍」等常見的腸胃疾病都有可能因為「嘴對嘴」的餵飯方式而誘發。

2.強迫餵食

孩子有時不愛吃飯,或者對於哪一種食物很厭煩都是正常的,但是家長往往不理解,雖然現在可以說得上「科學育兒」的觀念深入人心。

能自己吃飯的娃多招人愛,追著餵飯,殊不知越餵娃越不愛進食

大多寶爸寶媽都知道這種餵食方式的不合理,但是在實際的行為上還是常常控制不住的有強迫的影子。

這種餵食方式最明顯的壞處就是容易影響孩子產生牴觸情緒,你越是強迫他吃什麼,他越是反感,可能這一次你逼迫寶寶吃了他反感的,之後很長時間他都會反感這個食物。

3.過度餵食

孩子的飯量是很容易有一定波動的,可能是吃了些水果呀、或者喝了奶之類的,但是家長總會覺得,寶寶這頓應該吃多少多少,然後給孩子餵食的時候就會把準備的「該吃」的量都給孩子餵下去。

能自己吃飯的娃多招人愛,追著餵飯,殊不知越餵娃越不愛進食

其實孩子很可能因此吃撐,孩子腸胃發育的還不完善,胃黏膜還很薄,吃撐會對孩子消化系統的發育造成很大的危害。

從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間開始,孩子就有了獨立吃飯的能力,家長不應該一味的餵食而影響孩子獨立吃飯能力的養成,反而最應該科學合理的循循誘導,讓孩子儘早形成獨立進食的能力。

培養孩子獨立進食能力的方法:

1.不怕髒,讓孩子自己進食

很多家長不讓孩子獨立進食的重要原因就在於:「孩子一吃就弄的到處都是 、用手抓很髒」,孩子確實很容易弄髒,但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我們別無選擇。

能自己吃飯的娃多招人愛,追著餵飯,殊不知越餵娃越不愛進食

家長可以多準備一些口水兜、罩衣之類的儘可能讓孩子吃的乾淨一些,吃飯之前給孩子的小手洗乾淨,最好消一下毒。

2.培養專注力

我在教育機構工作的相關經歷讓我記憶最清楚的就是,吃飯認真的孩子和不認真的真的差距太大了,所以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從小抓起,鍛鍊孩子吃飯的專注力。

孩子正常的一頓飯應該不超過半個小時,而且在孩子吃飯時應該避免玩玩具或者看電視等一心二用的行為。

3.尊重孩子意願

孩子的營養攝入固然重要,但同時同樣重要的就是,我們應該充分徵求孩子的意見,問問孩子想吃什麼,愛吃什麼,這會很有意義。

會讓寶寶很有成就感,進而也就更愛吃飯,保持好的心情對寶寶來說很重要。

能自己吃飯的娃多招人愛,追著餵飯,殊不知越餵娃越不愛進食

寶爸寶媽愛寶寶一定要注意科學,不能一廂情願,無知的行為很有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很多不必要的傷害,因此掌握科學育兒的知識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的成長。

