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傳承民族特色的老街,古樸如畫中景色,聚集各種傳統美食工藝

2021-01-08 十合霖笑看人文動態

在古代,位於滇池東南岸有一處天然的渡口,在這裡每日進出渡口的人口流動性大,久而久之,在這渡口一帶就慢慢地形成了一片商業集市,這裡商賈雲集,商販在此發家致富,這片區域的名字也因此渡口而由來,就是昆明的官渡區,時至今日,這條千年以前古老的商業街也成了現代人口中的「官渡老街」,曾今喧鬧繁華,人來人往的繁榮昌盛的街景,這一刻也許只能通過翻閱史書記載中的隻言片語才能聯想到這古渡口集市的景象。雖然如今只能看到這重建後的景象,但也能從這些新建築中含沙射影地反映出當時的繁華,現在的這條街不僅從歷史角度中還原了老街面貌,還新納入了傳統美食和傳統工藝,老街新貌,使它更具有歷史意義。

從官渡古鎮的一側豎著一座高大明顯的牌坊,「官渡老街」四個字映入眼帘,一眼望進去,古老的建築被綠色茂盛的樹枝遮擋著,隱約可見從樹枝中冒出來多處美食店的招牌,可想而知傳統美食已很好地融入了這條曾經繁榮的老街,更有一種莫名的衝動想在這古色古香的老街裡嘗遍這裡的美食,或許在這裡品嘗傳統美食還能有一種穿越感!

在牌坊的右側就有一所老建築,應該是仿古渡口風格古老的老民居而建的,用原始材料木和茅草搭建,院子裡盛開著各種花,具有古滇中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築。這裡還是上過央視的品牌鮮花餅製作基地,同時傳承著兩項具有民族傳統的非遺「鮮花餅」和「古法製作鮮花餅的方法」,在如此有情調的古民居裡品嘗鮮花餅別有風情,享受一種可以品嘗老街的情懷。

風格特色很突出的建築,兩棵芭蕉樹就能說明一切,這是一處亞熱帶上的民族傳統食品,鍋貼又是傣族的美食,這裡應該就是景洪傣族或者是德宏傣族開的一家傳統美食店,在牆的左側寫滿了緬甸語,所以也會有緬甸的傳統美食「甩粑粑」,這也許是老街上的異域風情吧,想必在古代的古渡口集市中也會有不少東南亞商人來趕集!

也許是疫情期間,這家最有象徵性的老店卻早早關門,老昆明的餐點肯定少不了米線,米線也是昆明有史以來最具特色傳統美食了,純手工製作的米線具有不同品嘗口味,除了米線當然還有各種糕點,如烤粑粑,包漿豆腐等等,或許這些傳統美食來自於古代老街集市中?

這所茅草建築,簡約而不簡單,傳承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工藝,也是滇中的特色,扎染、剪紙、蠟染等等,就像老街文化一樣可以流傳千年不變。

這處是雲南特有手工產業,翡翠玉石雖然礦地不是來自中國境內,而是緬甸,但自從古代騰衝人通過茶馬古道將翡翠搬運至中國境內,將它打磨成各種中國特有的傳統飾品樣式,將頂尖翡翠飾品作為貢品呈獻給西太后慈禧,而由她發揚光大,成為中國國民飾品。由此可想而知,古渡口老街集市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也許古代騰衝人也會將打磨好的翡翠飾品拿到古渡口集市來賣。

現在的老街主要還是聚集各種傳統美食,有雲南省內各種有名的傳統民族美食,走在這條古樸如畫的老街上品嘗各種美食,就如一種回到古代古渡口集市中的小食街,就像穿越古代的味道。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古渡口老街集市,雖然不可能穿越到古代去體驗那時候的繁華的街景,但老街就像是一種情懷文化,流傳著各種傳統文化。

古渡口老街集市凝聚當時富賈巨商的各種經營模式和商品,是人來人往的繁華街景流傳至今的情懷,能在這重建的老街中傳承著民族傳統文化,是現代人追憶官渡老街文化的一種方式,也能將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於後世!

