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又來了!2招教育出有教養的孩子,聰明家長學起來

2020-09-25 童行教育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名片,孩子表現出來的教養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成敗。育兒千成條,教養第一條,今天我們一起聊聊教養。

教養是人發自內心的行為,是我們在後天生活環境和教育過程中長期歷練出的內在品質。教養是家庭的傳承,是家長對孩子最直接、最高級的表達愛的方式。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教養的人,家長可以這樣做。

給孩子立規矩

桂林市臨桂區人民法院介紹,2019年11月24日, 趙某夫婦帶著三歲多的女兒陪朋友到桂林某汽車銷售公司看車,沒想到女兒趁大人不注意,用小石子在展示車上隨手塗鴉,4S店內共有10輛奧迪遭殃,共計造成大小10餘處劃痕,其中還包括一輛近百萬的Q8。事發後,雙方在調解過程中發生分歧,最終該糾紛訴至法院。-來自於《中新網廣西新聞》2019年12月5日報導

又是一個「熊孩子坑爹」的新聞,屢見不鮮的熊孩子背後往往都是家庭生活中教養的缺失。

很多孩子都喜歡隨意塗畫,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家裡的牆壁、家具不可以隨意塗畫。為孩子設立一塊專門的塗鴉牆,讓孩子想畫時可以隨時畫,但不是隨地畫。生活中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明白做事的邊界,懂規矩的孩子長大後做事也會有原則。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應該有合理的規矩,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這些:

1. 哭鬧並不能解決問題

2. 吃飯前和入廁後必須要洗手。

3. 吃飯時必須坐在餐桌旁,不能到處跑。

4. 不按時吃飯就沒有飯吃,只能等到下一頓。

5. 自己的玩具玩完了必須收拾

6. 電源等危險設備是不能動的。

7. 垃圾不能隨意扔,要扔到垃圾筒。

8. 不可以搶別人的玩具或食物等,可以和小朋友交換。

9. 不可以打人、罵人和咬人。

10.公共場所不可以大吵大叫。

對於小學生來說,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這些:

1. 服裝整潔,講究衛生。

2. 不逃課、不逃學。

3. 必須要完成作業

4.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 遵守交通法規和公共秩序。

6. 誠實守信,知法懂法。

7. 積極參與家務勞動。

8. 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房間、不準動別人的包包等私人物品。

9. 對待長輩要講禮貌、對待同學要尊重,不打斷別人說話,懂得適度等待。

10. 對於不適合看的電視節目或手機遊戲,家長提醒後就一定要停止看或玩。

給孩子樹榜樣

我們說看到一個孩子就看到了家長,同樣,看到了這個家長也就看到了孩子,家長的言行、三觀無形之中就會影響著孩子的言行。生活中,我們要給孩子樹立榜樣,用自己的言行引導孩子養成習慣。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來說,模仿父母就像是在做遊戲,潛移默化的身教讓孩子浸染其中,這也正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用行動感染孩子而不只是單純的用理智和認識向孩子說教。

我的爸爸就是用行動教會了我尊重。小時候家裡條件很一般,爸爸經常給奶奶買好吃的,還總是買好了讓我送過去。上中學後每周還讓我放學後在學校邊上的店裡給奶奶買,奶奶牙不好,爸爸就讓我給她買香蕉、紅蛋糕這種軟軟的食物。

現在我也有了孩子,深知父母用心,也讓自己的行動影響孩子。孩子出生後公公婆婆過來照顧,每次帶孩子去超市,我都會有意的讓孩子給爺爺奶奶每個人選一件商品,當然孩子也只能給自己選一件,我會建議孩子給爺爺奶奶選什麼樣的食物或用品更適合。現在孩子上小學了,我們和公公婆婆住在不同的城市,像端午節、重陽節、春節等節日孩子都會想著給爺爺奶奶準備禮物,每周我會提醒孩子給爺爺奶奶打電話聊天。寒、暑假孩子會把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當做重要的活動。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場景,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成長的法寶。主動幫助別人,如看到獨自過人行道的老人扶把手,看到拉很重貨物的三輪車搭把手;尊重為我們服務的人,如小區的保安、保潔員,餐廳為我們上菜的服務員;不輕易給別人添麻煩,如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垃圾能夠撿起來再次扔到垃圾筒;克制自己的情緒不傷害別人,如開車時不謾罵擠過車道的新手司機;公眾場所守秩序,如看電影或演出時排隊入場,場內把手機調為靜音;與人保持適度的距離,如銀行取錢時站在一米線以外等待,超市付款看到別人在輸密碼時轉過身去;懂得謙卑,如不在別人面前過分炫耀自己,也不貶損別人等。

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時刻提醒自己注重細節,讓孩子將所見無形中轉化為應該、轉化為習慣。

培養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是父母一生的財富!



