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讀文獻寫paper?這裡有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2020-12-14 言爸說育兒

我們做科研經常會遇到三大難題,分別是英文寫作英文文獻閱讀語法修改。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方便好用的工具,辦起事來就會事半功倍。劉老師這段時間研究了不少科研工具,其中包括很多閱讀量上萬的文章推薦的工具,但都不盡如人意,不是太複雜不好用,就是收費比較貴。

劉老師在1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也使用過不少科研工具,今天把自己認為最好用的三個,拿出來和大家分享,都是免費的科研工具。本公眾號的讀者,有的可能已經在用了,但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再做一次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工作和科研有所幫助。(註:科研神器獲取方式放在文末了,不用轉發就可獲取。)

一、 英文文獻閱讀神器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雙語版的英文小說,每一頁都分為左右兩欄,左邊是英文,右邊是中文,英語水平好的主要看英文,遇到不會的單詞和難懂的句子,才去看中文;英語水平差一些的主要看中文,遇到翻譯太差的句子,就看下英文。無論是哪種,效率都很高,讀英文不再發憷了。如果看英文文獻,也可以這樣就好了。

這款神器能實現,左邊是英文,右邊是中文,如果此文獻需要略讀,大概看一遍中文即可,如果需要精讀,也可以先看中文,遇到比較難懂的句子,選中詞句,左邊英文部分對應的句子也會凸顯出來,方便我們對照著看。

有了這款神器,五分鐘看完一篇英文文獻不再是夢想。

二、英文寫作神器

這就是某科研類大號閱讀量10萬+文章推薦的科研神器,秒殺「谷歌翻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有何厲害的地方。

比如我們想寫一句話,大概意思是不良生活方式是死亡或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就可以輸入關鍵詞 生活方式 死亡 慢性病 危險因素,一下子出來好幾十條素材,咱們以前五條為例,都是SCI期刊的,影響因子最高達到了11分,對內容還進行了聯想和擴展。

Unhealthy lifestyle factors, such as smoking, drinking,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excess body weight, have been reported to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chronic disease and premature death.

據報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素,例如吸菸,飲酒,缺乏體育鍛鍊和體重過重,與慢性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升高有關。

這句話寫出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而且基本不存在抄襲的問題,因為我們都是對素材的排列組合,基本沒有連續7個以上英文單詞與文獻句子相同。

如果你來寫,需要多長時間呢?

三、英文語法檢查神器

文章寫出來了,準備投稿吧。先別急,據我經驗,投出去後,會很快收到雜誌編輯的郵件,郵件中通常會說:文章中有大量的拼寫和語法錯誤,建議作者找英語母語的人修改文字。

說的容易,去哪裡找?

好在我們有神器了,對拼寫和語法錯誤可以一網打盡,竟然還免費。左邊是我們寫的英文,右邊提示英語語法和拼寫等錯誤,點開相應位置即可顯示詳細修改內容,一目了然,改起來也非常方便

科研達人如何高效讀文獻寫論文?這就是答案,讓你無論是工作還是科研,都效率滿滿!

以上科研神器獲取方式:

