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史話 || 王先謙:心似葵傾日愈高(下)

2020-12-12 澎湃新聞

嶽麓史話 || 王先謙:心似葵傾日愈高(下)

2020-12-11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但王先謙畢竟是個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其思想徘徊于洋務和保守之間。王先謙主講嶽麓書院期間,正是清末維新思潮興起,書院改革呼聲日高的時期。他主張對書院課程進行改革。他認為:「中國風氣未開,才能未顯,故外人聲光化電之學,皆宜加意講求。」因此,他主張書院課程「自群經、國文外,歷史、輿地、算學、圖畫,中西共者也;各國語言文字,函宜通者也」。他甚至投資銀1萬兩,與黃自元、陳文瑋等集股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創設寶善成機器製造公司,以實際行動來支持實業維新。而在面對新學思潮中,王先謙開始並不反對,甚至曾參與南學會的活動,還是時務學堂的創設人之一,並親自建議聘梁啓超來湘任中文總教習。但當新學思潮危及到封建專制統治時,他便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反對新學。他認為時務學堂師生關於「民權」、「議院」的言論是「悖逆語」,「其志在謀逆」,他糾集張祖同、葉德輝等提出《湘紳公呈》,要請撫院對時務學堂嚴加整頓,驅逐熊希齡、唐才常及梁啓超等維新人士;又致書陳寶箴,提出停辦《湘報》;還串通省內士紳及嶽麓、城南、求忠三書院部分學生商定《湘省學約》,用以約束士人言行,對抗新思想傳播;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王先謙和葉德輝等人向巡撫俞廉三告密唐才常領導的自立軍起義,搜捕殺害自立會人士百餘人,被罵作「劣紳二麻」(王先謙、葉德輝都是麻臉)。1903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蓬勃興起,王先謙以「人心不靖」,「邪說朋興,排滿革命之談充塞庠序」而辭去嶽麓書院山長兼湖南師範館第一任館長之職。

嶽麓書院改為學堂後,王先謙居家著述,但仍關注教育,尤其主張大力發展小學教育。光緒末年,他寫信給湖南學使吳自修,並向巡撫上《擬設簡易小學呈稿》,認為各省官立和民立學堂很多,但沒有考慮貧民小學,這是「務其大而遺其小,似未盡國民要義也」。因此,他提出大辦貧民小學,使所有適齡兒童都能方便入學,「照章五年畢業,即已知書習算,文義粗通」。他還身體力行,將自己多年擔任省學務公所議長和省自治籌辦處會辦的馬夫銀共12250兩全部捐給省學務公所,在長沙興辦簡易小學堂18所,為長沙初等教育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王先謙最大的成就還是在學術上,被人稱為「清末全面研治經史子集的一代宗師」,終其一生,共著、編、校、注、輯、刊各類書籍達50餘種,計3200多卷。他崇拜曾國藩,承襲曾「融合漢宋」的主張,具有既重義理,又不輕視考據的特色,在湖南享有「名儒二王」(王先謙、王闓運)之美稱。時人作聯說:「著述綜甲乙丙丁四部,而蔚為巨觀,邑乘未修,長沙文獻留遺憾;學行比船山湘綺二王,而名爭千古,楚書增色,薄海師儒集大成。」王先謙學術成就最大的方面是史學。他治史的方法大體遵循乾嘉學風,注重校勘。其仿經疏體例注釋舊史的代表作是《漢書補註》,至今仍受國內外史學界推崇。其他的注釋著作《後漢書集解》 《新舊唐書合注》等也頗見功力,被後代史學史專家評為「王氏所作補註、集解諸作,都是校注書中標準的著作」。而作為清代編年體史料長編的 《十朝東華錄》則是其最為重要的史著,至今仍是研究清史的基本史料。他在光緒年間撰成的《日本源流考》《五洲地理志略》也很不錯,其睜眼看世界、意欲使閉目塞聽的中國能急起仿效的用心也頗值讚賞。他同時又又是經學大師,除前面講到的《皇清經解續編》,他曾花費半生心力,成《尚書孔偉參正》一書,書中探討《尚書》原委,旁證歷代諸儒訓釋,博採《史記》《漢書》《論衡》等材料,對偽託之處詳加辨正。今文經學大師皮錫瑞評價此書說:「兼疏今古文,說明精確,最為善本。」他還撰有《詩三家義集疏》等經學著作,從而奠定了自己在近代經學史上的大師地位。在語言文字學方面,王先謙也頗有造詣。他的《釋名疏證補》在東漢劉熙、清代畢沅的基礎上進行了補訂,所校所釋頗為全面而有系統,不少人認為它於訓詁、詞彙、音韻學等方面的貢獻巨大。此外,王先謙一生所作詩文共有44卷,1190篇,蔚蔚大觀。他文宗秦漢,效法韓愈,筆力遒勁,氣魄雄渾,詩宗杜甫、蘇栻,自成格調,被稱為「得杜之神,運蘇之氣」,「置之清代集中,挺然秀拔」。近代著名學者和教育家李肖聃評價他說:「長沙閣老,季清巨儒,著書滿家,門庭廣大。」這個評價可謂概括精當。