往期推薦





互動分享

說說生活中孩子「照你樣子」模仿的趣事吧!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作者簡介:小雨沙沙,寫字、育娃、走天下,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相關焦點

  • 家裡有個熊孩子?聰明的家長用2招快速「治服」
    大街上非要橫衝直撞、電影院突然大聲吵鬧、來做客喜歡翻箱倒櫃……說多了都是辛酸淚吶。被坑最多的,那肯定要屬熊孩子的家長了。孩子無理取鬧起來,誰也頂不住。做父母的也萬分委屈,「我就是正常養孩子啊,誰知道自家娃怎麼不知不覺就『熊』起來了?」爸爸媽媽們可知道,孩子們那些看似無理取鬧的行為,其實都蘊含了必然性與合理性。
  • 不把熊孩子培養成沒教養,一頓飯看出孩子的教養,餐桌上教育孩子
    導讀:很多家長用熊孩子來形容自己的孩子的調皮搗蛋,但是誰都不可能承認自己的熊孩子會變成沒教養的孩子!也許在你的眼裡你的孩子也只是熊一點,但在外人眼中就是沒有教養!而這些行為在餐桌上都能體現出這個孩子有沒有教養。
  • 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是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其實出門在外,我們常常會遇到那種「蠻橫不講理」的家長,漠視孩子在公眾場合「騷擾」別人的行為,對此更是毫無歉意。還記得去年有個新聞嗎?「中國熊孩子在飛往洛杉磯的飛機上腳踹鄰座乘客惹家長鬥毆,驚動FBI,一家三口落地即被遣返回國」。再對比飛機上這對暖心的夫婦,不難想像他們未來培養出的孩子一定是禮貌、極有素養的。
  • 有的熊孩子被打,有的好孩子被誇:你的教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教養深植於一個人的骨子裡,付諸於行動中,流露在言語裡。有教養的人,更懂得換位思考和感同身受。網友評論說,家長這樣看似護著孩子,其實很可能會毀了孩子一輩子。幾個月前,在一輛公交車上,一個小男孩反覆用腳踢旁邊坐著的男乘客。
  • 熊孩子撕毀百萬名畫:管不住孩子的家長註定付出慘痛代價
    是用錯誤的做法讓母子關係惡化,還是用科學的方式讓你們成為好媽媽和好孩子?錯過了這十年,你將永遠遺憾。教育孩子的本質,其實是家長的自我教育。孩子無論窮養富養,都不如父母有眼界有底線有教養來得重要。佳士得出於對觀眾修養的信任,才把名畫展覽出來,讓大家一睹風採,可是這種信任換來的確實家長對孩子管教的缺失,實在是令人悲憤和諷刺。評論下面還有許多相同的案例,都是在有貴重物品的場合,熊孩子卻不分輕重,對任何東西都沒有敬畏之心。
  • 如何讓孩子更有教養,以下方法很有效,家長們學會了嗎?
    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喜歡那些有教養的小孩子,而不願意與那些沒有規矩的「熊孩子」有過多的交集。有教養、懂禮貌的小孩子總會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長大之後也能更快適應社會,走向成功。由此可見,將孩子培養得更有教養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 新年將至,聚餐的背後是孩子家庭教養的顯露,學應採兒的餐桌禮儀
    餐桌上的禮儀可謂是「大學問」,一些小孩子平日裡看著像模像樣,可一到餐桌上教養就被暴露了,餐桌禮儀可是一個「重災區」。新年將至,少不了聚餐活動,和沒有禮貌的熊孩子一起吃飯,怕是不少人的顧慮了。熊孩子的話題層出不窮,但孩子還小,常常得到寬容,矛頭總會指向父母,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不負責任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後是教養的缺失。
  • 有教養的孩子是怎樣養成的?
    「教養」在百度百科的解釋為:1.教育,培養;2.指在道德品質和文化素質方面所達到的水平。而我們平時所說的「教養」,確實已經涵蓋了這兩方面。我們通常說這個小朋友好有教養,一方面是對於他本人優良品質的肯定;另一方面就是對於父母教育的肯定。
  • 父母如何管教「熊孩子」,對於熊孩子,家長又該怎麼教育呢?
    2.當你只是想看個電視,但是你兒子非要拿你的腦袋當椅子。孩子很開心的同時,而你則是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也許「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說的就是這樣吧。3.當你帶孩子去超市,孩子開始拿手推車當賽車時。孩子似乎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並肆意放縱自己的天性,玩的不亦樂乎!
  • 有教養的孩子,來自有教養的家庭,這是關鍵因素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不僅在生活中處處體現著禮貌和修養,而且能夠在很多事情上處理得當。同樣一件事情,有教養的孩子會讓周圍人覺得很懂事,而沒有教養的孩子總是「橫衝直撞」「目無規矩」,被人們稱呼為「熊孩子」。教養,對一個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是孩子後天發展必備的好習慣之一。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事件。
  • 熊孩子觀影時踢壞萬元銀幕,家長無動於衷!沒教養的樣子真醜
