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已經結束了,可不少人走親訪友的聚會還沒完,然而比起老友相聚的杯酒言歡,也有一部分人委婉拒絕這些聚會、聚餐,有的乾脆跑去國外旅遊躲清靜,到底有哪些聚會讓人避之不及?
聚會回來很「受傷」
早在春節前,網上就有不少聚會攻略,不少標題很有意思,比如「穿什麼出席看似風平浪靜卻暗藏刀劍的同學聚會」。對姚小姐來說,今年就有這麼一場讓人心累的同學聚會。
「往年聚會一般都會訂個酒店吃飯或者找個咖啡店喝下午茶,但今年有個朋友入住新家,所以請我們去家裡聚會。」姚小姐表示,朋友先帶我們上上下下參觀了他們家的別墅,介紹了各種紅木家具和鑲金浴缸,然後又特別展示了她老公送她的情人節禮物,一張被封在相片框裡的巨額存單。幾個同學對此都有些瞠目結舌,當面只有猛誇,但回頭私聊的時候都覺得這次聚會有些變味,炫富和秀恩愛有些過了。
市民劉先生老家在山東淄博的農村,雖然他一直覺得回老家過年比留在紹興熱鬧,但每每回去荷包「大出血」也讓他覺得有點受不了。
「村裡有20多戶親戚,過年都要去親戚家聚會,小時候去長輩家裡磕了頭就有紅包拿,如今是要帶著紅包、帶著禮品去拜訪親戚們,所以沒能在家裡好好休息一天。」劉先生表示,自己一年回不了幾趟老家,不少親戚都不太認得,可禮卻不能少,所以買了一後備廂的煙和酒,挨家挨戶大包小包地拜訪。剛剛結婚沒趕上喝堂姐、表弟的喜酒,但紅包也得補上,大大小小的開支算下來,2萬多元錢年終獎都花了出去。
哪些聚會能免則免?
對生活裡的各種聚會,該不該去,哪些該去,不少市民都有自己的選擇。
30出頭的吳先生是個聚會愛好者,對他來說,和老同學、老朋友的聚會也好,和各種新朋友的聚會也好,目的都是加強溝通聯繫,也為未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人脈基礎,但他也坦言,難免會有一些變味甚至發生不快的聚會。
「之前去參加朋友的一個聚會,聊著聊著談到了高息借款、共同投資項目的話題,當下拒絕朋友面子上過不去,結果這位朋友只借不還,現在都聯繫不上了,基本上是『友盡』了!」吳先生表示,聚會上大家只是吃喝聊聊無妨,涉及金錢投資還是能免則免。
臨近退休的楊女士慢慢把生活重心從工作中轉移出來,改為和老友多聚聚,但她不太熱衷一些「攀比」的場合。
「普通敘舊無妨,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發展、子女的話題,有些聚會是去了才後悔,有一兩位在那裡處處彰顯自己『高大上』,場面就會變得有些難看,肯定有人因為不如人而感到不適,也總有人因為不服而加入『炫耀』。」楊女士表示,日常聚會是為了增加親近感,大家都應該珍惜這一份信任,分享彼此的正能量,奔向更好的未來,至於只會滋生負能量的聚會還是能免則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