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領取科技PPT
從去年開始,《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兩本書席捲全球,引得無數大佬爭相推薦,更是有無數讀者高呼三觀碎的震撼,碎出了逼格。那麼,這兩本書到底講了什麼?尤瓦爾·赫拉利試圖通過兩本書寫清楚兩件事:人類是怎麼由一種普通的動物走向生物鏈的頂端的,以及接下來人類又要走向何處的問題。公眾號後臺回覆:「簡史」,獲取本文書籍PDF.
尤瓦爾·赫拉利
智人如何崛起
7萬年前,智人由於某次偶然的基因突變,產生了認知革命,改變了智人的大腦內部連接方式,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讓他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思考,用新的方式來溝通。
他們掌握了語言,學會了講故事,提升了心智,能夠構建「想像的秩序」。人類擁有了為想法與行為賦予意義的能力,廣泛合作成為可能,使我們得以達成許多偉大成就,一躍成為地球的支配者。我們能夠創造神祗和企業、建立城市和帝國、發明文字和金錢,最後也能夠分裂原子、登上月球。
在21世紀,人類面臨的不再是饑荒、戰爭和瘟疫,我們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健康與和諧,而由人類的過去記錄與現有價值觀看來,接下來的目標很可能是長生不死、幸福快樂,以及化身為神。
在減少了饑荒、疾病和戰爭之後,我們現在希望能夠克服年老、甚至是戰勝死亡,從「長生」,再到「不死」。
在拯救人民脫離各種不幸之後,我們現在希望他們能夠幸福快樂。
而在提升人性超越掙扎求生的獸性之後,我們現在希望把人類升級為神,讓智人化身成為智神。
人類的下一次進化
和其他動物相比,人類早已化身為神。在人類的認知中,神並不是無所不能,而只是擁有特定的超能力。
而現在人類可以通過科技手段來提高身體和認知能力,超越生物規範。
在過去,增加人的力量,主要是依靠改進外在工具。
但在未來,則可能直接會著重在改進人的身心,或直接將人與工具結合起來,成為超人類。在這條路上,人類有三條路徑可以走:生物工程、仿生工程和無機生命工程。
40億年來,是自然選擇將我們慢慢進化為現在的智人。但生物工程並不會耐心地等待自然選擇發揮魔力,而是會主動改寫基因、重新連結大腦迴路。在試驗室,基因技術已經讓老鼠長出了牛的耳朵,讓人類長出全體的肢體,也並非不可能。
生化工程則更進一步,讓人體結合各種非有機的機器設備,例如生化手臂、人造眼等。這種生化人的某些能力將遠遠超過任何有機的人體,並且這其實已經成為現實。
最近已有猴子學會如何透過植入猴腦的電極,控制遠程的生化手腳。
癱瘓的病人也能夠單獨靠念頭,就能移動生化肢體或操作計算機。
如果你想的話,也能夠戴上電子「讀心」頭盔,在家裡遙控電子設備。這種頭盔並不需要把電極植入大腦,而是去讀取你頭皮所發出的電子訊號。如果想開廚房的燈,只要戴上頭盔,想像一些事先編程的心理符號,就能把開關打開。這種頭盔現在網絡上就買得到,只要400美元。
然而就算是生化工程,現在也算是相對保守,因為它還是假定要由有機的人類大腦作為生命的指揮和控制中心。還有另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則是徹底拋棄有機的部分,希望打造出完全無機的生命。神經網絡將由智能軟體取代,這樣就不受有機化學的限制。經過四十億年徘徊在有機化合物的國度,生命將打破藩籬,進入一片無垠的無機領域,形成我們在最瘋狂的夢中都未曾設想的形狀。
離開有機領域後,生命或許能夠離開地球。生命之所以還是局限在地球上的一小部分,是因為自然選擇讓所有生物都完全得依靠著地球這個載體。就連現在最強韌的細菌,也無法在火星上生存。但相對地,如果是非有機的人工智慧,就比較容易殖民外行星。因此,用無機生命取代替代有機生命之後,可能就播下了未來銀河帝國的種子,但領導者不見得是我們人類。
個體的崩塌
生命科學正在瓦解自由意志和個人主義。農業時代,人類創造了神祗,工業時代創造了人文主義。人類認為自己擁有靈魂,相信自由意志,個體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類也要比其他動物高級,可以隨意對待其他動物,而不顧它們的福祉。這正是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與民主的構建基礎。