    教養,人生的第二個太陽。一眨眼,十一假期就這麼過去了...圈媽好像還沒有從假期中緩過神來,帶娃真的太累了!不過,我抽空刷了刷微博,我發現,十一比我家娃還難帶的孩子真是太多。看看下面這些熊孩子,真的為他們的父母捏了一把汗啊~01國慶假期,你看電影了麼?
  • 孩子在商場打翻飲料,家長的做法引路人點讚,教養就是最好的教育
    特別是在公共場合時,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不懂禮貌的小朋友,而他們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熊」行為,經常是抱著縱容的態度,才導致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案例:之前,有一個家長在商場教育孩子的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中,小男孩跟自己的母親在逛商場,孩子的母親幫著孩子拿著小書包,而孩子的手中那種一杯奶茶。可能小男孩沒拿穩,奶茶突然掉在地上灑了出來,地板上都被弄髒了。
  • 「他還只是個孩子!」——孩子沒教養,責任全在家長
    我聽了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這個同學已經不止一次欺負兒子了。記得上一次是拿著掃把把孩子的腿打出一條紅槓槓,半個月才消了腫。我本以為同學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就沒當回事。這次又來欺負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看來必須得找對方家長談談了。
  • 湖南家長課堂|如何培養出一位有教養的孩子?先做有修養的父母吧
    孩子有教養有人說,最貴不過教養,最難不過修養。有教養是最沒門檻的美德,也是最為難得的美譽。對於孩子來說,亦是如此。做有修養的父母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總能從細節中體現出來。在生活中,不少的家長看到乞丐,要麼是教育孩子「你要是不好好讀書,將來也是這樣」,要麼就是說「這些都是騙子,以後碰到這種也不要給錢」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見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 孩子是否有教養,這幾個動作就能體現,家長要好好反思一下
    教不嚴,師之惰」,在如今「熊孩子」泛濫的時代,懂禮貌有教養的孩子更顯得彌足珍貴。在以前的時候,每個家族裡面都有很多規矩,而子女們遵守家規才能讓家族一代代繁衍下去,尤其是對小輩的教育,可以說是極其的嚴格,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們都會當著眾人的面教育孩子,而「堂前教子」就是這樣來的。
  • 孩子有這4個行為,其實是沒教養的體現,家長別再說孩子還小了
    孩子有這4個行為,其實是沒教養的體現,家長別再說孩子還小了相信每個人都碰過一些很難對付的「熊孩子」,這樣孩子無不在他們父母眼中都是乖寶寶,頂多也就只能算調皮而已。但其實孩子這樣的行為已經是透露出父母對孩子的教養了,盲目的溺愛孩子最終只能導致孩子越來越熊,最終百害而無利。
  • 為什麼我家的孩子叫做「熊孩子」又該怎麼教育
    現在網絡上關於熊孩子的話題很多很多,遭遇「熊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多數的回答是「苦不堪言」,不是一句兩句能夠形容的了的。為何熊孩子如此頻繁出現?家長們是否該反思,家庭給予孩子的教養是關鍵!俗話說得好,什麼樣的父母養育出什麼樣的孩子。
  • 國慶高速上三個孩子的教養差異立現,有教養的孩子到哪都能成焦點
    於是,周先生就準備走上前去將垃圾拾起來,但是周先生還沒動身,就看到那輛車的後面,有一個小女孩正從車上下來,小女孩走到了那袋子垃圾旁邊,彎腰將垃圾撿起來,並且對著車內扔垃圾的人說:"亂丟垃圾是不對的",然後拿著垃圾重新回到了車上。此時此刻,這種場景讓周先生感到欣慰不已,因為周先生根本沒想到,還有孩子能夠有這樣的覺悟,實在是難得。
  • 告別熊孩子,讓孩子更有教養的3個辦法
    在網絡上常常能夠看到吐槽熊孩子的帖子,人們滔滔不絕地講述生活中碰到過的熊孩子。可見在公共場合熊孩子的出現總是讓人厭煩,頭疼不已。有孩子的父母也怕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畢竟吵鬧、不懂事的孩子誰會喜歡。因此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有著良好教養的人。
  • 被如此教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個高情商,家長要多學著點
    許多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智商高情商也高,但是往往智商是無法被我們來左右的,因為智商都是先天決定的,所以更多數的家長希望的是培養孩子的情商。換句話說,家長想要孩子高情商,就要用對方法。下面所要提到的幾種教養方式就很不錯,被這樣教養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個高情商,家長要多學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