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老街 走舊巷】今天我們從水井巷裡的田豆花說起

2020-12-23 騰訊網

清晨6點 剛擦亮的天忽然打起雨點

田金玉夫婦像往常一樣

已經開始手工製作豆花和苕粉

無論陰晴

不到7點鐘 店裡就會有食客等在桌前

也有人端著自家瓷碗或保溫盅

帶走豆花粉 豆花飯 鮮豆漿

今天的【逛老街 走舊巷】

我們從一碗1987年就開店的「田豆花」說起

帶大家走一走水井巷

水井巷北接桐花巷,南臨西街,不過百來米長。

據老水井巷人講述,巷子口有一口水井,水井巷因此而得名。那口水井已不見蹤跡,但和水井牽連的人家和故事,還在延續著。

水井巷老照片(周曉平提供 )

「田豆花」最早就是從這水井中取水製作。

因為這一碗流傳至今的味道,讓老水井巷人的記憶有了落腳點。

在水井巷人的記憶中,巷子中的小吃屈指可數,最初由「田爺爺」田興富掌舵的豆花店在老巷子中經營的年歲最為長久,見證著老巷子的變遷。他的女兒田金玉說,父親從小當學徒的時候學到了這門技術,最開始是在水井巷擺小攤,幾分錢一碗。1987年退休後就在距離如今店址不到百米遠的地方開店,用老石磨磨豆子,起初豆花賣1角錢一碗,小店裡只有一張長條桌,只能供幾個小朋友擺碗,來吃豆花的大人只能端著碗站著吃。

1999年,城市改造後,老店搬到如今的位置。父親已是95歲,直到前年都還要到店裡來坐鎮。來這裡吃豆花的有大部分是搬離巷子的老鄰居,要麼開著車要麼騎著自行車,轉過幾條街來。來小店的感覺依舊不變,只是大家口中的招呼從「田爺爺」變成了「田嬢嬢」。

保持傳統手工製作,守住老味道,是老田家的驕傲。做紅苕粉、打豆漿、做豆花都在食客眼前完成,經常不到上午10點,豆花就賣完了。

61歲的江忠全是土生土長的水井巷人。巷子從何時有了這名兒?在他的記憶中,老一輩的人對具體時間也難以考證。他帶領記者走到靠近西街偏東的巷口邊,指著一處轉角的人行道,說這就是原來水井的位置。

「天幹有水,漲水時井水也清亮,小時候聽說這口井有上百年歷史,以前這是水井巷唯一的吃水水源。那時候整個西街甚至周邊其他街巷的人,都依賴這口水井生活。這裡蓋了一間小房子遮蓋保護水井,坐家戶排隊來取水,有專人給大家打水。還有個劉挑水給人挑水,一挑收一兩分錢工錢。」

江忠全講述,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巷子裡專門為大家挑水的「劉挑水」不知怎麼地掉落水井,漸漸地用這口井的人少了,加上通了自來水,就沒有人用這水井了。大約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水井被填,但這條「水井巷」的名字沒有變過。

「巷子以前不到兩米寬,開拖拉機進去都困難。」江忠全回憶,以前巷子兩邊全是瓦房,幾戶人組成一個院子,每個院子口都有一個「龍門兒」,各個院子大門打開,大人娃娃相互串門。

「一到吃飯時間,家家戶戶都把自家的飯菜端出來,邊吃邊擺龍門陣。那時候鄰居之間親近得很。」江忠全說。

記者向江忠全展示攝影愛好者周曉平提供的水井巷老照片。他端詳了一陣,脫口而出:「這應該是八幾年照的,這根老電桿的位置,現在都還有根電桿。」他看著照片,想起了七號「龍門兒」、馮裁縫店、包子鋪……

水井巷老照片(周曉平提供 )

如今巷子商鋪林立,老水井巷人口中的「新小區」也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老水井、「龍門兒」的故事更是久遠。

有多少人走到這裡,抬頭看到「水井巷」路牌,還會想起關於它的記憶?

