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M頻段ZigBee傳輸距離的估算

2020-12-22 電子產品世界

  900-MHz 和 2.4-GHz 頻段短距離無線設備的設計人員需要了解,公式中的參數對傳輸距離的影響以及這些參數如何影響傳輸距離,同時還要能將這些參數應用到公式中,用於統計計算出室內和戶外環境下的路徑損耗及傳輸距離。

  隨著家庭、建築及工業自動化應用中無線技術的應用,短距離無線設備正倍受關注。通常,這些應用使用專用頻段或以標準協議為基礎的頻段,例如:900-MHz 和 2.4-GHz 的 ISM(工業/科學/醫學)頻段 ZigBee。隨著短距離無線設備應用的不斷普及,對於終端設備設計人員來說,充分了解無線通信距離比以往變得更為重要。這篇文章討論了無線傳播,並開發了一些模型,用來估算室內環境下短距離無線設備的路徑損耗和距離。這些模型讓系統設計人員可以對無線通信系統的性能進行一個初步的估算。

  在探討距離估算公式之前,設計人員需要了解無線信道及傳播環境。無線通信信道為發送器和目標接收機之間的傳輸通道。不同於固定的且可預知的有線信道,無線信道具有隨機性和時變性,以及建模的困難性的特點。因此,設計人員需要對這些隨機信道進行統計建模。

  無線電波傳播模型的重點一般是在給定發送

  器距離的路徑下預測出接收信號的平均強度,以及接近一個方位點上的信號強度的變化。對任意發送器-接收機間的平均信號強度進行預測的傳播模型為大型傳播模型,其在估算發送器距離方面極為有用。相反地,在一些波長內接收信號強度的傳播模型為小型模型,或為衰減模型,其具有快速波動的特點。這篇文章重點討論大型傳播模型,該模型可對無線傳輸的距離進行估算。

  當發送器和接收機之間具有一條暢通無阻的可視路徑時,自由空間傳播模型可對接收信號的強度進行預測。自由空間傳播模型會做出這樣的預測,接收信號強度「衰減」為發送器-接收機間隔距離的函數,強度衰減升至 N 次冪——「冪律函數」。接收機天線所接收到的自由空間功率與發射天線隔開一段距離,Friis 自由空間方程式把此段距離定義為:

  

(1)

  在這個方程式中,PT 為發送器功率;PR(d) 為接收功率,並為發射-接收間隔距離 d 的一個函數;GT 為發送器天線增益;GR 為接收機天線增益;d 為發送器和接收機之間的間隔距離,單位為米;λ 為波長,單位為米。

  Friis 自由空間方程式說明了隨著發送器至接收機間隔距離平方值的增加,接收功率不斷下降。這一結果表明接收功率隨著距離的增加將以 20 dB/decade 的速率衰減。

  在對無線傳輸距離進行估算時重要的一項是路徑損耗,路徑損耗以 dB 為單位,表示信號衰減程度。路徑損耗為以 dB 為單位計量的發送器天線功率與接收機天線功率之間的差分。通過方程式 1,您可以推算出路徑損耗為發送功率除以接收機功率。方程式 2 將路徑損耗定義為:

  

(2)

  在這個方程式中,PL 為路徑損耗。對方程式 2 進行簡化,假設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具有相同的增益,那麼這一假設得出的結果為:

  

(3)

  您也可以使用如下可行的方式表達出這一方程式:

  PL=20log10(fMHz+20log10(d)–28, (4)

  或

  PR=PT–PL, (5)

  在這一方程式中,d 為距離,單位為米。

  只有當 d 的值處於發射天線遠場 (far field) 內,Friis 自由空間公式才能對接收功率電平做出估算。發射天線的遠場,即Fraunhofer 區,指的是超出遠場距離 dF 的區域。對於一個天線來說,dF 為 2D2/λ,其中 D 為天線的最長物理線性尺寸。另外,dF 必須大於 D,並且必須處於遠場內。這一路徑損耗公式僅適用於可視路徑暢通無阻的理想化系統,並且您應該只是利用這一公式進行初步估算。

  傳播模型將近場 (close-in) 距離d0 作為接收功率的參考點。在任何大於與 PR(d0) 相關的接收功率參考點的距離的情況下,您必須計算出接收功率PR(d),PR(d0) 的值可以通過方程式 1 和方程式 4 計算得出。作為一種選擇,您可以通過鄰近發送器的許多點上求取平均接收功率,測算出無線通信環境下的值。您必須選擇一個近距參考距離,從而使遠場區大於近場距離。

  通過了解這些知識,您可以使用如下的公式計算出任何距離的接收功率:

  

(6)

  在 1 至 2 GHz 之間運行的應用系統其參考距離為室內環境下 1 米,室外環境下 100 米。

  大部分射頻功率電平單位為毫瓦分貝,或者為瓦分貝,而不僅僅是絕對功率電平。您可以將方程式 6 重新整理為:

  

(7)

