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4個年齡段的學習,家長要區別對待,填鴨式教育危害很大!

2020-12-14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同事小王家的男寶剛滿五歲,小王夫婦抱著望子成龍的心態在男寶上幼兒園的課餘時間,給男寶報了很多輔導班,比如美術班、演講班、架子鼓班。小王夫婦一心想把男寶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小通才,但讓小王夫婦感到失望的是,在上了一段時間各式各樣的輔導班後,男寶不僅沒有掌握所有所學課業的技巧,就連男寶最感興趣的架子鼓也退步了不少。

小王夫婦想不通為什麼原打算讓男寶全面發展的初衷學到最後怎麼事與願違呢?相信很多對寶寶抱有很大期望的寶爸寶媽都遇到過這種困惑,其實對於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法,小編是很反對的,因為寶寶在成長的每個年齡段是有自身所能承擔課業負擔的最大極限的,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童更是如此,下面對寶寶的學習知識量的具體年齡做具體劃分。

一、四歲至六歲-以玩為主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處於上幼兒園的年齡段,是剛剛對知識產生求知慾和好奇的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因為心智的發育程度,所學知識量不宜太多。

因為考慮到寶寶是否能接受和掌握的現實問題,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最好接受一些知識的啟蒙,比如學習下簡單的數學運算、想培養寶寶畫畫興趣的寶爸寶媽可以提升下寶寶對色彩的興趣、在音樂方面想培養寶寶的寶爸寶媽可以教寶寶一些簡單的樂理,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最好不要進各種輔導班進行系統練習,而應該在入門階段培養寶寶的興趣。

二、七歲至九歲-樂趣更重要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處於上小學的階段了,如果孩子已經對某個特長產生濃厚的興趣,並且在之前寶爸寶媽已經對孩子有了入門階段的相關引導和專業方面的鋪墊。

那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應該在課外時間系統地對他感興趣的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了,這樣不僅會孩子因為喜愛而學習的更加投入,掌握的更快,還會給孩子增加一些課堂之外的樂趣,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三、十歲至十二歲-挖掘孩子潛力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於上初中的前期,某些興趣特長在這個年齡段已經學習到很高的一個程度了,孩子在專業素養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這個年齡段,對於孩子學習課外特長的實際情況,寶爸寶媽要考慮是否要繼續發展孩子在這方面的特長,讓孩子憑藉此特長成為未來升學評榮譽的一個加分項。

畢竟這個時候孩子在學習興趣特長之餘還面臨課業負擔和升學壓力。如果寶爸寶媽通過和孩子商量,根據孩子學習此特長的具體情況,決定讓孩子繼續挖掘這方面的潛力,那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系統學習特長之外,還要繼續給自己增加任務,著手進行考取相應證書的準備,讓自己更加精通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關於孩子學習興趣特長,增加知識的具體年齡,寶爸寶媽有考慮過嗎?你們覺得孩子在填鴨式的教育量下會取得預期的成果嗎?一起下方留言參與討論把。