相關焦點

  • 昆明一園林外便聚集雲南多種少數民族特色,如文化園,更別說園內
    ,抗戰時期「西南聯合大學」成立,為雲南注入了當時最頂尖的學術文化等等,所以雲南除了旅遊業之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歷史文化名省 ,除此之外,雲南境內有著全國一大半的少數民族,是一個極具民族特色的省,而這一切的省內文化特點和民族特色都能在雲南省會城市昆明的某一個園林內都能很好的得到體驗!
  • 弘揚工匠精神 展現傳統工藝
    在準旗沙圪堵民族幼兒園,傳統的皮雕畫在保持古樸韻味的基礎上,融入各種現代卡通元素,成為幼兒園的一大特色。 皮雕畫看似簡單,製作起來卻極其繁雜。在製作的過程中,從紋路的設計到轉繪,需利用近百件的皮雕工具,雕刻、敲打上萬次,經過幾十種染料的上色,才能形成最後的成品,過程看似十分美妙,但極其考驗人的耐心和技巧。
  • 老街老巷,尋覓老城記憶
    如今的莫家街已經成為西北經典美食的聚合地,每年慕名前來品嘗青海特色小吃的遊客數不勝數,到了旅遊旺季整條街道都沉浸在一片紅紅火火的氛圍中。這裡有最接地氣的市井生活,能滿足遊客對西北風土人情的想像。站在街口,放眼望去,排列在街道兩旁的是一家家標有「青海特色」「土特產」「老字號」等字樣的小店,手抓羊肉、羊腸面、羊肉串、炒麵片、釀皮、老酸奶、青稞甜醅等,這些帶有「青海特色」標籤的美食,讓這條老街「染」上歷史厚重的底色。而現代化便捷的手機支付、掃碼加入的優惠群、異地快遞郵寄服務等,更是讓莫家街在時間變遷中逐漸展現出新潮的特色。
  • 七寶老街,吃貨們的天堂,上海老字號秒殺各類美食街
    七寶位於上海閔行區,在上海的西南部,它同屬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鎮,風景如畫,典型的城中之鎮。因為離上海市區近,所以無論是周末還是平常日,總是人頭攢動。七寶古鎮,上海人更喜歡親切的叫它七寶老街,無論是從古鎮面積還是水域面積,它可能都比不上江浙附近的水鄉,它就是這麼幾條老街,每一條都不長,但卻構成了一個有著悠久人文內涵的古鎮,沿街的建築古色古香,且富有明清建築風格。上海人總會不定時的去那兒逛逛,不衝著其他的,就為了過來嘗嘗地道的上海美食。
  • 臨沂民族飯店加盟京福華肥牛 傳承民族特色美食文化
    伊斯蘭教協會部分領導、臨沂主流媒體記者代表及臨沂民族飯店的忠實食客們齊聚一堂,共享民族特色美食文化。    臨沂民族飯店總經理白春平介紹,臨沂民族飯店是臨沂市唯一一家集餐飲、客房、會議、休閒為一體的民族類飯店。
  • 發揮學院文創特色 促進滇西少數民族地區傳統工藝振興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精神,2017年學院啟動了新一輪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專業建設工作,促進滇西少數民族地區傳統工藝振興成為學院幫扶的重要方向。學院組建了團隊,倉平院長領銜,發展規劃處策劃和推進,服裝、皮具、玉雕、首飾、環藝、數字媒體等專業具體實施,展開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 屯溪老街
    文/圖=和來貴  「屯溪美,屯溪美,一半街巷,一半水……」一個城市一段歷史,一條街巷濃縮著一個城市的興衰史。傳統的文化名街名巷是一個城市的品牌,一道靚麗的風景。  屯溪老街位於黃山市屯溪區中心,西起明建橫江石拱大橋鎮海橋,東止牌坊碑記,全長1273米,寬4.8-7米。以徽州古民居建築風格聞名。
  • 國內最具特色的50條美食「必吃街」,每一條都是吃貨勝地
    美食是這裡除了文藝之外的另一個標籤,五街十八巷中,遍布了各式各樣讓人口水直流的小吃和琳琅滿目的水果。 大連 30.中原美食街 中原美食街是一條具有大連特色的小吃街,軍師鍋蓋等大連特色小吃都在此聚集。
  • 一條老街歷百年 韓嶺重塑「浙東第一古街」
    中有村墟號韓嶺,漁歌樵斧聲相參。」  近日,記者走進這個首批寧波市歷史文化名村,探尋歷史的脈絡,了解當前的變化———  商鋪林立韓嶺市客貨運輸中轉地  韓嶺村坐落於福泉山與金峨山兩條餘脈所形成的峽谷喇叭口之間,兩條清溪一明一暗穿村而過,一條老街縱貫其中。
  • 上海有一條老街,古色古香,遍地美食
    話說在上海市的閔行區境內,有一座古鎮,名叫:七寶古鎮,它既有江南水鄉的自然風光,又有充滿人文內涵的底蘊,而就在這座古鎮之內,有一條家喻戶曉的老街,名叫:七寶老街!
  • 浙江東陽盧宅老街煥新生:傳承歷史文脈 重現江南繁華
