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閱讀方法不對,父母的努力全白費,錯誤的閱讀不如不讀

2020-11-03 十安媽媽愛讀書

周末去同事家玩,一進門就聽見同事開始嚷嚷:"給你買那麼多書,你就是不看,白白浪費我的錢",問其原因才知道:同事家的寶貝一開始的時候總嚷著要故事書看,可同事給他買了很多,過了不長時間,孩子一看到故事書就跑得遠遠的。

相信有不少家長都有我同事這樣的困擾,明明是孩子要求閱讀書籍,但最後卻表現出來了三分鐘的熱度,這有可能就是父母和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的方法不正確而引起。

當然親子閱讀確實有一定的好處,而多讓孩子讀繪本不但能夠增長知識,也為以後有較好的語言組織能力打下堅定的基礎,但家長的方法不當,努力會全白費,因此錯誤的閱讀還不如不讀。

陪孩子讀書,家長最常見的錯誤

① 不投入感情,只是一板一眼

很多父母只知道繪本閱讀對孩子的好處,卻往往在陪孩子讀書的時候沒有使用正確的方法,例如:一板一眼只按照書籍上的內容讀出來,卻沒有投入任何感情。設想一下,如果是成年人,我們也不願去聽這樣的故事,更不會從閱讀中體會出任何的感受,更別說年幼的孩子們。

讓孩子背誦故事中的大道理

也有一些父母覺得故事書裡面的大道理很實用,也是教育孩子比較好的方法,因此在陪孩子讀書的時候,就想讓孩子完全的掌握,甚至還要求他們把其中的重點語句背誦下來,這樣怎麼可能讓孩子體驗親子閱讀的樂趣?所以孩子才會逃離。

經常性的去打攪

如果孩子養成了自己閱讀的習慣,在父母的陪同下更好的去讀繪本,那麼家長千萬不要去打擾,例如:你口不口渴,你需不需要吃點東西等等。

這樣只會對孩子的專注力培養方面起到相反的效果,最後反而無法養成孩子閱讀的好習慣。

親子繪本閱讀,父母正確的做法

  • 挑選適合孩子年齡階段的書籍

不同年齡的孩子,其實所需要的繪本是不一樣的,因此家長應該首先挑選適合孩子年齡階段的書籍,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興趣,也才能讓孩子喜歡上閱讀。

  • 帶著感情和孩子一起互動閱讀

就如上面我們所說,不投入任何感情的閱讀孩子肯定會厭煩,所以家長在和他們一起互動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帶著感情。

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更喜歡家長繪聲繪色的去描繪書中的小故事,這樣更能讓他們很好的理解,也能讓其明白故事中的許多道理。

  • 讓孩子當小老師給家長讀

在陪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互換角色,不要只是自己一味的去給孩子閱讀,而是讓孩子當家長的小老師複述一下故事,這樣孩子不但能夠認識更多的字體,還能對故事內容印象更深刻。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要選不同的繪本

8個月到1歲:從孩子8個月左右開始,他們的認知能力以及感知方面都會有一個發育高峰期,因此從這個階段開始,父母就可以挑選適合的繪本來和孩子一起閱讀。而為了刺激孩子的大腦更好的發育,可以挑選一些色彩比較鮮豔的硬紙書,不需要孩子能夠聽很長時間,只需讓其有閱讀的意識即可。

1歲到2歲: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敏感期,這使得他們能夠完全聽懂大人的話語,也能按照指令做出正確的事情。所以從此階段開始家長可以利用親子繪本閱讀培養孩子喜歡讀書的好習慣,但最好挑選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這樣能夠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2歲到3歲:2~3歲的孩子智力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此時也出現了人生第1個叛逆期,因此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可以給他們選一些比較感興趣的百科書,益智書,對孩子認知方面的發展會起到促進作用。

3歲到5歲:3~5歲的孩子能夠認識一些較為簡單的詞彙,可以給他們買一些童話故事,寓言故事,以及塗塗畫畫的書本等,這些書籍能夠更好的讓孩子獲得多樣的情感體驗,也能讓他們獲取全方位的知識。

5歲到8歲:當孩子生長到七八歲時,父母已經幫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可以給他們選擇一些關於生活方面的書籍,這樣能夠更好的為進入小學大家庭打下堅定的基礎。

