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九派流中國」,所謂派者,原本指的就是河流。
當河流匯入大海之時,那就是一支民族、一個國家、一類文化、一種文明將有大變革的時代。
江南文化,意為長江以南地區形成的獨有文化。早在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被中原稱為「吳越」,故也稱「吳越文化」。「才子佳人,富庶水鄉,繁榮複雜」是江南的標籤。
江南,她呀
如杭州西湖中一艘烏篷船,碧波蕩漾,
也如外灘中高聳如雲的金茂大廈,威嚴聳立;
如詩人手中的摺扇一樣,氣定神閒,
也如王侯手中的「龍泉」「勾踐」寶劍一樣,氣勢如虹;
如橫店綿延不絕巍峨的宮殿,富麗堂皇,
也如百年交大每一間間教室,文墨書香;
江南文化正如她表現出來的,無與倫比的秀美與敢為人先的豪氣!
「海納百川,聰慧機敏,經世致用,敢為人先。」
——用這十六個字概括江南文化的氣質再合適不過。
今天,江南文化用她經歷的漫長的歷史正在教會我們
成為一個外柔內剛、謙和重禮的新時代青少年!
課程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最好的課本在路上:
1.通過了解蘇州、杭州、紹興的主要城區地理位置以及所處城市群的人文地貌情況,使用研學手冊與結合課本知識,開啟海派文化研學之旅,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2.了解江南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商業文化、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
3.了解近現代與現在建築、江南水鄉建築文化,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與歷史文化素養。
4.了解江南最現代與未來科技,體驗最先進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啟迪智慧之光。
5.了解江南文化的發展變革,學習江南精神,增強學生的國際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積獨立思考、團隊協作、合作探究、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成就更好的自我:
1.通過研學課程,了解海派文化的歷史變遷、發展脈絡、基本走向,清楚江南文化的兼蓄並存、多元博採、獨立創新、價值理念與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2.通過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尋找有效解決方法、總結反思的步驟,通過有效參觀博物館和地標性文化建築的方法,培養學生樂學善學、勤於反思、自我完善的意識。
3.掌握知識管理和團隊協作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優秀的團隊意識、克服困難的毅力、勇於挑戰的勇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三)態度與價值觀—在思考中升華:
1.通過對江南文化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反覆推敲與仔細斟酌提供給學生發散性的創新思維與學習空間。通過研學旅行的課程來促使學生對美好文化的探知與學習,認真汲取來自遠東的江南文化的思想精華。
2.引導學生學習並傳承海派文化和精神。樹立「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君子和而不同」等青少年的文化觀、歷史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擁有國際化的視野與情懷。
課程特色
1.這是一次學習「江南」文化之旅,一次體驗「江南魅力」之旅。
2.這是一次真正的自我認知的過程。
3.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用國際化眼光看待中國之旅。
4.這是一次遠東文化之旅,喚醒你歷心學習之心。
5.課程內容豐富,涵蓋了科技、商業、思想、人文、航天、政治、歷史、建築、階級、飲食、制度、都市等諸多方面的文化,從各個文化維度進行研學旅行。
研學地點
杭州西湖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 白堤 蘇堤 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裡湖、北裡湖、小南湖及嶽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椒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營員們將漫步在西湖,不禁的想起白居易筆下的「憶江南」,而西湖的船夫也將帶領營員船遊西湖,聆聽西湖的千古故事。
刀剪劍博物館
中國刀剪劍博物館定位是為了宣傳和弘揚我國悠久的刀剪、傘、扇的技藝,發掘和保護傳統的手工藝,同時兼顧展示和收藏。通過多角度、多元化的方式,介紹和展現刀剪劍「物開一仞為刀,兩面開刃為劍,雙刀相交為剪」的獨特文化。並努力將其建設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國家級專題性博物館。刀剪劍、傘、扇屬於人類文明的物質文化,是人類為了更好地適應自然,增加行為能力,提高生活質量的發明物.
浙江大學
簡稱「浙大」,坐落於「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為浙江大學。國民黨執政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中華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校史中最輝煌的時期。
嚴謹的「求實」學風,品味「東方劍橋」的魅力,樹立目標,讓成功離得更近。漫步校園內,感受名校濃厚的學習氛圍。親眼目睹中國高等學府的風貌,激發自己刻苦學習的熱情,勵志成長未來路。
烏鎮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烏鎮原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河東為青鎮。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景區,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東柵水鄉風貌完整,生活氣息濃鬱,手工作坊和傳統商鋪各具特色,特色展館琳琅滿目。西柵歷時四載磨礪,由十二個碧水環繞的島嶼組成,真正呈現了中國江南水鄉古鎮的風貌。西柵街區存留了大量明清古建和老街長弄,古建築外觀上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韻味。在這裡,你可以深入體驗淳樸清新的水鄉生活,又可安享現代生活的舒適與便利。可以說,西柵是一個遠離都市喧囂的安謐綠洲。
蘇州留園
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其建築空間處理精湛,造園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構成了有節奏有韻律的園林空間體系,成為世界聞名的建築空間藝術處理的範例。現園分四部分,東部以建築為主,中部為山水花園,西部是土石相間的大假山,北部則是田園風光。營員們走進蘇州四大園林——留園,實景品讀葉聖陶先生的《蘇州園林》,完成:「園中三絕」課程。
蘇州同裡古鎮
同裡古鎮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宋代建鎮。鎮區內始建於明清兩代的花園、寺觀、宅第和名人故居眾多,「川」字形的15條小河把古鎮區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其連成一體,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營員們將一同探訪同裡古鎮,完成「江南水墨畫」課程,船遊江南水鄉。
紹興魯迅故居
它以魯迅生平事跡的宣傳教育、魯迅文物資料的徵集保護、魯迅思想作品的科學研究為主要任務,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已發展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對外宣傳教育的一個「窗口」和著名的人文景觀。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位於都昌坊口11號。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坐東朝西,北臨小河,與周家老臺門隔河相望。在這裡營員將尋找課本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尋找少年魯迅,恩師「壽鏡吾」,尋根「民族魂」。
紹興沈園
沈園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紹興市越城區春波弄,宋代著名園林,沈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園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江南景色。沈園為國家5A級景區,是紹興歷代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園林。沈園分為古蹟區、東苑和南苑三大部分,有孤鶴亭、半壁亭、雙桂堂、八詠樓、宋井、射圃、問梅檻、釵頭鳳碑、琴臺和廣耜齋等景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