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70%的父母都做錯了!你認為的好父母,孩子並不認可

2020-09-05 靈犀的呢喃細語

「華人船王」趙錫成,出身寒門,白手起家,一生歷經浮沉,改寫了美國歷史。

他有6個女兒,4個畢業於哈佛,他的家庭被稱為「美國華人第一家庭」,讓兩任美國總統讚不絕口。

如果說,20世紀最顯赫的姐妹組合是「宋氏三姐妹」,那能與之媲美的,就是21世紀最成功的姐妹典範——「趙氏六金花」了。

老布希總統就曾對妻子芭芭拉說:「應該學學趙家,如何教育孩子。」

長女趙小蘭接受採訪時說:「如果要我發表成功感言,我只會說是因為我背後一直有個堅強的男人,他就是我的父親趙錫成。」

可見,她的父親,一直是她的生命導師,引領她,支持她,陪伴她,鼓勵她,給她堅強的後盾,才能讓她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正如吳文君老師在《好父母常常給孩子善意的連結》一書中所寫的一樣:導師型的父母,會改變更多人的命運,改變更多家庭的命運,改變更多家族的基因。

書中介紹了,好父母常常給孩子善意的連接——不要說教,不要否定,不要對抗;只要陪伴,只要引導,只要示範。

這樣的導師型父母,用他們的狀態引領孩子、帶動孩子,成為孩子生命中的精神導師,讓孩子愛戴、崇拜、追隨,和諧、親密的親子關係自然到來

父母的自我成長和療愈,是親子關係的基礎

有些人,已經做了父母,卻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沒有思想準備和育兒知識儲備,就匆匆生了孩子,不知道該怎麼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有些人,明明很愛自己的孩子,想好好對待自己的孩子,不想讓孩子重複自己不幸的童年,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常常對孩子發火。

很討厭自己的父母育兒的一些行為,最後卻成了和自己父母一樣的行為。

這些父母要麼思想沒有成長,要麼內心有過創傷,「內心的孩」子,一直沒有得到安撫。

吳文君老師在書中講到:「內心的孩子」象徵著童年成長中因為被壓抑、被忽略、被否定或受傷的經歷,有很多沒學習到的經驗和沒釋放的情緒傷痛。

成年後再遇到相似場景或情況時,要麼重複當初自己被對待的方式,要麼勾起傷痛,出現與現實完全不同的反應。

這點,我有切身的感受。我小時候,常常被人誇聰明,加上自己也很努力,學習成績很好,但是我的爸爸從來不會表揚我。

每當我拿著考試成績單,興高採烈的告訴爸爸,我又考了第一名的時候,爸爸並不會如我期待的一樣誇我,表揚我,反而會打擊我,這有什麼了不起,又不是考滿分。

諸如此類,每次都以各種理由打擊我,我拼命的一次更比一次的努力,也從來沒有得到過讚揚。一直以來我的內心都是自卑的,特別渴望別人的讚美,成為了內心的一根刺。

但是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運用吳文君老師講的冥想療法,不斷的嘗試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和過去的父親和解。

我發現自己也沒有那麼多執念和痛苦了,我開始正視過去這段經歷,而且不斷的告訴自己,要給自己的孩子更多的關注和正確的讚美。

如果父母都沒有努力自我成長,豐富自己,沒有把童年的傷癒合好,怎麼能給孩子更多正確的、積極的指導呢,又怎麼能和孩子良好的溝通與相處呢?只會給孩子錯誤的影響。

當你學會安撫自己「內心的孩子」後,再面對自己的孩子時,會變得平靜、溫暖和有愛,自然知道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了。父母完成自我成長和療愈後,才會把愛帶給自己的孩子。

高能量的父母,會讓孩子的未來更加輝煌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霍金斯,經過30多年的科學實驗,發現了生命能量等級的規律。能量越高,代表的境界越高,能量等級在500分以上,就能達到愛和喜悅的狀態,保持一個平和的心境。

