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船王」趙錫成,出身寒門,白手起家,一生歷經浮沉,改寫了美國歷史。
他有6個女兒,4個畢業於哈佛,他的家庭被稱為「美國華人第一家庭」,讓兩任美國總統讚不絕口。
如果說,20世紀最顯赫的姐妹組合是「宋氏三姐妹」,那能與之媲美的,就是21世紀最成功的姐妹典範——「趙氏六金花」了。
老布希總統就曾對妻子芭芭拉說:「應該學學趙家,如何教育孩子。」
長女趙小蘭接受採訪時說:「如果要我發表成功感言,我只會說是因為我背後一直有個堅強的男人,他就是我的父親趙錫成。」
可見,她的父親,一直是她的生命導師,引領她,支持她,陪伴她,鼓勵她,給她堅強的後盾,才能讓她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正如吳文君老師在《好父母常常給孩子善意的連結》一書中所寫的一樣:導師型的父母,會改變更多人的命運,改變更多家庭的命運,改變更多家族的基因。
書中介紹了,好父母常常給孩子善意的連接——不要說教,不要否定,不要對抗;只要陪伴,只要引導,只要示範。
這樣的導師型父母,用他們的狀態引領孩子、帶動孩子,成為孩子生命中的精神導師,讓孩子愛戴、崇拜、追隨,和諧、親密的親子關係自然到來。
有些人,已經做了父母,卻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沒有思想準備和育兒知識儲備,就匆匆生了孩子,不知道該怎麼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有些人,明明很愛自己的孩子,想好好對待自己的孩子,不想讓孩子重複自己不幸的童年,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常常對孩子發火。
很討厭自己的父母育兒的一些行為,最後卻成了和自己父母一樣的行為。
這些父母要麼思想沒有成長,要麼內心有過創傷,「內心的孩」子,一直沒有得到安撫。
吳文君老師在書中講到:「內心的孩子」象徵著童年成長中因為被壓抑、被忽略、被否定或受傷的經歷,有很多沒學習到的經驗和沒釋放的情緒傷痛。
成年後再遇到相似場景或情況時,要麼重複當初自己被對待的方式,要麼勾起傷痛,出現與現實完全不同的反應。
這點,我有切身的感受。我小時候,常常被人誇聰明,加上自己也很努力,學習成績很好,但是我的爸爸從來不會表揚我。
每當我拿著考試成績單,興高採烈的告訴爸爸,我又考了第一名的時候,爸爸並不會如我期待的一樣誇我,表揚我,反而會打擊我,這有什麼了不起,又不是考滿分。
諸如此類,每次都以各種理由打擊我,我拼命的一次更比一次的努力,也從來沒有得到過讚揚。一直以來我的內心都是自卑的,特別渴望別人的讚美,成為了內心的一根刺。
但是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運用吳文君老師講的冥想療法,不斷的嘗試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和過去的父親和解。
我發現自己也沒有那麼多執念和痛苦了,我開始正視過去這段經歷,而且不斷的告訴自己,要給自己的孩子更多的關注和正確的讚美。
如果父母都沒有努力自我成長,豐富自己,沒有把童年的傷癒合好,怎麼能給孩子更多正確的、積極的指導呢,又怎麼能和孩子良好的溝通與相處呢?只會給孩子錯誤的影響。
當你學會安撫自己「內心的孩子」後,再面對自己的孩子時,會變得平靜、溫暖和有愛,自然知道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了。父母完成自我成長和療愈後,才會把愛帶給自己的孩子。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霍金斯,經過30多年的科學實驗,發現了生命能量等級的規律。能量越高,代表的境界越高,能量等級在500分以上,就能達到愛和喜悅的狀態,保持一個平和的心境。
在《好父母常常給孩子善意的連接》中,吳文君老師指出:作為孩子的精神導師和精神偶像,父母的生活狀態、生活態度反應了他們的生命能量,會影響孩子的生命能量的提升。
父母應該以積極的生命能量正面帶動孩子快速提升生命能量,讓孩子的未來更加輝煌。
我的姑姑和表弟,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的姑姑出生在國家級貧困縣,在20世紀80年代,以超過北大錄取分數線的優異成績,考取了北師大。
之後也更是努力工作,熱愛生活,工作的腳步遍布全球各個國家。她一直是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克服種種困難,不斷的提升自己,不斷的進取,從未停止學習的腳步。
姑姑雖然陪伴我表弟的時間沒有其他媽媽多,但是她的高能量持續帶動著表弟,表弟從小也是樂觀開朗,成績優異,同學相處融洽,小學時跟隨我姑姑去美國,在面對全英語生活環境的困境下,也能很快適應。
考大學同時被哈弗、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多家常春藤大學錄取。最終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全美前三名的諮詢公司,開啟了新的開掛人生。
孩子需要的是,把自己活得精彩的父母,是精神富足的父母,是富有智慧的父母,是活出喜悅、自在、具有正能量的父母,是活出夢想和尊嚴的父母......
那麼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能量值呢?吳文君老師提出以下6點建議:
第一,再三重複充滿愛的話,提升心靈的振動和頻率。
第二,寫感恩日誌。
第三,主動遠離低頻環境和低頻的人。
第四,集中精神於更高的智慧和愛的方向上,體驗心靈寧靜、和平的感覺。
第五,需要覺察、管理自己的念頭和思想,放下」必須「」應該「這些字眼。
第六,讓自己和孩子靠近能產生高頻能量的人,選擇高頻的空間和能量場。
當我們提升了自己的能量值,用自己的樂觀向上、主動成長、鮮活的生命狀態去影響孩子,孩子就會感受到父母的獨特魅力。
我們不再是教導型父母、控制型父母、教練型父母,不是拉著孩子走,也不是抱著、推著孩子走,更不是打著孩子走,而是在旁邊陪著他、在後面跟著他,給他肯定和讚揚的目光,在他需要幫助時伸出手。
當我們提高了自己的能量,成為了導師型父母,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在自己學習、嘗試、積累經驗的過程中慢慢長大,在成長的每個階段理解孩子,在孩子需要時給予引導和陪伴,及時提供幫助,孩子的能量就會越來越強。
孩子再也不會羨慕別人家的父母,因為他看到不斷與時俱進、懂他、陪他的父母,可以跟他共經風雨,共同成長,分享幸福。
這樣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關注我,分享更多夫妻關係技巧,親子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