王先謙又被人稱為「通過博覽群書走向世界的極為罕見的樸學大師」,他不僅是嶽麓書院最後一任山長,同時,還以其豐富的研究成果為長沙乃至湖南留下了一座巨大的學術豐碑。




來 源 | 嶽麓區檔案館 作 者 龔軍輝

編 輯 | 謝 汀

校 審 | 潘振興 羅 瑤 楊 剛

原標題:《嶽麓史話 || 王先謙:心似葵傾日愈高(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嶽麓史話 || 名聯好詩競爭妍
    一次雨後,他登嶽麓山頂,面對萬千氣象,有感而發,遂賦《重登嶽麓山》:「萬壑風來雨乍晴,登高一覽最忪惺。西南雲氣開衡嶽,日夜江聲下洞庭。我發實從近年白,此山猶似舊時青。讀書老友今何在,古木秋深愛晚亭。」該詩前四句寫景,景色清新;後四句寫情,情真意切。
  • 嶽麓史話 || 八指頭陀:故人多向客中逢(下)
    嶽麓史話 || 八指頭陀:故人多向客中逢(下) 2020-12-2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嶽麓史話 ‖ 老街舊巷之抗戰中期的長沙火宮殿
    嶽麓史話 ‖ 老街舊巷之抗戰中期的長沙火宮殿 2020-07-13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來你是這樣的嶽麓書院
    說起嶽麓書院的建院日期,官方給出的答案是976年(宋太祖開寶九年),但實際上,還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唐末五代,智璇等兩位僧人在嶽麓山下購書建屋,這就是嶽麓書院的雛形。  到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接管辦學設施,擴充規模,增置圖書,正式創立嶽麓書院。  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見嶽麓山長周式,御筆賜書「嶽麓書院」四字門額。
  • 2014.3丨時培磊、金久紅:《王先謙與〈日本源流考〉略論》
    首先,在當時的緊張國際形勢下,俄國表現出了咄咄逼人的侵略氣勢,所以很多清朝人士都提出「以夷制夷」的禦敵之策,王先謙也是在此潮流下提出的「聯合日本」之說。雖然日本在吞併琉球、出兵臺灣等問題上對清朝的國家安全也構成了很大威脅,但是當時朝野上下基本都認為俄國才是最大的敵手,所以才不得不提出與同樣是對華有侵略企圖的日本進行聯合。可見,「聯日抗俄」只不過是當時「兩害相權取其輕」的一種選擇。
  • 時刻知道|原來你是這樣的嶽麓書院
    說起嶽麓書院的建院日期,官方給出的答案是976年(宋太祖開寶九年),但實際上,還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唐末五代,智璇等兩位僧人在嶽麓山下購書建屋,這就是嶽麓書院的雛形。到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接管辦學設施,擴充規模,增置圖書,正式創立嶽麓書院。
  • 原來你是這樣的嶽麓書院
    2020年9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考察調研,讓這座沉澱千年的古書院又大火了一把。 一直到今天,很多人都對這幅對聯有誤解,認為湖南人調子高、口氣大,那真是誤會大了。其實,對聯裡的「惟」在這裡作發語詞,沒有意義。意思是說楚國(特指湖南)人才眾多,而書院尤為興盛。 很多年後,習近平總書記又為這個「名聯」賦予了新的含義。 9月17日下午,嶽麓書院,小雨淅瀝。
  • 嶽麓書院:千年弦歌不絕
    學術的自由,為嶽麓書院的千年輝煌提供了可能。    好,我們把鏡頭推到那一天,1167年9月8日,從福建崇安啟程的朱熹抵達長沙。他在當時已經頗有名望,聽說他要到嶽麓書院講學的通告,迷弟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
  • 王先謙駢文文論探析
    王先謙身處晚清時代,以漢學名家,他既纂輯了以桐城「義法」為旨歸的《續古文辭類纂》,又編選了《十家四六文鈔》和《駢文類纂》,那麼,他對駢散之爭有怎樣的看法呢?   王先謙對待駢散之爭的態度與其對待漢宋之爭的態度是相一致的。   考據與義理兩派在乾嘉時期互相攻訐,不遺餘力。作為晚清時期的漢學家,王先謙對待漢宋之爭表現出一種通達而平允的態度。
  • 「走進嶽麓書院」會講,新世紀的文化復興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11月22日,嶽麓書院講堂。講壇上兩把椅子,無聲地主宰著這座庭院。11月22日,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如是說。距朱張會講過去832年,1999年的7月11日,嶽麓書院發生一起引起轟動的大事。在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清代國學大師王先謙登壇講學的地方,嶽麓書院設立「千年論壇」,著名學者餘秋雨登上講壇。湖南衛視和湖南經視實況直播了他的演講《走向21世紀的中國文人》。
