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暴躁的父母,最後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是怎樣的呢?

2020-10-06 小肖說育兒

前言:脾氣暴躁的大人教育出來的寶寶都是怎樣的,想必大家對於這個話題應該都非常感興趣吧,在培養孩子期間難免會有些大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性格容易暴躁,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會跟孩子發脾氣,其實我們應該明白,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我們想的那樣生活,無需父母嘮叨就能夠自覺學習,大部分的孩子都需要父母來嘮叨,才能夠去主動學習,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總是調皮,而且自己每次在教育孩子時總是非常暴躁的話,有可能就會導致孩子比較懦弱膽小,不過情況也分兩種,一種會造成孩子性格懦弱,另一種會讓孩子變得會和父母一樣,容易暴躁,遇到事情時不會好好說話,總是會和父母大吵一架。

所以父母的態度非常重要,而父母的性格教不出來的孩子也不一樣,容易生氣的大人多數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這類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很容易對孩子又打又罵,往往會導致孩子出現兩種結果。第一種孩子變得比較懦弱,如果長時間孩子受到父母的打罵時間久了就會變得比較懦弱,以後在外面受到別人的打罵他也不會反抗並且也不知道如何去向父母訴說,因為平日裡父母就總是貶低他,讓他跟父母的關係一點都不親,所以遇到這類型的孩子我們一定要多多關心他。

第二孩子性格變得比較惡劣,如果父母長時間對孩子打罵,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比較惡劣,有可能還會記恨父母,成年之後會做出一些非常讓人後怕的事情。所以脾氣暴躁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無論是哪種性格的孩子都不好,因此如果出現自己沒有辦法控制住自己脾氣的情況。大人們應該懂得反省,那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到底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呢?

第一:跟孩子先講明事情的原委

跟孩子講明事情的原委,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也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為什麼要批評他,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更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氣,每個人在發脾氣時大腦都是空白的,很少有人能夠把脾氣控制住,所以當你發現無法控制自己脾氣時,就要多想一些美好的事情,或者多看一些美好的事物,把自己的脾氣壓住之後,再和孩子點明事情,再去跟孩子說孩子錯在哪裡,因為如果你自己脾氣都沒有控制住,那給孩子造成的結果就是恐懼,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裡錯了。

第二:對事不對人

很多父母在指責孩子的時候往往都會產生人身攻擊,會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你怎麼這麼差勁,或者會說我怎麼生了你這樣的孩子,不少父母都會對孩子指責一番,覺得自己的孩子哪裡都不對。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想一下是不是自己錯了,所以當教育孩子時一定要記住對事不對人。你可以去指責孩子,指責孩子這件事情錯在哪裡,跟孩子講一下,下次應該怎麼做,但一定不能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孩子還小,對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很了解,難免會有做錯的時候,當他做錯了只需要改正就行。

給家長的寄語:

