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巷弄裡的老靈魂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青春巷弄裡的老靈魂


2008年09月17日 17: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9月17日電 臺灣《聯合文學》六月號刊文《青春巷弄裡的老靈魂》,摘錄如下:

  我們如何定義臺北,難道只是旅遊指南上的觀光景點嗎?在光鮮的玻璃帷幕大樓背後,黑街暗巷的存在是否一定如此不堪?會不會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條屬於自己的小巷?只因在那裡,我們才能稍稍放鬆,還原自己,甚至幹點見不得人的事(注意,只是一點點)。

  我大約是三年前認識約瑟夫的,他是捷克布魯諾音樂學院的美學教授。當時他受邀來臺北參加行為藝術節。我因在布拉格待過幾年,所以第一次在師大宿舍後面的「巫雲」碰到他時,立刻有人引薦我們兩人認識。「巫雲」是家雲南餐廳兼酒館,小小煙霧瀰漫的空間,到處擠滿了黑膠唱片。老闆老五畢業於文大美術系,蓄著長發,某篇碩士論文稱他為臺北最後一位嬉皮。

  約瑟夫長得胖胖,留著大鬍子,戴著黑框眼鏡,很有東歐知識分子的味道。他對「巫雲」似乎情有獨鍾,在臺北期間,幾乎天天晚上都到「巫雲」報到,甚至在返回歐洲的前一夜,也是人和行李一起待到老五打烊,才搭著凌晨巴士去桃園國際機場。

  來年,他又來臺北參加研討會,我們還是約在「巫雲」碰面。大概喝了一陣子,他忽然表示想回旅館休息。但我氣氛正高昂,看看手錶,發現還不到十二點,我就說了好幾句:「還早,還早!」隨即拉著約瑟夫離開「巫雲」。

  雖然都屬於臺北市南區,師大路與臺大附近的溫州街還是非常不一樣。溫州街多是書店,不論是歷史悠久的唐山,還是誠品後面多家簡體字書店,到處都可以見到背著沉重背包的愛書人。例如我最近在溫州街的明目書社碰到的實驗電影前輩高重黎,他就是個愛書人,經常從桃園專程來這裡尋寶。至於師大路,則是另一種氛圍。尤其是夜市這邊,傍晚之後,總是擠滿人潮,加上附近有語言學校,在此地遊蕩的外國人也不少。所以這一帶可說是臺北的拉丁區,波西米亞人的聖地。

  不過這兩條街其實是相通的,可以沿著溫州街的巷子,跨過辛亥路,接到泰順街,最後通到師大路。臺師大這一帶的巷子,與其它巷弄最不同之處,在於它結合知識與騷動。對我來說,溫州街屬於白天,師大路歸於夜晚。白天用來讀書,晚上適合喝酒,這樣的人生,似乎也還不錯。

  我常常在這一帶碰到朋友,不論是在書店或是酒館,我都覺得這些人都是老靈魂。說他們老,是因為他們永遠年輕,永遠停留在過去的青春巷弄裡,所以才顯得與潮流格格不入。只有在這一區,還能讓他們覺得時光不再流動,覺得自在。

  我推著約瑟夫到師大夜市另外一端的「柏夏瓦」,這是家充滿異國風情的咖啡廳。兩人喝了四罐啤酒,我看看時間,還是覺得早。這次約瑟夫終於忍不住,問我「還早還早」,到底是什麼意思。我解釋給他聽後,他非常高興。這次換他催我離開「柏夏瓦」,去便利商店買完酒,兩人就在師大公園的涼亭裡乾杯起來。此時,約瑟夫才和我提到他離婚之後,每個月的薪水,都會直接被銀行領走的事。不過他說得很平靜,不像是藉酒澆愁,感覺更像是在說一個今天早上剛作過的夢。

  當我準備要再去便利商店時,忽然發現以前一起在布拉格留學,現在人在建築系教書的朋友,正從對街漫步過來。三人不假外求,立刻前往附近的「地下社會」續攤。大夥聊得很愉快,只是到了兩點,建築教授表示明早還要上課,必須先行離座。沒想到約瑟夫扯扯他的手,接著用中文對他說:「還早,還早!」就這樣,我們又繼續在「地下社會」待到老闆要打烊,回到地面時,已經醉到不知是幾點。不過當我坐上計程車時,司機回頭微笑對我說:「你早!」