在《好父母常常給孩子善意的連接》中,吳文君老師指出:作為孩子的精神導師和精神偶像,父母的生活狀態、生活態度反應了他們的生命能量,會影響孩子的生命能量的提升。

父母應該以積極的生命能量正面帶動孩子快速提升生命能量,讓孩子的未來更加輝煌。

我的姑姑和表弟,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的姑姑出生在國家級貧困縣,在20世紀80年代,以超過北大錄取分數線的優異成績,考取了北師大。

之後也更是努力工作,熱愛生活,工作的腳步遍布全球各個國家。她一直是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克服種種困難,不斷的提升自己,不斷的進取,從未停止學習的腳步。

姑姑雖然陪伴我表弟的時間沒有其他媽媽多,但是她的高能量持續帶動著表弟,表弟從小也是樂觀開朗,成績優異,同學相處融洽,小學時跟隨我姑姑去美國,在面對全英語生活環境的困境下,也能很快適應。

考大學同時被哈弗、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多家常春藤大學錄取。最終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全美前三名的諮詢公司,開啟了新的開掛人生。

孩子需要的是,把自己活得精彩的父母,是精神富足的父母,是富有智慧的父母,是活出喜悅、自在、具有正能量的父母,是活出夢想和尊嚴的父母......

快速提升能量值,做導師型父母,讓孩子得到更多福氣

那麼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能量值呢?吳文君老師提出以下6點建議:

第一,再三重複充滿愛的話,提升心靈的振動和頻率。

第二,寫感恩日誌。

第三,主動遠離低頻環境和低頻的人。

第四,集中精神於更高的智慧和愛的方向上,體驗心靈寧靜、和平的感覺。

第五,需要覺察、管理自己的念頭和思想,放下」必須「」應該「這些字眼。

第六,讓自己和孩子靠近能產生高頻能量的人,選擇高頻的空間和能量場。

當我們提升了自己的能量值,用自己的樂觀向上、主動成長、鮮活的生命狀態去影響孩子,孩子就會感受到父母的獨特魅力。

我們不再是教導型父母、控制型父母、教練型父母,不是拉著孩子走,也不是抱著、推著孩子走,更不是打著孩子走,而是在旁邊陪著他、在後面跟著他,給他肯定和讚揚的目光,在他需要幫助時伸出手。

當我們提高了自己的能量,成為了導師型父母,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在自己學習、嘗試、積累經驗的過程中慢慢長大,在成長的每個階段理解孩子,在孩子需要時給予引導和陪伴,及時提供幫助,孩子的能量就會越來越強。