相關焦點

  • 中國式填鴨教育,孩子的負擔太重了,各位家長的壓力也很大
    在我們中國小孩子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開始給我們不斷灌輸知識,並且這些知識的數量根本不在少數,然而在這樣的填鴨式教育下,我們中國的小孩子確實能夠學到很多知識,但是卻沒有對於我們創造力得到培養,這就是最直接讓我們在科學創造力上得不到有力的提高,而對於物質的探索就失去了興趣, 當前已經有很多父母開始意識到填鴨式教育的危害性
  • 「填鴨式教育」有很多危害,但很多家長仍舊使用,你可以這樣做
    在我的眼裡,這種教育方法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因為強迫孩子去學習,無非就是不停的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而這樣的教育方法跟填鴨式教育有什麼區別呢?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用到填鴨式教育方式。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叫做填鴨式教育呢?
  • 「媽媽,我學不來」,家長的填鴨式教育,正在毀掉孩子創造力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填鴨式教育是不可取的。2.影響孩子的創造力填鴨式的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孩子儘快的掌握知識,但是在得到這個效果的同時也在失去,而失去的就是對於孩子創造力的啟發。由於這種教育方式不需要孩子在原有知識基礎上進行創造,只需要按部就班的進行學習就可以了,所以對於孩子創造力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 「填鴨式教育」造就學習機器,孩子的成績上來了,童年卻沒有了
    什麼是「填鴨式教育」?「填鴨」的意思是不管鴨子想不想吃,都要把食物給鴨子灌進去,達到快速增重長大的目的。而「填鴨式教育」說的就是有些父母不顧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年齡,從小開始讓孩子學習各種知識,向孩子灌輸各種思想,想要將孩子打造成一個全能小孩。這些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會因材施教,遵循孩子成長的客觀規律,想要讓孩子「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不管孩子會不會因此而消化不良。
  • 父母「填鴨式教育」真的好嗎?用體驗式教育,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如果只是家長對孩子的灌輸教育,只會讓孩子的發展變得死板,而不是孩子會變通去學習,在節目中劉耕宏就是對孩子"體驗式"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許會讓孩子更加優秀。"體驗式"教育是怎麼樣的教育方式?體驗就是要孩子自己動手,去做一件事情,通過嘗試去體驗而獲取知識。
  • 「填鴨式教育」會毀了孩子未來?父母做到這三點,讓教育回歸正途
    如此下來,在孩子按部就班的按照家長安排好的時間表去上完了所有的課程,實際下來每一個課程能學到精華部分的少之又少,只是在跟著老師的思維去學習一個課程的固定行走流程,這樣的填鴨式教育,讓孩子失去了對學習的思考力,逐漸喪失了孩子的思維能力。
  • 中國的填鴨式教育
    那麼「填鴨式教育」到底有哪些缺點?為什麼它就不利於培養創造性思維呢?     教育是個技術活,做一個「好」父母真的不容易!     「填鴨式教育」到底有哪些缺點?美國為什麼不搞「填鴨式教育」?      一句話概括就是,「填鴨式教育」不利於培養高級思維能力。   什麼是高級思維能力呢?
  • 填鴨式教育,或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談起填鴨式教育,很多80後的父母會深惡痛絕,認為填鴨式教育抹殺了孩子的創造力,破壞了成長中的快樂,是不人道的教育方法,對此全盤否定。難道填鴨式教育真的這麼不堪嗎?這要從什麼是「填鴨教育」了解起:填鴨是因為鴨子這麼小,他的胃很小,吃的很少就飽了,但是賣鴨子的人,想要讓鴨子重一點,就灌食物,比胃大兩三倍的食物,不管他吸收和消化,這種狀況叫做填鴨。所以填鴨是不人道的,奉勸天下賣鴨子的人都不要填鴨,鴨子是很痛苦的。
  • 須知:「填鴨式教育」已經過時了,但很多家長仍然使用這套模式
    如果只是家長對孩子的灌輸教育,只會讓孩子的發展變得死板,而不是孩子會變通去學習,在節目中劉耕宏就是對孩子"體驗式"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許會讓孩子更加優秀。"體驗式"教育是怎麼樣的教育方式?體驗就是要孩子自己動手,去做一件事情,通過嘗試去體驗而獲取知識。
  • 《三傻大鬧寶萊塢》:填鴨式教育、逼迫式教育帶來的危害
    影片於2011年12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上映後的票房創下歷史新高,短短4天票房就超過在中國內地上映的所有印度寶萊塢電影單片票房。《三傻大鬧寶萊塢》影片採用插敘的手法,以搞笑的風格、幽默諷刺的手法批判當下教育中存在的填鴨式教育、逼迫式教育、同時也探討了一些典型的問題,如:學生自殺、以成績名次排座位、貧富差距等等。
  • 小心「填鴨式教育」,破壞了孩子的童年