關於水井巷

你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嗎

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繼續聊

記者 | 周梅 圖片 | 周梅

視頻 | 塗策 劉俊宏 剪輯 | 塗策

編輯 | 劉俊宏 責編 | 汪巧 值班編委 | 姜穎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逛老街 走舊巷】德陽最「牛」的一條巷子,藏著市井氣和人間煙火
    德陽老城區有很多老街舊巷這裡慢條斯理的生活節奏以及不爭高下的「性格」留住了更多的市井氣和人間煙火這裡還有「老德陽」們成長的印記和內心最深處的回憶從本周末開始小編將帶你一起>每周去探訪一條老街舊巷沾一沾煙火氣聆聽老街舊巷的述說從這裡讀懂德陽
  • 「逛老街 走舊巷 ①」德陽最「牛」的巷子,藏著市井氣和人間煙火
    德陽老城區有很多老街舊巷這裡慢條斯理的生活節奏以及不爭高下的「性格」留住了更多的市井氣和人間煙火這裡還有「老德陽」們成長的印記和內心最深處的回憶從本周末開始小編將帶你一起每周去探訪一條老街舊巷>沾一沾煙火氣聆聽老街舊巷的述說 從這裡讀懂德陽今天我們就先逛一逛德陽最「牛」的一條巷——牛肉巷牛肉巷在北街上
  • 「逛老街 走舊巷⑦」醬油飄香故事綿長,記憶釀「舊」時光
    周曉平還記得,老桐花巷與習藝巷正對著,與署前街形成丁字路,附近還有一個機關託兒所。小孩子們在巷子裡跳繩、捉迷藏、打玻璃彈、打煙盒片、滾鐵環……嬉戲聲打破巷子的寧靜。桐花巷老四合院 周曉平 攝桐花巷的名字有什麼來頭?這讓人一時難以溯源,倒是它的另一個名字,老巷人都知道。
  • 育英街:老街舊巷,有底色,也有靚色
    日前,記者走進了一度被稱為是鞏義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卻成了老街舊巷的育英街,在那裡,遇到了正在調研督導創文工作的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國棟一行,跟隨他們的腳步,看到了人多街不亂、車多路不堵的不一樣的老街。「樓院雖然很舊,但生活很舒適;街巷雖然很窄,但交通很便利;上下雖然走樓梯,但感到很幸福。」滿足感就寫在育英街居民的臉上。
  • 可可春節廣西之旅:南寧三街兩巷的小吃,讓人目不暇接
    到達南寧的第一站,我們去了三街兩巷歷史古文化街區逛一逛,每一個城市大概都有這麼一個文化古街區,廣州上下九步行街,福州的三坊七巷,南京夫子廟,杭州的河坊街,西安的回民街,寧波的南塘老街,不管你對她的評價如何,第一次到達這個城市,那個熱鬧的街區總要去走一走,看一看。
  • 八坊十三巷過去式和進行式的模樣(一)
    照片第一巷大旮巷還記得那些年大旮巷的模樣嗎?或許是延綿的古城牆上承載了太多的過去,又或許是這個城市的發展讓人日漸陌生,每每說起「那些年」、「那時候」,臨夏人總能滔滔不絕,憶想當年,舊時光在他們的眼神裡閃閃發亮。
  • 這條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老街舊巷,國慶值得遊覽
    桂林的東巷、西巷,由於位于靖江王府正陽門的東西兩側而得名,是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老街舊巷。在戰火摧殘與舊城改造下,桂林城中的老街巷幾乎盡失原貌,只有毗鄰王城的東、西巷幸運保留。然而,日益殘舊破敗的巷弄,與桂林這座旅遊城市愈來愈不協調,因此於2013年啟動拆除、改造工程。
  • 尋味福州,三坊七巷究竟有什麼好逛的
    如果說杭州的西湖山水是一位柔美玲瓏,娟秀裡透著嫻靜,溫婉裡透著優雅的大家閨秀。那麼福州的三坊七巷則是一位氣宇軒昂而又鍾靈毓秀,滄桑裡帶著睿智,沉默裡帶著俊朗的英才。我無數次地走過江南的雨巷,悠長,綿綿的愁蔓延開來,任你的油紙傘開出一朵朵相思的花來。而在初午後的陽光裡,燦爛,甚至還有點炙熱。
  • 嶽麓史話 ‖ 老街舊巷之抗戰中期的長沙火宮殿
    嶽麓史話 ‖ 老街舊巷之抗戰中期的長沙火宮殿 2020-07-13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山民宿預訂.不舍美宿精品民宿-黃山旅遊黎陽in巷與屯溪老街齊名
    黃山民宿.不舍美宿.美女老闆娘兩位黃山旅遊,很多人會推薦,一定要去屯溪老街逛一逛。確實,屯溪老街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幾乎成為黃山旅遊的必選項目。屯溪區黎陽in巷2但是與屯溪老街一橋之隔的地方,還有一條黎陽in巷,當地人稱黎陽老街。
  • 圖文:速寫藥幫巷