那麼生活中你是怎樣陪孩子一起讀親子繪本的呢?你使用的方法正不正確呢?歡迎分享你的觀點,我們在評論區探討。

相關焦點

  • 這樣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
    育兒教育專家、中英文早期閱讀推廣人胡海蘭老師說,恰當的親子閱讀能帶來良性循環,反之亦然。所以,她認為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以下是她在閱讀推廣過程中總結出來的閱讀觀點以及親子閱讀常見的不恰當表現。我們在做閱讀推廣。我們在讓更多的父母了解這個便宜、便捷、有效的親子閱讀帶給家長和孩子的一切。
  • 《快速閱讀訓練法》:方法不對努力白費,方法用對事半功倍
    這是在我周圍經常聽到的答案,人人都在要求自己的孩子多多閱讀,自己卻捧著手機看著「速食式」信息,放下手機,滿嘴抱怨自己的努力,卻換不來生活的改變和提高。《快速閱讀訓練法》作者劉志華是大腦潛能思維開發培訓專家。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提升記憶力、思維能力以及全腦快速閱讀能力的培訓與研究。劉志華一開始進入這行時,在公司晨會上分享讀書心得時,每一次都是排名倒數第一,被同事們封為「毒書大王」,他為了摘掉這個稱號,請教公司有經驗的人,經過一番努力,最終成了專家。
  • 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
    首先,從你口裡問出的這些問題,大多是你想要孩子知道的,很可能會破壞這個閱讀的連貫性和孩子沉浸書中的情感體驗。其次,你問了問題,對孩子的思維發散性是一個很大的限制,因為你看問題的角度本來就定性了,提出的問題也很單一,沒有聽到問題的孩子,可能看到畫面就會天馬行空地理解和想想。最後,不恰當的問題提多了,孩子答不上。
  • 國王的禮物繪本館:親子閱讀「姿勢」不對 效果白費
    美國的研究者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兩組5歲的孩子,他們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都非常相似,唯一的區別是:一組孩子的父母在過去兩年內每周5次與孩子一起閱讀,而另一組則沒有。實驗者讓孩子講一個與自己有關的生活故事,並假裝給洋娃娃講故事。結果發現:有親子閱讀的那一組,不但文法程度比較深,用的句子比較長,而且他們會更多地用到書面語。
  • 胡海蘭: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
    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文/胡海蘭不恰當之一最後,不恰當的問題提多了,孩子答不上來或者感覺無興趣,孩子就會產生閱讀焦慮感,看到書就緊張焦慮,並演變成拒絕接觸閱讀。不恰當之二,(在認字敏感期到來之前)點讀字的閱讀點字閱讀,大概是出於我們本能的閱讀行為吧,不點著字怎麼讀啊?再者說,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認字。胡海蘭認為,在認字敏感期到來之前,點讀字的閱讀是不恰當的。
  • 孩子小時候讀繪本故事,上小學不喜歡閱讀了?做好過渡閱讀很重要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喜歡繪本故事,上小學不喜歡閱讀了?可是不少家長說孩子小時候喜歡繪本故事,小學不喜歡閱讀了?是因為沒有做好過渡閱讀,由繪本閱讀到文字閱讀過渡很重要,過渡不好,孩子會失去了閱讀的興趣。本來很喜歡閱讀,慢慢不喜歡了,這是許多父母擔心的。
  • 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附8條閱讀建議)
    3)最後,不恰當的問題提多了,孩子答不上來或者感覺無趣,孩子就會產生閱讀焦慮感,並演變成拒絕閱讀。02不恰當之二,點讀字的閱讀點讀字(指讀)來閱讀,大概是出於我們的本能的閱讀行為了吧,不點著字怎麼讀啊?再者說,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快地認字。
  • 3歲內寶寶就愛看電視不喜歡閱讀?2種親測有效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所以我們與其禁止孩子去觀看這些影視作品,還不如利用這個特點,想方設法把孩子喜歡的動畫片,融入到日常閱讀行為中。推薦我經常做的兩種方法:1、自製書我和女兒一起嘗試過的把動畫片變成「自製書」,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 3歲內寶寶就愛看電視不喜歡閱讀?2種親測有效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在培養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有很多父母問的最多的問題是,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繪本是最適合的呢?每個孩子不同,都有自己喜歡的繪本類型,那麼怎樣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繪本呢?在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繪本時,我們會看看這個,挑挑那個,覺得這些書都挺不錯的,確實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適合看哪類書。
  • 不解決親子閱讀這4大難題,讀再多繪本都沒用,解決竅門在這裡
