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海洋經濟 打造大連氣象名片

2020-12-18 中國氣象局

  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海洋氣象服務是大連氣象服務融入海洋強國建設的重中之重。」大連市氣象局原局長孟慶楠回憶,一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大連市氣象局緊跟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形勢,找準專業氣象服務和海洋經濟發展契合點,實現了氣象服務和海洋經濟效益雙豐收。

  從最初簡單的海洋天氣預報到精細化預報,從一天延長到十天的預報時效,從廣播、電話到現在的網絡、手機APP,大連氣象服務對象也從海上漁船拓展到航線、港口、漁業、海上工程等海洋經濟多領域……改革開放40年來,大連海洋氣象服務的觸角向海洋經濟各個領域延伸,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 航線服務 —

  避開惡劣天氣開船,

  就是效益

  深秋的大連灣遼漁新港,陽光明媚、海風輕柔,總長178米、重3.5萬噸的「渤海鑽珠」號客滾輪停泊於此,滿載原油、工程設備的卡車排隊等待裝船出發。「渤海鑽珠」號設有3層車輛艙,是國內噸位最大、載客和載車數量最多的客滾船。即便如此,每到旅遊旺季、「十一」黃金周和春節假期,車船票經常是一票難求。

  「1998年公司成立,我們從幾艘老舊小船發展到現在11條客滾船,1條遠洋客船和1艘豪華國際遊輪,成為亞洲最大的客滾船船隊,優質的氣象服務功不可沒。」渤海輪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大連經營部經理李宏祥說,航行船舶最害怕的是大風天,按照交通運輸部的要求,8級及以上大風所有船不得出港,且要提前8小時停航。因此,航運公司要根據天氣預報來確定開船時間、路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運營效益。

  被譽為「黃金海岸」的渤海灣呈C型,從大連到煙臺陸路近1500公裡,而海路只有八九十海裡(不到200公裡)。因此,煙-大航線承擔了大部分東北地區到山東及周邊省市生產、生活物資運輸任務,大大減少了陸路遠途運輸的能源消耗和人力成本。因此,這條航線也被稱作「黃金航線」。

  「黃金航線」需要氣象護航,市場需求與氣象服務一拍即合。「改革開放40年來,尤其是2006年專業氣象臺成立以來,大連海運航線氣象服務規模不斷擴大,服務效益不斷提高,位居全國前列。」大連市氣象服務中心副主任李華江說。

  渤海輪渡公司70%的效益來源於滾裝車,如果因天氣原因開不了船,部分旅客和車輛會改其他渠道出發。李宏祥粗略估算,這樣一來,損失可能達到正常開船利潤(約170萬元)的30%。因此,如果接到有突發惡劣天氣的通知,公司會把原定的航班往前趕或者往後推。

  從最初的電話、傳真到現在的網絡和手機APP服務,「這些年來,氣象服務確實無可挑剔,尤其是2000年以後,專業氣象服務更加精細化,煙臺總公司和大連分公司領導已經習慣用手機APP看航線預報來指揮調度和安全生產。」李宏祥笑言,今年,有幾個北上的颱風,公司都根據天氣預報避開了,這就是氣象服務帶來的效益。

安裝在「渤海鑽珠號」上的自動氣象站。圖/簡菊芳

  — 港口服務 —

  搶出好天氣開展作業,

  就是效益

  在大連港指揮調度中心的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港區分區分海域的天氣實況、未來8天天氣預報和港口實時信息。大連港生產調度指揮中心主任焦迎光打開手機上的「大連氣象」港區專業版APP說:「氣象服務越來越專業和精細化了,可以針對長興島港區、大連灣等具體港區提供未來3小時預報,這些都是港口指揮和調度生產的重要依據。」

  大連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有貨櫃、原油、成品油、礦石、汽車、糧食等100多個專業泊位。大連港客運碼頭位於渤海灣「黃金水道」的北端,已開闢大連至煙臺、威海、蓬萊、東營、天津、長海縣諸島等國內航線及大連至韓國仁川的國際航線。「港口有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的雙重壓力,這就是專業氣象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連市氣象服務中心業務拓展科科長孫立娟說。