  下面的示例闡明了這些概念。 假設發射頻率為 900 MHz,發射功率為 6.3 mW (8 dBm),且發射和接收天線具有相同的增益,則可以測算出室外可視環境下 1200 米處的接收功率。室外環境下,參考距離為 100 米,同時您必須測定出 100 米處的接收功率。波長為 900 MHz 時是 0.33 米。

  使用方程式 1 中的值,您將得出:

  

(8)

  如果以毫瓦分貝為單位計算功率,那麼您必須這樣表達以毫瓦分貝為單位的功率:

  PR(100)=0.44


相關焦點

  • zigbee傳輸距離_zigbee的傳輸速率
    打開APP zigbee傳輸距離_zigbee的傳輸速率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08 14:11:06     zigbee適用於傳輸範圍短數據傳輸速率低的一系列電子元器件設備之間。 ZigBee無線通信技術可於數以千計的微小傳感器相互間,依託專門的無線電標準達成相互協調通信,因而該項技術常被稱為Home RF Lite無線技術、FireFly無線技術。
  • 智米樂數據報:智能家居避不開的ZigBee
    zigbee標準協議是目前物聯網領域公認的最適合組建物聯網智能系統的通訊技術,具備多節點、高穩定、高安全、低功耗、自組網的核心優勢。並且隨著zigbee3. 0 時代的到來,以zigbee標準協議為核心的物聯網智能家居系統更是迅速發展落地,zigbee3. 0 儼然已成為智能家居的代名詞。
  • E-Band頻段微波的介紹、傳輸距離以及應用場景
    ETSI和FCC定義的E-Band射頻波道配置 E-Band微波傳輸距離 微波傳輸的距離同時受到自由空間損耗、大氣損耗和雨衰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重點分析下E-Band微波的傳輸性能: 自由空間損耗: 71GHz~76GHz的自由空間路徑損耗大約是130dB,81GHz~86GHz的自由空間損耗是131dB。
  • ZigBee、WiFi、Bluetooth三種無線通訊技術應用特點
    zigbee又稱為「紫蜂」,它是一種基於IEEE802.15.4標準的區域網協議,頻段在2.4GHz,特點是距離近、應用簡單、自組織通訊、低功耗、安全性高、成本便宜等。由於支持自動組網,因此至少需要一個協調器以及一個路由器,主要適合用於自動控制、遠程控制、各種智能家居等。WIFI。
  • ZigBee的工作原理_ZigBee組網技術
    通訊距離從標準的75m到幾百米、幾公裡,並且支持無限擴展。Zigbee技術特點主要有低功耗、低成本、時延短、網絡容量大、工作頻段靈活、低速率、安全的數據傳輸等。其中低功耗是Zigbee技術最重要的特點。由於 Zigbee的傳輸速率相對較低發射功率較小,使得 Zig bee設備很省電,這是 Zigbee技術能夠廣泛應用的基石。
  • ZigBee通信技術特點和性能及其典型應用的詳細概述
    ZigBee 的技術特點和性能 ZigBee是一種無線連接,可工作在2.4GHz(全球流行)、868MHz(歐洲流行)和915 MHz(美國流行)3個頻段上,分別具有最高250kbit/s、20kbit/s和40kbit/s的傳輸速率,它的傳輸距離在10-75m的範圍內,但可以繼續增加。
  • 802.11n最大傳輸速率_802.11n支持5g頻段嗎
    打開APP 802.11n最大傳輸速率_802.11n支持5g頻段嗎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20 10:00:05
  • 中國完成世界首次微波頻段軌道角動量電磁波27.5公裡長距離傳輸實驗
    【文/觀察者網】觀察者網近日從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航電實驗室獲悉,2016年12月,該實驗室成功完成世界首次微波頻段軌道角動量(OAM)電磁波27.5公裡長距離傳輸實驗。此前公開報導顯示,國外類似實驗基本沒有超過1公裡。 該實驗由清華大學航電實驗室承擔,同時獲得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部、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等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
  • 智慧城市與物聯網 – 無線傳輸技術
    在實現物聯網的短距無線通訊技術裡面,藍牙、Wi-Fi、zigbee 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三種短距無線通訊技術;而4G、5G、NB-IoT、Sigfox、LoRa是遠距離無線傳輸技術的代表。短距離傳輸技術1.藍牙:藍牙是一種設備之間進行無線通信的技術,可實現固定設備、行動裝置和樓宇個人域網之間的短距離數據交換,藍牙可連接多個設備,克服了數據同步的難題。藍牙使用短波特高頻(UHF)無線電波,經由2.4至2.485GHz的ISM頻段來進行通信,通信距離從幾米到幾百米不等。
