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老街不僅有情懷,還有滿滿的美食呀

2020-12-20 騰訊網

有人說,在梅州老城

仿佛置身於上世紀30年代的

清明上河圖式的客家風情畫卷中

見證著世界客都的滄桑變遷

時光仿佛回到了過去

古老的騎樓、斑駁的街道

無不訴說著關於她的傳說和歷史

老街街景

老街的大小街道都有著其獨特的歷史紀念意義。有紀念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的中山路,有紀念辛亥革命著名將領鄧仲元的仲元路,有紀念明代修建梅州古城功臣葉文保的文保路,有紀念北宋諫議大夫劉元城的元城路,有紀念南宋末丞相文天祥的凌風路,還有紀念南朝鄉賢程旼的義化路。

在老街狹長的小巷,兩邊均為民宅,翻新的老牆,灰白的色彩,嶄新中不乏歷史的久遠感,老街巷子名很有特色,水巷子、黎屋巷、藍屋巷、月宮巷、西箭角、珠條街等,富有詩情畫意。走過古人走過的路,品嘗老街舊時光裡的味道。

梅州學宮

梅州學宮又稱孔廟、文廟,坐落梅州市梅江區凌風西路南門考院前,梅州學宮歷史悠久,始建於北宋年間,南宋淳祐元年(1241)徙學宮於東南隅,即今凌風西路南門考院路。

南宋初年,一則梅州孔廟生長靈芝的消息報呈中央朝廷,為四處逃亡躲避金兵追殺的宋高宗趙構帶來一絲安慰,於是被記錄在後來的《宋史》裡,這大概是梅州學宮第一次進入《二十四史》的記錄中。梅州學宮曾在元朝十七年(1287)毀於戰亂,在元貞二年(1296)重修,此後曾幾經損毀、重修、擴建、改建。至清末,孔廟建築計有大成殿、明倫堂、魁星樓、崇聖祠、欞星門、儀門、戟門、東西廡、泮池等,可謂蔚為大觀。

孔廟是當時梅州最高學府,也是教授、學正等古代教育官員聚集生員講學、宣「聖諭」和「謁聖」的場所。

地址:梅州市梅江區凌風西路南門考院前

伊氏書屋

在梅城江北有一間「伊氏書屋」,這是伊炳蓀伊老將祖父購得的舊屋修整擴建的,他將祖屋變成了公益書屋。如今,書屋藏書近萬冊,有政治、經濟、歷史、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實用農業技術和少兒讀物等各類書刊,由伊炳蓀和其侄兒伊發忠管理,圖書館對外免費開放,免費借閱,好些文學愛好者前來參觀。

從六七十年代的連環畫,到四大名著歷史文獻,書屋內應有盡有,只需籤個名登記即可借閱書籍。書屋主人十分熱情,每次都會親自介紹書屋的歷史。感觸良多,文化確實亟需繼承與發展,尤其是傳統文化。老一輩鍥而不捨地守護著這些精神家園,年輕人更應該主動地承擔起傳承文化的責任。

地址:梅州市梅江區文保路與元城路一小巷交界處

油羅街炸品

油羅街是梅州大名鼎鼎的「炸品一條街」,整條街的店鋪幾乎都在賣客家傳統炸品。各種客家特產,炸芋圓、炸南瓜圓、糯米花、蘭花根、油角、煎圓。現炸現賣,還可以看見炸品的製作過程。

在梅州人眼中,這些炸製品都寄託著美好的情感和願望。客家人由中原南遷,依山而居,山中氣候相對溼冷,因此客家食品口味均較濃烈、油量多,利於禦寒祛溼。油炸食品耐保存,成為了梅州客家人極為鍾愛的小吃及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待客上品,其中也有預示著來年「紅紅火火」的美好願望。

地址:梅州市梅江區油羅街

海石花

如果一個人在雨天漫步老街,你會感覺到這座城市的沉澱是那麼的安靜。老街的外牆上時間留下的痕跡,似乎在訴說著曾經的輝煌歲月,始於1997年的海石花,見證了凌風東路22年的變化了吧。

店鋪裡最出名的美食就是「炒田螺跟椰奶花生雪花了」,當然炒花甲、炒粉/面、果汁也都是很美味,夏天在店裡點上一份鴛鴦雪花,吹著空調吃著冰花,人生一大享受呀~

地址:梅州市梅江區凌風東路193號(可導航地圖定位海石花)