相關焦點

  • 為何寶寶不愛吃飯還讓家長追著喂?大多數跟家長有關係,不能怪娃
    文|李知行醫生寶媽們日常帶娃,煩惱不斷。物質豐富的時代,寶寶不乖乖吃飯問題,早就飆升到媽媽們心頭大患中的top!不怕寶寶吃得多,就怕寶寶吃得少營養跟不上。要是瘦得像豆芽,別人看了都要問一句,寶寶咋那麼瘦?跟爸媽不給他們吃飯似的。
  • 追著餵飯是「坑」娃!培養自主進食,要給孩子主動權
    01追著餵飯不可以大家總擔心孩子不好好吃飯營養跟不上,就想著大人辛苦點兒,追著餵就追著餵吧,能吃進去就是王道。但事情可沒這麼簡單。會降低孩子對食物的興趣,還會因為強迫進食而更加抗拒吃飯。雖然追著餵能多吃幾口,但是這幾口飯提供的能量都不夠孩子在跑鬧過程中消耗的。而且追著餵飯的過程中,還容易發生磕碰嗆噎等意外。
  • 孩子吃飯總要人餵,如何讓娃獨立進食?
    橙子始終認為寶寶自己吃飯是個很自然的事情,能力到了,肯定就會了。以前都是一窩蜂的去追著喂,現在好像衝向另外一個極端,一窩蜂的逼著孩子自己吃,一歲不會用勺子好像就落後了似的。你一時的圖省事,會造成更大的麻煩,這會剝奪寶寶的進餐體驗,讓進食成為一種被動的負擔,這樣的寶寶是不會喜歡吃飯的。不喜歡吃飯的孩子,讓他自主進食就更加不可能了。如果寶寶把食物搞到臉上身上,不要大呼小叫急吼吼的給他清理,這會讓寶寶因為害怕把自己弄髒,而降低想要自己吃的意願。
  • 小兒推拿李波:家長給孩子餵飯有什麼壞處?怎樣讓娃好好吃飯?
    追著孩子餵飯,強迫孩子進食,只會讓孩子對吃飯這件事越來越提不起興致,嚴重的還會引發厭食症,除此之外,長期餵飯還會導致孩子的面部越長越醜、手部功能發育遲緩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給寶寶餵飯,對此,很多家長覺得這是件無足掛齒的「小事」。
  • 還在追著餵飯?累大人還坑娃,快訓練自主進食吧!
    於是乎,家裡人就跟800米體測似的滿屋子追著餵飯。到底能不能追著餵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自主進食呢?01追著餵飯不可以大家總擔心孩子不好好吃飯營養跟不上,就想著大人辛苦點兒,追著餵就追著餵吧,能吃進去就是王道。但事情可沒這麼簡單。追著喂,可不光累大人那麼簡單,最重要的是可能坑孩子。追著餵飯看似食物都吃進去了,但長遠來說,不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 寶寶吃飯如「戰場」,從「追餵」到「自主進食」,3招輕鬆搞定
    因為玩的太投入,完全感覺不到自己已經吃飽了。以上幾個場景在你家是不是也出現過?有人曾將餵寶寶吃飯比喻成上「戰場」,我感覺一點也不誇張。每次孩子吃飯全家都得齊上陣,餵的喂,哄的哄,搞得大人筋疲力盡。最後不僅沒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還影響了孩子的身體健康。今天我們就針對這一現象來聊一聊給寶寶餵飯的弊端以及如何讓寶寶自主進食。
  • 寶寶不愛吃飯,多半是錯過了「自主進食黃金期」,爸媽這樣把握
    寶媽們常常看別人家娃吃嘛嘛香,輪到自己家的熊孩子,卻是咋餵也不好使,為啥寶寶不愛吃飯呢?可能是媽媽們錯過了「自主進食黃金期」。    寶寶不愛吃飯,多半是錯過了「自主進食黃金期」  堂姐自從有了娃以後,整個人都像轉性了一樣,從前溫柔可人的她,現在的脾氣那是陰晴不定,每天都被孩子惹得一肚子氣。
  • 全家追著孩子餵飯是害不是愛,鍛鍊自主進食,孩子秒變「小吃貨」
    >,每次樂樂媽媽讓樂樂自己吃飯的時候,樂樂就將這三句話掛在嘴邊,樂樂還會以各種理由拒絕自己吃飯,直到媽媽為他餵飯吃。原本樂樂媽媽不想繼續慣著兒子,畢竟追著樂樂已經不小了,可一旁婆婆卻總擔心樂樂吃不飽,每次樂樂拒絕自己吃的時候,婆婆就會拿著飯碗追著樂樂餵飯吃。雖然樂樂媽媽和婆婆也因為這件事爭執過,可老人家總是覺得不礙事,孩子自己吃不但麻煩,而且弄得到處都是。
  • 每個追著餵飯的媽媽都在後悔,錯過了自主進食「黃金期」
    帶娃路上,大家都是一邊「踩坑」一邊前進。不少還呆在「餵飯」坑裡的媽媽,簡直想用盡力氣告訴後來者: 合適的時候,趕緊讓娃自己吃! 如果時間能重來一次,她們肯定不會再錯過珍貴的自主進食「黃金期」了。 當寶寶有自己吃飯的意願時,會「發射」出一些信號。如果媽媽捕捉到「信號」,不要猶豫!這是媽媽避免掉進「追著餵飯坑」的機會!這時是比較適合培養寶寶自主吃飯的能力的時期,可以稱為自主進食黃金期。 一般來說,8個月左右的寶寶會開始進入「自主進食黃金期」,具體則「因娃而異」。那麼,有哪些寶寶要學吃飯的「信號」媽媽不能錯過?
  • 還在追著孩子餵飯?試試「BLW進食法」,把吃飯的「主動權」交給孩子
    在美國,寶寶自主進食的概念非常流行,寶寶從開始吃輔食起就自己學著抓著吃,完全跳過大人餵的階段。一開始真正吃到嘴巴裡的食物很少,但通過一天多次的鍛鍊,寶寶就會慢慢自己吃的越來越好了。 媽媽們都希望孩子能早點學會自主吃飯,不過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孩子來說,自主吃飯是個新技能,需要逐步練習。
  • 3歲娃還要追著餵飯?家長做好5件事,孩子從小養成自主吃飯的習慣
