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韓劇不看字幕?想學韓語卻苦於不知從何下手?那麼今天呢,韓語專業出身的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韓語發音學習入門第一步——韓語發音中單元音的學習技巧。
在正式學習之前,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韓語吧。韓語是朝鮮半島的通用語言,由世宗大王創造,使用人數約有7700萬,包括韓國、朝鮮、中國境內朝鮮族等都使用韓語作為日常生活用語。而韓語發音由21個元音和19個輔音組成,可以變化組成許多的音節。它既簡單而又系統,易於學習和印刷,有利於減少文盲、出版,也易於應用在電腦系統裡面。但凡事有利有弊,韓語字母簡單、以發音寫成文字也造成了大量的同音同形異義詞(就是發音一樣但意思完全不一樣的詞),比如說「梨」、「船」、「肚子」、「倍數」及「胚芽」等都寫作「」,這就使得韓語必須根據上下文才能判斷詞彙的意思,單獨一個字就什麼也不是哦。
那麼了解完韓語之後呢,我們開始今天的課程。今天我們先學習第一課,了解最基礎的幾個單元音,話不多說讓我們趕快學起來吧。
第一個單元音是「」,它的發音與「a」相似。形象一點記憶的話呢,大家可以想像成是一個人胸前被人射了一箭發出「啊」的痛呼聲。書寫順序是先寫豎再寫橫(從左到右),在單獨書寫為字的時候前面要加一個不發音的「o」進行補位,寫成「」。
第二個發音是「」,它的韓語發音與漢語拼音「eo」相似,就像是馬路上後面有人突然叫你的名字,你無意間回答一聲「哦」的聲音一樣。它的書寫方式是先橫後豎(從左到右),在單獨書寫為字的時候前面要加一個不發音的「o」進行補位,寫成「」。
第三個發音是「」,它的發音與漢語拼音「ou」相似,發音比「ou」的口型要小而圓,就像是做錯事媽媽講道理之後問你聽明白了沒,你回答「哦」的時候一樣,嘴要撅起來圓圓的,哈哈。書寫方式是先豎後橫(從上到下),在單獨書寫為字的時候上面要加一個不發音的「o」進行補位,寫成「」。
第四個發音是「」,發音與漢語拼音「u」相似,像是模仿小火車「嗚嗚」的發音,雙唇要聚成圓形,比「」的唇形稍微沒那麼圓嘟嘟哦。書寫方式為先橫後豎(從上到下),在單獨書寫為字的時候上面要加一個不發音的「o」進行補位,寫成「」。
第五個發音是「」,發音與漢語拼音「e」相似,就像是別人問你一個尷尬的問題,你答不上來說「額」的時候一樣哦。書寫方式從左往右一個橫就好啦。在單獨書寫為字的時候上面要加一個不發音的「o」進行補位,寫成「」。
第六個發音是「」,發音與漢語拼音「i」相似,就是小孩子見到媽媽的姐妹喊「姨」一樣。書寫方式為從上往下寫個豎就好了。在單獨書寫的時候左邊加一個「o」進行補位,寫成「」。
今天我們的韓語第一課學習了韓語21個元音中的、、、、、這六個發音,分別近似讀作「a」「eo」「ou」「u」「e」「i」,不知小夥伴們有沒有學會呢?光說不練假把式,趕快拿起筆來一邊寫一邊讀吧。喜歡就點讚收藏吧,歡迎大家關注,有什麼想要了解的也可以在評論區告訴小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