地址:梅州市梅江區凌風東路193號

金山牛雜

這家老字號的牛雜店,位於梅江區政府後面金山小學側金山官井頭5號雖然店面不起眼,但是卻有許多人特地開車過來買。在梅州地區小有名氣,深受客家人的喜愛和歡迎。

這間店的牛雜與傳統的廣式牛雜不同,金山牛雜是將牛皮、牛筋、牛肚等食材,再加入客家的紅曲粉一起細火慢熬三四個小時,採用凍幹的方法製作,伴以自家特製的辣椒粉,吃起來爽口又過癮。

地址:梅州市梅江區金山小學附近

洪屋雪花

這是一家隱藏在巷子裡面的冰室,在充滿記憶的老街巷子裡,所以巷子顧名思義就叫做「洪屋巷」。但酒香不怕巷子深,梅城人記憶中最老的炒冰、冰沙,就是這家「洪屋雪花」。

雪花冰室裡的裝修很有舊時感覺,仿佛真的置身於舊時代。慕名而來的人很多。吃著店裡傳承了36年甜品,冰爽香甜,對梅城人而言,這樣的老店的意義,大概在於「情懷」吧。

地址:梅州市梅江區凌風西路63號

煲仔飯一條街

想要吃煲仔飯,人們就會立刻想到仲元東路,這一條街都是做煲仔飯的食肆。難以想像,將近30餘年,這裡從無到有,從一家店鋪發展到近十家的做煲仔飯的店鋪,併集聚成了煲仔飯一條街。

現在仲元東路有近半數的店鋪都是煲仔飯店。每家醬料配方、煮煲仔飯的技巧都有一些差異,所以每家煲仔飯的口味都不一樣,但是裝載著每個來覓食客的味蕾記憶。街景漸換,日月飛逝,見證這黃金歲月的人,有你有我。

