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詩詞的意境之美

2020-12-16 榆木齋

詩詞的意境之美

司馬從戎

自唐以來,填詞作詩者何止成千上萬。文人學士們不約而同地以筆作犁,翻尋著生活中的種種意境,然後埋首吟思。就連那些戎馬倥傯的武將以及許多的凡夫俗子,也創作了不少優秀的作品。

詩詞固然流傳於口耳,然而真正打動我們的,卻是其中的意境,或者說:那一幅幅凝固的畫面。

意境之於詩詞,一如鋼筋之於大廈,不可或缺。意境在要而辭句在次。缺少了意境的作品,浪漫主義不過是海市蜃樓,理想主義則容易流於教義。說詩人創造意境的能力體現了他(她)的基本功,並不為過。也許可以說:能夠尋找到有品位的意境並且成功地付諸聲韻格律,才能鑄就一首上品。我們能夠熟記在心的那些前賢作品豈不正是這樣?

意境上乘的作品深具感染力,讀來使人或低徊不忍,人琴俱戚;或身心振奮,五臟皆爽;或深悟禪機,心有所得;或莞爾一笑,彼此彼此。有了意境,縱然是桑榆晚景,讀者也能從中讀出那麼一些樂觀,從而體味夕照而肯定人生了。

成功地描繪意境而不悖韻律真是一件苦差事。即便是有了上佳的意境,如果不能恰當地以辭達意,仍將難脫敗筆之虞。上好的意境被低檔使用了,就好像是焚琴煮鴿,實在可惜。

詩重於寫景,詞偏於抒情,兩者適於表達兩類不同的意境。既如此,故有「詩莊詞媚」之說。在詩中,山之骨為石,山之姿為林,山之柔為水,端莊得體。而在詞中,喜怒哀樂悉是心境,為了打動讀者,難免「媚」了一點,「呻吟」過分,然而倒是情有可原的。由此也就不難理解,有些糾糾武夫,雖然人倔,心硬,也能寫出動人的篇章,甚至產生洛陽紙貴的效應。

以格律聲韻而言,詩嚴詞寬。即便詞律稍寬,但它仍然對詞中意境的描述不無制約。對於詩詞聲韻格律與意境描述衝突時的權衡取捨問題,事實上是詩詞創作中的一個難題。愚意以為,如果有極好的意境,應該允許內容對格律有所突破。這裡也許用得著王若虛先生的那句話:「定體則無,大體須有。」

不過如果有心向詩且初涉其道,恐怕首先還是應以嚴守格律為好。「先苦後甜」是一種值得推薦的模式。

王國維先生有言:「詞以境界為最上」,詩或亦然。詩詞中人也多有同感。看來創造意境即便算不上是填詞作詩的不二法門,也應稱得上是一條通向詩詞王國的康莊大道。守望意境是一樁值得嘗試的事情。