孩子再也不會羨慕別人家的父母,因為他看到不斷與時俱進、懂他、陪他的父母,可以跟他共經風雨,共同成長,分享幸福。

這樣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關注我,分享更多夫妻關係技巧,親子教育方法。

相關焦點

  • 孩子做錯了事,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出於無知和天真,免不了會做錯一些事情。父母看見孩子做錯了事情,往往會採取下面兩種方式來對待:要麼視若無睹,認為孩子就是寶貝,根本說不得罵不得;要麼大發雷霆,認為孩子簡直就是大笨蛋,懷疑孩子的能力。第一種方式不可取的地方在於,父母驕縱孩子,容易錯失教育孩子的好時機,孩子長大了會養成自以為是的性格;第二種方式不可取的地方在於,孩子由於害怕父母,暫時不敢做那些事情,但是,孩子內心是不服氣的,他不敢在父母面前做,可是他會想方設法在父母看不到的時候去做,甚至還會養成更加叛逆的性格,也可能會養成欺騙、偽善的性格。
  • 讓孩子害怕的父母不是好父母,讓孩子講出心裡話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最主要的是,這種人,自己還洋洋自得,覺得佔了「便宜」,這種素質低下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未來,何其堪憂?還有一位媽媽曾經分享過自己的在公交車上的見聞。一位小朋友半蹲在座位上大哭大鬧,而孩子的媽媽在一旁自顧自地玩手機。
  • 如何教育孩子,很多的父母都做錯了
    不管你是否願意,你是否在意,影響都在發生,教育從未停止過。教育到底是什麼?不是你說孩子就會聽,不是你說的對孩子就會照著做,不是你要求孩子好他就會好。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先思考這個問題,找到答案。否則會南轅北轍,越努力越糟糕。
  • 陪孩子玩,是走在前面好還是跟在孩子身後好?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另一方面,孩子的心理跟我們也一樣,當我們在他們的視線中時,孩子也會更坦然,從孩子的角度來看,讓孩子走在身後更能給他們安全感。由此看來,讓孩子走在前面還是走在後面,大多數父母都做錯了。理論上講,最好的兒童安全教育,其實是適當讓孩子接觸危險,讓孩子對危險的事物心生敬畏,而不是一味的事前叮囑、事後說教,但這樣做就意味著父母少了那份想要的安全感。
  • 「你是菩薩送來的金鳳凰」,父母對孩子認可就是全世界對孩子認可...
    當孩子表現的沒有那麼好,比如說「學習不好」、「調皮搗蛋」、「不夠聰敏」、「不夠機靈」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往往能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和認同。在《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中,兒童心理學家有這樣一段話:「如果父母不斷重複說一個孩子愚蠢,漸漸地,孩子就會相信。他會認為自己的確是愚蠢的。」
  • 致父母: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還是把孩子養活大了?
    1「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同樣是孩子,為什麼差距那麼大……」這大概是很多父母常用的口頭禪。所以,孩子之間哪有差別,差別都來自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試想,我們成年人,面對領導的不認可時,你更渴望領導用什麼樣的方式跟你交流。
  • 教育孩子不能只用吼,很多父母都做錯了,要注意用對方法
    教育孩子不能只用吼,很多父母都做錯了,要注意用對方法相信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大部分的孩子在2歲時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哭了起來。總是想守護自己的東西。希望別人不要碰到自己的東西,當別人碰到自己的東西時,他們會一直瘋狂反抗,其實在這個時期,孩子們已經進入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
  • 孩子認為自己父母永遠是不好的,父母認為自己孩子永遠是最棒的,這...
    不論父母如何有耐心,孩子都會認為自己父母不理解自己。 大部分的家庭會困惑於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畫布,每個人都不喜歡別人在上面畫上一筆,而這樣的事情,父母偏偏喜歡幹。在責備孩子的同時,你可能已經忘了,這也是我們父母走過的人生。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為什麼這樣說呢?就是只有在不斷的犯錯中,人才會成長,否則,永遠是一個孩子。父母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讓他不犯錯,這只是一個天真的夢想。
  • 作為父母,你欠了孩子多少句對不起?
    《小歡喜》這部劇講述的主要是幾個家庭和孩子的故事,其中有個家庭就是父親與孩子的關係十分僵硬,哪怕自己做錯了也不願意道歉,最後經歷了種種後,像孩子真誠的道歉了。 其實劇中這位父親的做法並不罕見,作為已成為父母的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哪怕做錯了也不需要道歉。
  • 班級內名列前茅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考試結束後,學校組織家長開家長會,看著考到班級前幾名孩子的父母上臺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各位家長有沒有很羨慕?其實明白人都會發現,學習成績靠前的孩子,除了自身的努力,和老師的教導外,背後都站著一群不一樣的父母,當然,這裡說的不一樣是指教育方式的不同。
  • 父母的認可與鼓勵是孩子堅持的原動力
