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人們如何涮羊肉火鍋?看看涮鍋界鼻祖怎麼做的?正宗夠味

2020-12-17 食智入口

一說到吃,很多吃貨腦袋裡的饞蟲就開始活躍了起來,有的告訴我該吃麻辣燙了,有的說該吃小龍蝦了,有的說該吃炒米飯了,有的說我該吃涮火鍋了,咦?這個靠譜!涮火鍋還真是有意思!

說起涮火鍋,一個人涮肯定沒什麼意思,菜點多了吃不了,點少了又不過癮。還是要一大頓人一起,洋洋灑灑做一大桌人有說有笑,上了菜爭先恐後的涮著吃才有味道。其實要是說起涮火鍋的話,十個人能有八個人聯想到四川重慶的火鍋,又辣又香,夠味兒!但是大家不知道的事,真正的涮鍋鼻祖是北京銀兒~50年前的老北京人就已經開始涮火鍋了,而且方式和現在還不太一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如果是涮羊肉,那就必須要用清湯去涮,為什麼呢?你想想羊肉味多香啊!如果用油鍋或者是辣鍋來涮的話,吃起來就只有辣味而沒有羊肉的香味了。50年前的人們沒有電磁爐,涮火鍋都是用最老式的一種火鍋,碳木銅鍋。這種鍋就是在桌子中間放一個大鍋,然後插入煙囪,火鍋底部用來放炭火來加熱鍋底,飄出來的煙從煙囪裡飄走。加湯是在鍋的四周圍加的,後來根據這種鍋改良成了煤氣罐,又用了一段時間後,才演變成了現在的電磁爐。而且現在甚至也不局限於一桌人圍著一個鍋吃了,而可以每個人一個小鍋,這樣更加方便,也更加衛生。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火鍋調料,現在的火鍋店有各種各樣的調料,有的甚至我連名字都叫不出來。而50年前的火鍋料就很簡單了,只有7種:芝麻醬,醬油,黃油,韭菜花,辣椒油,腐乳,蝦醬。雖然很簡單,但是都是由專業的師傅調配好的。而且那時候的涮羊肉還不是自助調料模式,調料都是和菜一起由服務員調好端上來的。

最讓人流口水的還是羊肉,50年前涮羊肉用的肉都是師傅們手工切的羊肉片,薄厚適中,用來做涮鍋剛剛好。切肉片的廚師們刀功都很精湛,不會切的太薄或者是太厚。而現在的涮羊肉都是用機器刨出來的肉,一卷一卷的,要想吃手切的羊肉得多花錢。最後要說的是鍋底,50年前人們涮羊肉一律都是用清湯鍋底,羊肉味別提有多足了,比現在的火鍋好吃多啦!

