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傳統文化 新市鎮江南刺繡館開設研學實踐課

2020-12-23 浙江在線

2020-12-22 11:04 |共享聯盟德清站

近日,德清縣新市鎮江南刺繡館開設了一堂刺繡研學+實踐的課程,來自該縣禹越鎮高橋中心小學的師生一起參觀了館裡珍藏的刺繡藝術品,還上手體驗了傳統刺繡工藝。「江南刺繡館」是一家珍藏杭嘉湖地區刺繡工藝品的展館,藏有明、清和民國刺繡珍品。

在新市鎮遊客集散中心,同學們圍坐在大廳裡,跟老師學習如何完成一件刺繡工藝品。老師仔細講解坐姿、拿針的姿勢、刺繡的手法。隨後,還將空白扇子分發給大家,讓同學們在上面自由揮灑。同學們還來到江南刺繡館,館長為大家準備了一堂刺繡知識普及課,帶大家了解江南刺繡的歷史與文化。

來研學的六年級學生屠晨潔說,經過此次研學,讓她對江南刺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中國傳統文化也有了更大的興趣。

(原標題《江南刺繡館研學實踐課開課》,原作者李睿萌。編輯陳德明) 

1608606258000

相關焦點

  • 華東交大開設「刺繡課」 傳統技藝煥發新活力
    6月6日,華東交通大學中文系開設的一堂刺繡課火了。白鵑梅、梔子花、向日葵......在穿針引線中,學生們感受著女紅這項傳統文化的魅力。該學院教師介紹,「在中文系開設傳統技藝這門課,主要是為了更好的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文專業的同學不僅要掌握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語言和文字,還要儘可能的掌握一些傳統技能」。
  • 江南古村落入選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
    近日,2020年杭州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名單正式公布,我縣江南古村落研學基地成功入選。2020年以來,江南古村落根據「鄉旅生活、生態社區、古風家園、上下共治、幸福鄉裡」的鄉村振興規劃總體要求,不僅全面升級美麗鄉村品質,更是從研學方面出發,打造鄉村旅遊研學目的地。
  • 2019浙江十佳研學旅遊目的地48.溫州市洞頭區半屏山學生綜合實踐...
    2019浙江十佳研學旅遊目的地48.溫州市洞頭區半屏山學生綜合實踐學校
  • 木雕小鎮煉成記關鍵詞之三:研學丨傳統文化+教育 探索研學新模式
    近年來,研學旅行成為教育行業的一個熱門話題。木雕小鎮依託東陽市傳統木雕文化優勢,豐富「傳統文化+教育」的內涵,積極爭創省級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基地,打造學生的「第二課堂」。學生們分別參觀了小鎮客廳、木雕工藝美術大師館、竹編工藝美術大師館,進行了竹編體驗、木作體驗,參觀了木文化展覽館、昆蟲展,回去後還開展了作品分享與交流、研學隨筆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分享研學感悟。「沒想到東陽木雕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我現在知道了東陽木雕的雕刻手法有薄浮雕、深浮雕等。」通過一天的研學活動,學生初步了解了木雕和竹編的技法,了解了東陽工藝美術之鄉的發展概況等。
  • 研學秦淮 | @各位童鞋,你有一封來自「江南絲塾」的邀請函~
    作為南京第一座從美學角度闡釋江南絲綢文化的專業主題博物館,自2017年開館以來,攜手眾多專家設計開發了一系列傳統文化互動體驗活動,通過量身打造豐富的課程、趣味化的學習設計,積極開展各類研學活動,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研學旅行課程如何與傳統文化完美結合?
    近年來,研學主題活動課程中,國學文化、紅色研學及科技類產品受頗受青睞,而這些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正是體現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那麼研學課程中,傳統文化研學的根本在哪兒?研學課程又該如何與傳統文化相結合?1.傳統文化研學的根本在哪兒?
  • 詩畫憶江南 江南文化研學旅行地點簡介 淘行知研學
    2.了解江南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商業文化、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3.了解近現代與現在建築、江南水鄉建築文化,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與歷史文化素養。4.了解江南最現代與未來科技,體驗最先進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啟迪智慧之光。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孔子六藝文化園開發研學課程,拓展...
    入泮禮、古樂教學、射箭、投壺、活字印刷、韋編三絕、拉坯、彩繪……孔子六藝文化園內,開設了各種以傳統文化為主的研學課程,通過這些課程,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曲阜師範大學教學實習基地揭牌儀式。孔子六藝文化園是山東孔子少海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全資項目,位於膠州市大沽河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內,佔地面積33.5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建設完成場館包括孔子學堂、臺灣藝術館、黑陶藝術館、來德書院、新時代文明婚慶禮堂等。園區以傳承孔子思想、弘揚齊魯文化、拓展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等為中心,是集文化、旅遊、教育為一體的高端傳統文化體驗基地。
  • 弘揚傳統文化 長沙德馨園小學舉辦春季研學活動