  需求催生服務。大連市氣象服務中心主任王健說:「港口吞吐的貨品不一樣,對天氣條件的需求也不一樣。例如,有的貨品遇到大雨天氣可能受潮,品質受損;油品碼頭對風向、風速比較敏感;礦石碼頭和輸油碼頭對溫度敏感。對此,專業氣象臺需要找到各個碼頭在天氣需求方面的敏感點,針對『痛點』開展專業預報和服務。」

  因此,港口作業必須根據天氣預報「搶時間」,如果預報有大風天氣,那麼原定的作業計劃就要等風浪過後才能實施;如果在作業中遇到不利天氣,那麼,將船隻拖離港口到安全錨地的成本會更高。實際上,當受到不利天氣影響時,拖輪船根本沒辦法將貨船拖離港口。

  俗話說船小好調頭,可大連港的船都是萬噸級的大船,如果港口風力過大,貨船到了港口附近只能望洋興嘆,即便已經進了港口也要拖離到安全的錨地。否則,當大風湧起大浪,船隻顛簸與港口發生摩擦,這股巨大的力量不僅會破壞船體,還會損壞港口及設備。「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損失是巨大的。一艘船造價以億美金計,港口建設則多達幾十億美金。」焦迎光說,相比拖到錨地花費的幾萬塊錢,破壞港口的損失就大多了。

  因此,分港區、分海域的精細化天氣預報至關重要。大連市氣象臺副臺長李燕回憶,1996年,她剛畢業做海洋天氣預報的時候,可以參考的資料太少,只有幾張日本和歐洲的傳真圖,預報結論多為描述性語言,較為簡單和粗糙。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三面環海的大連,海洋經濟和港口經濟成為大連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對氣象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連市氣象臺不斷攻堅克難,組建海洋氣象、格點預報專家團隊,研發了空間解析度為1公裡、時間解析度為逐小時的格點預報產品,建立了「格點預報+港口、海島、碼頭氣象預報」業務,建立了適用於環渤海冬季北大風、春季南北大風等模型,預報時效延長,時空分布更加精細化。

  現在,針對海上航行和作業安全影響較大的陣風、大霧等,李燕和大連市氣象臺的同事正在開展客觀訂正預報方法研究,希望製作出更為精細化的服務產品。

大連市氣象局開展海產養殖氣象服務調研。圖片由大連市氣象局提供

  — 海洋漁業服務 —

  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

  就是效益

  2012年11月28日,大連市金州區杏樹街道猴兒石村17個村民在收到風浪預警後仍然出海捕撈,漁船在距離海岸約兩公裡處翻沉,船上17人全部落水,15人死亡。提起六年前的這場事故,村婦女主任寧惠芳難掩悲傷,她說,要是那會兒大家的安全意識和對天氣預報的重視像現在這樣就好了。

  猴兒石村是靠海吃海的漁村,全村400餘戶村民大約有80%的人從事遠洋捕撈、近海養殖和海產品加工,基本上形成了從打撈、養殖到加工的漁業產業鏈。村委會副主任單偉很早就跟著家人出海打魚。單偉回憶,上世紀90年代,村子裡信息閉塞,電視天氣預報也不夠細緻,人們下海時並不怎麼看天氣預報。那次沉船事故讓他心驚。所以,當金州區氣象局把氣象信息員這個重任交給單偉之後,他幹得格外認真和賣力,因為他知道,這是能救命的信息。每次收到氣象局發的預警簡訊,單偉都要在村裡廣播好幾遍,還要一一給船長打電話,必要時還要上門「勸回」準備出海的村民。

  大連市金普新區氣象局副局長鄒琤介紹,2012年之前,區氣象局就在村裡安裝了大喇叭,每天兩次播報天氣,遇到有重大天氣時隨時播發氣象預警,確保氣象信息能夠順暢到達漁民手中。