  • 不同發射功率的無線影音器材不同環境下的傳輸距離
    、 繞射性能比2.4G系統要好,所以常用於中功率發射系統,2.4G~2.4835GHz屬於S頻段,這個頻段也叫ISM(industry science medical)即工業科學醫療頻段,屬於工業自由輻射頻段,不受無線電委員會限制,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 ZigBee技術及ZigBee協議
    >  (4)近距離:傳輸範圍一般介於10~100m之間,在增加RF發射功率後,亦可增加到1-3km。這指的是相鄰節點間的距離。如果通過路由和節點間通信的接力,傳輸距離將可以更遠;  (5)短時延:ZigBee的響應速度較快,一般從睡眠轉入工作狀態只需15ms,節點連接進入網絡只需30ms,進一步節省了電能。
  • zigbee協調器和終端節點有什麼區別?
    要知道zigbee協調器和ZigBee終端節點的區別,首先需要知道zigbee、zigbee協調器和zigbee終端節點是什麼。它們都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什麼是ZigBee?ZigBee是一種新的無線通信技術,應用於傳輸範圍短、數據傳輸速度低的一系列電子部件設備之間。由於ZigBee無線通信技術能基於特殊的無線標準在數千個微小的傳感器相互之間實現相互協作通信,所以該技術多被稱為HomeRFLite無線技術、FireFly無線技術。
  • 中國的5G頻段為何選擇Sub-6G,而非傳輸更快的毫米波(mmWave)?
    毫米波和Sub-6GHz是目前全球採用的兩種不同5G頻段,美國和俄羅斯使用了毫米波技術,我國三大運營商、歐洲國家及地區則普遍採用Sub-6GHz頻段。一、什麼是毫米波和Sub-6G?毫米波是指波長在1-10mm之間的電磁波,毫米波頻率高(30-300GHz)在傳輸信號時速度快,存儲容量也更大;而Sub-6GHz是指頻率低於6GHz的電磁波,相比毫米波頻段低了很多,在傳播速度和帶寬容量上比毫米波遜色不少。
  • 各個頻段的RFID技術的特點分析
    安全性要求較高的RFID 應用,目前該頻段是唯一選擇。  2.3 超高頻(Ultra High Frequency):  使用的頻段範圍為 400MHz~1GHz,常見的主要規格有 433MHz、868~950MHz。這個頻段通過電磁波方式進行能量和信息的傳輸。
  • 藍牙、WiFi與ZigBee三種,這三種無線傳輸技術,誰能一統天下
    在當下的物聯網應用中,無線傳輸技術可謂眾多,但細數下來,應用範圍最廣且最具潛力的無非是藍牙、Wifi與ZigBee三種,那麼這三種無線傳輸技術誰能一統天下呢?在技術上,WIFI的主要優勢體現在傳輸速度與傳輸距離上,其最大傳輸距離可達300m,最大傳輸速度可達300Mbps,弱點則體現在功耗上,其最大功耗為50mA。另外一個,就是目前大家普遍關心的安全問題,WiFi加密方式為SSID,由於它是一個相對開放式的結構,用戶需特別注意家庭網關密碼。想一想智能家居裡面的產品要是靠Wi-Fi連接的,萬一哪天被黑了,還真是有點可怕呢。
  • Zigbee技術的基礎原理
    Zigbee是一種無線網絡技術,它具有短距離、低功耗、低數據傳輸速度的特點。Zigbee技術介於無線標籤技術和藍牙之間,被大量應用於傳感器網絡等領域。這和Zigbee技術強大的組網絡能力密不可分,它可以形成星型、樹型和網格型三種zigbee網絡網絡,能夠根據實際項目需要選擇適當的zigbee網絡結構。Zigbee的三種拓撲結構星型拓撲是三種拓撲結構中最簡單的一種,由協調器節點和一系列終端節點組成。
  • 從摩斯電報到5G網絡,無線電波各個頻段的應用
    電波頻率越高,波長越短,繞射、穿透能力會減小,意味著傳輸距離會有限制。中低頻段無線電波是千百米的中長波,尚可以用於遠洋通信等。高頻的無線電波是百十米的短波,作為地方廣播電臺,距離還是可以覆蓋一個省的。電臺繼續看更高頻的超短波,雖然傳輸距離更近了,但是帶寬變大了,傳輸速率大大增加了。這個頻段的主要應用是電臺電視,能容納27套電視和幾十套調頻廣播。
  • ZigBee+GPRS照明控制系統方案
    照明終端主控制器接收現場控制器通過GPRS模塊發送過來的控制器信號後通過Zigbee網絡採用透明傳輸的方式發送命令到照明終端控制器(節點),對其進行控制操作或讀取其狀態。主控器(Coord)將現場採集(或巡檢)的路燈狀態信息通過GPRS模塊發送到現場控制器。
  • 自動抄表NB-IoT一塊電池可用10年 低功耗傳輸距離無限制
    HLK-N10 是一款工業級 NB-IoT 無線通信模組,協議上完全兼容 R13 和 R14,軟體升級支持 R15,支持Bands 3, 5, 8頻段,能夠滿足物聯網應用需求,包括電錶、燃氣表、水錶、煙感、路燈、 井蓋、消防栓、農業和環境監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