    4月12日,長沙市雨花區德馨園小學4-6年級全體師生,赴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體驗基地進行了春季研學。師生在濃鬱的傳統文化氛圍中,切身感受和實踐優秀的傳統文化,增長了見識。活動中,同學們在工作人員帶領下排隊參觀文化展品,寶慶瓷刻、西藏館、湘繡研究所、玉疊妃等展館中的一件件珍寶引來學生嘖嘖稱嘆,他們在展品面前流連忘返,認真聆聽講解,仔細觀看介紹,用心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 涼水河鎮中學「實踐 體驗 感悟 成長」社會實踐研學活動
    12月9日——10日,丹江口市涼水河鎮中學七八年級學生200餘名師生,前往均縣鎮丹江口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進行為期兩天「實踐,體驗,感悟,成長」為主題的社會實踐研學活動
  • 江南文化體驗工作坊活動在丹麥舉行
    新華社哥本哈根11月4日電(記者林晶)應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邀請,浙江省文化館4日開始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辦為期2天的「絲綢瓷韻茶花香——江南文化體驗工作坊」系列活動。現場活動通過技藝展示和互動體驗向哥本哈根民眾展示浙江特色文化符號:杭州刺繡、金華婺州窯青瓷、茶藝。精美獨特的展品,刺繡、窯器製作等互動體驗,讓「高冷」的北歐城市充分感受到中國江南水鄉的溫婉。
  • 百餘名小學生到國學館體驗傳統文化和VR科普教育
    貴州民族報訊 (記者 付萍 攝影報導)9月5日,六盤水市鐘山區大河鎮周家寨小學百餘名孩子在校長和老師的帶領下,到涼都國學館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體驗了傳統文化和VR科普教育,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豐富了課外活動提高了科普認識。
  • 研學旅行,一場體驗式的戶外教學
    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孔子六藝文化園開發研學課程,拓展學生視野
    入泮禮、古樂教學、射箭、投壺、活字印刷、韋編三絕、拉坯、彩繪……孔子六藝文化園內,開設了各種以傳統文化為主的研學課程,通過這些課程,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園區以傳承孔子思想、弘揚齊魯文化、拓展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等為中心,是集文化、旅遊、教育為一體的高端傳統文化體驗基地。自園區建設以來,舉辦祭孔大典、孔子文化主題花燈展、成人禮、教師培訓等文旅活動30餘場次,為傳統文化在膠州的傳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公益研學系列活動開營 孩子體驗採茶制茶感受傳統文化
    5月31日,第一季主題為「花果山下,雲霧茶香」雲霧茶文化研學一日遊活動拉開序幕,19名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來到花果山飛泉村體驗採茶制茶工藝,學習茶禮茶藝,感受傳統文化,度過了愉快而充實的一天。在這裡,孩子們拿著小竹簍,系上小圍裙,開始體驗採茶。茶園負責人伏廣慶師傅手把手地教孩子們:「採茶,不是把全部葉子都摘下來,我們要採的是一芽一葉。」孩子們很快就進入了角色,當起了小小採茶工,竹簍裡逐漸被新採的茶鋪滿。志願者則穿梭在採茶隊伍間,給孩子們遞水、擦汗,細心照顧他們。體驗傳統制茶工藝,是本次研學活動的重要環節。
  • 山西太原植物園開啟「研學模式」將植物文化轉為教育資源
    範麗芳 攝中新網太原9月18日電 (範麗芳)「對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很有必要,植物園的研學教育,一方面讓孩子們認識植物,更重要的是可以去體驗,甚至能實踐出自己的成果。」18日,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小學生圖書館分會主任、研學實踐教育專家李玉先如是表述。當日,太原植物園研學課程發布會在山西太原舉行。近年,以「文化旅遊+教育」為代表的行業跨界進一步推動了研學旅行等素質教育的發展。
  • 【新時代文明實踐】 金昌花文化博覽館開展「慶六一」研學親子活動
    【新時代文明實踐】 金昌花文化博覽館開展「慶六一」研學親子活動 2020-06-03 0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紅色基因——吉安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研學實踐掠影
    泰和縣第三中學900多名學生在吉安市示範性綜合實踐蓋達組織下,奔赴井岡山紅綠古研學基地、井岡山黃坳鄉排頭兵廣場、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等研學點進行「學習井岡山精神 爭做時代新人」的2天研學之旅。
  • 臨汾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學基地」授牌儀式在雲丘山景區隆重舉行
    9月12日上午9時30分,「臨汾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學基地」授牌儀式在雲丘山景區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的舉行,推動了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開啟教育產業與旅遊景區合作新模式。同時相信實踐基地建成後,必將對地方與教育的合作交流創造更為便利的條件,為我市的文化繁榮做出積極貢獻。
  • 基於活動課程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課程體系由文化浸潤活動課、文化表演活動課、文化製作活動課和文化探究活動課等四類構成。活動課依託基礎文化課和各專業課開設。通過活動課程的學習,學生接觸和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1.在文化浸潤類活動課程中設置古典詩詞誦讀課、燈謎競猜課、書法繪畫課、傳統文化體演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