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街:老街舊巷,有底色,也有靚色

2021-01-10 騰訊網

日前,記者走進了一度被稱為是鞏義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卻成了老街舊巷的育英街,在那裡,遇到了正在調研督導創文工作的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國棟一行,跟隨他們的腳步,看到了人多街不亂、車多路不堵的不一樣的老街。「樓院雖然很舊,但生活很舒適;街巷雖然很窄,但交通很便利;上下雖然走樓梯,但感到很幸福。」滿足感就寫在育英街居民的臉上。通過對幾個樓院的現場查看,通過和老居民的交談,王國棟說:「要增加文化氛圍,突出老街記憶。」

記者 李曉霞 文/圖

緊緊抓住機遇,需要「快幹」

育英街屬鞏義市新華路街道育英街社區管轄,上接人民路,下連新興路,南北全長600米,因當年(1984年)鞏縣(今鞏義)縣直第一所標準幼兒園建在這條街上而得名。

育英街曾經是鞏義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既古老又年輕。早在北宋皇陵修建時,就流傳下來許多故事,其中「試炮臺」的典故家喻戶曉。在1984年之前,這裡還是一個獨走夜路都害怕的荒涼之地,兩邊溝裡有幾處地坑院,土窯洞裡住著寥寥的幾戶孝北村民。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普通人的農耕生活。

育英街真正融入城區繁華,也是近30年的事。定名育英街之前,原本那一帶叫高壓線地,兩溝夾一嶺,中間一條路。西邊是瓦窯溝,據說是因為有人在那兒開過瓦窯,做瓦盆瓦罐生意而得名。也有人說,在修建宋陵時燒過瓦,做過倉庫。東邊的磚橋溝,溝上有一座長20米的磚拱橋,當年,橋下揚鞭過膠車,橋上汽車並排跑,在鞏義人心中,是地標性的建築。

說起育英街的變遷,大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有印象。1984年,縣城建局牽頭,打響了鞏縣房改「第一槍」,規劃了17排自建房,大戶型72平方米,小戶型54平方米。一張圖紙繪到底,統一了低層、高密度的排房模式,定名孝義鎮第一新村。

在當時,鞏義房改邁出的這一步具有很大的試探性、導向性,由城建局統一處理地基,而後交由私人承建。自此,荒涼的土地沸騰了,在那論資排輩、由單位分配住房的年代,雙職工被允許自己建房。歷史的轉折讓職工們激動不已,迸發出巨大能量,不到一年時間,17排房屋主體全部落成。

1984年仲夏,城建局領導到自建房工地視察,看到百家開建、千人幹活的場面,喜憂參半,喜的是房改初見成效,憂的是這100多戶入住後,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怎麼辦?當時的育英街中段上方是高壓線,下邊野草叢生。於是,縣婦聯牽頭立項,在育英街修建標準幼兒園,定名「縣直幼兒園」,拉開了綜合建設的序幕。

轉眼到了1988年,磚橋溝、瓦窯溝的住戶遷至嶺上異地再建,騰出來的土地由保險公司、菸草公司、縣工會、被服廠、縣委、縣政府等10多家單位先後徵用,建成了一棟棟家屬樓,人民路和新興路終於上下貫通。自此,兩溝夾一嶺起高墊低統統被「夷為平地」。隨後,正式更名為育英街。

提升樓院顏值,需要「實幹」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王國棟的話引起了在場大多數人的沉思。許多人都對育英街有著深厚的感情,在「三宜」美麗新鞏義的建設大潮中,在全國文明城市如火如荼的創建活動中,育英街的發展牽動著許多人的心。

在2000年鞏義市掀起的「四城聯建」活動中,育英街一馬當先,路面拓寬了,道牙更換了,顏值提升了。隨著2017年聲勢浩大的創文活動,育英街又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從某種意義上說,為2020年的創文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菸草局樓院、工會樓院等地,王國棟說:「無主管樓院、無物業樓院是最讓基層治理頭疼的薄弱環節,為充分發揮『嘴』『眼』『耳』『手』『腿』的作用,我們該怎麼做?因為老,育英街在顏值提升方面存在著許多短板,這需要我們理清育英街的發展脈絡。」

