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三大局限性信念,助你成就導師型好父母

2020-09-06 沐沐Ning

導師型父母,或許是很多孩子內心的理想型父母!

如何做一個好父母,或許是很多很多人的疑惑。

對備孕許久的家庭來說,孩子是喜,但對不少新手父母來說,孩子的降臨猝不及防,也是驚

父母與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要擔憂TA夭折,哪怕現在不是缺醫少藥的年代,孩子還是要精心照顧,畢竟小孩抵抗力不比大人,免疫力低下,一次高燒就可能留下極大的後遺症。

燒傻的孩子,也不少見。

等TA長大一點,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把爸爸媽媽考驗到焦頭爛額,還有和孩子的溝通問題,畢竟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有疏漏,一個不好孩子就分分鐘叛逆給你看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做父母的真是太不容易了!

雖然我還不知道啥時候做母親,但有時候也會看看育兒類的書籍,和小朋友們相處也是一門學問啊!

還不錯哦這本書~

最近看的是吳文君老師的《好父母常常給孩子善意的連接》,分享一些觀點,希望能夠對爸爸媽媽們有點啟發,能夠成為導師型父母,和孩子和睦相處。

拒絕「應該如此」

三大局限性信念之一:應該如此。

天底下沒有什麼應該如此的道理。

你自己的孩子,心裡煩躁不已:孩子應該聽話、孩子應該有禮貌、孩子應該回家寫完作業再出去玩。

應該應該,滿腦子都是孩子應該如何

一旦孩子不聽話、沒禮貌、想先出去玩,你就會非常憤怒。

因為,他們沒有做到「應該」做的事

訓斥孩子

你會覺得,他們為什麼做不到?會一直指責與否定孩子,而指責與否定,就是衝突的開始

人在憤怒的時候,常常會失去理智

之前見到過一個媽媽,認為自己在讀高中的女兒不應該耗費精力在寫小說上,應該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於是把女兒寫了四年的小說靈感筆記給撕了

女兒和母親大鬧了一場,開始決裂。

能夠讓孩子好好學習的辦法有無數種,這個媽媽選擇了最糟糕的一種。

我也是個喜歡寫東西的人,日常有了靈感,也喜歡記在小本本上,哪怕最後不寫小說,回頭看到這些,也會會心一笑,這都是青春的回憶呀~

但是這些生活中的小美好,就被母親的「你應該好好學習」給撕毀了

撕裂的是母女親情,是自己四年的心血。

母女爭吵

或許以後,女兒面對學習也會提不上勁,畢竟讓我代入一下,每次看到書,都想到自己被撕掉的本子,意興闌珊。

你覺得「應該如此」,孩子不覺得呀!

衝突由此開始,愈演愈烈。

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會按照你的想法來的。

特別是孩子,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的靈魂,有自己的思考

你的「應該如此」,就是在控制他們的人生,控制他們的自由

哪個有獨立人格的孩子,會願意呢?

掘棄「託付心態」

三大局限性信念之二:託付心態。

有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你生孩子,是為了什麼

你想生孩子嗎?

有人並不想生,但是為了自己的父母選擇了生孩子。

有人就更乾脆了:養兒防老

不過現在養兒防老,說實話,還不如自己手裡攢點紅票票,有套房子來的實際

坑爹貨可多的是呢

而且你想著養孩子是為了以後養你,就會不自覺的對孩子有一種「索取報酬」的心態,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常常有父母這樣罵孩子:

  • 都是你這樣沒出息,所以我在別人面前丟臉
  • 都是你考得不好,所以我不開心
  • 都是你不聽話,才把我氣到胃疼

……

每次聽到父母這麼懟人,我就有點想翻白眼。

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能夠承擔起別人的喜怒哀樂

我也不覺得我要把自己所有的情緒,寄托在別人身上。

人,不都是獨立的嗎

這個有點可愛啊哈哈哈

有些人做白日夢,責怪自己爸媽沒有給他好的生活條件,為啥自己不是個「富二代」?

我只想說大部分父母就算貧窮,也盡力讓自己的孩子過得更好。

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沒用的。

就算是父母子女一場,也會慢慢漸行漸遠。

如果彼此像藤蔓一般纏繞在一起,糾纏不清,誰能過好自己的人生呢?

沒有「沒有辦法」

三大局限性信念之三:沒有辦法。

有些父母總是不斷搖頭,告訴孩子他們沒有辦法做這些事情。

因為他們不想改變,不想解決問題

emmm

人有惰性,想躲在安全區裡。

但孩子想要走出去,有稀奇古怪的想法

衝突又開始了。

三種局限性信念,禁錮住了父母,也局限住了孩子。

孩子和父母的漸行漸遠,有時候不是正常發展,而是雙方沒有辦法正常溝通,連相處都會覺得疲憊,那還能強求和睦相處嗎?

