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憶江南 江南文化研學旅行地點簡介 淘行知研學

2020-12-19 淘行知研學

「茫茫九派流中國」,所謂派者,原本指的就是河流。

當河流匯入大海之時,那就是一支民族、一個國家、一類文化、一種文明將有大變革的時代。

江南文化,意為長江以南地區形成的獨有文化。早在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被中原稱為「吳越」,故也稱「吳越文化」。「才子佳人,富庶水鄉,繁榮複雜」是江南的標籤。

江南,她呀

如杭州西湖中一艘烏篷船,碧波蕩漾,

也如外灘中高聳如雲的金茂大廈,威嚴聳立;

如詩人手中的摺扇一樣,氣定神閒,

也如王侯手中的「龍泉」「勾踐」寶劍一樣,氣勢如虹;

如橫店綿延不絕巍峨的宮殿,富麗堂皇,

也如百年交大每一間間教室,文墨書香;

江南文化正如她表現出來的,無與倫比的秀美與敢為人先的豪氣!

「海納百川,聰慧機敏,經世致用,敢為人先。」

——用這十六個字概括江南文化的氣質再合適不過。

今天,江南文化用她經歷的漫長的歷史正在教會我們

成為一個外柔內剛、謙和重禮的新時代青少年!

課程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最好的課本在路上

1.通過了解蘇州、杭州、紹興的主要城區地理位置以及所處城市群的人文地貌情況,使用研學手冊與結合課本知識,開啟海派文化研學之旅,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2.了解江南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商業文化、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

3.了解近現代與現在建築、江南水鄉建築文化,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與歷史文化素養。

4.了解江南最現代與未來科技,體驗最先進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啟迪智慧之光。

5.了解江南文化的發展變革,學習江南精神,增強學生的國際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積獨立思考、團隊協作、合作探究、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成就更好的自我:

1.通過研學課程,了解海派文化的歷史變遷、發展脈絡、基本走向,清楚江南文化的兼蓄並存、多元博採、獨立創新、價值理念與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2.通過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尋找有效解決方法、總結反思的步驟,通過有效參觀博物館和地標性文化建築的方法,培養學生樂學善學、勤於反思、自我完善的意識。

3.掌握知識管理和團隊協作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優秀的團隊意識、克服困難的毅力、勇於挑戰的勇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三)態度與價值觀—在思考中升華:

1.通過對江南文化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反覆推敲與仔細斟酌提供給學生發散性的創新思維與學習空間。通過研學旅行的課程來促使學生對美好文化的探知與學習,認真汲取來自遠東的江南文化的思想精華。

2.引導學生學習並傳承海派文化和精神。樹立「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君子和而不同」等青少年的文化觀、歷史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擁有國際化的視野與情懷。

課程特色

1.這是一次學習「江南」文化之旅,一次體驗「江南魅力」之旅。

2.這是一次真正的自我認知的過程。

3.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用國際化眼光看待中國之旅。

4.這是一次遠東文化之旅,喚醒你歷心學習之心。

5.課程內容豐富,涵蓋了科技、商業、思想、人文、航天、政治、歷史、建築、階級、飲食、制度、都市等諸多方面的文化,從各個文化維度進行研學旅行。

研學地點

杭州西湖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 白堤 蘇堤 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裡湖、北裡湖、小南湖及嶽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椒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營員們將漫步在西湖,不禁的想起白居易筆下的「憶江南」,而西湖的船夫也將帶領營員船遊西湖,聆聽西湖的千古故事。

刀剪劍博物館

中國刀剪劍博物館定位是為了宣傳和弘揚我國悠久的刀剪、傘、扇的技藝,發掘和保護傳統的手工藝,同時兼顧展示和收藏。通過多角度、多元化的方式,介紹和展現刀剪劍「物開一仞為刀,兩面開刃為劍,雙刀相交為剪」的獨特文化。並努力將其建設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國家級專題性博物館。刀剪劍、傘、扇屬於人類文明的物質文化,是人類為了更好地適應自然,增加行為能力,提高生活質量的發明物.

浙江大學

簡稱「浙大」,坐落於「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為浙江大學。國民黨執政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中華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校史中最輝煌的時期。

嚴謹的「求實」學風,品味「東方劍橋」的魅力,樹立目標,讓成功離得更近。漫步校園內,感受名校濃厚的學習氛圍。親眼目睹中國高等學府的風貌,激發自己刻苦學習的熱情,勵志成長未來路。

烏鎮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烏鎮原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河東為青鎮。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景區,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東柵水鄉風貌完整,生活氣息濃鬱,手工作坊和傳統商鋪各具特色,特色展館琳琅滿目。西柵歷時四載磨礪,由十二個碧水環繞的島嶼組成,真正呈現了中國江南水鄉古鎮的風貌。西柵街區存留了大量明清古建和老街長弄,古建築外觀上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韻味。在這裡,你可以深入體驗淳樸清新的水鄉生活,又可安享現代生活的舒適與便利。可以說,西柵是一個遠離都市喧囂的安謐綠洲。