以前,走進育英街的人有一種感覺就是,以街為中心,東邊清一色的樓房建築,五層六層不等,有大門,有庭院,每院住著上百戶人家,那是單位徵地、個人集資建房的產物;而西邊卻是清一色的兩層建築,個人出資,獨家小院。有人戲稱這是「一街兩制」,卻也見證了房改政策不斷完善、城市發展不斷探索的一段經歷。

1991年,鞏縣撤縣建市,更名鞏義市,隨著城區面積的不斷擴大,育英街也成了繁華地段。1998年底,隨著新華路街道辦事處的成立,育英街社區開始辦公。

2005年之後,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宮、市檔案局相繼搬走,短短幾年,原來的低矮小樓、磚窯矮牆轉眼間變成了高樓大廈。隨著星月時代廣場、超市、中孚花園先後竣工,北段的幾個小區先後用上了暖氣,育英街也融入了更多的現代元素。

「基層治理要依靠大家的力量,每一個老院都有一個故事,把老院的來歷和文化底蘊發掘出來,展示出來,通過理事會,通過居民公約,評選文明家庭,文明家庭創成了,居民的責任心也就調動起來了,把老物件擺出來了,家中的花搬出來了,把樓院打扮打扮,創文,還需要大的投入嗎?」王國棟邊走邊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樓的防盜窗裡,有些住戶養的綠植青翠欲滴,長長的枝蔓垂下,綠韻滿眼。有居民在陰涼處圍桌而坐,慢生活氣息濃鬱。85歲的王春霞說:「老了,不能給孩子添亂,他們雖然不在身邊,但俺有理事會,有社區,有困難就找他們,可方便。在育英街住習慣了,很滿足。」

發揮自身優勢,需要「會幹」

幾個樓院走下來,記者發現,幹群們的創文積極性很高,氛圍很濃。在現場座談中,王國棟也提出了幾點要求。

他說,「一院一特色」不是說說而已,要落到實處。育英街的打造,要多聽、多問、多用心,居民需要的,才是我們要做的。育英街老年住戶多,要深入了解各家各戶基本情況,建立重點人群檔案,以人為本,讓服務功能在平時就發揮作用。要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和健康講座,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

86歲的齊建安說,看到街道書記入院進戶,很高興,現在的幹部越來越成熟。老百姓沒有很多奢求,創文要創到點子上。育英街雖然舊,但文化底蘊也厚,這裡根深蒂固的睦鄰文化和創熟經驗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備的,育英街有育英街的特點,別的地方學不走,這就是他們壓箱底的寶貝。他們雖然老了,也得跟上形勢,不做絆腳石。

育英街正在一天天老去,有些人也在一天天老去,所幸的是,王國棟和他帶領的一班人的觀念始終在與時俱進。也許有一天,當你漫步在育英街,不經意間會和一段往事相遇。一院一特色,一院一文化,院院有來歷。老街舊巷,不僅有底色,還有「靚」色。