2018.6.25榆木齋

相關焦點

  • 日文之美,日語詩詞歌賦的意境!
    詩詞是古時人們表達情感,抒發內心意境的方法,今天崎崎和大家一起感受下日本人對詩詞的理解! 「樹底迷樓畫裡人,金釵沽酒醉餘春。鞭絲車影匆匆去,十裡櫻花十裡塵。」
  • 意境很美的五首詩詞,越讀越有味道!
    在中國的詩詞寶庫中,有些詩詞的意境是非常美的,讓你我一讀再讀,越有滋味。今天小編就非常五首小編最喜歡的詩詞,意境很美的五首詩詞,下面就一起來欣賞看看!這首詞的意境是非常美的,構思巧妙,寄託著詞人政治失意之後,不願意同流合汙的一種高尚品質。這首詞是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所創作的經典作品,這首詞的上片化用成句,寫了一對相親相愛的人被無端拆散;下片則是通過故事來說故事,借用古老的傳說,來透露出了詞人的相思之苦。全首詞的意境唯美悽婉,感情真摯。向我們詮釋了一段純潔但又悲傷的愛情。
  • 《中國成語大會》冠軍彭敏成都開講:詩詞之美,美在意境,貴在感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詩詞的美麗與哀愁,撫慰和點亮我們的人生;詩人的性格與命運,讓我們掙脫時光的迷霧4月13日下午,青年作家、詩人,《中國成語大會》冠軍彭敏做客成都「經典藝術名家講壇」,以個人人生經歷、經驗感悟為大家分享「詩詞之美,點亮人生」的主題講座。彭敏,先後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當代文學碩士,人稱「北大萬能文藝青年」。2009年至今,為中國作家協會《詩刊》雜誌社編輯。
  • 如何成就「美」的人生?打開「意境」之門,一起領悟人生之美
    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我們每個人永恆的不懈追求,「美」的觀念也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而改變著,樹立什麼樣的審美觀不僅關乎著我們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樣也關乎著我們的人格與人生。不去以「醜」為「美」,成就美學人生,「美」的思想是我們需要具備的重中之重,而「意境」所包含的人生哲思便是人生美學之一。
  • 古詩詞中的意境美
    詩詞為什麼優美?因為寥寥數語就把意境描寫得如此優美並且賦予想像力。有時候文字的力量勝過語言,比如被稱為「詩佛」王維的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隨便列舉一首他的詩詞,都是一幅山水畫,我們最熟悉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兩句詩詞實在太美了。詩中描寫了多種景物,景物之間構成一個空間環境,所有景物聯繫起來就是一副有故事的山水畫。
  • 詩詞起名,重溫國學經典,感受詩詞唯美意境!
    並且,人被冠之以名,便是被賦予了一定的期盼與精神,從詩詞中起名,既有詩人真摯的情感,又有詩詞中美好的意境,因此,接下來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詩詞中的好名字。楓眠——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句詩是源自於張繼《楓橋夜泊》中,並且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個秋天的夜晚,具有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所以,從中為孩子起名,不僅有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而且還有很唯美的意境。
  • 漢語詩詞的意境之美,李清照用十四個字就難倒了整個翻譯界
    因為這簡單的幾個字中卻蘊含著深厚的意蘊,如何把這種意蘊,如何把漢語特有的美,用英文儘量展現出來——哪怕不能百分百,多一分也是好的,卻是十分的艱難。國內外有許許多多的翻譯家不懈努力,希望能將其翻譯的盡善盡美。冰心是第一個用英文向西方介紹李清照的詩詞。
  • 古體詩詞意境那麼美,為什麼現在沒人去寫了,而且傳唱的那麼少?
    這位朋友說的「古體詩詞」,應該是包括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古詩和詞牌——也就是以文言文為語言基礎的詩歌,而不僅僅是指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體詩。這是個大問題:為什麼這麼美的傳統詩詞,現在創作、傳唱都少了呢?這其中大致分為兩點。古詩詞意境很美這是毋庸置疑的。古詩詞之美,其實來源於語言之美。
  • 意境很美的冷門詩詞五首,你最愛哪一首?
    古詩詞,意境是非常優美的,每每讀來都是令人口齒生香,神思飄搖,也令人久久沉醉其中。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五首意境優美但是很冷門的古詩詞,下面一起來欣賞下!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是一首極富情韻的抒情詩。
  • 六首疊字詩詞,意境唯美又經典!
    一說起疊字詩詞,大家的腦海中是否浮現的是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呢?疊字詩是一種雜體詩,意境是非常唯美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疊字詩的美!這首詞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經典作品之一。全曲通過景來抒情,最後一句直抒胸臆,寫出了心中的悲傷之情。全曲的基調是比較哀傷的,讓人在字裡行間看到了該女子生動形象。清代作家吳承勳的這首詞是非常經典而又精彩的。全詞寫的是一位思婦的秋怨。全詞的上片寫的是黃昏時候的景色,通過黃昏景色來抒發一種孤單寂寞的心情。而這首詞的下片寫的是思婦在夢中跟自己的丈夫團聚了,這是一場美好的夢,但是夢總是有醒的時候。
