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12日晚間公布。專設機構統籌改革,首提國家治理現代化,首次強調市場決定性作用。因釋放諸多改革信號,這份約5000字的文件備受關注。
首提「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公報中這一對中國改革提綱挈領式的表述,引發熱議。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這是中共首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新提法應是此次全會公報最為突出的亮點。他說,這涉及到制度體系現代化和治國能力現代化兩個方面。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耀桐也表示,這次全會公報一個很新的亮點和突破就是提出國家治理現代化。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公報中近10處提到「治理」一詞。
「過去我們講國家和社會、人民的關係,最早說的是國家統治,後來講國家管理,現在確立為國家治理。治理和統治、管理肯定是有區別的,而且是比較大的區別。」許耀桐說。
在許耀桐看來,一方面,治理強調的是多主體,國家管理者是主體,人民也是。另一方面,治理還關涉渠道,過去多是單向的,從上到下,而治理既有從上到下,也有從下到上,甚至可以從中間向上、向下延伸鋪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指出,治理涉及政府、市場和公民社會三者之間的關係,並確認三者關係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中國改革需在這三者之間建立整體和諧、相互促進的聯合機制,以期獲得1+1+1>3的結果。在他看來,這一新提法的研究和落實空間都很大。
「治理現代化就是要更加科學、民主,同時也要更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在許耀桐看來,現代化包含向科學、民主、制度更好的轉化、移動。
專設機構統籌改革 彰顯中央改革決心
全會公報提到,「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可以說,這是新時期中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牽頭人".」對於各界抱以期待的這一新設機構,張希賢如是解讀。
中央黨校報刊社社長兼總編謝春濤教授指出,這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改革的高度重視,也表明了中央的改革決心。
「這輪改革範圍之廣、力度之大是空前的。以前統籌各方面的改革主要由國家發改委承擔,作為國務院一個職能機構,它在制定發展戰略、進行宏觀管理上發揮了重大作用。」謝春濤說,但由於改革複雜性和緊迫性,以及加強各項改革統籌協調的必要性,國家發改委在一些方面受到局限。
在謝春濤看來,相對而言,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更具權威性,能夠保證改革的設計、協調、推進和監督每一個環節的落實,有助於確保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分析認為,把「深水區」的改革向前推進需具有權威性、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領導機構進行掌握,因此該領導小組將對改革議題進行整體設定和統籌安排,在頂層設計上把握改革的方向和力度。
「如何推進改革,這需要領導小組既要立足中國實際,同時又要富有遠見卓識。」 張希賢進一步指出,領導小組只能提出宏觀設計和措施,要取得改革實效,還需要全社會的協同推進,因為長期形成的體制弊端,並非一個改革領導小組就能輕易破除。
(責任編輯:薛琳)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