相關焦點

  • 【逛老街 走舊巷】德陽最「牛」的一條巷子,藏著市井氣和人間煙火
    德陽老城區有很多老街舊巷這裡慢條斯理的生活節奏以及不爭高下的「性格」留住了更多的市井氣和人間煙火這裡還有「老德陽」們成長的印記和內心最深處的回憶從本周末開始小編將帶你一起>每周去探訪一條老街舊巷沾一沾煙火氣聆聽老街舊巷的述說從這裡讀懂德陽
  • 「逛老街 走舊巷 ①」德陽最「牛」的巷子,藏著市井氣和人間煙火
    德陽老城區有很多老街舊巷這裡慢條斯理的生活節奏以及不爭高下的「性格」留住了更多的市井氣和人間煙火這裡還有「老德陽」們成長的印記和內心最深處的回憶從本周末開始小編將帶你一起每周去探訪一條老街舊巷>沾一沾煙火氣聆聽老街舊巷的述說 從這裡讀懂德陽今天我們就先逛一逛德陽最「牛」的一條巷——牛肉巷牛肉巷在北街上
  • 【逛老街 走舊巷】今天我們從水井巷裡的田豆花說起
    清晨6點 剛擦亮的天忽然打起雨點田金玉夫婦像往常一樣已經開始手工製作豆花和苕粉無論陰晴不到7點鐘 店裡就會有食客等在桌前也有人端著自家瓷碗或保溫盅帶走豆花粉 豆花飯 鮮豆漿今天的【逛老街 走舊巷】我們從一碗1987年就開店的
  • 這條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老街舊巷,國慶值得遊覽
    桂林的東巷、西巷,由於位于靖江王府正陽門的東西兩側而得名,是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老街舊巷。在戰火摧殘與舊城改造下,桂林城中的老街巷幾乎盡失原貌,只有毗鄰王城的東、西巷幸運保留。然而,日益殘舊破敗的巷弄,與桂林這座旅遊城市愈來愈不協調,因此於2013年啟動拆除、改造工程。
  • 老街舊巷話變遷
    70年時光荏苒,西寧老街清晰而真實地承載著歷史的變遷。如今走在西寧街頭,寬闊的道路車流如梭,城市地標性建築磅礴大氣,住宅小區風格迥異,園林景觀清新雋秀,花草掩映如詩如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取代了以往低矮破舊的平房,城市發展帶來無限商機,吸引越來越多的客商湧向這座美麗的高原城市……這一切,都在表明:西寧正在蓬勃發展!上世紀50年代末的西寧市西大街。
  • 嶽麓史話 ‖ 老街舊巷之抗戰中期的長沙火宮殿
    嶽麓史話 ‖ 老街舊巷之抗戰中期的長沙火宮殿 2020-07-13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巷」遇舊時光!梅城這些巷弄,你都走過嗎?
    如今 還能依稀見到一些舊時光的表情∆六眼古井雖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但其中大多巷弄仍保存完好 古風猶存許多弄堂都以所居居民的姓氏為名從這裡可以窺見古代坊巷裡弄同姓聚族而居的遺蹟卻足以瞥見千年古城的另一張面孔即便位於熱鬧的古城老街這些巷子也有自身的節奏和頻率在這裡 沒有城市裡的密不透風只有自由呼氣的空氣和煙火氣偶然抬頭望天舉起手機咔嚓一下古城老宅的歲月
  • 土城老街舊巷悄然變樣
    記者 張芝鑫 攝5月22日,記者在土城老街巷道維修和改造工程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忙著攪拌混凝土、貼磚、填充……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據了解,商業街到保健院路段維修和改造工程屬於土城老街綜合改造項目五期工程。施工時間為2020年3月至2020年7月底,施工時間將進行臨時佔道施工,所涉及施工區域將實施封閉,非施工車輛、人員嚴禁進出,以此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 南京老街合集,那些不能忘記的舊回憶
    豆子說:青石階下,半斜黃昏,一段舊時光。高淳老街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餘年的歷史,老街東西全長800多米,寬4.5-5.5米不等,因呈「一」字形,又稱一字街。造型既具皖南徽派風貌,又有鮮明的地方傳統風格,分布著成片的明清建築群。
  • 黃山民宿預訂.不舍美宿精品民宿-黃山旅遊黎陽in巷與屯溪老街齊名
