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與孫臏誰更厲害?在研究了孫氏家譜後,專家有了重大發現

2020-12-14 指點江山

孫武和孫臏都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而且,二人都寫過兵法,出過兵書,很容易讓人對其二人產生混淆。但是,根據相關史料對於二人出生時間的記載,他們兩個出生的時間相差了一百多年,所以,由此可以看出,這兩個人雖然都姓孫,但卻並非是同一人。

那麼,他們二人有沒有什麼淵源呢?若是有,二者是何關係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們二人的簡介中,找到一些答案。

以下是孫臏的簡介:孫臏生活在戰國初期,經過推算,大概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具體的年限無法推算。其實,孫臏並非他的本名,而是因為他遭遇了龐涓的陷害,遭受了臏刑,人們才稱他為「孫臏」。至於他的原名,已無處可查了。

其實,孫臏和龐涓是師出同門的師兄弟,年輕的時候,他們二人一起在鬼谷子的門下學習。不過,後來龐涓先出山,而孫臏則留下繼續跟鬼谷子學習、深造。再後來,魏國派人來請孫臏出山,孫臏才下山到魏國為魏王效力。可是,當時在魏國的龐涓已經小有成就,在魏王面前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他怕孫臏來了之後會威脅到自己,所以,就故意陷害孫臏,使得孫臏遭受了臏刑。

在與同門師兄弟反目,遭遇不幸之後,孫臏偷偷去了齊國,為齊王效力。

後來,孫臏和龐涓在戰場上相見,且都以軍師身份出戰。此後,憑藉著如神般的用兵策略,孫臏將魏軍打得片甲不留,潰不成軍,最後,龐涓也在馬陵戰役中身亡。後來,孫臏跟隨田忌逃亡楚國的時候,專心著作了兵書《孫臏兵法》,這本書不僅成為了一本曠世巨作,還成為了中國古代兵書當中的瑰寶。

對於孫武,我們經常將其稱之為「孫子」,他是土生土長的齊國人。後來,到了吳國,投奔了吳王闔閭,在伍子胥的推薦下,為吳王闔閭效力,並得到了認可和重用。之後,伍子胥與孫武兩人合力為吳王獻計,幫助吳王建立了一代霸業。

當然,除了輔佐吳王這個成就以外,孫武最為人們所稱道的,就是他所寫的那部《孫子兵法》。這部書可以說是用盡了他畢生所學,傾心編纂的一部兵書。該書全套共有十三章,其中所寫的很多軍事思想和用兵策略,被後之人廣為借鑑,並獲得成功,也因此,這本書被人們奉為「兵家聖典」。

此外,後世在帶兵打仗的時候,都離不開《孫子兵法》。哪怕是現在的軍事教學中,對於《孫子兵法》的學習也是非常看重的,足以見得其書在軍事作戰中的應用價值。

而且,正是因為孫武在軍事中概括和總結出了異常豐富、多方面的哲學道理,才確立了他在春秋末期的思想界中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並稱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三顆明亮的星體」。此外,現在《孫子兵法》不僅用於軍事領域,還在經濟、體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應用,可見其價值。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孫武和孫臏雖同處於春秋戰國時期,但卻分屬於不同的時間段,並非同一個人。那麼,緊接著第二個問題就來了,他們兩個人都姓孫,而且,在軍事上都頗有建樹,所以,這兩個人是否有所關聯呢?孫武和孫臏之間到底有沒有關係,我們接著往下看。

之前說過,按照歷史記載的兩人的出生時間來看,他們二人的確不是同一個人。不過,孫臏和孫武兩個人都姓孫,而且,都在軍事領域有所成就,是頗有名氣的軍事家。所以,他們之間是有一定關聯的。

那麼,他們二人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呢?

《史記·孫武 吳起列傳》裡只提到孫臏的祖上是孫武,但是,卻沒說他父親是誰。後世經過相關的歷史考證,孫臏其實是孫武的後人,準確的來說,孫臏應該是孫武的第五代孫。這樣的結果,讓人有些驚嘆,孫氏家門真是人才輩出,而且,還都是軍事奇才。

根據相關的歷史資料《孫武祖孫關係譜書》記載:田書單傳二代至孫武,孫武一共有三個兒子,分別叫:孫馳、孫明和孫敵。這其中,二兒子孫明生了孫順,孫順生下孫機,孫機生了孫操,而這個孫操正是孫臏與孫服的父親。所以,由此推算,孫臏應該是孫武的第五代孫無疑了。

但據最新調查,在山東甄城縣紅船鎮孫老家版村,發現有清光緒年間修撰的《孫氏家譜》,後又發現萬曆年間的《孫臏傳影》以及順治年間的《孫氏族譜》。其後又在鄆城縣發現有二種《孫氏族譜》,有康熙本和1951年新本,尤其是1951年本權為甄、鄆十數個孫氏村莊的合譜,都認為孫武是孫臏的祖父 。

