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萬廣東人有福了,看病費用32萬自付1萬!這些地方最先受益

2020-12-27 廣州日報

對於貧困人口來說,

最「怕」的就是生病,

尤其是大病之後,

家裡的負擔著實透不過氣。

廣東要為幾十萬的貧困人口送實惠了,

分分鐘生了大病能報8成以上。

有人看病花費32萬自己才出了1萬元。

4月24日,省政府舉辦新聞發布會,省衛生計生委、民政廳、人社、扶貧辦、中醫藥局等負責人解讀備受關注的《廣東省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實施方案》。

據通報,今年起,全省數十萬貧困人群將獲大病篩查、確診、專項救治,大病保險向其傾斜,比如下調大病保險起付標準,提高報銷比例,不設年度最高支付限額,保障貧困大病患者報銷比例達70%-80%以上。

(新聞發布會現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雪華攝)

32萬治病,個人自付不到1萬元

《廣東省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實施方案》(下簡稱「方案」),將如何讓貧困大病患者受惠,減少因病致貧返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醫保處副處長張豔純列舉實例說明。

惠州有一個陳某某的貧困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治療,總共醫療花費326608.06元,基本醫療保險報銷264423.39元,通過大病專項救治可再報銷35209.8元,民政部門救助11853.15元,另外,惠州今年出臺新政策,對於一些以前不予報銷的費用,超過5000元以上的,再給予50%以上的救助。

「如果這個惠州的病例發生在今年,個人只需要支付不超過1萬塊錢。」張豔純說。

她還指出,全省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已通過信息系統與定點救治醫院聯通,大病基本報銷、大病保險報銷以及醫療救助的部分,通過信息系統跟醫療機構直接結算,個人無需墊付,只需要出院時一站式結算支付個人自付部分費用就可。

廣東多個市出臺具體方案

目前粵東西北已有汕頭、韶關、梅州、肇慶等4個地市出臺了具體實施方案,其餘各地基本都已完成方案初稿或徵求意見稿。先行實施的肇慶,截止至4月20日,共篩查「患有大病」的農村貧困患者2703人,救治患者293例,自付平均比例僅19.71%,大大減輕了農村貧困患者的負擔。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攝)

政策解讀

解讀1:哪些人群可以享受這個福利?

有扶貧建檔或申請過救助核對

哪些人群患大病後屬於方案對象,可享上述患者般救治?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劉冠賢指出,方案實施的對象,是全省「廣東扶貧大數據平臺」建檔立卡及廣東省救助申請家庭經濟核對系統的農村特困人員和低保對象中監測健康狀況為「患有大病」的貧困人員,根據方案,從今年起對這些人員進行大病篩查、確診、分類組織專項救治。

據了解,這些數據是動態的,初步估計全省約有數十萬人,較集中於粵東西北地區和珠三角邊緣。

劉冠賢說,有條件地市,可結合需求和醫療保障水平,擴大專項救治的貧困人口人群。

解讀2:哪些病種能受惠?

廣東全覆蓋,不限於七種大病

據了解,國家下發要求對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的通知裡,明確了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等七種大病作為貧困人口專項救治首批專項病種。那廣東也有病種的規定嗎?

馮宏祥說,廣東沒有明確具體大病救治的病種,「就是不限於這七個病種」,主要針對前期篩查的患有大病的救治對象進行醫療救治的全覆蓋。

廣東這樣的設置,是基於全省前期已經入戶篩查貧困大病患者,確診與分類救治得到了相應的組織;其次是全省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政策是對所有的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員都適用,大病保險主要以「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的治療支出」為目標,起付標準應該與上一年度當地人均居民純收入相當,而且不高於當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廣東有能力實現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全覆蓋。

解讀3:到所有醫院看病都能獲救治嗎?