    屯溪區黎陽in巷2但是與屯溪老街一橋之隔的地方,還有一條黎陽in巷,當地人稱黎陽老街。黃山民宿.不舍美宿公共區2黎陽IN巷共保留了十餘座有百年歷史的徽派民居,其中代表性的古建築有「石家大院」、「李宅」、「賈宅大院」、「梁宅」、「門對門」等。
  • 老街老巷,尋覓老城記憶
    照片均為通訊員提供一座城市,充滿著各種溫馨的回憶,儘管我們回不去從前,但我們可以回到自己走過的路、穿過的巷。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老巷,每條老街老巷都有鮮為人知的故事,有一些街巷老舊的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觸摸它歷史遺留下的痕跡。
  • 梅州老街不僅有情懷,還有滿滿的美食呀
    在老街狹長的小巷,兩邊均為民宅,翻新的老牆,灰白的色彩,嶄新中不乏歷史的久遠感,老街巷子名很有特色,水巷子、黎屋巷、藍屋巷、月宮巷、西箭角、珠條街等,富有詩情畫意。
  • 回味遺忘的時光,老街舊巷的寧靜與淳樸
    淡水老街,指的是河邊橋頭市場那一片老城街道,解放初期淡水最為繁華的地方,淡水鎮的中心區,老一輩們曾經在這裡揮下熱汗,打拼人生。潘屋巷。雖然地面經過了翻新,但依然保留著舊貌.....它總是淡定地躺在喧囂的都市中。那流動的時光凝固下來,暖暖的,照出一群漂浮跳動的塵埃。
  • 越老越有味」老街新巷打卡遊活動收官
    這是「夏之戀·端午行——越老越有味」非遺老手藝·百年老字號·長沙老街巷——老街新巷打卡遊活動的一個剪影,眾多網紅主播推介長沙老街新巷,持續引爆網絡關注。   老街新巷打卡遊活動選址白果園、蘇家巷、登隆街和黃興路步行街等長沙市最繁華、最具人氣的街巷舉行,在端午節前後八天時間裡,將「非遺老手藝」「百年老字號」的城市老味道揉和到有機更新後的老街新巷中,送實惠,引流量,成為拉動大長沙旅遊的創新引擎。
  • 臺灣全景之美-老街舊巷
    看看各地的老街,到廟宇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如果有小精靈的話,這些住在「夢幻之屋」的人,應該是最快樂、最歡馨的一群吧! 另館外設有咖啡座及禮品館,您也可以在此選擇可愛的袖珍藝品哦!     7)湖口老街  位於新竹湖口鄉湖口街上,湖口老街建於民國4年,由兩條街道交會而成,兩側為長條形店鋪住宅,全部以紅磚為建材,牌樓立面為巴洛克式建築,架構採閩南式
  • 9 條臺灣老街,漫走寶島舊時光
    只有深入街角陋巷,去老城老街走一遭,才能摸清楚當地人的生活常態。自北向南,我們挑選了 9 條臺灣老街,帶你漫走寶島舊時光。沒想到客人卻喜歡上這種更有嚼勁、更加美味的黑滷蛋。1983 年《民生報》寫了一篇關於「鐵蛋」的報導,引起許多人的注意,甚至有遠從日本來採訪的媒體。之後,鐵蛋也就成為了淡水有名的小吃了。
  • 老街》系列微紀錄片推出 展現長沙老底色與新氣質
    老街》系列微紀錄片開播儀式舉行。活動現場,老街講述人和導演團隊共同點亮九條老街。紅網時刻長沙9月21日訊(記者 熊曉宇)9月21日晚,一場充滿老街情懷的開播儀式在坡子街百年老店火宮殿舉行。經過大半年的籌備、拍攝與打磨,由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和長沙電視臺新聞頻道聯合出品的《哇!
  • 這個「徽派」老街不收門票,既有美食又有風景!
    小編今天要安利給小夥伴們的就是黃山腳下一個絕美的徽派老街,去黃山旅行爬完山不妨去這個老街品嘗品嘗美食,而且這裡的古建築超級豐富,至今還不收門票,這個老街就是現如今的「黎陽in巷」,這個老街的歷史至今已有多年,這裡可以說見證了徽派歷史的發展!
  • ...太原話版高德地圖為您導航」丨曹強蓮花落作品《老街老巷老情趣》
    《老街老巷老情趣》是為太原建成2500年而創作的段子,至今聽來仍覺有情懷、有溫度。聽這短短千字的段子至多十分鐘,可不知其醞釀了6年之久。這是太原蓮花落表演藝術家曹強生前創作的作品,曹老先生在2002年完成了第一稿《老街老巷老情趣》,恰逢太原建城2500年,便有了這樣的開頭——「咱太原兩千五百年,男女老少笑開顏。
  • 【老街老巷老故事】 伍佑千年古鎮的「前世今生」
    【老街老巷老故事】 伍佑千年古鎮的「前世今生」 2020-05-22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