    把閱讀變成考試性質的任務,就不是輕鬆的閱讀了,很多父母把親子閱讀中,大人和孩子的關係,看成是教與被教的關係,殊不知親子閱讀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平等分享的。 繪本故事本來就是屬於孩子們的大人,只是將這個故事完整的演繹給孩子聽,傳遞給孩子,所以繪本的親子閱讀應該是分享閱讀的快樂,而不是通過這個繪本去驗孩子在這個繪本上學習了多少知識,其次,考試性閱讀的壞處多多。
  • 孩子不愛閱讀?家長改正這3種錯誤,成就孩子的終身閱讀之旅
    於是,越來越多的家長去參考「孩子最應該讀的100本書」、「幼兒影響力最強的十本經典著作」等,認為看的多了,孩子就明白道理了。實際上,這樣反而會影響到孩子對於閱讀的態度。上三年級的樂樂從小就被媽媽追著、趕著看這種名著和佳作,全部都是生澀的文字,在樂樂看來,這些書還不如街上的繪本有意思,媽媽還經常告訴他這個花了多少錢才買到,市面上又是多麼的稀少,買到就是賺到。
  • 「我家孩子不愛閱讀」:因為你親子共讀的方法不對
    我常常被人問到:「你是怎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的呀?」「也沒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多花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我家的就不行,根本就不愛看,拿他沒辦法!」每次去到那裡,孩子都捨不得走,環境好,書籍多,那時候還不到1歲,他就愛上閱讀了。曾經我被老師邀請去班上做閱讀分享,我主要提了3點:多去圖書館、多去書城、多親子共讀。讓孩子多和書打交道,多去有書的地方,在環境的影響下,想不愛閱讀都難!02 為什麼要做親子閱讀?親子閱讀讀什麼?
  • 談如何引導孩子喜歡上繪本閱讀(附300繪本全推薦)
    還有,我只和童童在過去的三四年裡每天一起閱讀三本繪本讀過接近1000本中文繪本,關於英文繪本毫無經驗,這篇文章裡就不涉及英文繪本這個內容了。有人會問,那你為什麼要給童童讀繪本呢?後來我仔細詢問了他們都給孩子買了什麼繪本、平時是如何讀給孩子等等細節後,我發現有的家長在早期繪本閱讀的引導中,經常會犯三類錯誤。如果家長避免了這些錯誤,我幾乎敢百分之百地斷言每個孩子都能進入繪本的世界,愛上繪本閱讀。
  • 科普繪本讀不進去怎麼辦?不如先從它們入手
    科普繪本大概是現在最受歡迎的一類繪本了,但不少爸媽在親子共讀時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故事繪本孩子們往往讀得津津有味,但科普繪本卻成了老大難。孩子讀不進去、坐不住;而你也不知道該怎麼講給他聽,才能引起他的興趣。
  • 科普繪本讀不進去怎麼辦?不如先從它們入手
    科普繪本大概是現在最受歡迎的一類繪本了,但不少爸媽在親子共讀時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故事繪本孩子們往往讀得津津有味,但科普繪本卻成了老大難。孩子讀不進去、坐不住;而你也不知道該怎麼講給他聽,才能引起他的興趣。
  • 帶1歲孩子讀繪本太難?巧用4個閱讀技巧,快速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對於剛接觸繪本的孩子來說,繪本就是一個陌生的東西,孩子也是需要時間去接納它的,父母要做的不是「強迫」孩子去接受,而是吸引孩子的興趣,讓孩子主動接受。比如當孩子跑走的時候,父母不要受孩子的幹擾,只管專心的聲情並茂地閱讀就好,不出兩分鐘,孩子保準會被吸引過來。
  • 讀了那麼多原版繪本 為什麼還是沒有做好英語閱讀啟蒙?
    分級閱讀更注重文字,具有學習性。每一套分級閱讀讀物都是按照一定的學習重點從易到難編排的。學習重點可能是自然拼讀,也可能是詞彙。所以分級閱讀的語言精美性和趣味性都不如繪本。首先說明個人觀點,繪本不適合英語閱讀啟蒙。至少不適合中國孩子,特別是沒有英語語言環境家庭的孩子。
  •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需要先給孩子選對繪本
    導語:從孩子出生就建議父母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讓他愛好閱讀。但是別忘了,父母先要給孩子選對繪本才可以。0-6歲,不同的年齡段在繪本選擇上有不同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選擇繪本的方法,不妨跟著我一起了解一番。
  • 不一樣的繪本,不一樣的卡梅拉,不一樣的閱讀方式
    女兒是三歲的時候接觸到的這套書的,當時跟朋友家孩子換書看,無意中換到了這套書裡的一本《我要救出貝裡奧》,女兒一下子被裡面剪羊毛、樹妖、巨石林,金色的月光這些橋段吸引了,說實話我也被吸引了,於是索性買了第一季全套,慢慢讀下來,發現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書。就跟它的名字《不一樣的卡梅拉》一樣,這是一套不一樣的繪本。
  • 全新的閱讀體驗,翻到哪裡讀哪裡——Luka繪本閱讀機器人
    我家寶寶非常喜歡看繪本,雖然她現在還不識字,但每天我們至少有1個小時的親子閱讀時光,周末時間會更長。平時不在她身邊或者正好在忙的時候,也希望能有一個伴侶能陪伴她一起看書,因此入了Luka繪本閱讀機器人。並不是說要讓繪本閱讀機替代親子閱讀,而是在父母繁忙的時候能有一個補充陪伴,能讓寶寶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且繪本閱讀機除了能閱讀繪本外,還能當做早教機播放兒歌、故事、國學等給寶寶磨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