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老城區
有很多老街舊巷
這裡慢條斯理的生活節奏
以及不爭高下的「性格」
留住了更多的
市井氣和人間煙火
這裡
還有「老德陽」們
成長的印記
和內心最深處的回憶
從本周末開始
小編將帶你一起
每周去探訪一條老街舊巷
沾一沾煙火氣
聆聽老街舊巷的述說
從這裡讀懂德陽
點擊播放 GIF 0.0M
今天
我們就先逛一逛
德陽最「牛」的一條巷——
牛肉巷
牛肉巷在北街上,毗鄰蘇家巷和水井巷。老巷不深,走到頭也就百餘米,巷子道路兩邊栽了兩排小葉榕。每一棵小葉榕都被剔去了茂密的樹冠,只有一層枝葉裹著樹幹。這兩排歪歪扭扭的樹,倒為老巷平添了一點特殊的美感。
為什麼叫「牛肉巷」呢?
譚金強是一位「老德陽」,曾住在牛肉巷附近。他說,以前的牛肉巷只有四五米寬,巷子兩邊是兩排小青瓦平房。世世代代以來,這裡都以回漢兩族雜居為主。因為回族人喜歡吃牛肉,在巷子裡就有不少回族人經營的牛肉攤。人們就習慣性地喚這裡為「牛肉巷」,並一直沿用至今。
從靠北街的巷口往裡走有個拐彎。據說以前這拐彎處邪氣較重,人們就立了塊泰山石鎮壓。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巷子擴寬,兩邊的小青瓦則變成了居民樓。
拐過彎,在巷子右手邊的一個小院裡,有座清真寺。清真寺就在小院的東北角,掩映在兩叢棕竹背後。
寺裡的建築裝飾樸實無華,禮拜堂外高懸著兩塊古舊斑駁的匾額,上書「道超天外」「包羅宇宙」字樣,從匾額上的小字可以看出是道光年間所制。
在清真寺所在的院子門口,是幾家牛肉攤,馬金財是其中一家肉攤攤主。他說,他家五代人都住在這裡,做賣牛肉的營生,代代相傳。「賣了這麼多年牛肉,口碑一直在,靠的就是誠信。」
在巷西口靠近水井巷處,是一個路邊早市。每天清晨,周邊的居民都湧到這裡來這裡買菜,小巷常常被堵得水洩不通。
早市對面有家花店,一個女人坐在花店門口,百無聊賴地一邊玩著手機,一邊等待著生意上門。走到這裡便是牛肉巷的盡頭了。
牛肉巷很短
可關於它的故事還很長
在清真寺斑駁的匾額上
在一對牽著手走過的
老夫妻蹣跚的步伐裡
在牛肉攤邊幾位婦人的
家長裡短裡
……
你又喜歡
德陽的哪條
老街舊巷呢?
歡迎在
留言區推薦
記者|周玉琴 塗策視頻|塗策
圖片|何書陽 周玉琴編輯|何書陽
責編|汪巧編審|姜穎值班副總編輯|張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