地址:梅州市梅江區仲元東路

第一次去老街會覺得街道很多

很複雜,特別容易迷路

但是有什麼關係呢

一路上不同的風景才是我們旅行的目的

想要感受慢城的生活節奏

體味客家風味,老街一定不要錯過啦

還有很多美食等著你挖掘~

不過,要當心

因為你可能會沉醉在這座老城裡,無法自拔

圖片來源於新梅互聯、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尋味老街美食,品嘗客家風味!
    梅州老街,不僅見證了這個城市的人文歷史,更是客家人記憶中無法割捨的環節。 這裡的一街一巷,這裡的買賣吆喝,更重要的是老街的美食,讓客家人的思鄉之情得以解救。 同時,古色古香的梅州老街,富有詩情畫意的街巷命名,無一不讓這個梅州老城,注入魅力,增添光彩,也正因如此它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
  • 別宅家點外賣了,打卡老街美食去!金山圩日試吃團點評來了
    老街不老,美食飄香。自梅江區金山圩日首場活動啟動以來,人文底蘊深厚、美食文化豐富的歷史文化街區成了市民「夜生活」的打卡地之一,舌尖上的金山老街,蘊含著道不盡的美食情懷。
  • 梅州客都人家·客鄉老街·原鄉劇場即將開門迎客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總規劃佔地面積2000畝,由上海翼天文旅集團建設,以客家建築和文化為基礎元素,以客鄉老街、大型實景演藝為引擎,以文化體驗與康養度假為主線,內設客鄉老街、原鄉劇場、悅麓度假酒店、文創產業園、康體頤養社區及會展中心6大板塊,致力打造集實景演出、民俗體驗、地方美食、休閒度假、康體頤養社區功能於一體的華南文旅新標杆。
  • 7家食品(美食)店入選梅江區「老街名店」
    日前,梅江區評選出十家「老街名店」,其中梅州市尚記食品有限公司、油羅後廠、梅州謙記食品配料專營部、海石花小食店、塗記華妹肉丸店、呂伯超百年粽店、仲元羅記煲仔飯店等7家食品(美食)店入選。 梅江區江北老城被打造為歷史文化街區,鱗次櫛比的民國騎樓、琳琅滿目的老式店鋪猶如一張客家風情畫卷,見證著客都名城的滄桑和變遷。
  • 翼天文旅集團 梅州客都人家.客鄉老街不能錯過的大柚獲!
    明星梅州蜜柚:大禮包一份除了以上這些有趣的遊戲還有背柚子、柚子保齡球、套柚子......活動豐富多彩參加趣味大柚獲的朋友贏了還有獎品可以帶回家除了好玩有趣的遊戲柚惑節還邀請客鄉老街商戶參與現場不但有柚子還有各種特色農產品、客家特產吃喝玩樂一條街就問你來不來遊戲玩累了還可以來客鄉老街 逛一逛
  • 大美梅州:這裡不僅有正宗的鹽焗雞,還有著名的客家博物館
    ,比如今天要說的梅州地區,梅州在廣州的東部地區,可能在知名度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相對來說不是那麼好,但是梅州的風景和美食還是很多的,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走進大美梅州,嘗嘗那裡的美食,欣賞一下那裡的風景。梅州的鹽焗雞之所以正宗,是因為吃起來皮軟肉嫩,香氣四溢,並有良好的溫補功能,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所以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嘗嘗這種美食。
  • 逛安東老街,擁有懷舊情懷(之一)
    安東老街位於遼寧省丹東市,丹東市的前身就是安東市。1876年清政府設立安東縣,後來改成安東市,有著跨越一百年多年的歷史。丹東老街的建築外觀,主要是仿照了丹東二三十年代老街號的建築形式,是匯集懷舊傳統文化和經典美食及休閒旅遊購物為一體的商業文化街。一條老街,百年歷史,懷舊情懷。
  • 臺灣有很多很好吃的美食,推薦臺灣淡水老街的特色美食!
    ,還有許多當地的美食很好吃呀。由於那麼有十分漂亮的櫻花及其他美麗的景色的原因,常年都有許多的遊客前來此處呀,對於臺灣小編對於那裡的印象只有,那裡的娃娃機真的超難夾的,是真的超松的,就跟沒有一樣,那麼好了現在就進入正題吧,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臺灣的 淡水老街有什麼美食吧。
  • 廣東梅州修復整治民國老街 恢復古城風貌
    廣東梅州修復整治民國老街 恢復古城風貌   中新網梅州3月14日電(唐林珍 羅娟娟 廖曉)記者14日從廣東梅州市有關部門獲悉,梅州城區一江兩岸景觀提升二期工程正式啟動,對梅江北岸民國老街凌風東路建築物及相關配套設施進行修復和整治,恢復古城風貌。
  • 梅江美食丨老街恰番豆
    農村娃住酒店宿舍,7年的集體生活,對老街的美食也非常熟悉。從梅江橋底下的夜排檔、凌風路的醃面雞雜湯,到文保路的牛筋丸、鴨肉王,再到中山路X記炒粉等等,按今的說法就是美食地圖。這些傳統的客家味道,日日夜夜滋潤著老街每一個角落。當時的華僑大廈、食不亭、望江樓是響噹噹的餐飲金字招牌,可惜僅限於老饕客的記憶。  如果你問梅城人,哪裡有烚番豆(水煮花生)賣?
  • 梅州客都人家·客鄉老街·原鄉劇場即將開門迎客
