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孩子的壓歲錢,父母能花嗎?法律這樣規定!

2021-03-02 揚州親子俱樂部

過年期間,走親訪友,也是孩子們「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的時候,這個長輩給個紅包,那個長輩再給個……不出幾天,孩子就變成了一個「小財主」,笑得合不攏嘴。

近日,一張「全國壓歲錢地圖」再次引發熱議。

從「地圖」上看,東部沿海地區的壓歲錢普遍偏高。比如福建莆田達到12000元、福建3500元、浙江3100元.北方大部分地區壓歲錢比較平均,例如陝西、甘肅、河南均為400元,陝西、青海、內蒙古為300元。「地圖」顯示,江蘇人平均能收到1000元壓歲錢。

小編忍不住發問,今年你家孩子收到多少壓歲錢?

當然,除了金額外,壓歲錢的歸屬也是網友熱議的話題。孩子的壓歲錢怎麼處理呢?讓他們自己拿著一怕不小心弄丟了,二怕亂花錢揮霍一空,如果強硬要過來吧,又怕孩子不樂意鬧情緒。

有不少網友都表示,自己小時候最常聽的話就是「爸爸媽媽替你存著」。那麼,孩子收到的壓歲錢到底應該算誰的呢?

有些替孩子拿到紅包的新晉寶媽說,小時候最怕爸媽幫忙保管壓歲錢,現在自己做了媽媽,終於知道這個的好了!

也有些網友說,孩子的壓歲錢都是父母幫忙保管,從銀行開戶到長大以後買車.這些錢都好好地存著。

有一些網友分享了自己是如何處理給孩子的壓歲錢:小朋友會記帳,留給他自己保管也不擔心。

有一部分網友還認為,孩子、父母共同管理也是一種合理的方式。

給孩子發紅包是春節習俗,而「孩子能不能自己管錢」「父母是否有權使用子女的紅包」這些問題,是父母和子女之間一場小小的「較量」。

有律師就壓歲錢的歸屬和分配作了相關法律分析,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給孩子壓歲錢在法律上屬于贈與行為,應當歸受贈人所有。此外,根據《民法典》的規定,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

接受長輩的壓歲錢屬於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未成年人可以獨立接受;長輩有權決定給還是不給壓歲錢,把錢給出去之前,屬於長輩本人所有;在把壓歲錢拿出來交到對方手上後,這筆錢就是別人的了,這個「別人」就是受贈人。

讓孩子自己管著紅包,萬一他亂花錢怎麼辦呢?家長也別擔心,《民法典》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的行為也要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所以孩子能自由支配多少壓歲錢也要根據年齡、家裡的財務狀況等情形具體對待,如果超出了範疇還是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

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受到不同限制,只能從事相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也就是說,雖然壓歲錢歸小孩子所有,但是,小孩子不能隨意消費或者支配。

因為未成年人缺乏社會經驗,心智不成熟,因此只能從事跟他(她)的年齡相適應的行為,否則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是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由其父母代為支配;如果是已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其僅能實施與其年齡、智力相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不能購買大件用品或者大額打賞主播等,這些都需要經過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認。

父母要妥善保管未成年人的財產,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損害的,要從壓歲錢中優先支付。壓歲錢歸未成年人本人所有,他(她)可以委託父母保管,父母不能據為己有,也不能單純為自己消費。當然,如果父母想用壓歲錢為未成年人購買供其本人使用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給孩子報輔導班等,則不在法律禁止之列。

此外,民法典第1188條規定,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也就是說,如果未成年人對他人構成侵權,比如將別人打傷、磕壞了別人的門牙、毀壞了別人的玩具等,則應當從未成年人本人的壓歲錢中優先支付,剩下的再由父母賠償。

和孩子一起規劃壓歲錢的用途,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幫孩子認識壓歲錢背後的文化意義,幫孩子更好地認識金錢,進而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

孩子收到了壓歲錢會很高興,可以借著孩子的高興勁給孩子講一講壓歲錢背後的故事,「孩子,你知道過年為什麼長輩要給孩子壓歲錢嗎?」

春節期間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紅包是一種傳統習俗,小孩子向長輩拜年,長輩將壓歲錢分給小孩子,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祟音同歲。它承載著一種祝福,代表長輩對晚輩的關愛,是一種愛心的傳遞。

讓孩子明白了壓歲錢背後的文化,就可以教他認識金錢了。錢能幹什麼呢?對這個問題孩子肯定很積極,因為可以買糖、買玩具、買好看的書、買衣服、買發卡.

