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當中的文史知識一直在各類考試中佔比不少,其包含的範圍也很廣,有部分已成為經典考點,偶爾在一些考試中還是會出現了冷門考點,比如五行。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種系統觀,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 廣泛應用與佔卜、算命、曆法、中醫等各個方面。
一、「五行」簡介
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即木、火、土、金、水五大類,並叫他們「五行」。「五行」一詞,最早出處在《尚書》的《甘誓》與《洪範》中,在《洪範》中則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後人根據對五行的認識,又創造了五行相生相剋理論。
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係;具體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剋,則與相生相反,是指兩類不同五行屬性事物之間關係是相互克制的;具體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二、五行與方位、天幹、顏色、神獸的關係
木:東方,甲乙,青色,青龍
火:南方,丙丁,紅色,朱雀
土:中央,戊己,黃色,黃麟
金:西方,庚辛,白色,白虎
水:北方,壬癸,黑色,玄武
三、五行與地支、四季關係
四季: 春 夏 秋 冬
地支: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醜
五行: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 水 土
春天屬木,代表氣體向四周擴散的運動方式。春天,花草樹木生長茂盛,樹木的枝條向四周伸展,養料往枝頭輸送,所以春屬木。
夏天屬火,代表氣體向上的運動方式。火的特點就是向上,夏天各種植物向上生長,長勢迅猛,所以夏屬火。
長夏屬土,長夏是夏和秋之間的一段過度期,天氣溼熱,莊稼走向成熟的一段時期,所以長夏屬土。
秋天屬金,代表氣體向內收縮的運動方式。金的特點是穩固,秋天收穫,人們儲蓄糧食為過冬作準備,樹葉凋落,所以秋屬金。
冬天屬水,代表氣體向下的運動方式。水往低處流,冬天萬物休眠,為春天蓄積養料,所以冬屬水.
幹支按五行來說:寅、卯、辰月屬木,主宰春季,代表東方;
巳、午、未月屬火,主宰夏季,代表南方;
申、酉、戌月屬金,主宰秋季,代表西方;
亥、子、丑月屬水,主宰冬季,代表北方;
辰、未、戌、醜,單個而言都屬土,為四方土,主宰四季最後一個月。
四、學習指南和真題展示
對於「五行」知識的學習,可作為常識知識的補充了解學習,整體來說常識更在對於知識的積累,偏冷的知識點,首先基本概念要掌握;其次在真題中去了解考試的方向;最後在考頻多的知識點上稍加記憶。
下列關於五行思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五行中的木,對應的方位是東方,顏色是青色
B.五行相生的順序是木生火,火生金,金生土,土生水
C.五行可以與天幹搭配,與火搭配的是丙丁
D.五行思想起源很早,《尚書·洪範》篇就有相關記載
【答案】B。中公解析:解析:五行相生的順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B 項錯誤。木對應方位為東方,與其搭配的天幹為甲乙,顏色是青色。A 項正確。 火對應方位為南方,與其搭配的天幹為丙丁,顏色是紅色。C 項正確。五行係指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亊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並叫它們為「五 行」。早見《尚書·洪範》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彎曲,舒張),金曰從革(成分緻密,善分割),土曰稼穡(意指播種收穫)。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D 項正確。敀選 B 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