定點在縣醫院 省、市醫院為「後備」

並不是到所有醫院看病都能獲得大病專項救治。劉冠賢介紹,「患了大病」的貧困人口,需要到大病專項定點醫院看病,才能享受專項救治。

首先,從儘量減少患者交通花費出發,定點醫院原則上設置在縣級醫院;其次,各地市據診療條件等,指定市級醫院作為醫療救治定點後備醫院;而省一級,則指定了18家醫院為省級定點救治後備醫院,它們包括:

廣東省人民民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腫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等。

無論是定點醫院,還是後備定點醫院,都要將「患有大病」的貧困人口醫療救治工作納入「精準扶貧」重要內容,合理設置醫療服務流程,開通就醫綠色通道,配備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對貧困患者實施分類施治。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攝)

解讀4:只要「定點」就行?

需要嚴格分級診療

按方案,貧困大病患者原則上是到縣級定點醫院看病;如果縣醫院確實無法解決的疑難或重症病例,可由縣醫院聯繫,轉診到市級定點後備醫院,也可能通過遠程醫療、對口支援、專家會診、醫聯體合作等方式從省級後備定點醫院獲得技術幫助;市級醫院也無法解決,則視情況聯繫省級定點後備醫院收治。

「大家放心,各級定點醫院會根據病情需要及時轉診的。」省衛生計生委醫政處調研員馮宏祥說。

事實上,全省58家縣醫院能收治病種數已非常多,國家縣醫院平均水平在1500多種,廣東的超過國家平均病種數,到2017年廣東已經有80%以上居民留在縣域內看病,基本實現了大病不出縣。

解讀5:具體專項救治報銷如何規定?

七八成以上能報銷

方案規定,對於貧困大病患者,醫療救治保障打的是「組合拳」,也就是靠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健康扶貧商業保險等制度,一環環銜接的。

在最受關注的醫療保險上,張豔純指出,最主要是大病保險向貧困大病患者傾斜,包括下調他們的大病保險起付標準,提高報銷比例,不設年度最高支付限額,最大限度提升貧困人員的大病保險待遇。

其中,對於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起付線要求不低於70%,報銷比例要高於70%;對於特困供養人員,起付線降低不低於80%,報銷比例要達到80%以上。

哪怕報銷已經超七八成,但還是沒法負擔自付費用的,怎麼辦?對此,省扶貧辦副巡視員馮思華指出,還可從民政部門臨時救濟項目、社會力量或慈善機構的社會救助等得到幫助,扶貧開發裡的資產收益性扶貧項目收益,也會用來照顧這些情況。此外,也建立一些保潔員、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或者家庭加工項目,能優先安排他們。