  寧惠芳家裡有一條船,丈夫僱了5個人搞遠洋捕撈,出門一趟就是七八天。寧惠芳明顯感受到,現在的天氣預報越來越準了,也越來越有用。「廣播裡說有大風,家裡爺們就不出海了。不管賺多賺少,安全最重要。」她說。

  這幾年,單偉明顯感覺到,不管出海捕魚還是近海養殖,村民都很信天氣預報。

  — 海上工程項目 —

  不浪費一個作業天,

  就是效益

  大連港大窯灣一期工程、大連LNG碼頭、大連港30萬噸級礦石碼頭工程、大連北良港水工工程及筒倉工程……參觀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一樓的展覽區,這些大型工程模型展覽讓人充滿自豪感。「這些海上大工程的建設,都離不開氣象服務的強力支持。」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工管中心副經理王雷說。

  王雷解釋,海上工程施工是靠天吃飯的行業,大風、浪湧、海霧等都會對海上施工產生直接影響。在組織施工生產過程中,項目指揮調度中心需要根據天氣預報來安排施工進度。

  對於如此巨大的工程,一旦開工,首先要將作業船、設備和材料運往作業海域,進場的成本高昂。如果施工隊出發過程中或者作業正在進行中時遇到不利天氣,為了確保工程質量以及人員、設備安全,所有人員、設備及材料都需要撤回來,這樣一個來回就可能造成高達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損失。

  海上天氣複雜多變,海上施工對天氣的要求近乎苛刻:大風、海霧、大雨等天氣都無法施工。因此,工程隊出發之前,必須詳細了解作業時間段的天氣預報。甚至往前推,作業計劃必須依據天氣預報來制訂,可以說,一個月能作業的時間都是從天氣預報裡「摳」出來的。

  因此,對於海上施工隊來說,不浪費每一個可以作業的天氣,就是效益;不因天氣原因造成人員安全、設備和工程損失,就是賺錢。明年,公司的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對氣象服務要求將會更高。

  和海洋氣象服務一同成長的大連市氣象臺國家級首席預報員、正研級高工梁軍,30年來在預報崗位上見證了大連海洋氣象預報的進步和服務水平的提升,也因此更加感覺到責任重大。好在,通過大家的努力和預報技術的進步,颱風、海霧預報準確率和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

  她還介紹了一個好消息。近年來,通過重點對風的預報進行研究,大連市氣象臺對實際致災的中尺度強風、陣風的模式預報水平明顯提高,從風的級別到局地陣風、風級預報更為精細,大風預警信號準確率可達90%。

黃渤海域船舶精細化跟蹤式氣象服務系統。圖片由大連市氣象局提供

黃渤海域船舶精細化跟蹤式氣象服務系統。圖片由大連市氣象局提供

  — 後記 —

  「在大連海事局管理的區域內,客船、商船連續十多年『零事故』『零險情』和人員『零傷亡』,這三個零得益於準確的氣象預報和精細化服務。」大連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值班主任姜作喜說,在確保經濟效益的同時,不出事故就是巨大的效益。

  大連海事局和大連市氣象局合作由來已久,也見證了大連海洋氣象服務從粗放走向精細化,預報實效和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多年來,在海上交通指揮工作中,大連海事局嚴格按照氣象部門預報預警信息及船隻抗風等級進行海上交通指揮調度。姜作喜表示,只要氣象部門預報天氣達不到開船和作業標準,我們就嚴格執行,堅決不出去;能不能開船,走什麼航線,我們就聽氣象局的。

  「隨著國家海洋戰略的推進和改革開放的繼續深入,海洋氣象服務需求越來越多元化,海洋經濟發展保障和氣象防災減災任務艱巨,從保障海上航運安全、港口運營安全、海上工程設施安全、海洋漁業安全『四個安全』入手,進一步強化海洋氣象服務能力是大連氣象工作者的使命。」大連市氣象局局長王志華說,《大連海洋氣象業務發展指導意見》已經通過論證,氣象工作者為大連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優質氣象保障的決心和力度前所未有。