  • 農行舉辦詩意生活白金信用卡 「詩詞之美」講座
    2019年7月30日,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市分行舉辦「詩詞之美」講座,邀請農行詩意生活白金卡代言人、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總冠軍陳更,向近200位熱愛詩詞文化的嘉賓和農行員工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農業銀行總行企業文化部領導、農業銀行北京分行領導及嘉賓出席本次講座。
  • 讓孩子感受詩詞之美
    來源:中國網為了更好地帶領孩子們感受詩詞之美,近日,學而思網校攜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推出「康震精講古詩詞」系列課程。課程通過25講內容,傳授25種獨特的理解古詩詞視角和5大獨家古詩詞解讀方法,幫助孩子們深入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田園詩詞與旅遊意境解讀
    田園詩詞與旅遊意境解讀卞顯紅 浙江工商大學 博士、教授心中有詩意,指尖繪江山。旅遊規劃設計師要有詩人的浪漫情懷,要有美學功底,能從古詩詞中找到創意靈感,發現美,創意美,設計美,把大美帶給大眾,把鄉村與田園建設成為符合相應意境,並具備本質美的鄉村與田園。
  • 縱觀詩詞之美,體驗盛世風光
    它的美無法用言語表達學習了這麼多的知識,看過了這世界的形形色色,體驗了無數的人生百態。我還是最喜歡古詩。就這麼簡單,就是純粹的喜歡,不摻雜任何雜質。從我國出現的第一首漢樂府詞到現在的散文詩集,承載了多少前輩的心血,才有了今天這麼美、這麼豐富的詩詞。古人推崇農耕生活,詩人們看到農民辛苦勞作,便寫出了:鋤禾日當午,粒粒皆辛苦的傳奇著作,還有一年四季,四季輪迴,各有其特點,詩人們看到如此美景,即興而發,寫出了許多優美的詩句,比如:宋代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中的一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生動形象的描寫了春天景色滿園的盛況。
  • 古代著名詩人描寫新月的詩詞,意境優美,快來品味詩詞之美吧
    而對於剛剛升起的新月,古人也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詞。關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第1首:在「蘇門六君子」之一陳師道的《後山詩話》中,記載了一首口語化但是意境優美的詩歌:「太液池邊看月時,好風吹動萬年枝。 誰家玉匣開新鏡,露出清光些子兒。」
  •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感受古詩詞中的音韻和意境之美
    古人云: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詩經》上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兩首小詩是古代詩人對愛情生活的描寫,也表現了詩詞中的音韻之美。李白也有一首詩《早發白帝城》,上面寫道:「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中就寫出了祖國大好河山的意境之美,令人讀後充滿了遐想與嚮往。
  • 什麼是意境呢?所謂意境,就是把情意如何與物境融匯的問題
    意境又稱境界,是我國詩詞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範疇,一首詩詞藝術性的高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意境的高下。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詩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那什麼是意境呢?
  • 談談「山寨版詩詞」
    談談「山寨版詩詞」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經常可以在報紙、刊物、網絡論壇和自媒體推送上讀到詩詞作品,這是一件好事。然而,由於作者、編者、發布者等各方面對詩詞的認識並不統一,經常也會讀到一些標有「詩詞「字樣的非詩詞作品,在讀者中造成一定的混淆,影響了人們對詩詞的正解,對詩詞的傳承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
  • 語教語樂|詩詞教學法系列之——體驗教學法(完結篇上)
    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寶貴遺產,其文字精練,意境深遠,讓人回味無窮。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我們更希望用這樣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走進詩人的世界,去感受詩文之美,為生活添一份詩意,給自己增加一份詩情。
  • 發現詩詞之美:在詩詞中出現最頻繁的黃鶯和黃鸝有什麼區別?
    黃鸝4)詩詞中有了黃鸝可以詩的意境變得生動起來。「以詩入畫,以畫入詩」「的幽靜意境。這兒用清麗的色彩與動聽的音樂交織成的幽雅景致。王安石有「綠陰幽草勝花時」之句,寫初夏之景,與此同一立意。用那幽深處的茂密的草來襯靜,眼前不禁浮現一處幽靜雅致的山澗風光。又用黃鶯啼叫婉囀,飛來飛去的動態描寫。用鶯啼來打破了剛才的沉寂和悠閒,更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