    什麼是填鴨式教育?所謂填鴨式教育,我們又稱其為灌輸式教育!就如同在飼養鴨子一般,養鴨人用柱狀飼料塞進鴨子嘴裡使其快速增肥,不看結果,只求片面效益。而填鴨式教育恰恰是只佔前二,就是沒有"做"這最後一點,導致成了光說不做的尷尬理。理論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光說不做,等於白幹,而這也正是填鴨式教育,最為令人苟同的地方。就如同上文舉例一般,我們很多的年輕父母,就是過於想讓孩子成才了,因為才會做出一系列的過激教育行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都與自己獨特的閃光點。
  • 張桂梅的填鴨式教育,家長為什麼不應該照搬?
    「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只能培養出背答案的機器,怎麼算得上是培養人才?」華坪女高踐行的是填鴨式教育嗎?我們先來看看張桂梅校長的做法。在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她給孩子們制定了極其嚴格的規章制度。可以看到,張桂梅採用了死讀苦讀、應試教育、題海戰術的傳統方法,的確就是填鴨式教育。「每天只睡五個半小時,他們的身體素質會不會受到影響?」「只會應試的「小鎮做題家」,到了大學真的能夠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能正常與周圍的同學交往嗎?」
  • 「填鴨式」教育不可行,把「填鴨式」變成「個體式」才是明智選擇
    中國許多傳統教育多半都實行填鴨式教育,只一味的灌輸知識、注入知識,不要求反饋,不要求合作交流,這大大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也貫徹此類教育方式並執迷不悟。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調整戰略,並使孩子健康成長呢?張小北是個成績一般的學生,平時即使再努力他也頂多混個中上遊罷了。
  • 建議:有遠見的家長,要懂得將教育從「填鴨式」轉變為「個體式」
    孩子不應當再是流水線上的學習機器,而應當追求創造力和想像力,成為完整而幸福的自己。01先「應試」再自由的想法,是脫離實際的其實家長們也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他們也在踟躕,這是時代和社會帶來的焦慮。換言之,填鴨式的教育就是在給孩子打思想鋼印,讓他們不必經過豐富的想像,就能得到統一化的標準答案。1)填鴨式很難做出改變,這是「反人性」的填鴨式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快速且回報高的方式。
  • 填鴨式教育的興衰史
    填鴨式教育是我們家長聽到最多也擔心最多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那到底什麼是填鴨式教育呢?它是由誰創造出來的呢?它為什麼在中國教育界統治了這麼久呢?它的利與弊、功與過是什麼樣的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填鴨式教育的概念。
  • 父母"填鴨式教育"真的好嗎?用體驗式教育,能讓孩子䊨在起跑線
    如果只是家長對孩子的灌輸教育,只會讓孩子的發展變得死板,而不是孩子會變通去學習,在節目中劉耕宏就是對孩子&34;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許會讓孩子更加優秀。如果用填鴨式教學,只會讓孩子明白知識的基本概念,真正在實操的時候他們是不知道如何處理的,面對問題只會用死板的一面去解決,看起來是被動很多。
  • 填鴨式教育培養的是「奴隸」?
    雖然當時並沒有將此事當真,但身邊時不時出現的讀書不好但成為老闆的人確實超出了我認為的合理比例,看來這並不僅僅是一個笑話而已,其中有其統計學上的意義。最近讀萬維鋼的《智識分子:做個複雜的現代人》,其中「流水線時代的英雄」這一章讓我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我們所謂的填鴨式教育,其實培養的就是奴隸,無怪乎那些叛逆分子(成績不好的學生),很多反而卻是具備企業家精神的「有智」之人。不信?
  • 填鴨式教育是教育的最優選擇
    在中國全部都是這種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把知識一味灌輸給學生,給了文章,就死背,全都不明白意思。「反正完成任務就得了」學生如實說。與之相對的是啟發式教育。相對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方式當然是啟發的好。在教育界有一句話:「我聽,我忘記;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記住。」填鴨式教育前兩項都佔全了,就是沒有「做」這一環節。而啟發式教育就充分考慮到了做的重要性。
  • 李展飛:給張桂梅的「填鴨式教育」點個讚
    02說說「填鴨式教育」。據說現在已經有人在質疑華坪女子高中的教育——「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只能培養出背答案的機器,怎麼算得上是培養人才?」呵呵,聽到這種論調,我本想爆一回粗,好歹還是忍住了。所以中國歷史上就有個「何不食肉糜」的笑話。據說高曉松就質疑當前的教育,而他的家庭正是素質教育。
  • 「填鴨式教育」的孩子能有什麼出息?張桂梅給出了答案
    你對孩子的教育是填鴨式的,不夠素質。張桂梅:這樣孩子才能走出去。她的教育方式是填鴨嗎?是的。在雲南麗江的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她給孩子們制定了最嚴格的規章制度。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晨讀、跑操、早自習。孩子們起床早,她起得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