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50億公裡!日本探測器帶回關鍵證據!或破解地球生命起源之謎

2020-12-23 宇宙往事

2010年,日本「隼鳥」號探測器歷時7年,長途跋涉50億公裡,克服重重艱難險阻,攜帶著小行星「系川」的物質樣本重返地球。近日,科學家從樣本中獲得小行星存在水的關鍵證據,地球生命起源之謎或將破解!

隼鳥號樣本容器中共有1500多顆小行星塵埃粒子,每顆粒子直徑僅為1/1000毫米,大約是人類頭髮寬度的一半。這些粒子採集自花生狀小行星系川中部的摩西海。

科學家認為這顆小行星曾經是較大天體的一部分,在15億年前與另一顆天體相撞,產生的碎片凝聚在一起,最終形成長535米,寬300米的系川小行星。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分析系川的兩顆塵埃粒子之後,發現有水的痕跡。此前NASA夏威夷紅外望遠鏡曾在小行星忒彌斯上觀測到水冰和有機物質的特徵。去年12月,NASA的OSIRIS-REx任務在小行星貝努上發現水合礦物質。本次研究是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中檢測到小行星含水物質。

研究顯示,類似「系川」的含矽酸鹽S型小行星是太陽系最常見的小行星類型,它們很可能為早期地球帶來了一半的水量。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與太空探索學院宇宙化學家,新研究的主要作者Ziliang Jin表示,小行星樣本含水量異常豐富,超出內太陽系天體的平均值。

Jin和另一位化學家Maitrayee Bose測量了樣品中水豐度和氘與氫的比例——這是一種化學特徵,可以表明小行星的起源以及和地球水的相似程度。結果顯示這些礦物氫的同位素組成與地球完全相同。

研究團隊還利用納米級二次離子質譜儀(NanoSIMS)測量微小顆粒的成分,確定它們含有被稱為輝石的矽酸鹽礦物。由於地球上的輝石晶體結構中都含有水,因此科學家斷定系川是一顆富含水分的小行星。