    日前,記者從客都人家項目部獲悉,備受關注的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以下簡稱「客都人家」)將於12月25日正式開門迎客,當天還將舉行客鄉老街開街、原鄉全球公演、無人機表演等系列精彩活動。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總規劃佔地面積2000畝,由上海翼天文旅集團建設,以客家建築和文化為基礎元素,以客鄉老街、大型實景演藝為引擎,以文化體驗與康養度假為主線,內設客鄉老街、原鄉劇場、悅麓度假酒店、文創產業園、康體頤養社區及會展中心6大板塊,致力打造集實景演出、民俗體驗、地方美食、休閑度假、康體頤養社區功能於一體的華南文旅新標杆。
  • 梅州驚現杜拜大咖開蘭博遊梅城,吃掩面行老街,究竟怎麼回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連保鏢都各個顏值爆表啊~杜拜大咖在「網紅老街」品嘗梅州特產——掩面煮湯杜拜大咖這麼高調出現在梅州簡直百年難遇他們來是為了什麼?難道是開發大梅州???經過小編的一番了解後,終於有了答案3月24日19:00-21:00就在今天!
  • 梅州老街手藝人:30年匠心堅持 只為兒時那口味道
    老街手藝人林莉丹:  30年匠心堅持 只為兒時那口味道  有人說,記憶中的美食才是最深的鄉愁。無論去到多遠,吃過多少珍饈,兒時記憶中的味道總是讓人流連忘返。醃面、三及第湯、客家湯圓……這些食物的味道,儼然成了梅州符號的一部分。
  • 醃面煮湯,客家釀豆腐、鹽焗雞,梅州還有哪些客家美食?
    剛到梅州時,便發現這裡跟想像中有很多不同,包括物價、人口構成以及最重要的美食的種類,跟廣東最發達的珠三角地區還是有很多不同。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梅州不容錯過的那些特色美食:1、梅州醃面第一個介紹梅州醃面是因為它製作簡單,在個人心目中是最能代表梅州早餐的美食,通常都配上一碗湯,想想肚子都餓。
  • 武都老城記憶:馬老婆牛肉麵裡的老街情懷
    在這條街上,老建築、特色美食、工藝店鋪等都充滿著老街韻味,藏滿溫情和瑣碎記憶的老街蘊藏著許多故事和文化,老街情懷早已悄無聲息的撒在武都人的內心深處。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中山街,感受一下牛肉麵裡的老街情懷。早上的中山街熙熙攘攘、人聲鼎沸,紅門、低框、土木樓,青磚、青瓦、青苔雜草都彰顯著濃濃的年代感。
  • 「新春走基層」老街新貌迎新春 美麗梅州幸福年
    春節期間油羅街懸掛的成片大紅燈籠成了老街靚麗的風景線。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敏婷):廣東省梅州市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被譽為「世界客都」,也是廣東文化旅遊特色區。近年來,梅州高度重視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對部分歷史文化街區的修繕改造初見成效,2018年5月梅江區還開展了江北歷史文化街區百日整治行動,使得這些歷史悠久的傳統街道在「老」的底色上煥發新活力。江北油羅老街上,客家人在自家小店門前炸煎堆。梅州江北老城區也被視作「世界客都」中心,對於研究客家文化歷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海口騎樓老街真的很有文化底蘊,美食與旅行你要哪個?
    不覺天色已晚,已是,晚飯時間,老街上仿佛是一瞬間就被各色美食的香氣所填滿,而在這其中最富盛名的當屬老街上的「瓦片烤肉「,許是因為盛名在外的緣故,天才剛擦黑,店裡面便坐滿了人。肉類更是數不勝數,有田雞肉,定安溝小黃牛,五花肉等等。還有各式各樣的素菜,有香菇,金針菇,韭菜,生菜等,樣式豐富,友人和我忍不住點了一樣又一樣,親手將食材放在瓦片上,聞著小小瓦片冒出的陣陣香氣,眼中心中只剩滿滿的成就感。這瓦片烤肉沒有想像中的油膩,烤出來的肉香氣撲鼻,外皮焦黃,內裡酥嫩。
  • 廣東梅州十大特色美食,不能錯過,你吃過幾種!
    廣東梅州十大特色美食,不能錯過,你吃過幾種!手工湯圓:梅州湯圓是由糯米做成的,每一種湯圓都是透明明亮的,味道糯糯、粘、軟而稠,味道濃鬱,芝麻、芋頭和原味濃鬱,甚至花生味也包在整個花生上,都是手工製作的。湯圓浸泡在糖水或圓形或長圓形的水中,實際上是下午茶的首選。
  • 一條傳承民族特色的老街,古樸如畫中景色,聚集各種傳統美食工藝
    雖然如今只能看到這重建後的景象,但也能從這些新建築中含沙射影地反映出當時的繁華,現在的這條街不僅從歷史角度中還原了老街面貌,還新納入了傳統美食和傳統工藝,老街新貌,使它更具有歷史意義。從官渡古鎮的一側豎著一座高大明顯的牌坊,「官渡老街」四個字映入眼帘,一眼望進去,古老的建築被綠色茂盛的樹枝遮擋著,隱約可見從樹枝中冒出來多處美食店的招牌,可想而知傳統美食已很好地融入了這條曾經繁榮的老街,更有一種莫名的衝動想在這古色古香的老街裡嘗遍這裡的美食,或許在這裡品嘗傳統美食還能有一種穿越感!
  • 在海口騎樓老街一整天可以這麼玩,好齊全呀!好多的美食美景喲
    ,歲月流逝,在斑駁古拙的外牆之間,對於許多人來說,老街美食,更是有著讓人念念不忘的記憶裡的老味道。為了打破這局面,有戶賣湯粉的老闆機智地想到了將豬肉換成少人會買的豬內臟,用胡椒掩蓋住內臟的腥臭味,再配上酸菜,不僅降低成本也能便宜出售,能解決溫飽之餘還能暖胃驅寒,一時之間,這道美食受到了渡口碼頭貨運工人和船工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