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同事小王家的男寶剛滿五歲,小王夫婦抱著望子成龍的心態在男寶上幼兒園的課餘時間,給男寶報了很多輔導班,比如美術班、演講班、架子鼓班。小王夫婦一心想把男寶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小通才,但讓小王夫婦感到失望的是,在上了一段時間各式各樣的輔導班後,男寶不僅沒有掌握所有所學課業的技巧,就連男寶最感興趣的架子鼓也退步了不少。
小王夫婦想不通為什麼原打算讓男寶全面發展的初衷學到最後怎麼事與願違呢?相信很多對寶寶抱有很大期望的寶爸寶媽都遇到過這種困惑,其實對於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法,小編是很反對的,因為寶寶在成長的每個年齡段是有自身所能承擔課業負擔的最大極限的,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童更是如此,下面對寶寶的學習知識量的具體年齡做具體劃分。
一、四歲至六歲-以玩為主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處於上幼兒園的年齡段,是剛剛對知識產生求知慾和好奇的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因為心智的發育程度,所學知識量不宜太多。
因為考慮到寶寶是否能接受和掌握的現實問題,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最好接受一些知識的啟蒙,比如學習下簡單的數學運算、想培養寶寶畫畫興趣的寶爸寶媽可以提升下寶寶對色彩的興趣、在音樂方面想培養寶寶的寶爸寶媽可以教寶寶一些簡單的樂理,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最好不要進各種輔導班進行系統練習,而應該在入門階段培養寶寶的興趣。
二、七歲至九歲-樂趣更重要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處於上小學的階段了,如果孩子已經對某個特長產生濃厚的興趣,並且在之前寶爸寶媽已經對孩子有了入門階段的相關引導和專業方面的鋪墊。
那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應該在課外時間系統地對他感興趣的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了,這樣不僅會孩子因為喜愛而學習的更加投入,掌握的更快,還會給孩子增加一些課堂之外的樂趣,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三、十歲至十二歲-挖掘孩子潛力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於上初中的前期,某些興趣特長在這個年齡段已經學習到很高的一個程度了,孩子在專業素養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這個年齡段,對於孩子學習課外特長的實際情況,寶爸寶媽要考慮是否要繼續發展孩子在這方面的特長,讓孩子憑藉此特長成為未來升學評榮譽的一個加分項。
畢竟這個時候孩子在學習興趣特長之餘還面臨課業負擔和升學壓力。如果寶爸寶媽通過和孩子商量,根據孩子學習此特長的具體情況,決定讓孩子繼續挖掘這方面的潛力,那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系統學習特長之外,還要繼續給自己增加任務,著手進行考取相應證書的準備,讓自己更加精通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關於孩子學習興趣特長,增加知識的具體年齡,寶爸寶媽有考慮過嗎?你們覺得孩子在填鴨式的教育量下會取得預期的成果嗎?一起下方留言參與討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