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貧困人口來說,
最「怕」的就是生病,
尤其是大病之後,
家裡的負擔著實透不過氣。
廣東要為幾十萬的貧困人口送實惠了,
分分鐘生了大病能報8成以上。
有人看病花費32萬自己才出了1萬元。
4月24日,省政府舉辦新聞發布會,省衛生計生委、民政廳、人社、扶貧辦、中醫藥局等負責人解讀備受關注的《廣東省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實施方案》。
據通報,今年起,全省數十萬貧困人群將獲大病篩查、確診、專項救治,大病保險向其傾斜,比如下調大病保險起付標準,提高報銷比例,不設年度最高支付限額,保障貧困大病患者報銷比例達70%-80%以上。
(新聞發布會現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雪華攝)
32萬治病,個人自付不到1萬元
《廣東省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實施方案》(下簡稱「方案」),將如何讓貧困大病患者受惠,減少因病致貧返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醫保處副處長張豔純列舉實例說明。
惠州有一個陳某某的貧困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治療,總共醫療花費326608.06元,基本醫療保險報銷264423.39元,通過大病專項救治可再報銷35209.8元,民政部門救助11853.15元,另外,惠州今年出臺新政策,對於一些以前不予報銷的費用,超過5000元以上的,再給予50%以上的救助。
「如果這個惠州的病例發生在今年,個人只需要支付不超過1萬塊錢。」張豔純說。
她還指出,全省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已通過信息系統與定點救治醫院聯通,大病基本報銷、大病保險報銷以及醫療救助的部分,通過信息系統跟醫療機構直接結算,個人無需墊付,只需要出院時一站式結算支付個人自付部分費用就可。
廣東多個市出臺具體方案
目前粵東西北已有汕頭、韶關、梅州、肇慶等4個地市出臺了具體實施方案,其餘各地基本都已完成方案初稿或徵求意見稿。先行實施的肇慶,截止至4月20日,共篩查「患有大病」的農村貧困患者2703人,救治患者293例,自付平均比例僅19.71%,大大減輕了農村貧困患者的負擔。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攝)
政策解讀
解讀1:哪些人群可以享受這個福利?
有扶貧建檔或申請過救助核對
哪些人群患大病後屬於方案對象,可享上述患者般救治?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劉冠賢指出,方案實施的對象,是全省「廣東扶貧大數據平臺」建檔立卡及廣東省救助申請家庭經濟核對系統的農村特困人員和低保對象中監測健康狀況為「患有大病」的貧困人員,根據方案,從今年起對這些人員進行大病篩查、確診、分類組織專項救治。
據了解,這些數據是動態的,初步估計全省約有數十萬人,較集中於粵東西北地區和珠三角邊緣。
劉冠賢說,有條件地市,可結合需求和醫療保障水平,擴大專項救治的貧困人口人群。
解讀2:哪些病種能受惠?
廣東全覆蓋,不限於七種大病
據了解,國家下發要求對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的通知裡,明確了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等七種大病作為貧困人口專項救治首批專項病種。那廣東也有病種的規定嗎?
馮宏祥說,廣東沒有明確具體大病救治的病種,「就是不限於這七個病種」,主要針對前期篩查的患有大病的救治對象進行醫療救治的全覆蓋。
廣東這樣的設置,是基於全省前期已經入戶篩查貧困大病患者,確診與分類救治得到了相應的組織;其次是全省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政策是對所有的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員都適用,大病保險主要以「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的治療支出」為目標,起付標準應該與上一年度當地人均居民純收入相當,而且不高於當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廣東有能力實現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全覆蓋。
解讀3:到所有醫院看病都能獲救治嗎?
定點在縣醫院 省、市醫院為「後備」
並不是到所有醫院看病都能獲得大病專項救治。劉冠賢介紹,「患了大病」的貧困人口,需要到大病專項定點醫院看病,才能享受專項救治。
首先,從儘量減少患者交通花費出發,定點醫院原則上設置在縣級醫院;其次,各地市據診療條件等,指定市級醫院作為醫療救治定點後備醫院;而省一級,則指定了18家醫院為省級定點救治後備醫院,它們包括:
廣東省人民民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腫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等。
無論是定點醫院,還是後備定點醫院,都要將「患有大病」的貧困人口醫療救治工作納入「精準扶貧」重要內容,合理設置醫療服務流程,開通就醫綠色通道,配備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對貧困患者實施分類施治。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攝)
解讀4:只要「定點」就行?
需要嚴格分級診療
按方案,貧困大病患者原則上是到縣級定點醫院看病;如果縣醫院確實無法解決的疑難或重症病例,可由縣醫院聯繫,轉診到市級定點後備醫院,也可能通過遠程醫療、對口支援、專家會診、醫聯體合作等方式從省級後備定點醫院獲得技術幫助;市級醫院也無法解決,則視情況聯繫省級定點後備醫院收治。
「大家放心,各級定點醫院會根據病情需要及時轉診的。」省衛生計生委醫政處調研員馮宏祥說。
事實上,全省58家縣醫院能收治病種數已非常多,國家縣醫院平均水平在1500多種,廣東的超過國家平均病種數,到2017年廣東已經有80%以上居民留在縣域內看病,基本實現了大病不出縣。
解讀5:具體專項救治報銷如何規定?
七八成以上能報銷
方案規定,對於貧困大病患者,醫療救治保障打的是「組合拳」,也就是靠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健康扶貧商業保險等制度,一環環銜接的。
在最受關注的醫療保險上,張豔純指出,最主要是大病保險向貧困大病患者傾斜,包括下調他們的大病保險起付標準,提高報銷比例,不設年度最高支付限額,最大限度提升貧困人員的大病保險待遇。
其中,對於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起付線要求不低於70%,報銷比例要高於70%;對於特困供養人員,起付線降低不低於80%,報銷比例要達到80%以上。
哪怕報銷已經超七八成,但還是沒法負擔自付費用的,怎麼辦?對此,省扶貧辦副巡視員馮思華指出,還可從民政部門臨時救濟項目、社會力量或慈善機構的社會救助等得到幫助,扶貧開發裡的資產收益性扶貧項目收益,也會用來照顧這些情況。此外,也建立一些保潔員、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或者家庭加工項目,能優先安排他們。
政府為貧困人口送上貼心政策
值得大家給力地點個讚!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粵衛信
編輯: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