蘇州留園

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其建築空間處理精湛,造園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構成了有節奏有韻律的園林空間體系,成為世界聞名的建築空間藝術處理的範例。現園分四部分,東部以建築為主,中部為山水花園,西部是土石相間的大假山,北部則是田園風光。營員們走進蘇州四大園林——留園,實景品讀葉聖陶先生的《蘇州園林》,完成:「園中三絕」課程。

蘇州同裡古鎮

同裡古鎮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宋代建鎮。鎮區內始建於明清兩代的花園、寺觀、宅第和名人故居眾多,「川」字形的15條小河把古鎮區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其連成一體,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營員們將一同探訪同裡古鎮,完成「江南水墨畫」課程,船遊江南水鄉。

紹興魯迅故居

它以魯迅生平事跡的宣傳教育、魯迅文物資料的徵集保護、魯迅思想作品的科學研究為主要任務,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已發展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對外宣傳教育的一個「窗口」和著名的人文景觀。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位於都昌坊口11號。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坐東朝西,北臨小河,與周家老臺門隔河相望。在這裡營員將尋找課本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尋找少年魯迅,恩師「壽鏡吾」,尋根「民族魂」。

紹興沈園

沈園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紹興市越城區春波弄,宋代著名園林,沈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園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江南景色。沈園為國家5A級景區,是紹興歷代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園林。沈園分為古蹟區、東苑和南苑三大部分,有孤鶴亭、半壁亭、雙桂堂、八詠樓、宋井、射圃、問梅檻、釵頭鳳碑、琴臺和廣耜齋等景觀。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江南古村落入選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
    近日,2020年杭州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名單正式公布,我縣江南古村落研學基地成功入選。2020年以來,江南古村落根據「鄉旅生活、生態社區、古風家園、上下共治、幸福鄉裡」的鄉村振興規劃總體要求,不僅全面升級美麗鄉村品質,更是從研學方面出發,打造鄉村旅遊研學目的地。
  • 中小學研學旅行 | 江南中學臺灣研學,遇見更好的自己
    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北侖各校有開展嗎?來啦~江南中學師生寶島研學,讓我們跟著他們的腳步,看看北侖學子精彩的研學旅行~7月9日下午3點,飛機緩緩降落高雄機場,江南中學研學團的師生們開始了為期6天的寶島研學之旅。從高雄、嘉義、到南投、臺北,一路向北,在飽覽寶島風光的同時,同學們更多的是好奇,那些隔海相望的同齡人,他們的中學生活怎麼樣呢? 走在乾淨整潔的高雄大街上,師生們驚呆了。
  • 體驗傳統文化 新市鎮江南刺繡館開設研學實踐課
    近日,德清縣新市鎮江南刺繡館開設了一堂刺繡研學
  • 足跡——市江南學校學生研學旅行心得體會
    愛的旅行  愛的力量八年級一班     黃淑敏   攀枝花市江南學校伴隨著秋的氣息漸漸到來,學校組織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活動----秋季研學旅行。研學旅行總是令人激動、興奮的。清晨,第一縷金色的陽光灑向大地時,我們背上了「零食包」向學校準備集合。同學們有說有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各個班都找好了自己的位置,有秩序地排列。
  • 醉江南,念江南,憶江南
    ,都是「憶江南」主題。歌千首,詩萬篇,夢裡夢外醉江南。醉江南,人脫凡,生死喜悲皆超然。詩作二:《再吟江南》塵之外,雲之間,碧水悠悠泛紫煙。煙霧裡,景如畫,人如仙。試問紅塵過往客,水墨畫裡,誰不愛江南人家!詩作四:《寄江南》(一)夢裡憶,十裡秦淮,胭脂溢香;夢外吟,煙花迷朦,曲水流觴。
  • 來崇明這個地方休閒度假,感受一場江南文化~
    在詩和遠方的意境中,感受崇明的鄉土和鄉愁。三民文化村,等你來玩~多功能廳江南三民文化村「立心苑」多功能廳,配套近20平方米的LED高清彩屏,可容納300餘人。作為江南三民文化村大型會務、培訓的主要場所,以全新的面貌為各界人士提供相關配套服務。
  • 研學秦淮 | @各位童鞋,你有一封來自「江南絲塾」的邀請函~
    作為南京第一座從美學角度闡釋江南絲綢文化的專業主題博物館,自2017年開館以來,攜手眾多專家設計開發了一系列傳統文化互動體驗活動,通過量身打造豐富的課程、趣味化的學習設計,積極開展各類研學活動,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研學旅行:讓孩子成長於天地間
    近年來,「研學旅行」被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當中,這種古老的學習方式也被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研學旅行是近年來較為火熱的社會話題。時值暑假,記者走訪了海拉爾區多家旅行社、研學基地。通過交談,記者了解到,各旅行社和研學基地開設的研學課程覆蓋人群已經從中小學學生擴展到幼兒園和高中學生,而今年的研學線路主要以呼倫貝爾境內為主。
