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對家長來說,寶寶都是家中最重要的寶貝,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於寶寶的珍貴程度更是越來越高。
我們做母嬰知識科普其實更明白,隨著時代的發展,寶媽寶爸們是越來越重視科學養寶。
我們寶媽們都很希望可以一直伴隨著寶寶的成長,但是,我們往往在生活的面前屈服,見過了太多因為工作不得不忍痛把寶寶交給老人帶。
並不是盲目的反對「老一代」帶孩子,與之相反,我認可老人們的細心和有經驗。但是,奶奶、姥姥的不科學的觀點,往往會產生一些問題。
同事小白,去年休了產假,降下大寶,雖然初為人母,但是因為工作之益對於科學育兒的知識相當了解,所以雖然自己帶孩子,但是也把孩子呵護的很不錯。
後來孩子也大了一些,小白也到了該回來工作的時間,而且婆婆很喜歡寶寶,自告奮勇的要幫小白帶孩子,小白也就安心的把孩子交給了婆婆帶。
可是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小白髮現大寶吃飯添了毛病,吃飯的的時候特別容易溜號,問題就在於之前一直是讓寶寶自主吃飯,婆婆帶孩子以後就變成了餵飯,因此孩子就養成了壞習慣。
1.嘴對嘴餵飯
還記得上學時老師總說,都把知識給你嚼爛了,你都不知道咽,其實從科學上來講,這樣嚼爛了再給孩子吃的方式危害很大。
首先說這樣的餵食方式讓孩子的咀嚼和消化能力得不到鍛鍊,進而不能讓嬰兒的消化系統健康的成長。
而且咀嚼是鍛鍊發音的重要方式,這樣餵食最後很可能導致孩子說話吐字不清、口吃、比同齡人說話晚的結果。
更重要的影響在於,嘴對嘴餵食很容易傳染細菌和疾病,影響孩子的健康。成年人體內存在多種細菌,這些細菌在成年人身體內不會構成健康威脅,甚至有益於健康。
但是對於孩子脆弱的身體來說,這些細菌都是致病的,例如「胃炎、胃潰瘍」等常見的腸胃疾病都有可能因為「嘴對嘴」的餵飯方式而誘發。
2.強迫餵食
孩子有時不愛吃飯,或者對於哪一種食物很厭煩都是正常的,但是家長往往不理解,雖然現在可以說得上「科學育兒」的觀念深入人心。
大多寶爸寶媽都知道這種餵食方式的不合理,但是在實際的行為上還是常常控制不住的有強迫的影子。
這種餵食方式最明顯的壞處就是容易影響孩子產生牴觸情緒,你越是強迫他吃什麼,他越是反感,可能這一次你逼迫寶寶吃了他反感的,之後很長時間他都會反感這個食物。
3.過度餵食
孩子的飯量是很容易有一定波動的,可能是吃了些水果呀、或者喝了奶之類的,但是家長總會覺得,寶寶這頓應該吃多少多少,然後給孩子餵食的時候就會把準備的「該吃」的量都給孩子餵下去。
其實孩子很可能因此吃撐,孩子腸胃發育的還不完善,胃黏膜還很薄,吃撐會對孩子消化系統的發育造成很大的危害。
從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間開始,孩子就有了獨立吃飯的能力,家長不應該一味的餵食而影響孩子獨立吃飯能力的養成,反而最應該科學合理的循循誘導,讓孩子儘早形成獨立進食的能力。
1.不怕髒,讓孩子自己進食
很多家長不讓孩子獨立進食的重要原因就在於:「孩子一吃就弄的到處都是 、用手抓很髒」,孩子確實很容易弄髒,但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我們別無選擇。
家長可以多準備一些口水兜、罩衣之類的儘可能讓孩子吃的乾淨一些,吃飯之前給孩子的小手洗乾淨,最好消一下毒。
2.培養專注力
我在教育機構工作的相關經歷讓我記憶最清楚的就是,吃飯認真的孩子和不認真的真的差距太大了,所以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從小抓起,鍛鍊孩子吃飯的專注力。
孩子正常的一頓飯應該不超過半個小時,而且在孩子吃飯時應該避免玩玩具或者看電視等一心二用的行為。
3.尊重孩子意願
孩子的營養攝入固然重要,但同時同樣重要的就是,我們應該充分徵求孩子的意見,問問孩子想吃什麼,愛吃什麼,這會很有意義。
會讓寶寶很有成就感,進而也就更愛吃飯,保持好的心情對寶寶來說很重要。
寶爸寶媽愛寶寶一定要注意科學,不能一廂情願,無知的行為很有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很多不必要的傷害,因此掌握科學育兒的知識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