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講一下是「普通流水線」怎樣製造飛機的。
傳統的飛機裝配方式就是將飛機停在固定機位,然後工人依次完成自己的裝配任務,反覆操作,從而達到量產的目的。這種方式雖然簡單,但是存在效率低,耗時長,質量管控差等問題。隨著飛機需求量的增長和研製任務增多,這樣停車場式的飛機裝配模式顯然無法適應生產的要求,所以飛機裝配生產線需要有所改變。
於是航空公司借鑑了福特汽車公司的汽車流水線,改造出了「脈動生產線」。飛機總裝脈動生產線就是一種按節拍移動的裝配線,運用精益製造思想,對裝配過程進行流程再設計、優化和平衡,實現按設定節拍的站位式裝配作業,達到縮短裝配周期、滿足客戶要求的裝配生產形式。整條生產線由4部分組成:脈動主體、物流供給系統、可視化管理系統、技術支持。
(1)脈動主體:站位設施、對接定位設備、可移動的裝配設備等。
(2)物流供給系統:AGV車、完備的配套和配送系統。
(3)可視化管理系統:現場可視化系統、ERP 與 MES 無縫融合的信息管理系統、工作現場的固定和移動終端。
(4)技術支持:質量保障、生產現場問題應急處理。
簡單點說,總裝脈動生產線就是介於固定站位裝配與連續移動裝配之間的一種裝配生產線形式,其典型特徵是產品移動時不進行裝配作業,裝配作業進行時產品不移動。這樣子,既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有效地實現了飛機批量生產的目標。
目前我國也在大量的運用「脈動式生產線」。2010年,中航建立了我國第一條「飛豹」飛機整體裝配脈動式生產線,我國的殲10、殲20等戰鬥機也已經全面採用了這種新的裝配模式。而且將來一旦所有瓶頸環節打通,國產「脈動生產線」年產近百架戰鬥機,即四條生產線的年產應該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