  • 【研學旅行】全省研學旅行導師培訓開班預告
    為貫徹落實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按照《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和《研學旅遊服務規範》(LB/T054-2016)的文件精神。研學活動越來越多,建立標準化、規範化、職業化的研學導師隊伍,培養具備專業理論和教學能力的研學旅行導師已成為研學市場必備急需。
  • 把知識藏進風景裡 桐鄉推出16家研學旅遊推薦點開啟「研學旅遊」
    漫長的假期裡,帶著孩子出去走走是不少家長的首選,那麼,什麼樣的假期旅行才是最完美的?  小朋友眼中最棒的假期旅行,是看最美麗的風景,玩最有趣的遊戲;父母們眼中最棒的假期旅行,是一場寓教於遊、意義非凡的智慧碰撞。而在浙江桐鄉,「研學旅遊」讓二者完美地融合了起來。
  • 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案例:看國洲文化怎麼做成都研學旅行活動?
    以前書本是學生的世界,自教育部將研學旅行提上日程之後,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話題,成都研學旅行機構國洲文化負責人表示,傳統的教育方式也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需求。
  • 正是江南好風景,佳鑫諾邀你一起去江南遊學啦
    讓孩子建立集體意識、責任感,更加適應環境,擺脫陌生感,讓每次旅行更加有意義。醪糟湯圓DAY2南京-蘇州★研學地點DAY5 杭州-上海★研學地點:浙江大學、上海金茂大廈、外灘浙江大學陸家嘴夜景Day6 上海★研學地點
  • 2019年全國各省專業的研學旅行產品有哪些?
    研學旅行,是文化旅遊的一種,其中,文化是靈魂,旅遊是載體。研學旅行在國外發展已久,但在國內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通過研學旅行,學生能夠感受到完全不同的風土人情,極有助於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緊急情況應急能力。研學旅行發展勢頭向好,但目前也存在產品單一、遊和學各有偏重的問題。
  • 博物館研學旅行課程開發與實踐
    博物館將自身資源整合成課程體系,成為研學教育的關鍵環節,對於助推研學旅行的開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6年11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中。而在如今我國如火如荼的研學教育工作中,博物館行業的作用日益突顯。
  • 「中歐研學」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關於研學旅行五大問題
    、職業體驗活動,組織社團活動,深化社會規則體驗、國家認同、文化自信,初步體悟個人成長與職業世界、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係。同時,要與家長籤訂協議書,如果學校採取委託開展研學旅行,要選擇有資質、信譽好的企業合作,並與企業籤訂協議書,明確委託企業或機構承擔學生研學旅行安全責任。至於家長關心的經費問題,各地可採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籌措。交通部門、鐵路部門、文化、旅遊等部門通過執行兒童票價、減免門票等方式支持研學旅行開展。鼓勵通過社會捐贈、公益性活動等形式支持開展研學旅行。
  • 關於研學旅行 大連有說法了
    完善研學旅行課程體系。研學旅行課程是體現研學旅行教育性的核心。主要包括革命傳統、中國歷史文化、傳統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農業與現代化建設、科普教育、勞動教育、國防體驗、安全教育、生態文化、國際理解和成長實踐等方面。
  • 貴州兩基地被批准為全國研學旅行基地(營地)
    按照《研學旅行基地(營地)設施與服務規範》(T/CATS002-2019)及實施文件要求,全國研學旅行基地認定委員會研究決定,批准山西太原中國煤炭博物館「煤海探秘」景區、內蒙古額爾古納市蒙源研學旅行基地、江蘇溧陽天目湖旅遊度假區、江蘇溧陽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江西南昌鳳凰山莊、福建廈門萬千極美營地、廣東佛山紫南研學旅行基地、江西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江西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 寫江南的詩詞那麼多,為何最為人所熟知的,非白居易《憶江南》莫屬?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賞過江南書畫,遊過江南園林,聽過「史姐姐」史依弘說戲,「行知讀書會·江南文化季」主題活動第四場近日再讀江南。隨著江南文化招牌「評彈」的曲調,帶領大家一同走進江南詩詞的世界。畫船聽雨眠,唱詞聲聲入耳。
  • 研學旅行正火 自貢市選拔優秀研學旅行指導師
    近年來,各地教育部門先後將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加強各地研學旅行基地建設。隨著研學旅行納入各地中小學必修課程,對研學旅行指導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什麼樣的指導師才是好的指導師?四川又有哪些優師、名師?
  • 《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能不憶江南? 他的詩風格平易清新,質樸自然,常以社會生活中重大問題為題材,《新樂府》《秦中吟》均為反映社會疾苦的優秀之作。其他如《長恨歌》《琵琶行》等長篇詩歌,傳誦尤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