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8年,響應黨的十九大精準扶貧號召,中國保利集團、保利發展集團、保利物業決定深入多個定點扶貧縣貧困家庭開展「教育+就業」精準扶貧項目。保利深知教育和就業對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脫貧的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保利星火班應運而生。從2018年到2020年,星火班已舉辦3期,共幫助193名貧困學員成功走向就業崗位。
保利星火班,是定向招收貧困縣建檔立卡的貧困畢業生,對其進行免費的職業教育培訓,結業後擇優進入保利物業系統就業,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的目標的精準扶貧計劃。
2018年至2020年,保利已前往雲南魯甸、巧家、廣西忻城、山西河曲、五臺、內蒙古喀喇沁旗等地進行招生,深入4個省,6個縣,舉辦了3期星火班,193名學子畢業後直接就業於保利。
對入學星火班的學員來說,與星火班相遇的那一天,是他們人生轉折的開始,他們的故事,值得被看見。
「如果不是星火班,我不會有現在的生活」
雷家丹,今年18歲,來自雲南魯甸縣的一個小山村,生活困難的她在家鄉上學時,經常受到同學們的欺負。生於大山深處,不走出來難以改變貧困現狀。
2019年4月,在當地政府的推薦下,家丹報名成為星火班二期學員。
在班主任的印象中,家丹剛來時非常內向,不愛說話,也不和人交流。軍訓時,教官和老師發現了家丹的雙腿受傷的事情。詢問之下才知道,這是小時候雙腿被火燒傷的後遺症,一直沒有及時治療,十幾年了傷口都沒癒合。
班主任劉燕燕見狀立馬帶她去當地最好的骨科醫院檢查,保利集團的領導們高度重視,立即在集團內部組織捐款,並緊急聯繫雲南當地政府,安排專家會診,協助家丹回家治療。
家丹說:「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一直把我送到了家門口,我哭了。真的非常感謝星火班。」
雙腿痊癒後,家丹決心重回星火班參加第三期培訓。再回來,她的狀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慢慢接受他人,人也開朗活潑了。
如今,她已成為保利浙江公司的一名優秀的客服管家,在工作中認真努力,能主動和業主溝通並能很好的解決問題,領導同事都對她稱讚有加。
在採訪中,家丹的表達非常流利,言語間充滿自信,對未來也抱有期待。
她說:「如果不是保利星火班,我不會選擇去做手術,雙腿也不會痊癒,更不會有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是星火班給我了新生。」
現在,她走出了貧困,有了安穩的工作,不僅可以照顧好自己,每月公司都會給家裡提供支援,大大減輕家裡負擔。
和星火班的相遇,不僅治癒了雙腿,還幫助她重塑了人生道路,她的未來將會更加寬廣。
「北漂五年,星火班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
張慧今年28歲,來自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入學星火班之前,張慧已經北漂了5年,13年高中畢業就出來工作了。
她什麼活都幹過。剛開始苦學電腦,在小門店應聘了平面設計,後來又做過服務員、金融銷售、服務員、中介、超市收銀員等等。儘管工作了好幾年,自己的性格還是內向,自卑。
到了18年3月,家人希望她回家鄉工作,張慧就回了太原。沒想到,高中學歷的她想在太原找一份工作,太難了,可以說四處碰壁。
後來知道星火班第一期招生,她決定參加星火班。
直到現在,她依然感謝當時的這個決定。經過4個月的培訓,她的心態、性格各方面發生了很大轉變。
「北漂五年我始終沒有找到家的感覺,而星火班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揚在臉上的自信讓她慢慢找到了自我,迎來了更多的坦途。在山西太原公司運營管理部任職一年半後,在集團的號召下,她重回星火班,從學員變成了老師,成為了第三期星火班的班主任。
從一個不敢講話的貧困家庭孩子,到成為一名站在講臺上給學生授課、培訓、輔導的老師,張慧走向了更大的舞臺,將星火精神傳遞給學弟學妹,自己的轉變就是最好的鼓勵和榜樣。
「走出大山,改變了我的人生」
明榮今年25歲,同樣來自雲南省魯甸縣的一個小山村, 明榮在學校學的是建築工程相關專業,畢業後直接去了工地。在工地上班異常辛苦,工作也不穩定。從小生長在大山深處,他不知道該怎麼走出去。
當時,正好舅舅得知保利星火班開始招生的消息,便鼓勵明榮報名參加。他決心抓住機遇,報名成為星火班第二期學員。
培訓結業後,明榮成為了保利濱湖花園客戶主任,幫業主解決了很多難題,還收穫了業主贈送的三面錦旗。最重要的是他走出了大山,還有了一份有保障、有歷練、有見識、有發展前景的工作,眼界也開闊了,他的人生已經被徹底改變。
他非常感謝星火班的知遇之恩,對於未來他也有自己的規劃,他相信,做足夠多的努力,就有足夠多的選擇。
一次突破自我的成長蛻變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是最好的教育。
星火班做到了。
193名學員,從內向的孩子,到成長為一個個在崗位中有出色表現的員工,學員們的轉變可以用蛻變來形容。遇到星火班之後,他們改變了自己,改變了家庭,也改變了未來。
在星火班,學員們會學習禮儀、心理學、物業、技能培訓等相關知識,定期還有集團的領導來講課,班裡還會給同學們舉辦生日會。
用學員們的話來說,星火班不僅是一個班級,更是一個溫暖大家庭。
比起專業技能培訓,老師對學員們更多的是鼓勵,讓他們變得自信,開朗,敢於追求人生夢想,敢於尋找自我。
比起「老師」,學員們更願意稱呼班主任王明,劉燕燕為王爸爸,劉媽媽。他們和同學們同吃同住,每周七天24小時無縫隙陪同,照顧學員們比照顧自家孩子還多。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最艱難的一段時光,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
儘管只有短短三個月,但他們知道,自己已經成長蛻變,脫胎換骨。
他們走出了貧困,找到了自我成長之路,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王明劉燕燕老師都說:「看到孩子們的這些變化,一切付出都值了。」
現在,承載著數百個家庭脫貧致富希望的第四期「保利星火班」開班在即。
又一批貧困學子即將踏上嶄新的旅程,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學習成長,並收穫愛和希望的力量。
迷途漫漫,終有一歸,星火的力量,總有一天會讓他們遇見更了不起的自己。(李灝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