相關焦點

  • 讀文獻都有哪些技巧
    同理,如果有機會做報告什麼的,也是加深理解的機緣,畢竟教是最好的學。最後,我個人感覺科研就是個黑洞,會吞噬掉自己所有的時間。就我觀察身邊學術研究上成功的教授們,不少都是犧牲了很多生活樂趣和休閒時間。工作、生活、社交往往無法面面俱到,所以讀博需慎重,一定要有一定覺悟和心理準備後再選擇讀博。
  • 寫好SCI論文,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
    具體內容請大家關注「投必得學術」公眾號,在「投必得雲課堂」一欄回看,也可以直接掃描文末二維碼,查看往期課程。本期視頻導語: 本節內容劉教授將為大家講述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上期劉教授為大家講述了如何做好文獻筆記,已經為高效地閱讀文獻奠定了基礎,那麼今天重點來了:在為寫SCI論文做準備時,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在閱讀的不同階段或某個層次,該如何更有效地把握文獻重點?今天的視頻,讓劉教授揭開高效閱讀文獻的面紗,趕緊看看今天的視頻吧!
  • 讀MBA還是考CFA?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值得借鑑
    讀MBA還是考CFA?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值得借鑑最近好多考研黨在諮詢,說我們現在面臨一個很尷尬的境地。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是該考研,還是該出去工作呢?那有人回答了這個,還有CFA學員有疑問,那我是該讀MBA還是考CFA?這裡,我們也是借用一個CFA學員的回答,來回答你,因為我感覺,這個答案是小編最近見過最好的答案,很值得借鑑的。如果就業薪酬高叫做好,那我推薦CFA。如果想做中高層管理者叫做好,那我推薦MBA。
  • 如何寫好英語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看似簡單,其實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在國外,宏觀的或者是比較系統的文獻綜述通常都是由一個領域裡的頂級「大牛」來做的。今天我們主要探討如何寫好英語文獻綜述。1如何有針對性查找文獻?現在各大學圖書館裡的資料庫都比較全,即使不全也可以通過網絡上多種手段獲取文獻了。
  • 如何高效讀文獻?博士師兄分享經驗
    讀到後面,發現前面的文獻已經遺忘了,於是翻回頭去再讀一遍,這還只是中文文獻,那英文的文獻讀起來更是沒效率,不知所措。那麼,對於如何高效閱讀文獻呢?且聽學長娓娓道來。二、具體來看(一)判斷文獻的可讀性並不是所有的文獻都具有可讀性的,也並不是所有的文獻對你的知識積累和思維開發都有幫助,有些文獻可能會誤導你,因此需要判斷文獻的價值,如何初步判斷一篇文獻值不值得讀?1. 文獻引用是否夠多?
  • 如何高效的「拆解」一篇文獻?
    假如你有能力每三十篇論文只根據摘要和簡介便能節選出其中最密切相關的五篇論文,你就比別人的效率高五倍以上。以後不管是做事或做學術研究,都比別人有能力從更廣泛的文獻中挑出最值得參考的資料。有一種期刊論文叫做review paper, 專門在一個題目下面整理所有相關的論文,並且作簡單的回顧。你可以在搜尋Compendex時在key words中加一個review而篩選出這類論文。然後從相關的數篇review paper開始,從中根據title和Abstract找出你認為跟你研究題目較相關的30~40篇論文。
  • 如何查找文獻和引用文獻
    如何觀察現象,又如何批判地思考,乃至提出好問題,需要我們日積月累的訓練。在學術論文中,有一個重要部分叫文獻綜述(Literature Review)。當我們有了問題,卻仍感無從下手,這時,不妨去讀一讀別人寫的文章找到一些靈感。但論文千千萬萬,我們如何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並高效的管理它們?
  • 分享:牛人讀英文文獻、寫英文文章的經驗
    2、如何讀標題:不要忽視一篇論文的標題,看完標題以後想想要是讓你寫你怎麼用一句話來表達這個標題,根據標題推測一下作者論文可能是什麼內容。有時候一句比較長的標題讓你寫,你可能還不會表達,下次你寫的時候就可以借鑑了。3、如何讀摘要:快速瀏覽一遍,這裡主要介紹這篇文章做了些什麼。
  • 教授給進入課題組不會讀文獻的研究生寫了一封信
    又有一批新學子要開啟自己的科研之路了。對於他們來說,讀文獻可能是最先經歷的考驗——面對一項課題,要先通過文獻積累相關知識。但我們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找到了相關論文後,哪一篇又該精讀?如何找準論文精華之處?本文作者王威教授,主要基於理工科學科特點,給初入科研領域的同學講述讀文獻的門道。為提高可讀性,文中涉及的專業研究內容作了模糊/生活化處理——王威課題組(遺憾地)並不研究紅燒肉。X同學,展信佳。
  • 如何高效閱讀機器學習論文?
    大家都有的疑問就是:如何高效的閱讀機器學習論文?對於這個問題,網上也有很多的答案,文章後面會附上一些我看過覺得比較好的文章或者視頻。我為什麼要來說這個問題呢?因為我之前看過的一些回答,大多是比較厲害學校出來的碩士、博士研究生,起點相對比較高,可能對部分同學來說有挑戰。
  • 研究生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並總結成讀書報告?