其實孩子除了知道錢能花、能買東西外,並不知道錢還能幹什麼。他們對錢的認識十分有限,所以這絕對是一個給孩子科普的好機會。

「那你知道爸媽發了工資、有了錢後,會怎麼辦嗎?」大人通過講述自己如何使用金錢,是培養孩子金錢觀的最好方法,這就是榜樣!孩子對爸媽如何花錢肯定很感興趣,然後就可以告訴孩子,爸媽的工資就是家庭的收入,而家庭收入要合理分配使用:日常的柴米油鹽正常花銷,孩子的教育投入,家人的健康保險,還要存一部分錢備著後用,還有買一些書籍、報一些班來充電提高自己,有時還要獻獻愛心……

教孩子知道生活正常開支是什麼,教育投入是什麼,保險是什麼,儲蓄是什麼,投資是什麼,獻愛心是什麼……分類給孩子講一下不同的用處,對自己、對家庭,或者對別人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這樣孩子就會對金錢有個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了,而孩子的金錢觀也就這樣一步步形成。

給孩子科普了基本的金錢知識後,那壓歲錢該怎麼處理呢?可以先和孩子討論,詢問一下孩子的意見,這是培養孩子金錢觀的基礎。

有了壓歲錢孩子高興,主要是因為那種「自主支配的渴望」,所以一定要給孩子一部分讓他自己來支配,比如自己購買學習用具、課外讀物、玩具零食等。可以讓他先寫一個必需品清單,有機會的花錢,並學會記帳,可以清楚地看到錢花哪去了。

帶孩子一塊去銀行,以孩子的名字開一個銀行帳戶,這樣能讓孩子從小意識到理財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形成積累財富的良好習慣。

給孩子開銀行帳戶的一些要求如下:

對於未成年人開戶,中國人民銀行有統一規定:居住在中國境內16周歲以下的中國公民,應由監護人代理開立個人銀行帳戶,出具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件以及帳戶使用人的居民身份證或戶口簿。

必須要監護人陪同辦理,監護人作為代理人填寫辦卡資料

必須提供監護證明(出生證明或者獨生子女證)

小孩和代辦大人的戶口本或者身份證(如果小孩和大人在同一個戶口頁最好)

可以鼓勵孩子給長輩、給老師送一些小禮物,這能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另外也可以告訴孩子,當我們在幸福生活、討論壓歲錢如何花的時候,遠方還有很多的人過的很艱難,比如災區的孩子、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等,他們很需要大家的幫助,我們也可以捐一點錢、獻一份愛心。

某一天或者某一周,讓孩子當家做主,拿出一部分的壓歲錢作為家庭開支,讓孩子負責買菜、買饅頭、買醬油等……這種方式能讓孩子體會到責任和擔當的快樂,也能讓孩子明白爸媽的不易。

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壓歲錢,但是卻考驗著爸媽的智慧,幫孩子認識金錢、學會正確的使用金錢,才能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而後面的財商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這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相關焦點