  又過了一年,我於去年年底忽然接到約瑟夫捎來的e-mail,他問我知不知道「巫雲」搬家了。我心想,不可能啊,一個月前我還去那裡鬼混過。隔日我去師大夜市查訪,才知道「巫雲」真的遷走,移到附近臺電大樓的後面巷子裡。我告訴約瑟夫,說他所言不虛,沒想到他居然回信對說我:"You see, I am always in Taipei."原來,臺北不是101,也不是「民主廣場」。對約瑟夫來說,師大夜市裡一家小酒館的動態,就是臺北的一切。

  小巷是城市的潛意識,要了解人性與欲望,就得往巷子裡鑽。赫拉巴爾不就喜歡在布拉格舊城巷內的酒吧裡喝酒,偷聽鄰座酒後吐真言,然後回家寫成小說嗎?卡夫卡有一陣子常去城堡的黃金巷小屋寫作,直到晚上八九點。一九一六年十二月十六號,他在寫給菲莉絲的情書上提到:「我一天最美好的時光就是在準備散步回家的路上……當你輕輕將門鎖上,然後趁著滿夜星空走在狹窄的巷道上,那真是一種奇妙的感受。」小巷代表了一種私密性,而文學是作家與文字狹路相逢的結果,那種創作的快樂,真的是只有天知道。

  幾個禮拜前,我又跑去「巫雲」,席間還碰到夾子樂團小應與電影導演林靖傑。就在我一面和小應聊他六月發片,一面與林靖傑討論如何將中年男子的悲哀拍成電影時,也是常客的日本友人廣瀨忽然翩然而至。經老五提醒,才曉得「巫雲」搬家的消息,是廣瀨寫信告訴約瑟夫的。現場認識約瑟夫的人,就這麼聊起他的趣事來,好像他從沒離開臺北一樣。

  那天晚上,我不知喝到幾點,即使年屆四十,我依舊覺得還早,仍想多跑幾家店,似乎得盡興到筋疲力盡的最後一刻,才會死心回家睡覺。

  人生,還早……還早啊!(耿一偉)