不過,雖然孫武和孫臏都是中國古代非常著名的軍事家,但是,相比之下,孫武的名氣還是比他的五代孫孫臏要大一些。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孫武編纂了著名的《孫子兵法》一書,並因此被視為「東方兵學鼻祖」和「兵家之師」。並且,孫武是中國古代兵學史上第一個撰寫兵書的人,是該領域的開創者。

所以,孫武的名氣更大一些就不足為奇了。而孫臏,雖然其兵法也很好,且也各有所長,但是,他畢竟是後來人,所以,深造者的名氣略遜於開創者也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

參考資料: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古本竹書紀年·魏紀》、《孫臏兵法·擒龐涓》】

相關焦點

  • 孫氏家譜、孫氏族譜、孫氏家譜文獻目錄
    孫氏家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孫氏家譜。《新唐書·經籍志》載有南朝賈希鏡所著的《孫氏譜記》15卷,也許是能夠見其名的最早的以「譜」命名的孫氏家譜。唐宋兩代孫姓出現了一些重要的家譜文獻。     自宋元以後,平民家族修譜之風開始盛行,至明清時期達到高峰。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孫氏族譜基本上都是這一時期編修的。
  • 名人家族譜系——孫氏始祖傳承至孫眉與孫中山兄弟倆
    孫臏曾與龐涓從師鬼谷子同學兵法。後來,龐涓擔任魏惠王的將軍,將同學孫臏騙到魏國,並將其處以臏刑(去掉膝蓋骨),故稱之為孫臏。忍受百般折磨的孫臏後經齊國使者秘密載回,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後齊、魏在桂陵與馬陵交戰,孫臏率齊軍大敗魏軍,並殺死同學龐涓,報了當年的深仇大恨。孫臏之後世居東莞郡(今山東莒縣),成為東莞郡孫氏始祖。
  • 古代歷史故事之孫臏傳
    1991年8 月1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載了這樣一則屬名記者劉關權的消息,題目是《孫臏出生地被確認》,文章說:一批史學家時珍藏的《孫氏族譜》和《孫氏家祠序》進行了認真考證,確認兩千多年前的著名軍事家孫臏的出生地在今山東省鄄城縣紅船鄉孫老家村。  孫臏生在何處?一直是個懸題。
  • 孫臏和《孫臏兵法》
  • 韓國「專家」考證:孫姓發源於韓國,不具有中原血統?
    (孫姓圖騰)           韓國成均館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樸芬慶經過對孫氏家族歷史的仔細研究發現,表示大概在千年前,生活在高麗最南端也就是濟州島附近的古朝鮮人,曾經組成軍隊為西周王朝作戰,其中一部分人由於戰功卓越,被周文王分封於孫,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陽宜陽縣境內。其首領為孫國開國的孫伯。
  • 孫姓修家譜朔本源的必備文獻
    《世本》為先秦諸貴家譜,記有衛國孫氏家族、楚國孫叔敖家族的一些情況。 《孫子兵法》十三篇,一般認為是春秋孫武所著兵書。 《戰國策》,齊策有孫臏事跡。 《呂氏春秋》、《列子》載有孫陽伯樂一些事跡。
  • 孫臏原不姓孫 龐涓為何不直接整死孫臏
    孫紅雷顛覆往日形象,在片中扮演長發飄飄不修邊幅,憨厚到甚至有些瘋傻的軍事奇才孫臏。對於網友熱議孫臏的造型過於另類、有點雷人,近日孫紅雷回應,這就是他心目中孫臏的真實形象。「我理解的孫臏在軍事學上有特別高的天賦,但在生活中特別普通,也不帥,也不酷,最不被人重視,為人特別厚道。」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孫臏是怎麼回事?孫臏姓孫嗎?他的老師是誰?他到底憑什麼流傳千古?
  • 孫臏龐涓
    孟子走後,又來了個叫龐涓的人。龐涓的老師鬼谷子,是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韜武略無一不通的奇人,一次收兩個徒弟,一個是龐涓,另一個叫孫臏。有天鬼谷子給龐涓算了一卦,說龐涓能在魏國發家,龐涓十分高興,就辭別鬼谷子和孫臏,投奔魏國,並且承諾如果在魏國出將入相,一定讓孫臏也過去。
  • 齊魏兩大系統五個流派,孫武吳起管仲
    導語:春秋戰國時期,兵家思想有哪些特點,分為哪些派別?有哪些代表人物,齊魏兩大系統,五個流派,孫武、管仲、吳起、穰苴春秋戰國時期,是諸子百家爭鳴的時代,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縱橫家等其他流派一樣,兵家在這個時期也登上了歷史的舞臺,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京口救生會蔣氏家譜研究的新發現
