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3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抗戰初期,1938年11月12日長沙大火(史稱:文夕大火)後,長沙市所有大中小學,除湖南大學少量殘存外,其餘全遭焚毀,我當時在南門外社壇街幼幼小學讀五年二期。
次年三月,轉長沙縣十六高小(在長樂鄉之字港關帝廟)讀六年級,1940年元月畢業。大火後,長沙市內中學均遷移至湘中衡山、婁底、沅陵及安化蘭田鎮(今漣源市)租用祠堂、廟宇與湘軍將帥舊宅,改擴建後續辦,長沙市城鄉均無中學可讀,我在家鄉(西鄉三界)榮館借讀(俗稱舊學由胡南園與陳照西兩秀才主辦,1941年始增聘逃難來河西的原武昌圖專吳敬雲老師教授初中英語與數學),1942年春季我始插班到河西四校之麓西中學二年級繼續求學。
當時的河西四校為嶽麓山原清華中學火後殘存之嶽麓中學(初高中俱全)其餘三校為靜園麓西中(今青山天頂之小尖山)白沙洲之朱氏自強中學,大湖之崇德中學均系初中。麓西中學為河西天頂鄉名宿,留日學生龔曼甫及會計師龔家旦兄弟創辦,利用舊居靜園三進兩橫,砧木結構住宅改建,食堂兼禮堂,另建兩層四教室加辦公室,教員休息室一棟及體育場一處,辦初中六個班,聘請留日同學,省會議員兼學者,武術家柳聘農先生(柳直荀烈士之父)與著名國學家彭仲言兩先生主講國語,另聘火後留長沙之多名理化,史地體育老師講習各科,並大多在自強與崇德兩中學兼課,教學質量均在督學評審中列入優良等級,成績斐然,歷次市中學會考,均名列前茅,大多升入高中。
靜園位於由長沙望城坡,經長茅嶺,長善庵至尖山,谷山古縣道旁,地境偏僻,僅校側長善庵有一寺廟,廟內設一李姓老人米粉店,廟外設一鍾姓食品日雜店,平日行人稀少,晚餐後始有男女學生雲集,每年春季,河西尖山,谷山之黃金,白馬等鄉鎮,盛產竹筍,每天挑竹筍送往望城坡及河東市內各處市場批發零售之農民,絡繹不絕,有時可延續兩三小時,不絕於路,十分壯觀。
學校夥食便宜,四菜一湯,中午香乾,晚上蒸蛋,每周三中午打牙祭,可吃辣椒炒肉或豬肝,豬肺一次,故每逢周六,家住市區者即回家住宿一晚,補充營養,周日下午,陸續返校,大多用鐵筒或大磁缸,從家中帶來豆鼓、鹽菜、青椒炒油渣或豬肉一瓶佐餐,同學大多相互交換佐餐,家住長沙河東或河西遠處者,一般每月一至二次,利用周日進城自費補充牙祭。
從長善庵靜園古道,經長茅嶺約五裡到望城坡,又經鹹嘉湖大堤到濚灣鎮集市約八裡,自大西門坐木船過河,先過小河,走水陸洲百多公尺,再換木划子過大河,木船可坐十人左右,順風划水,三刻鐘可到,逆風劃渡則需一小時左右,走上碼頭二十級石階,右轉小西門,即到坡子街火宮殿。
大火前,我家住南門口吳家坪,每逢元宵,端午中秋節日及火神壽旦廟會,家人都帶我與弟妹來此看廟會,吃著名點心、臭豆腐、糖油粑粑、姊妹糰子、喝甜酒。
文夕大火,滿城燒毀十分之九,少量殘存,火宮殿因周圍系風火高牆攔阻,大殿及兩側觀音與財神廟,還有戲臺均未被燒毀,據傳說,放火隊迷信,說火宮殿火官菩薩主持火災生滅,不能觸犯,否則放火人將被燒死,這樣,就將此處沒有放火,高抬貴手,劫後殘存了。
大火以後,三殿俱存,戲臺破舊,戲臺前原有義勇消防隊撤出,廣場空無一物(目前小食樓與小賣部假山均系建國後新建並多次擴建,大門對聯及嵌壁文章均是新加)。
進入大門,迎面即是一座塞滿廣場的未拉竹籬圍住的十幾家小飯館與小食店,正大門第一家就是生意最好,價廉物美,在十多家飯館中獨負盛名的魯松泉飯莊,廚房在左側深處,大門口設點菜收帳櫃檯,生意很好。
魯松泉飯莊以三主菜聞名,即青椒炒肉,脆嫩不辣,香乾油渣,渣軟不膩,木耳肉片,鮮味可口,再加每人二至四個神仙缽飯,價碼僅七八角錢,三個人輪流買單,每次總計約目前人民幣十元左右,如人多需加葷菜,加麻辣仔雞或清蒸漣魚,每份也不過三五角錢,加點黃酒,也共約一元即可,吃得滿嘴流油,酒不醉而飯飽,皆大歡喜。
火宮殿廟會在抗戰中戰區無文藝活動時,南北各街與沿江碼頭的各行業協會,都有龍燈、獅子、雜耍參加,敬過火神後,分至各行業門店祝賀生意興隆,平安清吉,每次廟會三五天,也算是民間娛樂檢閱助興。
牙祭過後,我們照例出門朝左走,到八角亭,司門口看看,有時也去黃泥街舊書店找找相關學業舊書買幾本,也有時在南門口德茂隆醬園門口大棚去聽一場歷史說書,如精忠嶽飛或三國故事,在市內玩得最遲也不能過下午四點必須過河走路,打道回校,不然就趕不上六點的晚餐了。
事過近八十年,老同學偶一見面或微信海聊,觸及火宮殿情況,對比戰時人民生活的節儉窮困與現代人民生活的飽暖小康,都深感社會進步,國家富強,都深感現實幸福。
推薦閱讀
【嶽麓文藝】040期——王城長 ▌穿越千年的信任力 量
來 源丨嶽麓區檔案館 作 者 止水齋
編 輯丨梁亞蕾
校 審丨羅 瑤 楊 剛 李 丹
原標題:《嶽麓史話 ‖ 老街舊巷之抗戰中期的長沙火宮殿》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