編輯:官志雄】

相關焦點

  • 漢中中學巷裡的青春與夢想
    原標題:城市記憶:中學巷裡的青春與夢想漢臺區有一條中學巷,路不是很寬,房子也顯得老舊。但是它一年四季都充滿著青春的氣息,就像是一位老人卻有著一顆年輕的心。對於曾在漢師附小、漢中中學、漢臺中學以及漢中師範學校就讀的學生來說,中學巷裡一定有他們的追逐嬉戲與埋頭苦讀。
  • 老五中、紅軍巷、石榴園……婺城老街巷再現「芳華」
    」,背街小巷裡,來來往往的腳步中滿盈著光陰故事;縷縷青煙裡承載著深深的鄉愁。 天長巷:重拾記憶裡那段青春飛揚 而在那長長的歲月裡,無數老五中學子曾一遍遍用腳步丈量天長巷,曾在這裡踱步背書、揮汗如雨,曾在這裡立志拼搏、激情飛揚…… 過去兩年,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城中街道和西市街社區對天長巷進行了危牆拆除重砌、牆麵粉刷、破損路面修補等工作,改變了其老舊面貌。但顯然,作為一條承載了無數學子青春記憶的老街巷,它不僅需要顏值,更需要注入承載歷史印記的靈魂。
  • 城市記憶:中學巷裡的青春與夢想
    漢臺區有一條中學巷,路不是很寬,房子也顯得老舊。但是它一年四季都充滿著青春的氣息,就像是一位老人卻有著一顆年輕的心。對於曾在漢師附小、漢中中學、漢臺中學以及漢中師範學校就讀的學生來說,中學巷裡一定有他們的追逐嬉戲與埋頭苦讀。
  • 巷弄美食之水巷口
    在海口想找一些特色的美食小吃,一定不要漏下這些巷弄裡面的美食哦!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喜歡的東西就更不用說了,也是各有不同。龍生九子都各不相同呢,更何況每個人喜歡的東西或口味了!是吧?人往往都喜歡高檔場所製作的美食,但有時找一些巷弄裡的美味小吃也是不錯的選擇。水巷口被稱為「辣湯飯一條街」很多家都是出售著這種辣湯飯!看著簡單的這一份辣湯飯,承載著老海口人多少的回憶!
  • 一人弄,二郎巷,三茅觀巷司前街 祝枝山住過的冷僻小巷長啥樣?
    三茅觀巷就是在N 刷《聊齋》之後的某天下午去的,當時腦子裡裝滿了奇思妙想,總覺得巷子裡頭的三個茅草觀,還不夠發生點什麼嗎?巷裡的三茅觀曾經是道教聖地三茅觀巷位於中街路北段包衙前北側,東起中街路,西至湯家巷,舊名「十九勝巷」「仁風巷」。
  • 開了一年的假車,《九巷一弄》第二部你還看麼
    今天聊聊《九巷一弄》《九巷一弄》第二季沒有休息,連續熱播。不過第一季整整一年半的時間,你們有沒有覺得開了一個假車?高中生茶盞一家迎來了新租戶P鵝和小艾兄妹倆。接觸中,茶盞發現自己對小艾和P鵝同時產生了心跳的感覺。青春期的少年迷惘,就在一家子被闖入的兄妹倆之間搞笑上演。
  • 成都行|錦裡,小街巷弄裡的煙火氣,掩蓋不了的全球最美街區
    近日裡成都這個城市一次又一次登上熱搜,其中「成都錦裡入選全球21最美街區」更是使人對這個地方心生嚮往。12月5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旅遊頻道盤點了全球21個獨具特色的美麗街區,成都錦裡歷史文化街區是唯一上榜的中國街區,而且被CNN置於推薦首位。
  • 記載歷史變遷 溫州最全街坊巷弄名稱及由來
    △鐵井欄,因街側小弄內有鐵欄古井一口而得名。  △橫井巷,因有天宿井(俗稱橫井)坐落巷中而得名。  △甜井巷,清代巷中有一水井,水清味甘,故名。  △雙井巷,此巷有井兩口,因而得名。  △龍泉巷,據說巷中原有一清泉,水質澄沏,有如龍眼,故名。
  • 坊巷深處聞絲竹 芙蓉弄裡集賢賓
    本報記者 吳暉攝坊巷深處,絲竹聲動。昨日,一場閩劇體驗活動在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芙蓉弄4號舉行。置身粉牆黛瓦的古厝,欣賞體驗閩劇,既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又找到了歷史履跡。這座始建於清代的古厝經過修繕,現已被活化利用,成為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平臺,書寫著福州古厝的「今生」華章,古厝有個美好的名字叫「集賢賓」。
  • 不要再有三尺巷!三尺巷不過是一個局,裡面有飲泣的靈魂!
    古今異同,正因為數百年前三尺巷的故事,今時今日的三尺故事巷才有轟動效應。今天的三尺巷是一個全新的故事,毋寧說是一個山寨的版本。舊版的故事耳熟能詳,那首古詩簡直膾炙人口,不提也罷。今天的新聞則是說,女研究生的父母要起房造屋,鄰居阻攔,於是作為研究生的女兒重提舊事,規勸父母。父母思慮再三,留出一條巷道做結。
  • 大巷弄裡長桌宴越劇小鎮中國年