    楚天都市報副刊訊 圖為:藥幫巷藥王廟舊影     圖為:藥幫巷舊影     圖為:藥幫巷旁山陝會館舊影 記者尚煒攝     圖為:口述人:著名作家、武漢市作協主席這裡是藥幫一巷,藥幫巷的分支,也是漢口現存最完整的青石板路。它位於漢正街和長堤街之間,串起兩條老街,形成一個「工」字。     被市井煙火,尤其是中草藥香燻繚的藥幫巷,曾經聚集了五湖四海的藥幫。《漢正街志》記載,明末漢口有集市開始,各地藥幫就來這裡賣藥。最早來的是河南懷慶府的藥農,於是「懷藥」擺滿了街巷,藥幫巷就此約定俗成。
  • 「巷」遇舊時光!梅城這些巷弄,你都走過嗎?
    那麼小巷和弄堂就像是遍布全身的毛細血管嚴州曾有七十多條各式弄堂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弄堂都已老去無蹤這些被許多人懷念的童年撒歡的地方如今 還能依稀見到一些舊時光的表情不由的想起戴望舒的那首《雨巷》有一個結著丁香一樣愁怨的姑娘△洪水弄午後穿行在各個巷弄之間從一頭進入又從另一頭鑽出在這些狹小的空間裡卻足以瞥見千年古城的另一張面孔即便位於熱鬧的古城老街
  • 書院街 繁華背後的一碗巷巷面
    成都書院街分書院南街、書院西街和書院東街 走在書院街上 兩邊各具特色的餐飲店生意十分火爆 遠遠望去 兩頭就是有名的大慈寺、太古裡和市二醫院 走到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門口
  • 老街舊巷話變遷
    【開欄的話】從今日起,都市報開設《圖說70年》欄目,我們以新舊照片對比的形式,表現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青海不平凡的發展歷程。記錄青海各族群眾的幸福追夢之路。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時光荏苒,西寧老街清晰而真實地承載著歷史的變遷。如今走在西寧街頭,寬闊的道路車流如梭,城市地標性建築磅礴大氣,住宅小區風格迥異,園林景觀清新雋秀,花草掩映如詩如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取代了以往低矮破舊的平房,城市發展帶來無限商機,吸引越來越多的客商湧向這座美麗的高原城市……這一切,都在表明:西寧正在蓬勃發展!上世紀50年代末的西寧市西大街。
  • 老街老巷,尋覓老城記憶
    照片均為通訊員提供一座城市,充滿著各種溫馨的回憶,儘管我們回不去從前,但我們可以回到自己走過的路、穿過的巷。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老巷,每條老街老巷都有鮮為人知的故事,有一些街巷老舊的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觸摸它歷史遺留下的痕跡。
  • 「五一」坊巷深度遊:舊巷新顏
    福州中山紀念堂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在「五一」期間開闢新的旅遊線路:坊巷深度遊。首條線路是「舊巷新顏」。這條線路包括:林則徐出生地、中山紀念堂、冶山和能補天巷。林則徐出生地內有林家支祠和羅氏試館。林則徐出生於林家支祠,在隔壁的羅氏試館讀過書。現在這裡開闢了禁菸展覽,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福州中山紀念堂原先不叫中山堂。從明成化年間開始,在這裡設貢院。貢院就是科舉考試的地方。
  • 能文能武番仔巷 巷頭巷尾掌故多
    楊清江的老家就在距宣武巷不遠的指揮巷裡,他介紹,小巷舊稱「講武坊」,當地人因諧音稱它為「狗母坊」,1935年定名「講武巷」,1997年改為「宣武巷」,泉州旅遊地圖、塗門街南向入口的地名牌、道路交通管制的地名公告中均已改名。
  • 從屯溪老街到黎陽in巷,感受徽州古文化和新時尚;登黃山,觀止矣
    下面,就請大家和我一起,開始我們的黃山之旅吧。第一天,我們可以「探尋徽文化」;第二天,我們再去「領略大黃山」。02 第1天:玩「文化」——從「流動的清明上河圖」到「黎陽in巷」黃山市是「古徽州府」所在地,孕育了燦爛的徽文化。那麼到哪去看「徽文化」呢?
  • 老街老巷桂花巷
    1桂花街,也是我喜歡的一條老街。這條街屬於廚房,準確地說,屬於中式傳統的廚房。這裡的廚房定義,是煎炒烹炸燉,是熱騰騰的灶火,火光溫暖明亮,肉香瀰漫在微薰的油煙裡,這樣煮出來的食物才具有煙火氣息,才適合我們傳統東方的味蕾。2這樣的廚房,不屬於商場的烤爐,微波爐,西餐中冰冷潔淨的刀叉。
  • 假期收尾 街頭巷末「遇」成都
    初入奎星樓街,一幅巨大的「明堂」塗鴉映入眼帘,再向裡走,上百米的街道塗鴉,引來不少遊人駐足拍照。若是逛到晚間,奎星樓街點了燈,店家五顏六色的招牌閃爍,三五人群結伴而坐,街邊又成了享受美味的好地方。蛋烘糕、糖油果子、火鍋、冒菜、串串……不用走出這條百米長的小巷子,在這裡幾乎可以找到所有成都的地道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