有些孩子在生活中難免會惦著發的跟父母吵架,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是因為在平日沒有得到父母的關心,而且也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所以他為了能夠引起父母的重視,會跟父母吵架,但如果你不了解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或者不明白孩子這樣做的真正原因,那就等於把你的孩子往反方向推,想要教育好孩子,先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做一個不暴躁的父母。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容易暴躁怎麼辦?
    很多家長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非常容易暴躁,動不動為了一些小事就情緒激動,發脾氣。作為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在暴躁的狀態下肯定是很不舒服的,他的內心深處其實也不願意如此,可由於不知道該怎樣控制,結果他被自己的脾氣和情緒控制住了。因此,首先要了解他內心的感受,並對他表達出來。
  •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如何教育愛發脾氣的孩子?睿智燈塔APP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脾氣暴躁的狀況。遇見任何不滿意的事,就會不加控制地發脾氣、摔東西。對於這類孩子,你是選擇忍讓,任由孩子發洩,還是選擇和孩子爭吵,最後弄得兩敗俱傷。事實上,以上兩種處理方式都不是處理孩子問題的正確方法。沒有哪個孩子會無緣無故發脾氣,也沒有哪個孩子在每件事上都發脾氣。
  • 控制父母暴躁教育,學會三種方法,平靜心態教育孩子
    現在生活壓力太大,尤其是今年疫情問題,很多工作都不好做。加上現在孩子的教育成本一直在增高,很多家庭都入不敷出。出現了很多家長在工作中遇到很多的問題,情緒無法發洩出來,家長出現一些暴躁情緒,在家裡就會出現一些夫妻之間的爭吵,打架的行為,甚至還會出現毆打孩子的情況。
  • 孩子情緒暴躁、容易發火還打人,原因多半出在父母身上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容易就會發火,目之所及的物品都成為她的發洩對象,就連爸爸媽媽,有時候都不免被踢上幾腳。小貝仍是捨不得狠狠地教育孩子,所以也就任由他去了。幼兒園的老師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原來壯壯愛發脾氣還愛打人的毛病,是當家長的慣出來的啊!
  • 15歲男孩脾氣暴躁打罵父母,不孝順的孩子往往都有這種父母
    15歲男孩脾氣暴躁打罵父母,為什麼父母會養出這種孩子呢?有的孩子在叛逆期無比聽話上進,而有的孩子問題百出,叛逆問題嚴重的孩子,還會有打罵父母的現象,那麼在家庭教育中,什麼類型的父母容易養出不孝子呢?第一:父母對孩子無限寵溺這類型父母對孩子總是滿眼心疼,把最好吃的留給孩子,把最貴的買給孩子,什麼事都不用孩子幹,從小到大,只要是孩子開口要的,父母都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也正是因為這一份寵溺,讓孩子任意妄為,可以指揮、打罵父母。
  • 李玫瑾表示,這樣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通常情商都很低
    而孩子的情商高不高,又和父母平時的做法非常的有聯繫。李玫瑾表示這樣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一般情商都很低。懂得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的父母,才是一對有教育方法父母。有一項社會調查報告顯示,那些從小就個性暴躁,長大了以後遇到事情就想著如何極端處理,甚至於動不動就想著殺害人性命的孩子,通常都是因為從小在情緒暴躁的父母身邊長大。作為父母,應該要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要做的事情應該是懂得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做一對溫良的父母絕對比做一對暴躁的父母要好得多。
  • 孩子脾氣暴躁?跟我學,教你如何教育情緒暴躁的娃
    我的朋友覺得即苦惱又頭疼,嘗試過溫言教育,也嘗試過棍棒教育,可是都不起作用。如此年幼的孩子為何會如此暴躁?暴躁的孩子又怎麼教育呢?為什麼孩子脾氣暴躁?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性格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特點,但是這些孩子真的自出生就有這樣糟糕的脾氣嗎?
  • 暴躁式教育讓父母解氣,卻易讓孩子「患病」
    若心受傷了,誰又能看到呢?誰又能彌補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呢?作為父母,你是想教育孩子,還是想要控制孩子?看到這個問題,很多父母的回答必然是前者:我當然想要教育好孩子,他是我的孩子,我想給他提供最好的教育。這話說得很真誠,差點讓我信以為真了。因為很多家長的,在行動上的更多是後者。也就是他們自己不敢承認的,控制孩子。
  • 從小被父母打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三種結局,最後一種讓人羨慕
    文|文兒一直以來,對於在教育過程中是否可以對孩子打罵,都有很大的爭議。有些家長覺得不能打,孩子小不懂事,打罵又能怎樣?很難起到教育的目的。而且,當家長的不就是要讓孩子學會知識,孩子學不會、不懂事,只能算是家長無能,憑什麼打孩子!在這些家長看來,無論怎樣,都不能動手打罵孩子,都是不對的。
  •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要麼心懷恐懼,不知父母下一步會做出哪些瘋狂舉動;要麼畏首畏尾,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心理學上也認為,任何一種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時的創傷。長期生活在"吼式"教育下的孩子,就像德國經典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裡的那隻小企鵝。它被父母的吼叫嚇得魂飛魄散,內心充滿恐懼與不安全感,雖然想張口說話,表達心聲和需要,但又擔心沒有人聽。久而久之,只能以"不說話"來迴避傷害。