    但是,每頓吃飯的時候,還要奶奶追著喂,一追就是一個多小時,還沒吃進去幾口。這要是上了幼兒園,老師肯定不可能這樣給餵飯的,那樂樂豈不是每天都要餓上大半天,回家才能吃上飯了?可是,不讓去吧,樂樂明顯已經「超齡」了,再拖下去,豈不是要比同齡的孩子落後一大截?說起寶寶吃飯這件事,家家都有部餵飯辛酸史。
  • 你還在辛辛苦苦追著娃餵飯嗎?趕緊學會這4招,該讓娃自己吃了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前段時間,兜媽帶著小小兜共同參加家族聚會,見到了許多久未謀面的親朋好友。到了吃飯的時候,小小兜乖乖坐在椅子上,自己用筷子吃飯吃菜,很是專注。這時旁邊有個親戚,手裡還端著小朋友專用的那種碗,用一種很羨慕的語氣說:「真好啊,你家小小兜都不用人喂,自己就能吃得飽飽的。
  • 還在等6個月給寶寶餵米糊?BLW自主進食法,孩子吃飯不用追著餵
    這種輔食餵養方式,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還可以鍛鍊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避開寶媽餵輔食的階段,讓寶寶從吃輔食開始,就可以自己吃飯飯。BLW自主進食法相比傳統輔食,有哪些明顯優勢呢?而且從寶寶一開始接觸輔食,就讓他鍛鍊自己吃,也就可以從根源上避免追著餵的問題了,為帶娃減輕了不少負擔。如何用BLW的方法給寶寶添加輔食呢?
  • 「沒一點媽媽的樣子」,寶媽先吃飯後餵娃被罵,愛自己有錯嗎?
    即使家裡有客人來,小張的婆婆自己也從不上桌吃飯,一般只會在廚房留點菜對付一口。 其實很多寶媽都有過「先吃飯後餵娃」被老人指責的經歷,不過寶媽自己先吃飯還真沒做錯。」不是自私,更不應該被指責Ⅰ:大多數孩子吃飯磨蹭,餓著肚子餵娃才是傻之所以很多媽媽選擇自己先吃飯後餵娃,其實是因為現在大多數孩子吃飯比較磨蹭,經常邊吃邊玩。
  • 這樣餵飯,看似愛娃,實則「害」娃!現在改還來得及!
    再加上家裡有個怕孩子餓的老人,天天追在孩子屁股後餵飯,每吃一頓,就好像打了一場「遊擊戰」,老人不嫌累,當媽的看著都累了...... 其實我們也應該理解老人,他們心裡也不想給娃餵飯,但確實也是害怕孩子會有吃不飽、不長肉、長不高、營養不良的情況。 不過,話說回來,孩子獨立吃飯也有敏感期!咱還是得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
  • 「我不追著娃餵飯」說這話的人,為啥最後都打臉了?很無奈的
    文|好孕姐萌娃吃飯不用喂,一個人也能大口大口地吃,這絕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所以,無數年輕人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升級成為父母,絕對不會追著孩子餵飯,一定要讓孩子自覺吃飯。但是現實是,有很多人當了爸媽後,紛紛打臉了。
  • 不想一直追著餵飯,那就抓住寶寶自主進食黃金期,過了時間就晚了
    寶寶斷奶之後是需要大人來餵飯的。但是在老舊觀念中,即使到了寶寶可以自己吃飯的時候,大人餵飯的這個習慣也一直不改,認為有一天寶寶自己自然而然就學會吃飯了。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時餵飯一時爽,一直追餵寶寶傷。為啥不建議大人長期給寶寶餵飯呢?
  • 婆婆追著餵飯難道不累?一份你不需要的愛,卻延續給了你的孩子
    對於孩子吃飯這件小事,不要太較真!甭管是長輩餵飯還是自己吃飯,一樣都會健健康康長大。無非就是長輩餵飯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有什麼不消化、餵太飽反而不長個。抹殺了孩子自主吃飯的能力,以愛之名制約了孩子健康成長。其實,真的沒他們說的那麼嚴重。只要學會拿勺子寶媽們就開始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己吃飯,也不用考慮年紀。我們不也是從小就聽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長大的嗎?如果自己帶娃怎麼著都行。
  • 媽媽這樣餵飯以為愛娃,實則「害」娃!這4個壞習慣必須改正
    於是,滿屋追著餵飯的,看著動畫片吃飯的等等情況層出不窮,實際上,給孩子餵飯這件看似簡單的事並不簡單,父母的餵養行為將影響寶寶的一生,恰當的餵養行為不僅讓孩子得到均衡的營養,更能提高他們對食物的興趣。很多孩子的挑食行為,都與添加輔食時的餵養行為有關係,今天來聊一下4個餵孩子的壞習慣。
  • 寶寶每次吃飯追著喂,家長們很頭大,養成進食習慣,告別餵飯煩惱
    家長追著寶寶餵飯關於寶寶吃飯很多家長叫苦連天,苦不堪言。每天吃飯都要討價還價,每頓飯都得追著寶寶喂,一頓飯餵一個多小時很正常。等寶寶吃飽了,終於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其實寶寶有這些表現,是家長沒有在一開始幫寶寶建立吃飯習慣。只要吃飯習慣建立好了,寶寶就會自己吃飯了,自然就不用大人太操心,也會省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