    今年為期一個月的臘月風情節活動,總主題為「臘月尋味一眼千年」,每隔7至9天都安排了分主題活動,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還有兩場「好戲」:臺門裡的師爺(1月18日-24日)、記憶中年味(1月25日-31日)。
  • 2020的文昌巷,所剩無幾?
    這家堅守了二十幾年的老牌奶茶店是文昌巷學生的青春聚集地。貼了滿牆的便利貼,翻翻找找還能挖出零幾年的回憶。 牛肉乾切,伴著熱鍋上的骨湯翻騰,混著濃烈的老滷氣息,一口上頭!
  • 東京澀谷知名甜甜圈隱身臺北巷弄(圖)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臺灣TVBS網站報導,日本東京澀谷的知名甜甜圈品牌「haritts」,2013年底在臺中開設海外首間分店後,最近在臺北復興北路巷弄間開設了第2間分店,店面由老房改造而成,招牌也不明顯,不仔細看真的很容易錯過
  • 【重磅】浦城十月最美樓棟(弄、巷)長投票開始!
    崔志芳,浦城三中教師,二十多年老黨員,浦城三中第一支部紀檢委員。作為五一三路981號樓棟(巷)長,在疫情防控期間,他既是政策宣傳員,通過樓棟微信群、倡議書、走訪入戶等各種方式及時宣傳防疫知識和縣委、縣政府及社區的要求,積極參與社區志願者服務工作,環境整治、房屋安全隱患排查、「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同時他也是監督員,挨家挨戶入戶摸排,了解省外返浦人員情況,落實疫情防控要求,他架起了居民和社區的良好溝通橋梁,及時把居民的所思所憂所困所疑反饋給社區,積極協調溝通,解決問題
  • 探索英倫小鎮的秘密 個人獨立解謎手遊《巷弄探險》
    《Alleys 巷弄探險》是一款由沉士棋一個人製作的獨立手遊,這款遊戲已確定於2018年5月17日登陸移動平臺,支持英文、繁體中文、簡體中文以及日文。 《Alleys 巷弄探險》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英倫風的小鎮上,這裡像是一個巨型的遊樂場,玩家們在這裡收集資源、尋找通道,不斷在小鎮上探險、解謎關卡障礙。隨著關卡被一個個解開,小鎮的秘密也漸漸浮出水面,最終玩家將打開大門離開。
  • 中心巷裡的新舊時光
    老居民區裡精心打理的小花園。 中心巷。 石桌前閒聊的居民。 小巷一隅。 中心巷 南起南薰東路,北至文化東路。自南薰東路至解放東路段,原分段分別為侯府街、四府街、草巷子,1947年合併改名為中興巷,1970年改名忠心巷。1981年更現名。2019年,北端的民生巷併入中心巷,中心巷的長度也由之前的685米變為1公裡。 從南到北走一趟中心巷,你會有很明顯的感覺:在這條巷子裡,老舊與現代、傳統和新鮮交錯融合。小巷裡有匆忙的人們出入商業大樓,也有老舊小區裡,人們坐在百年老椿樹下拉家常。
  • 滾燙的青春,不安的靈魂,在路上
    滾燙的青春啊,不安的靈魂。這就是年輕的代價嗎?放下手中的萬卷,開啟鮮活的萬裡人生。閱人無數,摸爬滾打間慢慢去探索眼前的路……。年輕的路:蜿蜒曲折,讓情緒動蕩不安。無數人嘴裡時常在念叨詩和遠方,但遠方和詩卻只能裝在無數人的夢裡……。滾燙的青春,不安的魂靈。迷茫和彷徨為伴,不甘與熱血同行。經過歲月和創傷的洗禮,人生之路漸漸形成了模樣。不管好壞,皆是自己鋪造……。在短暫又漫長的人生路上:匆匆走過晴天,雨天。四處漂泊和鬥轉星移,忙碌不覺間、韶華漸老,老成了思念故鄉的樣子。
  • 【逛老街 走舊巷】今天我們從水井巷裡的田豆花說起
    清晨6點 剛擦亮的天忽然打起雨點田金玉夫婦像往常一樣已經開始手工製作豆花和苕粉無論陰晴不到7點鐘 店裡就會有食客等在桌前也有人端著自家瓷碗或保溫盅帶走豆花粉 豆花飯 鮮豆漿今天的【逛老街 走舊巷】我們從一碗1987年就開店的
  • 老胡同裡的傳奇麵館,老食客一提起就打心眼兒裡驕傲
    開封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說,這些彎彎繞繞的巷子裡不僅有老開封人的回憶,還藏著不少當地人才知道的美食。我們今天去探訪的這家三勝拉麵就在這裡面,據說已經開了三十多年,在開封人心裡舉足輕重。門臉不大,進去一看就是普通的小院子,但人還挺多。屋裡全部坐滿,院子裡也支起了簡易的桌子。老食客就像回家一樣,帶點花生米小酒再來碗拉麵,就喝上了。
  • 食在成華巷巷裡 | Foodie’s Recommendations in Chenghua District
    在高手如林的成都美食江湖,資深牙尖吃貨,往往會去那些不起眼的巷子裡,去尋找終極吃貨「聖地」。建設巷、香香巷、祥和裡...是最有成都特色的小巷子進入巷子前映入眼帘的是「香香巷——川西民俗美食樂府」古色牌坊旁邊有蜀中著名學者嚴君平的雕像在這條寬不足5米、長約百米的窄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