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接娃「鄙視鏈」,父母掙得多反而排靠後!你在第幾層?

2020-12-16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當了父母后,人們會發現生活中的矛盾點越來越多,一邊是育兒成本增加,需要多掙錢,一邊是努力掙錢,卻難以兼顧育兒。

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後,白天上班終於能放心些,但在接孩子這件事上,卻又犯了難。

李娟是個寶媽的同時,也是個上班族,她和丈夫努力工作,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由於公公婆婆身體不好,她就沒有讓老人過來幫帶孩子,也因此她和丈夫每天更忙碌了。

丈夫負責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她負責下午踩點下班趕去接孩子。

可再怎麼準時,李娟也得五點半下班,那時她去接孩子,幼兒園裡也沒幾個孩子了。

某次她因為外出辦公,得以四點半就能順路接孩子,去接的時候她還很開心,覺得孩子一定會很驚喜!

可一到校門口就發現,烏央烏央一片的,都是孩子家長,這個點其實大部分家長已經接到孩子了。

孩子發現媽媽接她接得早很是開心,可李娟卻開心不起來,因為按這樣算,她每天都比不少人晚接了孩子一個多小時。

李娟接到孩子後,班裡就零星剩4、5個孩子了,一位接過孩子的奶奶對李娟說:

「父母不知道怎麼想的,再忙孩子放學還不得接下。」

李娟瞬間覺得有些尷尬,因為在今天之前,自己的孩子也在這些剩下的孩子之列。

一旁老師看穿了李娟的心思,安慰她:

「李媽媽你也別往心裡去,接孩子而已,家長們自己非得搞個鄙視鏈。」

幼兒園接娃「鄙視鏈」,父母掙得多反而排靠後

李娟也才知道,原來在家長之間,還流傳著這麼一條「鄙視鏈」!

鄙視鏈最頂端:中午就接

能在中午就接孩子的家庭,都是有錢又有閒的家庭。

上午孩子在學校,和老師小朋友們玩了學了,中午的時候家長就接孩子回家吃飯、午睡,等到下午就開始送孩子去各種補習班。

家長有錢有閒又重視教育,這種育兒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學習上確實是很難被其他孩子超越的不是嗎?

鄙視鏈二層:放學前等娃

幼兒園一般下午四點或是四點半,就可以接孩子回家了。

可在這之前,幼兒園門口就已經有一群家長在等著了,他們提前到達幼兒園,就是為了能在第一時間接到孩子。

在準時接孩子上「爭第一」,是家長也是孩子們最愛的一種「競爭」。

鄙視鏈三層:5、6點左右接娃

一些父母雙職工,沒人代接孩子的家庭,一般都得等到下班才能接孩子。

這類家長中,一般會有一方下班早一些,比如5點左右,到達幼兒園接孩子都在5點半或是6點,這也是多數普通家長接孩子的時間。

鄙視鏈底層:不定時接娃

還有一類家長,接孩子從來都是不定時的,因為工作實在太忙,平時到底幾點回根本不清楚。

這類家長往往會讓孩子在放學後,再繼續去幼兒園的託管班,雖然確實賺得多,但陪伴孩子的時間也確實很少,無法很好地照顧到孩子。

其實從幼兒園接娃鄙視鏈就能看出,這對父母都有工作的家庭,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相比較家裡有全職帶娃的,以及有老人幫帶娃的,雙職工父母在帶娃這件事上,確實是難以比得過他們的,即使他們掙的錢更多,能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

幼兒園接娃「鄙視鏈」,鄙視的是什麼?

家長陪孩子的時間

看到鄙視鏈底層的,反而是有工作有更高工資的父母,有些人會質疑,幼兒園接娃鄙視難道是「窮家庭」在鄙視「富裕家庭」嗎?

其實這才是片面了,看看鄙視鏈頂端,就知道這不是針對有沒有錢,而是家長有沒有好好陪孩子。

有錢有閒的人家,家長不僅能給孩子富裕的生活,更能給孩子好的陪伴。其他在鏈條二層、三層的,也是陪伴孩子時間遞減的家庭。

接孩子越早,說明家裡人陪著孩子的時間越長,這才是鄙視鏈排名最大的依據。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鄙視鏈鄙視的依據,除去家長對孩子的陪伴外,還有對孩子各方面的照顧以及教育。

接孩子越早的家庭,很明顯是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孩子,注意到孩子的方方面面,給予及時的教育。

而接孩子越晚的家庭,回到家時間本就不多,還要忙家務等工作,分給孩子的時間就更少了。

因此,在照顧孩子的生活以及教育上,也就不會如那些,有人全職在家照顧的細心。

兜媽寄語

萬萬沒想到,幼兒園接個孩子,居然也有「鄙視鏈」!