該研究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期刊。

宇宙往事-專注科學科普

歡迎小夥伴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NASA探測器在小行星上發現水跡象 或蘊藏地球生命起源線索
    英媒稱,有科學家10日表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奧西裡斯—REx」探測器在一顆距離地球較近的小行星上發現了水的組成元素。這個摩天大樓大小的天體或許蘊藏著關於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行星學家、「奧西裡斯—REx」項目負責人丹特·勞蕾塔說:「我們已經發現來自早期太陽系的富含水的礦物,我們想要去尋找並最終帶回地球的正是此類樣本。」報導稱,小行星是大約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遺留下來的碎片。有科學家認為,小行星與彗星撞擊早期地球時,可能帶來了有機物和水,為地球提供了孕育生命的條件。
  • 7-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附:《7.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學案》答案獲取的方法在文末哦✌生物線上課即將開啟,請同學們做好準備!(獲取答案的方法在文末哦✌)科學家推測,大約137億年前,有一個體積無限小但密度無限大的傢伙——奇點,發生了大爆炸,宇宙開始形成。距今46億年前,地球誕生。已發現最古老的生物化石來自澳大利亞,距今約35億年。據此推測,大約在地球誕生10億年後(距今40億年),形成第一個生命。所以,要了解生命的起源,首先要推測40億年前地球上發生著什麼?
  • 解讀日本將太空巖石帶回地球壯舉的背後隱藏了哪些挑戰
    「隼鳥2號」探測器準備著陸在小行星「龍宮」表面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3日消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014年發射的一艘小行星探測器日前成功著陸在一顆高速飛行的近地小行星表面,它收集到了樣本並準備帶回地球用於研究
  • 6年飛行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
    在其突破性任務開始6年零3天後,日本宇宙飛船「隼鳥二號」(Hayabusa 2)將帶著一個載有原始小行星碎片的太空艙返回地球,預計將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著陸。這些碎片被視作珍貴的研究資源——科學家相信,它們將有助於揭示太陽系的形成和生命的起源。
  • ...隼鳥2號|地球|日本|jaxa|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龍宮|月球
    研究小行星的意義在於揭示太陽系最早起源,並可能提供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此次隼鳥2號前往的小行星「龍宮」被認為含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同時,「龍宮」屬近地小行星,類似小行星可能對地球存在潛在威脅,因而有研究的價值和必要。隼鳥2號準確講是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主要目的是將隼鳥號探測器送往目標小行星「龍宮」執行任務。
  • 6年飛行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 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
    6年飛行超60億公裡!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無人飛船將從大約22萬公裡(136700英裡)的高度開始釋放太空艙。周日的行動將標誌著總價值300億日元(2.15億英鎊)的「隼鳥二號」任務的高潮。2014年12月,「隼鳥二號」在位於日本西南部的谷名島航天中心發射成功。
  • 有45億年歷史的「時間膠囊」,誰放地球的?科學家認為時機到了
    在人類發展航空的這幾十年來,科學家發現的小行星數量就多達20973顆,但這僅僅是太陽系星體的冰山一角,因為整個太陽系的直徑就有120億公裡,而即使是42年前發射的,以每秒17公裡飛行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至今都未能飛出太陽系。
  • 「五姑娘」成功抵達地球,其攜帶的「土」或將揭示月球身世之謎!
    圖為五姑娘返回地球12月17日凌晨,經歷19天的地外太空取樣之旅,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2千克的月球土壤成功抵達內蒙古市的四子王旗,這是自從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壤以來,人類再次登上月球。
  • 日本沸騰了!隼鳥二號送回了古老行星上的樣本,或與生命起源有關
    據美聯社報導,日本航天局表示,「隼鳥二號」宇宙飛船成功地分離了一個太空艙,並將其送往地球。該太空艙從一顆遙遠的小行星上帶回了樣本,這可能會給太陽系起源和地球上生命來源的研究提供一定線索。日本航空航天探索機構(JAXA)表示,周六下午,太空艙成功地從22萬公裡(136700英裡)外分離,這是一次具有挑戰性的操作,需要精確地控制。這個太空艙將於周日降落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隼鳥二號在一年前離開了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1.8億英裡)的小行星「Ryugu」。
  • 地球生命誕生之謎:所有生命都是細菌後代|細胞|生命起源|自然界|有...
    在過去100多年間,科學家們試圖弄清楚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是如何誕生的。他們甚至嘗試在實驗室中重現「創世時刻」:從無到有憑空創造出全新的生命。儘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取得成功,但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如今,許多研究生命起源的科學家堅信,他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生命是古老的,恐龍可能是地球上最著名的已滅絕生物,它們起源自2.5億年前,但生命可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
  • 6年太空之旅,日本帶著土壤回到地球,對科學界來說意味著什麼?
    相信小夥伴們最近都看到了隼鳥2號的消息,隼鳥2號是日本2014年就已經發射的一個太空探測器,目的是上太空接近一顆小行星--Ryugu,帶回小行星的地表巖石和地下巖石,已經在昨天通過降落一個回收艙到澳大利亞上空把樣本放下。
  • 地球生命誕生之謎
    生命起源說 生命是地球上最複雜的一種現象。生命是怎樣起源的?這是一個至今尚未完全解決的科學問題。1924年,蘇聯著名的生物化學家奧巴林首先提出了比較系統的生命起源說,即團聚體學說。1953年,美國科學家米勒用氫氣、水蒸氣、甲烷、氨等混合氣體模擬遠古大氣進行放電,在冷凝液中發現了胺基酸等含氮小分子。這說明胺基酸等生物小分子有可能在早期地球的陸地上或空中形成,然後隨流水或雨水進入海洋,聚合成蛋白質和核酸。這些聚合體與海洋中的有機物作用,產生膜的結構,最後形成了原始生命。更可靠的生命起源證據來自化石記錄。
  • 地球生命的起源?隕石碎片揭示未知小行星的存在
    穀神星原本是運行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一顆小行星,直徑約950公裡。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穀神星重新定義為矮行星。它也是是太陽系中最小、也是唯一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有意思的是,2017年,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探測到在穀神星北半球一個叫做「Ernutet」的隕石坑內部及周圍存在的有機物質。
  • NASA探測器對小行星採樣地點進行考察,明年夏天將採集樣本並帶回
    摘要:NASA的OSIRIS-REx探測器,在對1999RQ36近地小行星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探測後,考察了四個備用採樣點,現在將進一步縮小為兩個,計劃在2020年夏季「降落」在小行星上,然後採集50~2000克的小行星樣本,並於2023年9月帶回到地球。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2019年4月,向「龍宮」表面發射一枚金屬彈,製造一個大約直徑10米的撞擊坑。2019年7月,第二次成功著陸並收集了之前撞擊中暴露出來的深層塵土樣本。2019年11月,進行軌道調整,啟程返航。2020年12月4日,在距離地球22萬千米的地方釋放了裝有小行星採樣的返回艙。2020年12月6日,返回艙成功在澳洲著陸。
  • 氫氣與生命起源
    生命起源是一個亙古未解之謎,地球上的生命產生於何時何地?是怎樣產生的?千百年來,人們在破解這一謎底之時,遇到了不少陷阱,同時也見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因而,生命的起源過程應當從宇宙形成之初、通過所謂的「大爆炸」產生了碳、氫、氧、氮、磷、硫等構成生命的主要元素談起。 大約在66億年前,銀河系內發生過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質經過長時間的凝集,大約在46億年前形成了太陽系。作為太陽系一員的地球也在46億年前形成了。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已成功返回樣本
    JAXA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這是歷史上第二次小行星樣本被送回地球,可能將幫助科學家們更多地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圖1:日本小行星取樣任務探測器Hayabusa2太空艙降落在地球上的藝術渲染圖自2014年從日本發射以來,Hayabusa2花了四年時間前往名為「龍宮」(Ryugu)的小行星。
  • 地球起源是什麼?宇宙中十大未解之謎大全 能解開都是神人?
    浩瀚宇宙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未知因素,在人類對宇宙探索的認知中,存在著很多未解之謎。地球起源或被破解,地球的起源自古以來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主流的說法有三種,一種是來自於爆炸碎片說,一種是宇宙垃圾說,還有一種是碎片聚合說,但最近在芝加哥大學的專家們對月球表面研究後發現地月有同數量的鈦元素,地球起源或被破解,還有宇宙中經常也會發生一些離奇的事件,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宇宙中的十大未解之謎。地球起源或被破解:最近,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專家們對地球的衛星——月球的表面進行了研究。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 樣本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消息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2月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
  • 攜帶40億年前塵埃的日本太空艙返回地球:兩項技術直追嫦娥五號
    第二次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已經實現,日本JAXA的隼鳥2號任務在12月5日返回地球,降落在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西北約500公裡的沙漠中。降落南半球的原因在於隼鳥2號的軌道比較特殊,要前往一顆叫做Ryugu的小行星,澳大利亞的沙漠為此提供了天然的降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