相關焦點

  • 你見過50年前的老北京涮羊肉嗎?那才是涮鍋界的「鼻祖」!
    馬上就天黑了,該做點正經事了,別想歪,在下說的是吃飯時間到了,提起美食,腦袋裡的饞蟲就開始活躍了起來,有的告訴我該吃燒烤了,有的告訴我該吃麻辣燙了,有的告訴我該吃炒米飯了,有的告訴我該吃涮火鍋了,咦,這個靠譜!
  • 北京「咕嘟冒泡」的暖心火鍋,涮出人間煙火氣
    ,打開潮牌京涮的潘多拉魔盒,看看八旗貴族都是如何涮火鍋的?最正宗的二八醬和韭菜花是最好的放大鏡,熱乎的羊肉配上香醇的醬料,羊肉的鮮美瞬間放大無數倍。夢回大清,來東直門涮肉感受京城老派火鍋的熱情吧!所有菜分大小份,牛羊肉做的都不錯,喜歡高鈣羊肉和牛上腦,還有紅糖餈粑一定要點,軟硬適中糯唧唧的!聽說廚師都是重慶的,味道正宗。
  • 家常火鍋怎麼做?學會了做湯底,想怎麼涮就怎麼涮,冬天不再冷!
    Plutocookie:沒有吃解決不了的事,只有不會吃的人隨著天氣的轉涼,熱騰騰的#火鍋#成了人們的首選,幾樣小菜一鍋湯,熱湯熱菜下肚,一天的疲倦便隨之消散。可是火鍋雖好,但天天往火鍋店跑也是筆不小的開銷,此外還需要花上大把的時間排隊,委實有些得不償失。
  • 臺灣省麻辣的【火鍋涮羊肉】學習報價
    臺灣省麻辣的【火鍋涮羊肉】學習報價,泥壇發酵,歲月留香。臺灣省麻辣的【火鍋涮羊肉】學習報價, 火鍋底料的大規模炒制方法與小批量炒制方法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小批量炒制通常使用香料粉末並減少它們的使用。
  • 涮火鍋時,有些羊肉一煮就會起血沫,網友:是假羊肉嗎?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火鍋是中國人非常喜歡的食物,在國內的大街小巷,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火鍋店的身影。雖然已經過完年了,但是天氣依舊處於比較寒冷的狀態,在這個時候,吃一頓涮羊肉火鍋,會感覺身上暖和了許多。眾所周知,羊肉是一種腥味比較重的食物,但是放進調料充足的火鍋中煮一下,腥味就消失不見了,吃起來鮮嫩可口。不過,細心的網友會發現,在涮火鍋時,有些羊肉一煮就會起血沫,有些卻不會?這是為什麼呢?有網友提問,會煮出血沫的是假羊肉嗎?其實並不是。
  • 天天涮火鍋涮品新鮮便捷,讓你在家就能輕鬆打火鍋
    火鍋已經有了很多年的歷史,從古代,大家就有吃火鍋的習慣,經過了上百年的積累與沉澱,如今火鍋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但是,市面上存在的一些火鍋店為了眼前的利益,使用一些不新鮮的食材,讓消費者吐槽不斷。為此,天天涮火鍋涮品堅持從源頭把關,選擇高品質原產地牛肉羊肉,讓向消費者在家就能吃上新鮮美味的火鍋。
  • 涮火鍋的時候,為什麼有些羊肉一煮就會起沫,有些卻不會?
    涮火鍋時候除了選擇一些青菜以外,更多的小夥伴們還是喜歡羊肉時候,但是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當我們生活過的時候,有一些羊肉一煮就會起沫,但是有一些卻不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但是經過火鍋的涮煮之後,羊肉的羶味兒也會變得非常的淡,這可能也是羊肉非常受人們歡迎的一種原因吧。
  • 北京火旺四季涮肉
    題圖:火旺四季涮肉   來北京吃什麼,「涮肉、烤鴨和烤肉」,這是老北京的三大夠分量的名吃。不過在冬季,火鍋是餐桌的絕對主角,暫看京城之內越來越多以「老北京四季涮肉」命名的餐廳火爆程度,就足見這口銅鍋在食客心目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中國的火鍋分南北兩派,南派有廣粵打邊爐、四川麻辣鴛鴦鍋,北派就是正宗的北京涮羊肉。老北京涮羊肉,分宮廷派和民俗派。
  • 長春人最愛的6家老式銅鍋涮肉,傳統地道口味正宗冬天絕配!
    今天小編就幫大家盤點了,長春人最愛的6家老式銅鍋涮肉,傳統地道口味正宗冬天絕配!羊羔肉和錫盟羊肋條是一定要點的,肉質新鮮,涮煮後裹著麻醬吃又香又嫩超級過癮,再來幾個喜歡的素菜,約上三五好友絕對夠吃。每次吃銅鍋涮肉,羊肉都是一定要點的,他家的羊肉口感純正,羶味處理得很好,蘸上自己的喜歡的蘸料,一口下去那叫一個香,店裡的手切羊肉都是掛盤的,羊肉的品質很有保證。另外店裡的烤串和紅糖餈粑人氣也很高,每次去必點,一直都很驚奇一家火鍋店是如何把烤串也做得這麼好吃。家住附近喜歡老式火鍋的小夥伴,推薦去他家試一試。
  • 這家店兼顧傳統銅鍋涮肉和地道重慶紅油鍋,一次性讓你享受個夠
    紅座銅鍋涮肉好羊肉 清水涮 地道的老北京銅鍋涮羊肉老北京銅鍋涮羊肉,說講究也講究,說不講究也不講究,講究的是食材好,羊肉好,吃出最本真的味道,說不講究的是鍋底只要清水即可,加上點蔥姜段,銅鍋炭火這麼一上,隨時隨地就開涮。
  • 老北京名吃涮鍋子
    涮鍋子 涮鍋子實際上就是火鍋,但老北京的涮鍋子絕不等同於廣東打邊爐、重慶麻辣燙。很多北京人的記憶裡,大冬天支個鍋子熱氣騰騰地涮上一鍋羊肉白菜粉絲,就著一頭糖蒜、兩口二鍋頭,這滋味可以媲美各種山珍海味。  涮鍋子主要是涮羊肉。羊肉過去講究用內蒙古集寧產的小尾綿羊,還得是羯羊(閹割過的公羊),據說這種羊沒有羶味。