    但是由於缺乏研究資料,除了《丹徒縣誌》中寥寥可數的文字外,幾無更多了解。蔣氏家族從何而來,往何而去?蔣元鼐等第一代蔣氏創始人和第二代復興代表人蔣豫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有沒有傳承關係?此外,一些傳承人經營救生會的事跡簡單到只有一句話。這些都使我們不能釋懷。有鑑於此,十年前我就發願,一定要找到蔣氏家譜,找到更多的歷史資料來豐富蔣氏救生會研究的成果庫。功夫不負有心人。
  • 【國學講壇】《孫臏兵法》
  • 孫氏聚集地:蘭考縣
    城關鎮陳孫莊村孫氏。陳、孫兩姓人家最早遷居居住,起名陳孫莊。城關鎮梁孫莊村孫氏。姓梁、孫的最早在此地居住,起名梁孫莊。三義寨鄉新莊戶村孫氏。清同治年間,曹姓遷此居住,後孫姓遷於此並扎莊戶,後因孫姓人多,定村名孫莊戶,後又有王、黃等姓遷居,經多姓商議於光緒初年改為新莊戶。東壩頭鄉長勝村孫氏。古時該村多柏樹,故名長青。
  • 孫氏榮耀:孫氏家族出了這麼多名門望族!
    清《道光休寧縣誌》「姓氏」卷,「孫氏」載,今坑口、草市、陽湖、溪東、棧山、浯田、梅林、高橋、黃村、汊口、閔口等地孫氏家族皆出此派。在草市、東溪、後村、仙人林諸地都有孫氏祠堂。其族繁衍興盛後,外遷支族眾多。如《蒼基孫氏族譜》稱,其族人中一支在元末,由徽州休寧遷揚州泰興,後復遷回安徽,卜居於桐城東廓之蒼基。《南淮孫氏重修本支世系譜》記,明朝末年,其支族由休寧遷風陽,復遷全椒之西南鄉的白水塘坊。
  • 湖廣會館500本家譜幫你尋根 最厚家譜2500頁
    500家譜幫助你尋根   湖廣會館博物館部主任嶽精柱說,經過文革中斷,國內重修家譜熱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並形成一門獨立的學問。去年該館建立中國移民文化研究中心,聯合學術界和民間文化研究專家,收集研究湖廣填四川以來,重慶境內姓氏演變過程,廣泛搜集家譜。目前,湖廣會館已收集到家譜500多本,涉及近百個姓的來源和演變過程。
  • 國防教育欄目|《孫子兵法》作者是誰?
    吳宮教戰後。吳王闔閭拜孫武為將,執掌吳之國政,孫武與伍子胥一起經國治軍,吳國很快富強起來。公元前506年,孫武協助吳王攻打楚國,長驅直入打下楚國都城郢(今天湖北江陵西北),取得了「以三萬破楚二十萬」的勝利,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速戰速決的光輝戰例。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尉繚子讚嘆說:「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孫)武子也。」
  • 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即將完成《安徽孫氏志》編撰出版
    宗親聯誼交流、姓氏文化研究、修祠續譜方興未艾。至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各地孫氏家族喜迎盛世,聚人心,舉族力,大都完成了修續宗譜的任務。更有對孫氏歷史文化胸懷執著研究與其價值追求者,試圖編修全國性孫氏族譜,並且已有幾部陸續問世。其情可贊,其功可彰。然而,細研深究,不少人認為,創修一部真正合格成熟的全國性孫氏族譜談何容易啊!哪怕組織編修一部全省性孫氏族譜,也幾乎不可能完全辦到。
  • 孫氏聚集地:新野縣
    新野縣部分孫氏分布如下:新野王集孫廟孫氏,始祖原名孫紹坦,從明朝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移於河南新野,與新野磙子埠口孫氏同屬宗脈,家族中流傳「天賜福祿壽,喜樂道德言;仁義禮智信,全家保平安!」我記著的輩數有:玉字輩,廣字輩,殿字輩,守字輩,明字輩,好字輩,學字輩,仁字輩,義字輩;我是學字輩的,因不知先祖孫紹坦與孫大通之間有幾世失傳,家族中家譜丟失,重新修編家譜。新野滾子埠口的孫姓,整個自然村基本姓孫。聽老人說是大槐樹下來的。字輩是:吉(繼)、德、光、華。
  • 孫氏族譜大全,孫家人必看!
    比幹被紂王殺害後,其子孫紛紛避難隱姓,有的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改稱王孫氏。五、源於改姓與其他少數民族加入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孫氏在兩漢以後,還有其它姓氏因多種因素不斷地加入到孫氏行列之中。還有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