  • 法眼|孩子壓歲錢,父母能動嗎?法律早已有規定
    對於小朋友來說,春節除了放假、吃喝玩樂、穿新衣以外,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收壓歲錢了。家住濟南的六歲小朋友冠冠,今年春節就收到了1900元壓歲錢,他不想把壓歲錢給父母,沒想到卻引來父母反對。其實,每年春節期間,圍繞壓歲錢歸屬權、使用權,孩子與家長之間少不了引發一場大戰,家長和孩子的理由聽起來都很有道理,那麼法律上是怎樣規定的呢?法眼君來幫你普法嘍!民法認為,人對錢的佔有即所有,紅包給了孩子所以錢就屬於孩子,家長無權沒收。
  • 9歲的女孩問我:媽媽說法律規定壓歲錢歸父母所有,是真的嗎?
    一個9歲的女孩,今天嚴肅地問了我一個問題。她說:「姨姨,我是替我同學問的。法律規定壓歲錢歸父母所有嗎?我媽媽說,她也給了別人孩子壓歲錢,所以這個錢就抵消了,還是屬於她的錢。這是法律規定的,是這樣嗎?」現在壓歲錢的套路變了嗎?以往不都是說「媽媽幫你保管嘛」這個媽不走尋常路呀!我斟酌了一下,還是決定對孩子說實話。法律上沒有你媽媽說的規定,反而規定了別人贈予你的錢,是屬於你的。但是,父母作為監護人,可以監管你的財產。收走你的壓歲錢,可以稱作保護行為。不過,她不能拿去花。
  • 水漲船高的壓歲錢帶來的法律問題——壓歲錢,歸誰所有?
    根據不同家庭的經濟情況來說,現在小孩子的壓歲錢是一筆很客觀的數字,以前「壓歲錢都是給媽媽了」「媽媽幫你先存著」……有人認為,既然是給孩子的錢,那父母就無權動用;也有人認為,父母養你花了不少錢,壓歲錢用了也沒什麼,孩子以後結婚買房買車還少不了父母支持呢……說法,各有不同。你認為壓歲錢到底該歸誰呢?我們該如何看待「壓歲錢」的法律性質呢?
  • 家長注意了,孩子的壓歲錢應該這樣管
    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祟。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是傳統習俗之一。隨著社會生活發展,壓歲錢的數額越來越大,對於孩子壓歲錢的管理成了擺在家長面前的難題。當然,有的家長同志會說,這有什麼難的,我「保管」就行了,畢竟我給別人家孩子也給壓歲錢,這就是一種變相的換錢而已。
  • 孩子的壓歲錢父母離婚時可以分割嗎?
    傳說壓歲錢可以幫助小孩子壓住邪祟。在廣東叫做「俾利是」、「派利是」或者「 逗利是」。 據統計, 對於壓歲錢,廣東人最務實,基本平均每個孩子壓歲錢為兩位數,而福建莆田人最壕爽,平均每個孩子的壓歲錢高達五位數。
  • 父母用孩子壓歲錢是侵佔?專家腦洞不要太大
    從法律上來說,這確實是一種贈與關係,問題在於,孩子接受了壓歲錢之後,壓歲錢的使用上,家長有多大的支配權利。許多律師都認為,家長等監護人只有保護孩子壓歲錢等財產權益的義務,而沒有佔有支配壓歲錢的權利,家長利用「強迫」或「欺騙」手段直接或變相佔有孩子壓歲錢的做法是錯誤的。在孩子不同意的情況下,這就屬於對所有權人的權利侵犯了。
  • 沒收孩子壓歲錢是違法行為?
    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孩子可以學理財。多好的事情,所以家長沒收孩子壓歲錢的觀念得改改了。    你的張益達:從小都是父母拿著我的壓歲錢,他們說替我保管著。現在我有了孩子,也替孩子收著壓歲錢,還真不知道這是違法的。    愛美麗菲菲:在我的印象中,從小到大的壓歲錢都是爸爸媽媽收繳的,說我還小先替我保管著。我覺得這樣的做法是理所當然的,並沒有上升到法律的層面。
  • 壓歲錢怎麼花?00後的回答亮了!
    一到過年,最高興的當屬孩子們了。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吃,還有壓歲錢可以拿 …… 春節假期即將結束," 父母能花孩子的壓歲錢嗎 " 登上了微博熱搜。2 月 17 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南京的不少家長和孩子後發現,現在年紀小的孩子會上交父母,而不少十幾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理財了。
  • 孩子的壓歲錢,該怎麼「回收」?
    同事A:「早上陪孩子去了趟銀行,他著急把壓歲錢存進自己的卡裡」同事B:「是你名下的卡吧,過段時間,你會把錢轉出來?」同事A:「不會啊!現在的孩子可精著呢,會去查的。」小盈感慨,現在的孩子,可真幸福啊。前兩天,《名典法》解讀#父母能花孩子的壓歲錢嗎#衝上熱搜。我們來看看,《民法典》是怎麼規定的。
  • 作為家長,這樣給孩子發壓歲錢,孩子今後才懂得感恩
    又是一年春節時,家家戶戶又開始給孩子準備壓歲錢了。但是,作為家長,你知道壓歲錢的本意及壓歲錢裡蘊含著的教育意義嗎?可是,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使孩子知道這一點,並切實感受到這一點。只有這樣,我們給出的壓歲錢才能讓孩子體會到父母長輩的這一片愛意,並觸動孩子的內心。2. 讓孩子懂得知足。正因為壓歲錢具有祈求平安的意義,壓歲錢是長輩愛心的體現,所以,家長或長輩在給孩子壓歲錢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懂得知足,懂得收手。
