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冬天,在家裡支起個涮鍋,擺上新鮮的羊肉,菜品。叫上幾個好友,邊聊邊吃。那日子簡直不要太美好,尤其是火鍋的熱氣騰騰與外面天寒地凍的強烈對比,那就是一副美麗的生活畫卷。涮火鍋起源於哪個朝代,有什麼故事,有些朋友肯定不知道。
因為便利,涮火鍋最早起源於元代,後來才逐漸興盛起來的。
那麼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聽我慢慢說來。
那是在元世祖忽必烈南下徵戰的時候,因為離家太遠,部隊裡的士兵想念家鄉的羊肉。想起在家裡大口吃著羊排,大碗喝著馬奶酒,而現在什麼都吃不到。
忽必烈知道這個情況,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天天都在打仗,不能想吃啥就能來啥,也不能想去哪就去哪。
一次在戰鬥中,由於對面的部隊逼近,眼看就到嘴的羊肉沒吃到,這下可惹怒了忽必烈。
因為忽必烈剛戰鬥一場,沒吃飯,正餓的前心貼後背,現在看誰都是不順眼。
這時候還是夥夫有急智,只見他端上一鍋沸水放在忽必烈面前。
忽必烈當時臉色一沉,你沒事端個破鍋上來幹什麼,你這是要我喝水,喝水就不餓了?
夥夫心裡直打鼓,大汗脾氣火爆。如果一個處理不當,自己小命不保。
想歸想,手裡的活可沒落下。只見他用刀快速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裡攪動了幾下,肉色一變,馬上撈出來放在大汗的碗裡。忽必烈心想你這是幹嘛呢?以前從沒有這麼吃過,你這是讓我素吃,這能下去口嗎?
正想著,夥夫拿過鹽盒,灑在肉上,然後把肉碗端上來,放在忽必烈面前。
忽必烈看到了整個過程,雖然明白什麼意思,但這能好吃嗎?或者說這能入口嗎?
忽必烈是個豪爽之人,念頭只是一閃。夾起一片肉,放在嘴裡,突然感覺這麼吃也不錯。一連吃了好幾大碗。
吃的是酒足飯飽,吃的身上渾身都是勁。
這時候外面敵軍又衝過來了,忽必烈率軍迎戰,最後取得了勝利。
在慶功宴上,忽必烈想起了剛才吃的羊肉沾沸水。感覺自己沒怎麼吃夠,於是吩咐夥房上剛才吃的那道羊肉片。
忽必烈手底下的將軍剛才沒吃到,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結果每個人一個沸水鍋,又吃又喝,將軍們也是讚不絕口。
這時候有人提意在家鄉從沒有這麼吃過羊肉,這屬於一道新的菜品,請大汗賜名。
忽必烈想了想,剛才用羊肉片在鍋裡涮了一下,那就叫涮羊肉吧,眾將歡呼,於是這個響亮的名字一直流傳到現在。
這是其中一個說法,還有另外一個版本,有人認為,涮羊肉起源於清初。
根據是什麼呢,那就是在康熙年間舉辦的千叟宴,宴會上就有這麼一道菜。
那麼多老人,銅鍋子擺在中間,吃的時候還得防止燙傷。估計當時動筷的時候,也不能隨心所欲的吃。
上面畢竟都是傳聞,不管怎麼說,涮羊肉的確是非常適合冬天吃的一道美味佳餚。
羊肉本身在冬天吃就能驅寒,冬天裡大家圍坐在一起吃一頓羊肉火鍋。
既熱鬧又暖和,絕對是居家過日子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