政府為貧困人口送上貼心政策

值得大家給力地點個讚!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粵衛信

編輯: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何超

相關焦點

  • 臨渭區補助因病致貧家庭自付費用1萬以內全報
    「活了一輩子了,沒想到看病還能不要錢。」昨日,在渭南市第二醫院治完病出院時,64歲的楊改土說。住院花了近5000元自己不用掏楊改土是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民家村村民,家裡一共有4口人,分別是兒子、兒媳和5歲的孫子,兒子在外地打工,兒媳患有重病,常年需要治療,本來就貧困的家庭,因為兒媳和他患病,更加貧困。楊改土家是因病致貧的家庭,也是低保戶。
  • 聚焦健康扶貧:醫療費用的個人自付比例平均為16%
    2017年,蒲大姐在金寨縣人民醫院腫瘤科共住院化療9次,花費近9.07萬元,除去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政府兜底支付,自付3000元,看病負擔大大減輕。蒲大姐所說的「351」政策,是指安徽省在2016年出臺的貧困患者看病「351」政府兜底政策,即貧困人口在縣域內、市級、省級醫療機構看病,個人年度累計自付費用分別不超過3000元、5000元和1萬元,剩餘合規醫藥費用全部由政府兜底支付。
  • 江蘇醫保扶貧:10億元補助 個人自付10%封頂
    10%「封頂」減少困難群眾看病支出參保人員都知道,醫保報銷主要針對醫保範圍內的藥品和醫療費用,但就醫時常常要支付不能報銷的醫保外用藥和檢查,如果這部分費用過多,患者同樣不堪重負。為剛性減輕困難群體看病負擔,江蘇省醫保局會同衛健、扶貧等部門,通過採取控制目錄外藥品費用、實施多重保障等措施,將低收入人口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個人自付費用,控制在政策範圍內住院總費用的10%以內,以此強化低收入人口「託底保障」。
  • 醫保患者住院自付費用超過1萬可享二次補償
    按照新規定,在一個結算年度內,參保職工住院醫療個人自付費用累計在1萬元以上的部分,醫保統籌基金補助50%;而過去的規定為2萬元以上的部分,醫保統籌基金補助40%。二次補償費用從大額醫療費用救助保險中支付。未參加大額醫療費用救助保險人員不享受二次補償待遇。   在一個結算年度內,居民醫保參保者住院醫療個人自付費用累計超過1萬元以上的部分,醫保統籌基金補助30%。
  • 重慶貧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為10.13%
    夏禹中是我市多重醫療保障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去年底,家住璧山區大興鎮的他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被送到璧山區人民醫院進行救治。「當時住了半個月的院,花了不少錢。」夏禹中說。沒想到出院時,通過大病醫療、健康扶貧基金報銷、民政救助等,他只自付了5577.4元,不到總費用的10%。
  • 日本看病,本國人便宜外國人貴
    在日本,癌症這類大病看病有上限,國家限定的部分疑難病症甚至可以免費治療。   每每說到醫療制度,大多數的日本人都會感到自豪吧。畢竟全民醫療保險這一項,就比很多歐美國家要爽多了。對一個小家庭來說,丈夫一個人加入醫療保險,全家受益。
  • 三農:國家再次研究自付醫療費用補償政策!新農合的福利來了
    至於很多人所說的一些人交不起新農合,但是在國家的政策中,這些都有考慮到,什麼低保、五保戶只要你符合條件都能國家幫忙報銷,而這些貧困戶們,在家人重病的情況下,部分報銷比例,可以高達就免費的情況,所以在國家面面俱到的考慮下,咱們農民還真說不不了什麼。
  • 多重政策保障 重慶貧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為10.13%
    夏禹中是我市多重醫療保障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去年底,家住璧山區大興鎮的他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被送到璧山區人民醫院進行救治。  「當時住了半個月的院,花了不少錢。」夏禹中說。  沒想到出院時,通過大病醫療、健康扶貧基金報銷、民政救助等,他只自付了5577.4元,不到總費用的10%。
  • 北京:職工醫保報銷後高額自付費用有望納入大病保障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職工醫保報銷後高額自付費用有望納入大病保障記者 劉歡去年,本市平順實施「4+7」藥品集中帶量採購試點,超額完成任務,同比為患者節省藥品費用超過在剛剛舉行的2020年北京市醫療保障工作會議上,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從北京市醫保局獲悉,今年,本市會向社會發布最新的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障政策,將職工經醫保報銷後的高額自付費用納入大病保障範圍。