    父母的肯定與誇讚可以遲到,但不要缺席每個孩子都在等待著父母的誇讚,父母的誇讚是孩子心中溫暖的太陽。不要讓孩子終其一生,都等不到你的一句稱讚和認可,親子關係也不應該只有嚴厲和威嚴。別輕易否定孩子被父母認可的孩子心中有光,在這裡國王爸爸提醒廣大家長孩子是最敏感的,請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當父母的肯定切換成否定,孩子會從這一刻起丟失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 父母的「挫折教育」,培養了多少失敗的孩子
    外出都是媽媽陪著。作息表,都是我們幫他制定好。我們真的為他的教育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所以目前這種狀況,我真的接受不了,這個孩子太讓我失望了,太不爭氣了。我覺得他那個抑鬱症是假的,只是為了偷懶。3.我說,你這不是挫折教育,你是直接把他打趴了。
  • 容易暴躁的父母,最後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是怎樣的呢?
    前言:脾氣暴躁的大人教育出來的寶寶都是怎樣的,想必大家對於這個話題應該都非常感興趣吧,在培養孩子期間難免會有些大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性格容易暴躁,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會跟孩子發脾氣,其實我們應該明白,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我們想的那樣生活,無需父母嘮叨就能夠自覺學習,大部分的孩子都需要父母來嘮叨,才能夠去主動學習,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總是調皮,而且自己每次在教育孩子時總是非常暴躁的話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幾件事!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幾件事!孩子膽小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幾件事!哎呀我們家孩子膽子太小了怎麼辦啊?是啊,看見陌生人一句話不敢說。孩子的膽小,很多時候都是家長一手造成的。你說的每一句話,孩子都會當真,從而沒法判斷自己的行為會不會招來危險,因為在父母的口吻中,感覺一切都很危險。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感覺做什麼都有危險,那就乾脆什麼不做最安全」。
  • 父母課堂 | 讓孩子超級反感的教育方式
    例如常常說一些:你還差得遠呢、你怎麼這麼笨,什麼都做不好等等。第三點:頻頻誇獎。父母總會以為經常賞識孩子,不停的誇獎孩子,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表揚孩子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勵孩子。如果我們一味的過度的誇獎,只會使孩子驕傲自滿。
  • 小時候被父母要求做「好孩子」,現在被孩子要求做「好家長」
    好父母,豈是一個「手機」就能判定出來的?若你家孩子自律,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自然可以給他買手機。不但可以隨時和孩子聯繫,孩子也能和同學交流感情。而且這樣做,既能體現父母對孩子的信任,還能表示對他自由的尊重。可是,若你家孩子已經遊戲成癮了,買手機只為了脫離你的掌握,隨時隨地約著同學打遊戲。你還要給他買個手機嗎?這是什麼好父母?
  • 好父母,是學會做孩子的好評師,而不是成為孩子的壓力源
    我認為,在家庭中,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經過自己有意識地訓練,讓自己擁有一雙「見好」的眼睛,對家人可以多一份尊重、欣賞和認可,那樣無論對我們自身、還是與我們在一起的伴侶、孩子都會幸福很多。 在學校裡,衡量標準單一,有成績排名、老師說你「不行」,回到家,衡量標準還是單一,父母用學習成績好不好,是否聽話順從衡量你,沒達到他們的標準就會被罵:「沒用」「廢物」「什麼都幹不好」,甚至有的父母輕則甩孩子巴掌,重則虐待孩子到住進醫院。 你說,面對這樣的生活,我們的孩子是不是痛苦絕望到只想自殺。
  • 中國的父母那麼愛孩子,為何孩子卻不知感恩?多半是這三點做錯了
    導讀:中國的父母那麼愛孩子,為何孩子卻不知感恩?多半是這三點做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的父母那麼愛孩子,為何孩子卻不知感恩?多半是這三點做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讓孩子的一生,毀在父母的手上」,家長教育孩子從小開始
    這些慘痛的教訓並不只是孩子一個人的錯,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家庭從小對孩子的教育!正所謂:一個孩子的成長,與之家庭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那如何教育孩子呢?第一,注意抓孩子的童年教育!在這段時期父母應該做的是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從小樹立起良好的道德風尚和禮儀規範。不要以為孩子小做錯了什麼都往別的地方推卸責任。最近網上流傳這一句調侃的話「他還是個孩子啊,你跟一個孩子較什麼真呢!」不要讓這句話毀了你孩子的一生。孩子做錯了事,家長們也不二話不說就掄起棍棒打孩子。更不要將「棍棒之下出孝子」作為萬事可依的真理。
  • 給孩子講道理的父母,其實都做錯了!另一種方法會更好
    ,但這種方法真的好嗎?其實,教育家盧梭認為,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家長們從古至今正面推崇。有的家長在教育完孩子後會說,我家孩子,特別調皮,一點都不懂事,我天天給他說這個為什麼不能這樣做,不知給她講了多少次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聽,依舊是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