希望爸爸媽媽們能靜下來思考下,自己有沒有這些心態?如果有,打破它。

相信孩子會慢慢回歸懷抱的。

沐沐碎碎念:父母孩子相處,真的是一種學問啊!

這裡是沐沐愛美食愛生活愛動物,歡迎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當孩子頂嘴、叛逆時,家長別發火,對照看是否犯了局限性信念錯誤
    所以在吃飯過程中,不自覺的聊起了彼此的育兒,提到孩子這個話題,朋友搖頭苦笑說到:&34;一提到孩子的話題就剎不住車,我們也認識到,作為父母,我們愛孩子,但有時候卻發現我們自己從父母那一輩兒傳承過來的一些教育理念,還有自身成長經歷和生活體驗的不同,導致在育兒過程中,經常犯一些局限性的信念錯誤還不知。
  • 父母要給孩子塑造三大信念
    作者:郭宇宸編輯:默語人生每一天每一件事,都需要信念的驅動,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塑造三大信念父母給孩子培植的第一個信念就是讓孩子「相信自己,相信我是有價值的」。學習不好可以加倍努力,也可找方法學習提升,但自我價值感低的孩子他會把這看成我不夠好,我做不到,我不夠聰明,都是對「我」的否定。於是,有些孩子對學習變得很艱難。一個信念的有效培植需要5000次的肯定。
  • 曉雨老師手把手帶你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導師型父母?
    所以今天,我將自己這麼多年跟隨眾多老師的不斷學習實修中及結合我15年的陪伴和養育思遠的經驗,設計出一套非常落地實用的《導師型父母成長營系列課程》,旨在引領所有渴望改善和提升親子關係的朋友,與你共同探討親子關係的秘密所在,帶你與生命最深層的能量和動力連接,疏通愛的能量,
  • 迎著懼怕而動,破除限制信念
    限制性信念,簡單而言可以理解為因為個人成長的特殊經歷,或者因為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理念,從而形成的對人、事、物的片面性認識。很多限制性信念形成的根源在於「過度(自我)保護」。當這種片面認識成為習慣和執念,就成了個人堅定不移的限制性信念。它存在於潛意識,具有強大的力量支配人的思想和行為。
  • 研究生期間,學究型導師好,還是放養型導師好?
    考研成功上岸後,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選導師。導師的選擇直接決定了你研究生三年以何種方式度過的,論文發表的快慢,畢業是否容易等等。一般而言,導師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一心一意鋪在科研上,專心搞研究學究型導師,另一種是導師到處出差,對學生放養型的導師。作為這兩種導師的學生各有優勢,也各有自己的苦衷。
  • 劉一秒:成就人的三大核心思維
    任何事情都是有底線的,成就人也是如此,成就人的底線對於特別有成就人之心的人來說,是你未來的護身符,你只要掌握接下來分享的三點,你怎麼成就都不會受到傷害,而且你成就的越多,保證你的影響力更長久、事業發展最大!
  • 解答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三大古老問題,彌補統計物理學局限性
    彌補熱物理學公認缺點,化解統計物理學局限性.[1]「統計物理學正好彌補了熱力學的這個缺點,解釋了漲落現象……但統計物理學也有它的局限性.由於統計物理學中對物質的分子結構模型所作的簡化假設只是實際的近似代表,所以理論的結果與實際不能完全符合。」
  • 男人三大、女人三大,再不看你虧大了!
    【男人三大責任】1,讓父母驕傲。2,讓自己的女人幸福。3,保持高貴的靈魂。【女人三大責任】1,引爆自己的男人,讓他飛翔。2,照顧好他的家族。3,做氣質非凡,獨一無二的自己。【父母三大責任】1,成為孩子的榜樣。2,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內在力量和外在好習慣。
  • MBTI職業性格測試:控制信念測評:你的人生由誰掌控?
    什麼是控制信念?某一門考試的成績出來了,幾人歡笑幾人愁。沒考好的人之中,有的人會將失敗的原因歸結於自己的努力不夠,而有的人則會認為是命題老師的題目出得太難太偏了。而得到好成績的人之中,有的人會覺得成績是自己努力的回報,而另一些人則認為自己的運氣真好,命題老師出的題恰好自己都複習到了。
  • 連華導師《父母智慧》與你相約臨沂!
    生命即是關係,父母關係決定了你與一切的關係。如果你與父親不和,財務可能就會出問題,財富關係會不好;如果你跟母親的關係很差,就會產生不必要的障礙,不懂得接納與柔軟。一旦你與父母的關係改善了,一切關係都會改善。
  • 《終身成長》:以成長型思維經營婚姻,破除阻礙親密關係的壁壘