  • 壓歲錢,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博弈
    現在收到的不是一筆小數目,如何處理就成了個問題。小一點的孩子,家長還能代管,但也得仔細考慮如何處置。大一點的孩子,爸媽就發愁了:如果把壓歲錢交給孩子,家長擔心他們還沒有自控能力,會胡亂花掉,由家長保管又擔心孩子不樂意,這可怎麼辦呢?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如何逐步培養他們的理財觀念?到多大時,就可以讓他們參與壓歲錢管理了呢?教孩子管理壓歲錢,家長們都有什麼妙招?
  • 過年壓歲錢歸誰? 律師:屬於孩子家長不得隨意處理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 記者 李媛)過年收壓歲錢是中國千百年來的老習俗了,不少孩子收了壓歲錢後都是交由父母代為保管,可是這壓歲錢究竟屬於誰?又該怎麼花?您知道嗎?
  • 父母「挪用」5.8萬壓歲錢被孩子起訴!壓歲錢到底歸誰?
    收到我就服你@帝星君:壓歲錢明上說是給孩子的,實際上就是給父母的啊,一些人是為了還人情,給孩子你也容易收,沒有父母你哪裡來的壓歲錢,真是@豹子三:說實話不看父母面子,誰給你壓歲錢?@劉秀V:壓歲錢理所當然歸孩子個人,其他人只是代管@暖和的火:呵呵,看評論一邊倒是因為家長霸佔了網絡吧?
  • 寧波孩子今年收到多少壓歲錢?怎麼花?記者做了個調查……
    然而,一回家就會聽見「壓歲錢媽媽先存著,長大以後再給你!」但這一屆的小孩可沒這麼好糊弄了。近日,關於「孩子的壓歲錢該不該上交」的話題討論熱烈,甚至因為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上了微博熱搜。記者做了個小調查,並採訪了幾個家庭,發現不少孩子有了「要自由支配壓歲錢」的想法。為了不讓孩子亂花錢,爸爸媽媽開始與孩子鬥智鬥勇。
  • 沒收孩子壓歲錢竟違法?壓歲錢到底歸誰所有!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壓歲錢類似禮品,其性質屬于贈予。長輩給未成年人的壓歲錢,應當認定該贈予物為孩子的個人財產。雖然父母是未成年孩子的監護人,可以替孩子保管壓歲錢。比如,父母如果純粹是為了孩子的利益,為孩子買商業保險,讓孩子參加興趣班什麼的,是可以動用壓歲錢的。但家長不能霸佔和私自挪用,法律明確父母除為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孩子的財產。
  • 媽媽拿孩子壓歲錢去打麻將,孩子爆哭:壓歲錢怎麼花,影響孩子一生
    這麼多的壓歲錢也算是孩子的「可愛費」了,家長們怎麼處理最合適呢?大多數家長是這樣做的,孩子還小、怕亂花錢,剛到手的壓歲錢還沒有暖熱,便以替他保管的名義要過來,後面就不了了之了。微博上中國新聞網發起了一個投票:你小時候收的壓歲錢都去哪了?
  • 家長想隨意沒收壓歲錢,咋辦?孩子要自己支配壓歲錢,咋管?
    核心提示     春節,孫女士的女兒拿到了2200元的壓歲錢。「孩子一天天長大,現在要獨自支配這筆錢,我該怎麼辦?」孫女士苦惱地問。如今,中小學生面對越來越豐厚的壓歲錢有些茫然,家長也不知怎麼處理才好,有的家長因為隨意沒收孩子的壓歲錢,被孩子告上法庭;有的則因為放任孩子花壓歲錢,致使孩子離學校和課堂越來越遠,陷入網癮等迷途不能自拔。
  • 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壓歲錢?如何讓壓歲錢花得有意義?
    現在大部分的孩子對壓歲錢的理解就是鈔票,壓歲錢也逐漸丟失了其最珍貴的寓意。但這都不是孩子們的問題,而是父母的教育缺失。所以,父母可以多和孩子交流壓歲錢的來源及寓意,多珍視長輩的愛護和祝福,而非只顧及壓歲錢數額大小。
  • 孩子收的壓歲錢屬於誰? 聽聽法官怎麼說
    春節拜年時,長輩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贈送給晚輩,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可以說給孩子們壓歲錢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深切祝福。而對於孩子們來說,收到紅包是過年時最開心的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收到的紅包形式多種多樣,紅包金額也是水漲船高。但是由於孩子尚未成年,該如何處置孩子收到的紅包呢?現實中多半是「上繳」給了父母保管。
  • 孩子的壓歲錢能收多少?萬元戶已不足為奇,平均數讓不少家長羨慕
    萬元戶已不足為奇,平均數讓不少家長羨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在壓歲錢方面也變得越來越大方,據有心人調查,在正常家庭,平均每個孩子春節期間至少要收2000元左右的紅包,有些甚至能上萬。經濟條件好,壓歲錢增多是好是壞?要分情況看待作為父母的心頭肉,家長的想法肯定是將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有錢是不是就得富養?」給孩子巨額壓歲錢,到底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