  未來,航線預報產品將更加精細化,實時跟蹤保障服務將更好,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的針對性將更強,點對點的氣象災害預警服務將更精準,為工程建設進行的氣候可行性論證服務將更接地氣。在大連三萬多平方公里海域上,海洋氣象服務「如影隨形」,不會缺位。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大連:搭建海洋氣象業務發展交流平臺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倩報導 11月23日,第二屆海洋氣象論壇暨大連市氣象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在大連召開,來自多個沿海城市的氣象科技工作者齊聚大連,聚焦海洋氣象業務發展,圍繞海洋氣象服務技術和發展規劃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研討
  • 波瀾不驚 只因有你——大連特色海洋氣象保障服務紀實
    這裡港口多、海島多,海上航運繁忙,擁有「獐子島」等眾多大型海洋養殖企業。在濱城近3萬平方公裡的海面上,海洋經濟新動能,因有氣象而驅動;海上勞作者,因氣象得以護佑;海上客滾航線,因海洋氣象服務而四通八達。  經過幾代氣象工作者的精心耕耘,大連海洋氣象服務已具有鮮明的特色。
  • 第四屆海洋氣象論壇暨大連市氣象學會學術年會召開
    12月8日,第四屆海洋氣象論壇暨大連市氣象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大連市氣象局召開。  此次論壇主題為「推進氣象科技創新 助力東北亞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是大連科協年會分論壇。
  • ——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氣象服務側記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李倩  7月1日至3日,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  精細化氣象服務的背後離不開監測數據的支撐,為了準確反映會場區域的天氣實況,大連市氣象局聯合大連東港商務區有關部門多次進行現場勘查選址,於2018年8月底建設完成東港六要素自動氣象站。在論壇召開期間,為組委會提供逐10分鐘的實時監測數據,便於組委會根據氣象情況安排活動。
  • 大連:中山區各街道海洋經濟調查工作有序開展
    大連:中山區各街道海洋經濟調查工作有序開展 作者:智曼卿 2017-12-06 08:42   來源:大連日報     記者昨天了解到,中山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各相關街道海洋經濟調查工作有序開展。
  • 全面打造氣象強市 精準助力「十五個攻勢」
    、生態良好的戰略定位,牢牢把握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氣象強國的戰略目標,牢牢把握髮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的戰略重點,牢牢把握加快科技創新、做到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的戰略任務,圍繞「十五個攻勢」精準施策、持續發力,加快推進智慧氣象建設,全面打造氣象強市,切實提升氣象監測、預報和服務水平,為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提供有力保障。
  • 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經濟與管理學院走訪廣東海洋大學
    為進一步深化合作交流,3月12日上午,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經濟與管理院長曾慶成、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李佳、副院長於少強等一行3人走訪了廣東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校長潘新祥、航海學院黨委書記張懿、管理學院副院長白福臣等會見了校方代表。
  • 大連旅順口:綠水青山成為靚麗「名片」
    原標題:大連旅順口:綠水青山成為靚麗「名片」   人民網大連10月9日電 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十一」長假,追逐著大連旅順口秀美景色,全國各地的遊客蜂擁而至,遊客數量達29.89萬人次,同比增長40.07%,再創新高。   綠植葳蕤、鳥語花香、青磚灰瓦,映襯濃濃鄉愁,一派旖旎風光。
  • 大連東港:打造面向東北亞的核心商務區
    大連東港:打造面向東北亞的核心商務區 作者: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白 雪 見習記者 | 施文鬱
  • 大連獐子島海洋牧場發展休閒漁業 打造海釣品牌
    大連獐子島海洋牧場發展休閒漁業 打造海釣品牌2012-07-13 18:2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39度天然海洋牧場有所了解,此次是被獐子島漁業的2000畝「海底銀行」盛產的海參、鮑魚、海膽、蝦夷扇貝等海珍品以及「釣大魚到獐子島」所吸引,慕名前來體驗和垂釣。
  • 旅順:全方位打造文化旅遊新名片