越有錢的反而越墊底,而特別有錢的卻能在頂端,只能說明人們鄙視的,其實是家長陪孩子的時間少,以及照顧孩子不夠。

但目前,問題卻沒有最優解。不知各位家長,你們排在第幾層呢?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接娃「鄙視鏈」大公開,掙錢多的父母反而墊底!你能排在第幾層?
    好在孩子班級的老師看到李娟面露難色,便出言安慰道:「李媽媽你別往心裡去,只是接孩子放學而已,有的家長還搞出了鄙視鏈。其實現在家長很多都忙於工作,來不及接孩子也是正常的,我們老師都能理解。」
  • 幼兒園接娃時間也有「鄙視鏈」?排在「末位」的,卻是高收入家長
    在和朋友提到這件事的時候,安安才知道,在幼兒園中,也是有接娃「鄙視鏈」的,其他家長的那種眼光,是在鄙視自己。像是安安這樣的家長,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也很常見,他們雖然有著令人羨慕的高收入,但是他們的接娃時間,卻非常晚。
  • 「接娃時間鄙視鏈」:孩子總是最晚被父母接走,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想必大部分父母在送孩子去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承諾他:「放學了媽媽/爸爸第一個來接你!」也許父母這句話只是為了安慰孩子而隨口一說,但孩子卻會將其放在心上,放學後第一個看到父母會開心得不得了。由此,在幼兒園家長之間形成了一個「接娃時間鄙視鏈」。這是從我一個朋友那兒聽來的,她無奈地說自己處於「接娃時間鄙視鏈」末端。
  • 接娃時間也有「鄙視鏈」?高收入家長排「末尾」,這類家長最吃香
    在接孩子的時間中,也是有鄙視鏈存在的,而這些高收入的家長排在「末尾」。「鄙視鏈」,你排在哪一位為什麼說接娃的時間也有鄙視鏈呢?在接娃的時間的長短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是否在意孩子,是否有對孩子負責。而在這接孩子的時間排名中,你又排在哪一位呢?
  • 接娃也有「鄙視鏈」?媽媽接孩子太晚被嘲,表示:我太難了
    說起接娃放學,相信每個寶媽都深有體會,但由於寶媽和寶媽之間各有不同,有些人重視事業,對工作很積極;有些人重視育兒,想給予孩子最好的照顧,所以寶媽們接娃的時間就出現了差異,繼而形成了一種「鄙視鏈」。這一天,小林提前下班,破天荒準時到幼兒園門口接孩子,門口的一個寶媽看小林有些面生,主動上前跟小林搭話說:「以前沒見過你啊?你家孩子是哪班的?」小林想了想說:「小2班的」,寶媽很驚訝:「跟我女兒一個班啊!你是誰的家長?」小林說:「我是XX的媽媽。」
  • 幼兒園啥時接娃也有「鄙視鏈」?月薪6萬位於底層,家長:好難
    劉洋是一個非常自強的女人,即便是結婚生子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所以孩子上幼兒園後,也只能是等自己下班之後,再去接孩子。每天看著孩子懂事的樣子,劉洋的心裡也非常難過,但也無可奈何,後來又一次,因為劉洋好不容易的一次休息,所以就打算早點接孩子放學,只是等到自己到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看見很多的家長在等待了,這讓劉洋非常的詫異,後來在和其他的家長溝通之下,才發現,原來接娃的時間也有「鄙視鏈」。父母接娃也有鄙視鏈?
  • 接娃放學也有「時間鄙視鏈」?收入最高卻只能排末尾,家長太難了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相信有娃的家長一定都去接過孩子,尤其是幼兒園的寶寶需要家長進行接送,每次一到放學的點,校門口總是堵成長龍。但其實這些「接孩子」的家長只是一部分,還有些家長並不在「正常時間」內接孩子。
  • 1000元以下幼兒園只能墊底?中產孩子幼兒園鄙視鏈出爐
    沒有人跟她說話,沒有人願意走近她,每個小孩似乎都受到了警告:你可別惹禍,爹媽賠不起!事件發酵到最後,網友們不再討論父母要求賠償的行為是否妥當,爭論的焦點漸漸滑向了:這麼小的孩子,究竟該不該穿名牌?中產養娃,拼的就是高溢價中產養娃四件套:學業、課外班、好Tony、穿名牌。中產養娃的賽道,從幼兒園就已鋪就,鄙視鏈跟「國際」直接掛鈎。
  • 坐月子「鄙視鏈」排行榜:娘家媽伺候是「丟人」,倒數第一最心酸
    對於這兩種照顧寶媽坐月子的人,排在了坐月子鄙視鏈的頂層,寶媽和家人都省心。坐月子「鄙視鏈」排行榜第二層:娘家媽與婆婆共同照顧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一些女性在坐月子時,娘家媽和婆婆來共同照顧月子。
  • 生孩子,逃不掉的「鄙視鏈」,你處於第幾層?
    其實,在這養娃這條「鄙視鏈」上,更多體現的是當下父母對育兒方式的一種看法。不管被調侃在哪一個位置上,關鍵還是在於每個家庭自己所追求的生活目標。而生活的本身是無需比較和鄙視的,正確的價值觀,才是合格父母最應該傳遞給孩子的。
  • 接娃時間也要「比一比」?高收入家長居然排底層,家長欲哭無淚