  • 南門涮肉 「熱火朝天」涮火鍋
    南門涮肉南門涮肉 老北京的火鍋說起老北京火鍋,比起東來順的「揚名」,南門涮肉要來的穩重。日久天長,顧客遍都找了回來,排著長隊來捧場,於是便在京城陸續推生出了六家連鎖店,就連世博會,南門涮肉也趕上了場子,「洋氣」的上海便也接納了這來自北方的羊肉羶,照樣生意如虹。比起川式火鍋的麻、辣,老北京的傳統銅鍋用清湯做底,肉吃的是原汁原味,因此對肉質的要求就更高,不鮮、不嫩,便可直接宣判失敗。
  • 火鍋涮菜時間表@吃貨們涮火鍋食材的時間你真的知道嗎?
    吃了那麼多年的火鍋你真的知道涮火鍋食材涮的時間嗎?當沸騰的牛油鍋底裡翻滾著你愛吃的牛肉、血旺、黃喉、排骨、蝦滑和五顏六色的時蔬的時候,它們從下鍋到熟的鮮嫩可口感剛好的時間,作為吃貨界的你,真的有數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好不容易在偌大的鍋子裡,忍著被沸騰的紅油跳下來和自己的手或胳膊親吻幾下的痛楚,翻出一個土豆片來,結果一夾就斷了,然後又消失在沸騰活躍的牛油火鍋裡。好桑心、好心痛,有木有!如果你沒有只能說明你是一個偽吃貨,小編絕對是不和吃什麼都不香的人交朋友的,這叫物以類聚。要不然你以為小編雖短短畢業四載,就胖出50斤的秘訣是什麼?就是不開心了約起來吃一頓火鍋,還不開心呢?
  • 最全火鍋涮菜時間表——薇婭教你涮火鍋!
    寒冷的冬天最先想到的美食非火鍋莫屬都說沒有火鍋的冬天是不完整的!火鍋吃貨界更有句名言「吃火鍋是對冬天最基本的尊重」可見火鍋在大家心中的地位!而吃火鍋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場景「熟了嗎?熟了嗎?」……你吃火鍋是否也經常有這樣的困擾:火鍋食材該涮多久,口感才是最佳的呢?火鍋食材按入鍋時間長短分為「煮」「涮」和「燙」三種。比如腦花、海鮮以及一些可能含有寄生蟲的食材需要煮。羊肉卷、蔬菜等易熟,只需涮。
  • 羊身上這肉嫩又香,做火鍋比涮羊肉還受歡迎,一頓3斤都吃光
    導讀:羊身上這肉嫩又香,做火鍋比涮羊肉還受歡迎,一頓3斤都吃光天冷了,就愛吃點禦寒的美食,火鍋是首選,暖身快,營養味美還順口。冬季吃火鍋自然是有肉的才受歡迎,羊身上有一部位的肉最適合做火鍋,嫩又香還不油膩,它就是羊蠍子,比涮羊肉更受歡迎。
  • 聊聊我眼中涮鍋這40餘年的變化
    雖然生在北京,但記得小時候吃涮鍋並不講究,是一種比較奢侈的事,70年代末80年代初吃肉都困難,別說好的羊肉了,那段記憶其實也不太清楚了。80年代中期開始偶爾在家裡吃涮羊肉打牙祭。那時候到都是走好遠去一些好的商店去買切好的羊肉片,回家用平時煮粥啥的鍋煮好熱水站在灶臺邊上吃。
  • 冬天到了火鍋也該安排上了,家常涮火鍋也有技巧哦,你學會了嗎
    冬天到了,火鍋可是熱門美食,吃火鍋底料是最重要的,底料調製好了,做出來的火鍋菜夠味,跟我一起來學習一下怎樣涮火鍋吧。首先準備好個人喜歡的食材,將食材清洗乾淨,要想吃到美味的火鍋香菇是不可缺少的,先將香菇十字切口子,生薑切片備用下一步打開油鍋加入油燒熱,然後加入薑片,大蒜,花椒,翻炒炒香下一步翻炒之後加入火鍋底料,倒入適量的清水煮到沸騰,水的容量不要過少,至少要到鍋的一半下一步底料融化水煮沸之後加入香菇,魚豆腐,丸子這一類下一步煮好丸子將近煮好之後加入羊肉片和青菜
  • 吃貨在家吃鄭州牛肚扛把子,美味西安涮鍋豆皮涮牛肚,醬香濃鬱
    把涮鍋自取了帶回家吃把美味的西安涮鍋帶回家一打開,裡面有三包火鍋底料的料包,一包是特別熬製的濃縮高湯,一包是豆皮涮牛肚的秘制火鍋底料,我要的是微辣鍋,第三包是涮鍋用的特製辣椒油。三包秘制火鍋底料既然是豆皮涮牛肚,肯定少不了招牌的涮牛肚和涮豆皮,包裝裡有30串牛肚和50串豆腐皮,我特別愛吃它家的豆腐皮,吃起來口感嫩滑又不失筋道。
  • 家庭自製蘸料為火鍋添香,附涮羊肉醬料的調配及韭花醬的製作
    北方吃火鍋,羊肉片是重頭戲,選用本地小山羊切片,再配上一份精心調製的醬料,味道鮮美的無可言喻。我家製作老式涮羊肉醬料,必不可少的四款基礎料為韭花醬、豆腐乳、芝麻醬和花生辣醬,花生辣醬是當地自產自銷的,現在已經找不到賣家,便用了黃豆醬替代,基本上風格還成,在這四款必備醬料上,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加入諸如蘋果醋、生抽、芝麻油、花生碎、熟芝麻粒的搭配品,調出不同風格的醬料。
  • 鍋底、小料、涮品,古人怎麼吃火鍋
    古代火鍋的歷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那時候人們在一個鼎的下面裝個金屬盤用來盛放炭,這就是古代火鍋最早的雛形,那個鼎叫做「溫鼎」。不過相比古人的溫鼎的燉煮來說,歷史上最早一次記載涮火鍋的,是1000年前南宋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這一天,林洪前往武夷山去拜訪一位著名的隱士饒止翁(人稱「止師」),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雪,一隻野兔在山巖中飛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