    原標題: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相得益彰 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齊頭並進 旅順:全方位打造文化新名片  21世紀的今天,城市的發展已不僅僅是經濟的增長,文化建設也是一個重要方面。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離不開「文化惠民」。  近年來,旅順口區委區政府致力於打造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完成了圖書館改擴建和「一卡通」工程,改善了館舍條件,實現了與全市圖書館的「通借通還」,並通過了國家一級館驗收。  同時,該區完成了文化館改造,通過了國家二級館驗收。
  • 歡迎報考廣東海洋大學海洋與氣象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原國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學校與中國氣象局籤署局校全面合作協議並共建南海海洋氣象聯合實驗室。海洋與氣象學院是廣東海洋大學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的學院之一,肩負著發展海洋學科的歷史重任,在海洋科學和大氣科學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學院是廣東省本科高校海洋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 全球海洋環境信息服務
    海洋環境信息服務是向海上或岸上的用戶提供其所需要的海洋動力環境、海洋氣象環境和有關的地球物理情報信息,以保障海上運輸和生產安全,促進海洋經濟發展
  • 大連東港商務區打造更優環境激發振興活力
    大連東港商務區打造更優環境激發振興活力 作者:侯國政 2018-12-19 06:55   來源:遼寧日報   自今年初開始,根據市政府統一部署,大連東港商務區精心組織開展天然氣管線施工,確保轄區居民成為大連主城區首批天然氣用戶。  東港商務區是大連市委、市政府對大連港東部地區實施戰略性搬遷改造而發展起來的新城區,也是近年來大連市快速崛起的現代服務業高地。天然氣入戶工程,有利於東港商務區進一步完善城區功能、提升城區品位,塑造一流營商環境。
  • 我們該有一個自己的海洋博物館
    圖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高強我國是一個陸海兼備的發展中大國,建設海洋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與黃海和渤海相關的海洋博物館布局尚屬空白,因此隋鴻錦委員建議,大連應立項建立屬於自己的海洋博物館。
  • 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為你打造難忘「六一」
    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地表最強六一攻略帶你度過一個超嗨皮的兒童節,七彩泡泡嘉年華、兒童置換大集、繽紛互動遊戲、手工DIY等多樣活動,為你打造一個最難忘的童年記憶!6月1日,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攜手中國郵政開展時間慢遞活動,給未來的自己寄一封信,體驗一場穿梭時空的旅行,同時,2019年兒童遊戲(二)特種郵票現場首發,大朋友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玩耍自己童年的遊戲,在嬉戲中拉近親子關係
  • 180多位國內外專家共論熱帶氣象與海洋科技-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於新文在致辭中表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和發展,必將造福沿線各國人民,同時也對沿線的熱帶和海洋氣象服務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世界各國專家共同研討熱帶氣象與海洋科技合作,既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戰略合作共贏理念的具體體現,也將進一步推進熱帶氣象與海洋科技研發工作。
  • ——2019年大連海關服務遼寧外貿經濟發展綜述
    面對新形勢下政府和企業的期盼,大連海關迎難而上、鍥而不捨,以「管理強化年」為抓手,全面推進「五關」建設,堅持強化監管與優化服務同步,改革創新與促進發展共進,全面從嚴與激發活力並舉,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開放作出新貢獻,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新時代一流強關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 公益性氣象服務網站「南海天氣」中英文網站正式上線
    「南海天氣」中英文網站正式上線  為泛南海國家和地區提供精細化氣象服務  海南日報訊(記者 葉媛媛 通訊員 袁迎蕾 楊薇)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從省氣象局獲悉,面向泛南海區域的公益性氣象服務網站——「南海天氣」中英文網站已於11月16日正式上線
  • 汕頭南澳島將打造明代古船城市名片
    作為全省唯一的海島縣,汕頭市南澳島在《規劃》中多次被提及,提出以海洋貿易文化為主題,打造南澳島明代古船城市名片。同時,南澳島還與陽江市海陵島、臺山市川山群島列為全省三點聚力,被視為重點發展海島之一。這番利好將如何推動南澳島未來的發展?作為廣東十大最美海島之一,南澳島近期又有何「大動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