    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原本幼兒園的存在就是為了工作繁忙的家長能有個放孩子的地方,後來,幼兒園又成了教育孩子各種習慣,幫他們做好進小學準備的地方。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自己每天按時送孩子上下班,卻默默成為了幼兒園接娃「鄙視鏈」的底端。
  • 娃的興趣班也存在「鄙視鏈」?鋼琴都不吃香了,排前面的全是冷門
    而有趣的是,我最近忽然發現,除了孩子的物質生活大家相互能攀比,就連興趣班也躲不掉,甚至其中還存在一些「鄙視鏈」。之後瑤瑤媽就開始說打高爾夫有多好云云,大家倒是沒覺得有啥,可樂樂媽顯然覺得被「鄙視」了,正想出口反駁幾句,結果萌萌媽直接「打了」瑤瑤媽的臉,「我給女兒學了馬術,這年頭誰還玩高爾夫。」一時間眾人明顯覺得氣氛不太對,趕緊找了個話題岔開了,總算把這茬翻過去了,沒發生更激烈的爭執。
  • 幼兒園興趣班鄙視鏈告訴你:中國家長的教育焦慮究竟有多高?
    今有「三十而已顧佳」,為了讓孩子進入頂尖幼兒園,賣掉房子並貸款買了一套高端學區房。而劇中顧佳不惜賣掉各種奢侈品給孩子報馬術班的行為,更是引發了網友廣泛討論。你會用盡一切方法給孩子報「高端」興趣班嗎?其實這一切都是家長的教育焦慮作祟,圍繞社會環境、教育資源、家庭關係及父母成長等四個維度展開調查的《2018年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結論顯示:在四個維度中,社會環境因素引發的中國家長教育焦慮程度最高,教育焦慮指數為67點,整體處於比較焦慮的狀態。基於這種教育焦慮,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報興趣班當作「必需品」。
  • 帶娃人選也存在「鄙視鏈」?全職媽媽處在底端,可憐得格格不入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在如今這個時代,特別流行「鄙視鏈」的存在,從一開始的地域鄙視鏈到現在的收入鄙視鏈,就連育兒這件非常純粹的事,慢慢也出現了各種等級劃分。別人要麼有錢要麼有人,而自己家庭條件一般,雙方父母又不在身邊,只能靠她帶孩子。忽然,旁邊的同學問道:「誒?姍姍,我記得你家孩子上幼兒園了吧,請保姆了還是老人帶呢?」姍姍告訴大家她現在是全職媽媽,孩子從出生都是她來帶,大家都感到了詫異,畢竟如今專心在家帶孩子的新時代女性,不多了。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稍不留神就排在最底層,家長別花錢坑娃了
    文|秘籍君現在的父母,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除了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希望孩子多學一些其他東西,所謂「技多不壓身」,以後早晚都能為孩子的未來人生加分。所以,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他們報各種興趣班。這不,我閨蜜,從女兒2歲起就給她報各種興趣班,如今5歲了,每周要上舞蹈課、繪畫課、遊泳課,此外還有英語輔導班。
  • 父母之間的攀比,造成興趣班的「鄙視鏈」,排在最底層的是這種
    ,造成興趣班的「鄙視鏈」袁女士帶女兒去報興趣班,沒想到竟給氣到了,去報名的路上正好遇到芳姐和她的女兒,她們已經在興趣班上過好長一段時間。袁女士內心十分生氣,心想:我怎麼可能不想讓孩子成才,怎麼報個興趣班還有鄙視鏈了
  • 父母之間的攀比,造成興趣班的「鄙視鏈」,排在最底層的是這種
    父母之間的攀比,造成興趣班的「鄙視鏈」 袁女士帶女兒去報興趣班,沒想到竟給氣到了,去報名的路上正好遇到芳姐和她的女兒,她們已經在興趣班上過好長一段時間
  • 新潮育兒鄙視鏈:雞娃,牛娃,普娃?網友:雞娃已成流行病
    真的是沒有想到,養娃的道路上面也有鄙視鏈。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孩子之間的競爭,同時也是孩子家長之間的競爭。最近就有一個新潮育兒鄙視鏈的出現,雞娃,渣娃,普娃,牛蛙,素雞,這種新的育兒鄙視鏈已經開始慢慢滲入到家長圈了,快到看看自己家的娃娃屬於哪種吧?
  • 「兒童興趣班鄙視鏈」出爐,鋼琴排倒數,排前幾名的卻很冷門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和競爭力也越來越大,除了學習的課內學習以外,父母還會給孩子報很多的興趣班。而最近"兒童興趣班鄙視鏈"出爐,排前幾名的卻很冷門,一起來看看吧。1、運動類鄙視鏈想要孩子在學習中取得好的成績,那麼孩子的身體素質是重要的前提,所以現在很多父母也越來越重視運動類興趣班的選擇。
  • 「興趣班鄙視鏈」出爐,第1因冷門燒錢變高貴,鋼琴俗氣排倒數
    小曼的孩子現在已經開始上幼兒園了,看著身邊的人都在給孩子報興趣班,小曼也有些著急了,但是她又不知道到底該如何選擇比較好。所以說,在和身邊人聊天的時候,她就會有意無意地提起這些,還和朋友說了自己想讓孩子學鋼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