  • 北京職工醫保報銷後,高額自付費用有望納入大病保障
    在剛剛舉行的2020年北京市醫療保障工作會議上,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從北京市醫保局獲悉,今年,本市會向社會發布最新的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障政策,將職工經醫保報銷後的高額自付費用納入大病保障範圍。
  • 網友:看病花了4萬,新農合報了26000,二次報銷嗎?答案來了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農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是我們農民老百姓的心頭病。以前在農村,很多人都是小病忍,大病拖,等送醫院已經錯過治療最佳期。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農村的經濟條件有限,無法承受高昂的醫療費用。因此,很多農民朋友生病了能扛就扛,國家出臺新農合政策。
  • 這類患者有福了!手術醫療費用乙類藥品將無需「先自付」
    大洋網訊 6日記者從廣州市醫保局獲悉,因為現行文件將到期,新的白內障手術費用範圍及標準正在對外徵求意見。相關規定變化不大,不過徵求意見稿進一步強調,白內障手術發生的醫療費用,屬於目錄內的乙類藥品和診療項目,參保病人按比例先自付的費用標準調整為零。徵求意見時間截止至5月14日。
  • 美國看病有多貴?醫院喝一杯奶收到13萬帳單,寧願死也不叫救護車
    然後救護車來了,他們把我送到了一個涼快的地方,並給我測量了一下體溫。休息了15分鐘,我恢復得差不多了,但他們仍然把我送到了醫院。在醫院我做了各項檢查,花費了3個小時,最後醫生告訴我身體沒有什麼問題。兩天後我收到帳單:1萬2千美金。」
  • 中國發布丨衛健委:建檔立卡貧困戶醫療費用自付比例下降至10%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介紹,圍繞貧困人群基本醫療有保障的目標,國家衛生健康委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出硬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功夫,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讓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有制度看病的目標在逐步實現。著力提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的能力。歷史性的消除了農村貧困地區、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
  • 自付、起付線…讀懂這些
    各地醫保報銷的具體細節不盡相同,看懂這些關鍵詞就能迅速了解看病的費用。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關鍵詞  1  個人現金支付金額:  指患者需自己負擔的金額。  6  年度門診大額累計支付:  截止本次費用結算時,本年度內醫保為參保人門診累計支付費用的總額。
  • 醫保看病能報銷多少?自己花多少?自付、自費、大額累計分不清?
    最近,有朋友詢問小新:醫療報銷單上的自付一、自付二、還有自費都是什麼啊?為什麼有這麼多自費呢?到底是什麼東西扣除的啊?問了身邊很多人,都是一臉懵逼,只能來救助了!隨著醫保系統的完善,現在住院報銷非常方便,現在很多地方都實現了醫保異地就醫結算,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非常的方便快捷的。
  • 小S前男友黃子佼取消婚禮,酒店定金付了幾十萬,無奈改線上直播
    自2018年3月30日成功求婚孟耿如後,兩人相差19歲的婚禮也成了許多人的期待。可偏偏,時下的狀況卻讓黃子佼不得不考慮取消原定的婚禮計劃。而此次的婚禮定金黃子佼就已經付了幾十萬(臺幣)!這是要虧了嗎?黃子佼和孟耿如的婚禮原本是訂在4月19日,兩人計劃會席開57桌,每桌12人也就是計劃會有600位嘉賓出席這場婚禮,每桌開銷2萬+,聽上去是一場盛大且豪華的婚禮呢!一旁的記者給我們算了一下大概的費用,黃子佼這場婚禮辦完僅僅是設宴一項費用就高達143萬臺幣!
  • 看病無後顧之憂 去年「明天計劃」惠及廣東孤殘兒童超6000人次
    記者從廣東省民政廳獲悉,2019 年,廣東各級民政部門和兒童福利機構積極推進、深入開展 " 明天計劃 ",全年共撥付部省兩級福彩公益金 1513 萬多元兜底孤兒體檢、醫療和康復費用,6000 餘人次孤殘兒童得到了手術矯治、康復訓練和體檢篩查。
  • 能保三高,70歲都可買,自付5萬就可獲...
    最大的差別在於,它並不是醫療費用報銷型保險,而是定額給付型保險。而賠付的條件,只與醫療花費水平有關。也就是說,一旦客戶住院治療相關醫療花費達到一定水平(醫保範圍內自付5萬),保險公司會一次性賠付合同約定的固定金額10/20/30萬。客戶拿到這筆理賠款後,也可以隨意支配,沒有用途限制。而一次性定額賠付的設計,是更接近意外險、重疾險或壽險產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