  • 暴脾氣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別讓情緒毀掉一個家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前些日子,微博有個熱門話題引來7萬人轉發,點讚數將近28萬,內容是「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心理醫生Juliette Virzi 採訪了一些易怒家庭,並總結了暴脾氣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存在的15個最大的特點。
  • 小時候脾氣很暴躁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
    生活中也不難發現,情緒失控的父母往往更容易養出情緒暴躁的孩子。因為家長激烈的應對方式,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反面典型。孩子無論怎樣哭鬧,家長都視而不見,以為小孩子哭過鬧過就沒事了。在情緒上長期被父母冷漠對待的孩子,要麼從小無法習得如何正確地控制情緒,遇到問題歇斯底裡不知如何處理,要麼唯唯諾諾看似懂事。
  • 父母怎樣能成為孩子的「教育專家」?
    每一個父母都可以也應該成為孩子的教育專家我們這裡說「每一個父母都可以也應該成為孩子的教育專家」,許多父母也許會質疑,我就是一個普通的父母,我們怎麼能夠成為「教育專家」呢?但是當我跟大家分享出來以下的三個詞,我想大家還是會點頭認同的。這三個詞就是:第一個詞是「專注」;第二個詞是「專職」;第三個詞是「專業」。
  • 這幾種家庭養出來的孩子,最容易受欺負!尤其是最後一種
    究其根本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沒有給到孩子足夠的關心和支持。 而以下這4種家庭養出來的孩子,最容易受到欺負。 可是一時的忍讓, 不僅會讓孩子看起來好欺負; 一味的退讓, 更只會換來對方的得寸進尺。 在忍讓的同時,也讓孩子失去自己的底線。父母都沒說什麼,我又能怎麼做呢?
  • 智慧的父母都有「四忍」,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也更優秀
    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不同心態的父母處理的方式也不同,那些強勢衝動的父母,孩子更易膽小自卑;父母若能智慧「忍讓」,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也更優秀。智慧的父母都有以下這「四忍1、 忍住不越界,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倫敦大學做過一個幸福感調查,那些兒童時期被父母過度限制行為、幹涉隱私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對他人產生依賴,自己本身的幸福感不強
  • 孩子不慎跌落電瓶車被親爸踹倒:父母的暴躁易怒,是孩子一生的傷
    文/小熊育兒日記人們總說,成年人的人生沒有容易二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往往意味著巨大的壓力。因此很多父母內心積壓了過多的負面情緒,導致了暴躁易怒的性格,甚至於把這些情緒在孩子的面前表露無遺,給孩子的人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前不久有一條視頻在社交網絡上廣泛流傳,引起了巨大的熱議。
  •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
    孩子的脾氣,各有不同,大多數孩子的脾氣是後天形成的。他們有的溫順乖巧,有的暴躁易怒,有的不經常暴露出自己的脾氣,有的發脾氣是家常便飯,而在這些孩子中,亂發脾氣的孩子又佔了主流趨勢。這樣的孩子做事只隨自己的性子來,從不考慮後果。想要怎樣,就要怎樣,稍不如意就馬上開始大哭大鬧,向家人宣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造成孩子好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多,溺愛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父母對孩子溺愛,有求必應,就會使孩子脾氣越來越暴躁,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假如父母對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絕,使他的欲望總是得不到滿足,也會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這真是讓父母們左右為難啊。
  • 「沒錯,我也道歉」| 父母情緒暴躁的孩子長大之後都怎樣了?
    父母可能脾氣暴躁,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怒髮衝冠;或者他們本身就常年處於躁鬱兩端,讓孩子從小就被迫成為照顧他們的人。他們也許並沒有虐待自己的孩子,但他們像火山一樣一點就著的情緒,讓他們的孩子從小就學會踮起腳尖,學會小心翼翼地避免父母情緒爆炸。
  • 孩子暴躁易怒,家長無可奈何,這幾個方法緩解孩子情緒
    有些家長就是暴躁的性格,會因為一點小事,變成怒吼暴走的狀態,孩子看到家長的處事方式自然而然的就會向父母進行學習。大人的一言一行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孩子的世界裡一大部分的空間裡承載著大人對他的愛,一部分裡承載著大人對孩子的教育,這其中就包括家長的言行舉止。
  • 父母暴躁是摧毀親子關係的重要原因,想要緩和的話,做好這三點
    文/小熊育兒日記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有發脾氣的時候,有的時候是迫不得已,有的時候是有感而發。因為平時孩子的所作所為是很容易氣到父母的,所以發脾氣也就成了一種常見的狀態。其實趙先生也不喜歡對自己的孩子發脾氣,可是每當看到自己的孩子時,他都按捺不住自己的脾氣,想要好好的數落孩子一番。