但今天,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發現人類並不存在所謂的自由意志,人類也不是什麼不可分割的個體,也沒有靈魂,只找到了基因、荷爾蒙、神經元,遵守著世界共同遵循的物理和化學原則。事實上,人類就是一條意識流,欲望會在這條意識流裡起伏來去,並沒有什麼永存不變的自我能夠擁有這些欲望,它們的發生或是生物預設,或是隨機。
質疑是否有自由意志,並不只是一種哲學上的練習,而確實有實際意義。如果生物確實沒有自由意志,也就意味著只要使用藥物、基因工程或直接對大腦做出刺激,就能操縱、甚至控制他們的欲望。
在實踐中,確實做到了。科學家做了機器生化鼠的實驗,在老鼠腦中掌管感覺和獎勵的區域植入電極,於是能遙控操縱這隻老鼠。只要稍加訓練,研究人員不僅能控制老鼠左轉或右轉,還能爬梯子、用嗅覺查探垃圾堆,以及做些大鼠通常不愛做的事情。
這三項技術的發展,可能會讓自由主義和個人價值蕩然無存。人類將會失去在經濟和軍事上的用途,因此經濟和政治制度將不再繼續認同人類有太多價值。社會系統仍然會認為某些獨特的個人有其價值,但這些人會是一群超人類的精英階級,而不是一般大眾。未經強化的人類將毫無價值。
算法統治21世紀
生物工程等技術的發展,已使我們一方面已經有能力改造心智,但另一方面,我們又幾乎完全不知道心理的完整頻譜是什麼模樣,就像我們現在肉眼所見的光只能看到光譜其中的一小段一樣。未來,我們有可能成功讓身體與大腦都升級了,卻在過程中失去了心智,反而會造成人類的降級。原因是,對系統來說,降級後的人類反而更有利,人類少了一些可能拖慢系統、造成困擾的人類特質。
羊群裡面最聰明的那隻,常常就會惹出最大的麻煩,所以農業革命的一點就是要降低動物的心理能力,被關在圈舍裡的豬無需社交。人類對認知的進一步升級之後,則可能對人類造成一樣的效果,讓社會大機器裡的「人類小齒輪」變得比以往更能有效溝通和處理數據,但幾乎不會去注意其他事,意識和情感是不必要的副產品,人類將不會做夢,也不會有所懷疑。
智能將與意識脫鉤,無意識的算法將很快超越人類。數百萬年來,人類曾經是加強版的黑猩猩。而到了未來,人類則可能變成放大版的螞蟻。現在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很有可能就是未來超人類和人類之間的關係。
從數據主義的觀點來看,生命本身就是一種自然進化的算法,人類的本能、感覺就是生化算法在起作用。但在未來,感覺也不再是最好的算法,人類會開發出更優秀的算法,擁有前所未有的運算能力和巨大資料庫。人類的經濟機制也是一種算法,就是要收集關於欲望和能力的數據,再轉化為決策。不同的經濟體制其實上就是不同的算法。計劃經濟採用的是集中式的處理方式,而市場經濟採用的是分布式處理方式。
人類會逐漸把工作和決策權交給機器和算法來完成,多數人將淪為「無用階級」。由此一來,被技術發展拋開的「無用的大眾」 將會用毒品和虛擬實境來追求所謂的幸福,而這一切不過是幻影。事實上,只有超級富豪才能真正享受到這些新技術的成果,用智能的設計完成進化、編輯自己的基因,最終與機器融為一體,進階為智神,統計人類。
跳出人類的視角來看,全人類可能就是一個數據處理系統,而每個人只是裡面的一個晶片。人類社會的未來將會是產生一個全新的、甚至效率更高的數據處理系統,稱為「萬物網際網路」。一旦人類對網絡也不再能提供重要功能,就會發現自己到頭來也不是造物的巔峰。
回首過去,人類也只會成為宇宙數據流裡的一個小小的漣漪。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時間簡史》
公眾號後臺回復「簡史」
獲取簡史系列書籍PDF和書籍思維導圖連結
1000+份大數據熱門報告 500+人工智慧熱門書籍 500+網際網路優質軟體+PPT 100+區塊鏈高分書籍2000本kindle高分書籍,45G小程序資料……掃碼進入知識分享社群
分享優質內容,讓閱讀有價值
願行者智,並智者行
公眾號後臺回復「社群」,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