    奚金燕 攝中新網金華12月29日電(記者 奚金燕)每一處老街,都是一座城市文脈所在。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不少老街,要麼泛濫了商業氣息,丟失了特色文化,要麼走向了沒落。記者走進盧宅發現,這裡不失傳統,現代人與古建築和諧依存,亦極具活力,充滿著濃重的市井生活氣息。老街內的打鐵鋪,歷史十分久 奚金燕 攝據了解,為讓盧宅老街在傳承悠久歷史文化的同時更多地聚集人氣,早在2012年,東陽市委、市政府便作出了關於盧宅保護利用的相關決定,拉開了盧宅改造提升的序幕。
  • 西藏傳統藏陶製作工藝傳承千年再煥新生
    但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比如鎮尼囊村的制陶工藝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並從未中斷,現在人們依舊傳承著具有高原特色的制陶工藝。 「它把藏民族的文化、生活、智慧、勤勞、勇敢及風俗習慣等表現得淋漓盡致。」
  • 北京那些美食一條街,哪一個是你的「菜」?
    北京有哪些美食一條街?馳名中外的簋街美食、主打麻辣風味的廣安門美食街、小資餐廳聚集的霄雲路美食街……哪一個是你的"菜"?來吧!1.簋街美食地點:東城區東直門簋街美食特色:簋街位於東直門內,東起二環路東直門立交橋西段,西到交道口東大街東端。在這條一公裡多的大街上,150多家商業店鋪中,餐飲服務業佔到90%,餐廳密度之大在京城恐怕難以找出第二家。因此簋街也被稱為是北京的餐飲一條街。
  • 湖南長沙最低調的老街,美食眾多,古色古香,但知道的遊客卻不多
    「都正街」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西部解放路南側,是一條歷史悠久的長沙老街。當你來到「都正街」前,入口處一個大大的牌坊,濃濃的懷舊氣息就撲面而來,讓人感覺仿佛時空穿越了一般。
  • 懷舊派經典,這8個老街古巷你去過哪些?
    漫步這條老街,在回味與思索中找回那份悠閒和寧靜。 走在老街上,會看到呈著不同的膚色,用著各樣的語言的遊人,尋覓著傳統特色的玩物或飾品,忽然有了一種讓你不知道身處何處世在何時的感覺。
  • 嵊州小夥傳承年糕工藝 創新傳統美食打開銷路
    浙江在線-嵊州新聞網11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尹潔銀)年糕是嵊州特色美食的標籤之一,如今的主要生產方式依然以家庭手工作坊為主。而在石璜鎮範油車村,80後小夥金小芳,自父輩手中接過年糕加工作坊起,就在做好年糕工藝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嘗試用機械化生產來提高生產效率,進一步打開了傳統美食的銷路。
  •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舉辦的「體驗民族風情·傳承傳統...
    近日,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成功舉辦「民族特色飲食主題之一:學習朝鮮族民俗文化、體驗辣白菜製作樂趣」活動,參與其中的三十餘名青少年及家長通過知識講座、現場問答、參觀展覽、實踐體驗和親子互動等環節,全面了解了朝鮮族文化,充分體會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 ​2019年「石字號」傳統特色美食評選揭曉,正定美食榜上有名
    石家莊市商務局評選2019「石字號」傳統特色美食及傳統特色美食店揭曉,正定縣正定崩肝,正順餄餎館和梁家排骨榜上有名,至此,正定縣已經有馬家雞、正定崩肝和正定八大碗三樣傳統特色美食,聚豐飯店、回真樓、梁家排骨和正順餄餎館等四家傳統特色美食店
  • 揚州必去的一條老街—東關街,湖光山色,地勢平坦,美麗的景色
    與之相比,江蘇的揚州更是繁華中的繁華,位於江蘇中部,在古代,只是江蘇經濟發展的重鎮。它不僅有美麗的景色,還有眾多的園林藝術,還有南方的經濟命脈。儘管現在的揚州已經不如以前發達了,但千年來揚州的興盛還是留下了不少痕跡,比如揚州的東關街。
  • 年輕創業者聚集傳承民族文化 延邊特色產品熱銷新電商平臺_吉林...
    胡鋼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和創新朝鮮族美食的配方,他自學考下了國家高級化驗員和食品研發師資格證書,每一款產品的配方都要調試上百次。目前,公司有泡菜、牛筋、豆製品、打糕等7條生產線,延邊特色美食在這裡可以一站式購齊。公司年總產值達6000餘萬元,線下門店遍布100餘個城市,帶動數萬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