    它從思維方式的角度為我們解讀了婚姻中的問題,並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案:我們需要以成長型思維經營婚姻,才能破除阻礙親密關係的壁壘。我們就從本書觀點出發,結合生活實際。來談談思維方式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以及如何運用成長型思維為婚姻保駕護航。
  • 教育孩子,70%的父母都做錯了!你認為的好父母,孩子並不認可
    可見,她的父親,一直是她的生命導師,引領她,支持她,陪伴她,鼓勵她,給她堅強的後盾,才能讓她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正如吳文君老師在《好父母常常給孩子善意的連結》一書中所寫的一樣:導師型的父母,會改變更多人的命運,改變更多家庭的命運,改變更多家族的基因。
  • 改變觀念就能成就自我,自由工作者需要端正三大觀念
    改變觀念就能成就自我,自由工作者需要端正三大觀念大家好,我是乙木,今天跟大家聊聊自由工作者需要端正的三大觀念!自由工作者的觀念非常重要,它直接引領你的工作方向和未來。當你進入自由工作這個領域,先弄懂以下三大觀念,你離成功就不遠了!一、信念信念是一個成事者必備的基本素質。你相信自己嗎?你對自己選擇有必勝的信念嗎?你追求的理念堅定嗎?這些都必須找出貼切的答案。
  • 《自閉歷程》:從自閉兒到動物學家,成就坦普的是希望、信念和愛
    養育一個孩子,作為一個母親,深知其中的艱辛和不易,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更是需要父母付出畢生的精力。每個幸福而有所成就的孩子,一路走來,除了需要信念的支撐,肯定還有愛的相伴。二、所有的成就,來自堅強的信念一切皆有可能,而信念是創造無限可能的源泉。堅定的信念是潛能的「引爆器」,人之所以能絕處逢生,就是有一個信念在支撐著。心理學家表明:人的行為受信念支配,你想要做出什麼樣的成績,關鍵在於你的信念。
  • 2020安徽省考申論刷題三大技巧,助你刷題有效果
    2020安徽省考申論刷題三大技巧,助你刷題有效果  一、什麼情況下開始刷題?  記住!沒經過系統的學習,盲目的刷題是萬萬不可取得。為什麼呢?倘若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你會一遍又一遍把時間浪費在閱讀材料上,並且即便讀完材料之後,回到題幹,依舊無法下手。因此,這樣的刷題,既沒效率,又沒質量。如何提高呢?我們要是學會了方法,就會通過刷題來靈活運用方法,並且也會刷新對方法的認識,提高記憶能力。
  • 推進力公式,助你破除「無力感」
    這時,我們需要一股強有力的「推進力」,以破除無力感,走出困境。→嫉妒「孩子沒考上好大學,感覺很丟臉,拿不出手。」→攀比這些起心動念背後,都是一份勝心作祟。有時這份勝心較為隱蔽,需要通過深刻的反省才能意識到。
  • 孩子吵鬧打架不休,家無寧日,父母管教無效?四招助你破除困局!
    ——專制型、權威型、放任型、忽視型。權威型父母容易將孩子培養成親切溫和情緒穩定的性格;專制型父母容易導致孩子畏懼、情緒化,不善與人交往;寬容型的父母的孩子容易自由表達感受,也可能因為父母過於寬容而有較高的衝動性和攻擊性;忽視型父母培養的孩子在這種教養類型下成長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對生活會採取消極的態度。有些父母對孩子之間發生的衝突幹涉過多,方式不當反而激發孩子間的矛盾。
  • 2020進賢中考學員徐振松:育英優啟助我涅槃重生,成就夢想
    談到這次的分數,徐振松發表了自己的感言:「當我們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方向時,我們要在內心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然後朝著這個目標不停地克服困難,努力到最後一刻,最終你會收穫到一個更好的自己。」2020進賢中考學員徐振松:育英優啟助我涅槃重生,成就中考夢想!
  • NLP的智慧父母十個信念告訴你:成功的資源,在每個人自己身上
    因為,在我的內心有個信念:他們能夠自己解決好這一切的。經過了一番折騰後,兩個孩子竟然相互擁抱言和了!兩歲的妹妹還說出了平生第一句的「對不起」,「哥哥,我錯了」, 邊哭邊為心疼地哥哥吹著傷口。哥哥則抱住了妹妹,說:「來,給你故事書看!我先帶你去買薯片吃好不好?」然後,他們兩人手牽手一起出去買薯片了。
  • 你還沒受夠習氣嗎?破除習氣成就自己
    可說在沒有成就之前,我們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有多有少,輕重不一罷了。那麼如何能儘快改正,徹底消亡?要有道心、信心、願心、常精進心……心至達,決定了道。於世間磨礪,覺行當下,修行成就,得大自在。修行的路好不好走?心有掛礙放不下時,艱辛漫長。可只要是真修,這些就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