  • 徐俊 | 王先謙《新舊唐書合注》的前世今生
    王先謙生前,《合注》已經謄寫成版刻樣,但最終未及付刻。十數年間,書稿有所散失。據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1933年8月21日農曆七月朔,王先謙冥誕,楊樹達見到曾任湖南大學校長、省教育廳長的曹典球,「曹子榖先生出示葵園《唐書合注》稿本,以《新唐》為主,《舊書》附之,並有集注,紀傳已全,表志缺二十餘卷」。又云:「葵翁曾告曹,此書排比之勞,視兩《漢書》尤過之。
  • 嶽麓書院如此出名,原來都是因為這些人!
    潛心朱張學,學術成就高,時人稱為繼王夫之之後,在學術方面最有造詣的大家。教學上,他有一整套的教育方法,續訂學規,編訂講義,因材施教,成績卓著,從遊者眾多。著作有《學庸講義》、《恆齋文集》等。 房逢年 湖北嘉魚人。進士。乾隆十年(1745)主教嶽麓書院。
  • 嶽麓版歷史教材首次走出國門
    其重點學科語言文學院下分設7個語言系,其教學質量和教學規模在全國令名遠播。此次嶽麓版歷史教材的引進,對其中文系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從而更好地掌握中國的語言文字將大有裨益。據悉,該校將從2010年秋季開始選用該套教材。
  • 嶽麓書院,一部湖南士人的心靈史
    創辦學院 嶽麓書院位於長沙嶽麓山下,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唐末五代(公元958年)智璿等二僧辦學。士的黃金時代,嶽麓書院應運而生不遺餘力宣揚和實踐「知識改變命運」的,是宋朝太祖。宋太祖甚至立下「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的碑誓。士人的地位空前提高,對遠道赴京趕考的貢士提供旅費補助,以往士人入京應考,費用均需自備,家貧道遠者無法赴考。在973年,宋太祖親自主持殿試,以對未來的高級別官員有一個直觀印象。宋太宗時,進士及第可以享受皇帝設宴的榮耀,宴設瓊林苑,皇帝賜詩作賀,後來成為定製。
  • 嶽麓書院何以歷經千年不衰?
    中國書院始於唐而盛於宋,宋初天下四大書院湖南就佔了兩所,一為衡陽石鼓書院,一為長沙嶽麓書院。早在嶽麓書院創立之前,唐末五代即有寺僧智璇等在嶽麓山下辦學,開闢了一個優美的讀書環境,形成了南方教育文化活動中心。北宋潭州太守朱洞採納劉鰲的建議,於太祖開寶九年(976)正式創建嶽麓書院。
  • 徐俊:王先謙《新舊唐書合注》的前世今生
    此條針對《新唐書·高祖紀》「大業中,歷岐州刺史,滎陽、樓煩二郡太守」句王先謙注。下面一條針對《高祖紀》「擊高陽曆山飛賊甄翟兒於西河破之」蘇輿註:註:「蘇輿曰:賊字當在高陽下,歷山飛、甄翟兒皆賊名。」瞿記據《舊書太宗紀》「高陽賊帥魏刁兒自號歷山飛來攻太原」一語,以為歷山飛是其稱號,魏刁兒、甄翟兒「皆其中渠帥姓名」,駁正蘇氏「皆賊名」之說,瞿說固是,但於「歷山飛」的問題似仍意有未盡,且於句中「賊」應否在「高陽」下,未置可否。
  • 朱熹與嶽麓書院
    去長沙的目的就是了卻多年心願,拜訪嶽麓書院。在中國書院史上,嶽麓書院聲名顯赫。它與河南登封嵩陽書院、河南商丘睢陽書院(即應天府書院),以及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並稱中國四大書院。而嶽麓書院是四大書院之首,它在中國所有書院中,可稱領袖群倫。唐人劉禹錫,曾於此結廬讀書;南宋朱熹和張拭在此交流學術。明清以來講學或就讀於此的有王夫之、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譚嗣同、梁啓超、黃興、蔡和森等。
  • 嶽麓文藝 || 蔣集政:嶽麓書院與瀟湘人物
    嶽麓書院與瀟湘人物作者:蔣集政嶽麓山下,千年學府,嶽麓書院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因為種種原因,多少次參觀遊覽過嶽麓書院,躑躅徜徉在嶽麓書院的角角落落。或許是所見所聞多了,便想為嶽麓書院寫點什麼。但每當我想產生此想時,總感覺與嶽麓書院之間缺少一點什麼,就像一對妙齡男女,仿佛缺少一根情線相牽,雖然時時邂逅相逢,卻往往擦肩而過。
  • 嶽麓宣言是什麼 2019教育部嶽麓宣言中文版全文下載
    嶽麓宣言是什麼 2019教育部嶽麓宣言中文版全文下載 2019-01-22 15:06:06|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當我們談起嶽麓書院,我們談的是什麼?
    新時代下,嶽麓書院有怎樣的時代價值和全新使命?當我們談起嶽麓書院,我們談的是什麼?對 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這副對聯,幾乎就是嶽麓書院的符號。嶽麓書院大門楹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