    搞科研離不開文獻閱讀,然而前人積累的文章太多太雜亂,如何去高效的閱讀文獻,並且系統性地整合成自己的東西呢?一、選擇性閱讀文獻文獻那麼多,並不是所有文獻都值得去閱讀,在開始閱讀文獻的第一步,我們應該學會篩選可讀文獻。
  • 論文寫不好,你有多久沒靜下心來,好好讀一篇文獻?
    論文寫不好,你有多久沒靜下心來,好好讀一篇文獻?最近學術的瓜一個接一個,抱怨論文不好寫,寫不好,尤其是對於一些學術較強的論文。對於一些論文小白我們這種平民百姓,也比不過贏在起跑線上的人,如何寫好一篇精練的論文?若是沒有思緒,還是老老實實看咱的文獻吧……papercrazy今天來分享一下自己精讀文獻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文獻,泛讀還是精讀?
  • 剛讀研究生的科研小白,如何高效閱讀文獻?
    對於剛剛結束科研的研究生而言,閱讀文獻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很多同學早早的就已經開始找來專業相關的期刊文獻,做文獻翻譯,讀文獻的內容。閱讀實用的文獻知識,對於以後論文的發表是,甚至是畢業都有很大的關係。高效閱讀文獻第一步,首先需要找到專業相關的文獻。
  • 怎麼寫文獻綜述?
    很多同學剛接觸literature review 都覺得頭疼,本來看文獻就難,寫文獻綜述更是像海底撈針,然後用好多好多針去填滿另一片海……之前有很多同學問我文獻綜述怎麼寫,學霸一般都回:多看相關文章,自己的腦子裡慢慢建立框架,把前人的論點都一點點兒串起來,再往前推一步就行了。我:啥玩意兒啊?
  • 如何使用簡易工具,高效提升閱讀英文文獻的效率?
    其次,在大量閱讀中,不自知地提升了對英語文獻的親近感,熟悉英語的論文思維,包括詞法、句法及篇章常用套路,也為以後的paper做積累和準備。而關於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如何從海量的文獻中解脫出來,小編在此總結了幾條經驗,與大家交流學習。01、知雲文獻翻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學術乾貨:4位學術牛人教你如何讀文獻、用文獻
    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但最重要的自己總結概括這篇文獻到底說了什麼,否則就是白讀,讀的時候好像什麼都明白,一合上就什麼都不知道,這是讀文獻的大忌,既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導致以後不願意讀文獻。
  • 【找文獻·讀文獻】如何查找、整理、閱讀外文文獻?學術牛人教你幾招
    但是閱讀外文文獻對於把握最新科研動態,擴充自己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閱讀外文文獻的經驗。不一定完全正確,僅作參考。(文章來源於科學網 )現在各大學圖書館裡的資料庫都比較全,即使不全也可以通過網絡上多種手段獲取文獻了。所以說文獻的獲取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查什麼樣的文獻?❶本領域核心期刊的文獻。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這裡也不能一概唯IF論了。
  • SCI文獻閱讀技巧:3位博士總結如何看文獻
    1從phd到現在工作半年,發了12篇paper, 7篇firstauthor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能總結概括出這篇文獻到底說了什麼,否則就是白讀。讀好的review也行,但這樣人容易懶惰。3、關於寫文章的語法,讀文章的時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時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識的記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誰,哪篇文章,哪個期刊,這樣以後照貓畫虎寫的時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裡半天琢磨出一個句子強的多。當然,讀的多,寫的多,你需要記得句型就越少。其實很簡單,有意識的去總結和記憶,就不容易忘記。
  • 科研新手該如何讀文獻?|開啟科研之路
    自從你進組已經有兩個月了。昨天你來信說你搜了很多文獻,但讀得頭大,沒什麼進展。為師思考良久,針對咱們課題組新生的常見問題,寫下以下一些肺腑之言。衷心希望你能夠走過目前的瓶頸期,早日尋找到讀文獻的竅門和快樂。1 為什麼讀文獻(paper)?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
  • 科研新手該如何讀文獻?| 開啟科研之路
    又有一批新學子要開啟自己的科研之路了。對於他們來說,讀文獻可能是最先經歷的考驗——面對一項課題,要先通過文獻積累相關知識。但我們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找到了相關論文後,哪一篇又該精讀?如何找準論文精華之處?本文作者王威教授,主要基於理工科學科特點,給初入科研領域的同學講述讀文獻的門道。為提高可讀性,文中涉及的專業研究內容作了模糊/生活化處理——王威課題組(遺憾地)並不研究紅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